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两篇,而令人震惊的是,其章节字序与我们熟知的通行本《道德经》有很大区别。
通行本《道德经》分《道》、《德》上下两篇,前37章为上篇《道》经,后44章为下篇《德》经。而帛书版《老子》,无论甲、乙本均不分章,只分上下两篇。其中甲本未标记篇名,乙本在两篇正文的末尾处出现了“德三千廿廿一”和“道二千四百廿六”的字样,专家们考证,这两处标记,应该是各篇的统计数字。自此以后,为了方便称呼,便分别以“德”“道”二字来命名上下篇了。
但是部分学者却据此认为,既然《道》、《德》二篇在帛书中位置相反,那么原本依据篇名而来的《道德经》,便也要改为《德道经》。熊春锦先生甚至进一步指出,将《道德经》还原正名为《德道经》,才更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道的本意。但这却是校枉过正了。
首先,帛书《老子》上下两篇之所以用德、道来命名,并不是说其上篇讲德,下篇讲道,而只是因为上篇第一句是“上德不德”,下篇第一句是“道可道也”。按古人习惯,取开头一至数字充当篇名,比如著名的《论语》就是这种体例。由此可见,古代篇名本无任何实质意义,并不是所谓体现了老子的意愿或者书中的本义。那既然如此,又为何要换掉一个流传两千多年的,已经广为人知的名字,而采用一个完全不知所谓的新名字,哗众取宠吗?
其次,“淳德归道、全德复道”之说根本是对《道德经》的严重误解。《道德经》中,从来都没有要通过“德”来复道之说,相反的是,遵从“道”才会有“德”,“上德”必定“不德”。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德,必须要遵从于道才能具备。先道而后德,却不是先德而后道。那些提出通过“礼-义-仁-德-道”的路径来复归于道的,纯属想当然。假如这条路通的话,老子也就不会痛批孔子宣扬仁义的行为是“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夫仁义翻然,乃愦吾心,乱莫大焉。”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也就是帛书开篇第一章就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以求“德”为目的而得来的“德”,只是下德而已,仁、义、礼均在此列。所以目标奔着求德去了,只会离道越来越远。因此《庄子》才说:“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
“放德而行”,把那个束缚真性之德(仁义)放下;“循道而趋”,往道的方向去靠拢。“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又为什么要劳心费力地张扬仁义,像是敲着锣鼓寻找逃亡之人似的呢?人(道)本来就在逃跑了,你还敲锣打鼓的去到处追索(张扬仁义),不是会让他越跑越远吗(失道)?
所以,《道德经》就是《道德经》,无论是帛书还是简书还是通行本,叫什么劳什子的《德道经》,除了巧立名目制造混乱以外,看不出有任何先进之处,并且所谓“先德后道”严重偏离道德经主旨,属误人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