上海是世界的上海,
更是中国人民的上海!
这样的动员能力,只有我们国家有,这就是体制优势。上海的迷之自信,终致此局,教训很深刻。刚看了前一段的一个上海抗疫的视频,里面有一个叫吴凡的女官员大讲上海抗疫的成功经验,总结为五个字:早快准全暖。满嘴的心灵鸡汤,满身的傲娇优越感,活脱脱的一个成功学推销员,令人无比反感。
放下傲慢,全力应战,上海如今这样做就对了!愿上海疫情尽快结束,愿上海老百姓尽早恢复往日的平静生活,安居乐业。
又更新:
朋友圈看到的,世界上有三种抗疫模式,中国的清零,外国的躺平,还有上海的仰卧起坐。
更新:
我朋友不是想搞阴谋论,更多的是对这次疫情防控策略、执行、民生保障不力引发次生灾害的抱怨,也都从正规渠道反馈了,还望大家理性看待。我这就一个不正经回答,看一看就好,别赞了,我朋友慌的一笔……
我有个朋友,他高度怀疑上海这波疫情的爆发有故意的可能:
大量接收香港入境旅客(引入奥密克戎BA.2)
安排不靠谱隔离酒店(制造传播机会)
酒店爆发后网格化精准防疫(消极封控)
大规模爆发后不升级措施(消极抗疫)
小区交替封控(交叉感染)
封控前放出居民抢菜(交叉感染)
封控时每日扎堆核酸(交叉感染)
确诊无症状分开统计(降低公众关注程度)
每日新增上千例挤兑医疗资源(激化公众对管理不满)
封控小区但不保障民生物资(激化公众对管理不满)
不划高风险地区,开放绿码,核酸作假(放任病毒扩散)
不充分准备隔离设施(造成公众对隔离条件不满)
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激化公众对轻症隔离政策不满)
专家发表奥密克戎就是普通流感的科普文章(诱导公众对抗清零政策)
专家发表抗疫是科学问题不是政治问题的科普文章(诱导公众对抗清零政策)
专家发表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对病毒的误解和恐慌的科普文章(诱导公众对抗清零政策)
专家发表100% 患者可以自愈,建议居家隔离的科普文章(诱导社区传染)
实现中国被迫与病毒共存的终极目标。(死亡130万人,几亿人挤兑医疗资源,引发无数次生灾害,未来两三年内无法正常上班,经济停滞甚至倒退……)
还好,解放军来了我就放心了!
各位台灣朋友體會一下,到時候就是這種感覺!
建议第一步先对上海的舆论煽动系统进行彻底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确保干净了之后,第二步再腾出手来专注抗疫,可能事半功倍的。不然你在前线流血,他们在后面给你放血,这疫永远也抗不完。
补充个视频:〖蝙蝠侠:黑暗骑士〗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4117013928325120补充一下:按照运-20的运载能力,怕是要10架左右,国之重器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出动!
去了两架运-20,可以说非常重视了
俺嚼得吧,我国一项是防止某个城市利益集团权势太大,无法直接控制的情况出现。
珠三角就很好,广州深圳香港三个城市,一个粤港澳大湾区副总理来管,让包括香港在内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做大。
而上海现在太大了,享有的政策也是独一份,垄断了很多与国际交流的通道,与海外利益独家绑定,周边没有制衡的力量,这种局面从古到今都是很危险的。
现在应该想想如何在长三角建立平衡了,比如把上海的制造业区分给江苏,科技新区分给浙江,比如在舟山或者其他地方再建一个特区,比如把一些对外交流的通道政策给南京。总之,需要让上海成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这个之一是必须的。
不然这次治理好了,土壤种子都给留着,迟早还会出事
鼓吹共存是吗?看看这张图吧,感染者的年龄段。
感染最多的就是在职员工、年轻人
就上海这德行,我认为应该把它一半的职能分出来。反正那么有钱。
关键时刻就得靠解放军,外国人不愿意配合的轰出去;地球70亿人。还怕少几个外国人?
武汉疫情爆发的时候,有外媒和一些人造谣说解放军要接管武汉。原文是这么说的:有消息在网上和朋友圈流传称,“周边部队开始集结,各连锁酒店全部被政府征用,如果10日疫情不好转,解放军进城全面接管, 每天的菜解放军按你家人口按需配给送你家里,封户”。
当时看把全国人民和武汉人民高兴得,天天发文问解放军啥时候来?
后来记者先后向湖北省军区、空降兵驻卾部队、武警湖北总队等多方核实,此消息系谣言,请大家勿信勿传。
辟谣后,网友骂起了造谣者
这不叫驰援,这叫接管。
派军队过去,意思是不信任你们地方主管了。
中央决定动态清零后,你不是搞新闻么。
你不是晒VIP客户的吃食么, 你不是播婴儿集中隔离的视频么, 你不是放专家对话的录音吗?
继续啊,继续造啊。 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啊?
其他省市疫情扩散,大家怀疑的是能力问题。 现在大家怀疑你的立场问题。
——分割线——
我以为是接管,看来不是啊。上海人自求多福吧。我们本地已经有外省市小阳人了。
上海应该拨乱反正了。
自2020年开始,部分上海的专家们就开始嚷嚷着要放开国门、与病毒共存。
甚至,前两天还有上海的所谓的专家说建议居家隔离,因为新冠肺炎感染者几乎可以100%自愈。
但是,看看香港的数据吧。自从去年年底奥密克戎大规模爆发以来,到今天为止香港的感染人数是将近120万,死亡人数8000多。
而在去年年底,香港的感染人数是1.2万,死亡病例是200多。
香港的人口是700多万,上海的人口是2000多万。如果真的与病毒共存,即便上海的医疗资源能达到香港的水平,那意味着上海也要至少死亡2.5万人左右。
我也不说我的价值判断了,就让大家自己来判断一下把,以2.5万人的生命为代价来维持上海的所谓的“繁荣”,是否值得。
这种我都能明白的数据,我想这些专家们不可能不明白。
但即便如此,上海也依然不乏开放、共存的声音,特别是很多权威专家,时时刻刻都在放话探口风。
他们张口闭口就是奥密克戎致死率低、大号流感、全球已经开放bulabula,但是对开放之后上海可能死亡两三万甚至更多人的情况却避而不谈。
我其实并不完全反对开放和共存,但我觉得开放和共存的前提,是让所有人能明白开放和共存的结果。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即便上海死几万人也无所谓,反正开放就完了,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反正自己做的选择自己认就行了。
但怕就怕在某些人故意使坏。
而且,从上海过去近一个月的情况来看,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在医疗资源和生活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有钱人的生活几乎是不受什么影响的,他们也不必担心新冠病毒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反正就算中招了,随时也可以去高端医院,
而普通打工人,就别指望这个待遇了。
说句难听的话就是,如果开放和共存是有代价的话,那么普通老百姓就是这个代价。
不可否认,疫情这两年里,很多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大量的人收入急剧下降甚至于失业。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说以几百万普通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一个开放的政策,又是不是可以接受呢?
如果从纯粹的经济利益计算,过去两年,中国在防疫上的海量投入,分摊到每一个患者的身上,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所能带来的“收益”。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可能一辈子挣的钱,也抵不过投入到他们身上的防疫经费。但这笔不合算的生意还坚持要做下去,也无非是因为人命的价值不能这么算。
退一步来说,这些年知乎上的不少人都在说我们要尽快开放,只有开放了经济才能好起来。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决策层会不懂吗?要知道把那么大量的资源投入到防疫上,不仅不能带来任何直接的经济收益,而且因为防疫对于经济活动的干扰,也会让各地的税收下降。换句话说,就是防疫的力度越大,政府需要投入的钱越多,能拿到的钱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要坚决选择防疫,那是为什么呢?
客观上讲,中国当下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好,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问题可以说问题,可我想有一点大家是能承认的,就是在任何时候,只要发生灾难事件——无论是地震、洪灾还是山火、塌方或者疫情,政府的第一目标还是不遗余力的救人。如果去年美国迈阿密的救援事件发生在中国,这是不可想象的。
而对于中国人来讲,要给这种“不余遗力保护每个人生命”的信念找一个现实中的象征的话,那么这个象征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解放军的到来,也算是给上海纷纷扰扰的争吵定了调子:上海,还是社会主义的上海。
最后,对于所谓的开放和共存,我并不是觉得这个路线不可以走,但在全世界那么多国家都已经展示了在全面共存所带来的新冠死亡病例比前两年的总和都要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情况下,如果拿不出更好的能减少人员死亡的方案而空谈自由和开放,并且只对民众强调开放的好处而不谈带来的风险,我觉得这已经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蓄意谋杀了。
上周和某全国知名收单方的小哥吃饭,席间他一边看手机里的内部经营数据一边哀嚎,省分公司这个月的交易额锐减了40%。
不过,这个周他会哀嚎的更严重,连饭都吃不了了,全城停了堂食。
为什么?
上海溢出的病例导致的。
不完全统计,
上海疫情溢出到全国80多个城市
上海是世界的,
难道就不是中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