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在3月22日、24日两次上门为老人做核酸检测时,曾简单询问过老人生活情况,期间老人生活一直正常”。
真的是简单询问呢……
去找找宣传稿,说不定还有这段“简单询问,一直正常”的报道。
基层工作做成这个样子,当务之急恐怕不应该是宣传,而是整风才对。
话说…你们谁读过一篇小说《晚上十点,一切正常》,是个讲国营煤矿工人的短篇。小说讲的是安全员六点上岗以后在安全记录上留下了“晚上十点,一切正常”的记录以后,就跑去私人煤矿打工了,那边发现金工资。晚上十点多,该安全员被矿上的人找回来,八点钟井下发生了安全事故,安全员的儿子死了。
图丢了 换一下
目前在吉林市,作为年轻人上周22日到处电话和微信联系下单购菜至今28日都没动静,四口之家的家中只有白菜半颗,土豆4个…见小区采购群里发起买豆腐接龙,眼见很多老年人不会接龙,我好心帮整理统计80多户,统计完后,其他人联系说社区和物业不让这么多人买,然后不了了之…别说年轻人了,老年人更难!
咱也不知道这合不合理,看看群众的评论
头条的受众比较广,各年龄段都有,看看他们的评价。
这个事倒让我联系“不生娃”系列问题有了对未来的一种幻想。
如果未来三四十年,适老化设施不能与生活科技升级配套,那么谁敢保证如今这帮万事手机app的年轻人不会遭遇当前老年人的尴尬现状。要知道,一部分00、10后已经不能熟练使用传统的电子计算机了。
而且,因为年轻时候普遍不生娃,到时候帮你使用科技的人都没有。
届时,养老服务也蓬勃发展起来了,意定监护也铺开了。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不适应,机构养老几乎成为刚需。有人帮你换尿裤是一回事,有人帮你免于泡在屎尿里几个小时又是另一回事。一句话,想活的有人样,得加钱。
最后。原先养娃的钱,被用来养老。年轻时通过丁克来“拒绝盘剥”的想法,在养老院里成为了笑谈。那时的年轻人,考虑的就不是生育成本,而是养老成本了。(逃
=================================
防杠:本文意不在催生,养儿不一定能防老是共识。当普遍不生已成定局,丁克降低的生活成本,最终会以另一种面貌出现。
之前深圳封城前三天,我叫我父母回乡下,因为一旦封城,就会很难买菜。
我爸妈不信,说zf不会饿死他们的,深圳这么大的城市,怎么可能呢?
结果就是,封城当天,早上起床才发现小区已经被封了,不能进出了,但是还是可以在网上买菜的。
然而我父母不会啊,而且网上买菜还得抢,得守着,价格还特别贵。
平时一两块钱一斤的蔬菜,网上卖十几二十块。
他们不会上网抢菜,我就帮他们抢,地址填他们深圳的地址,一开始几天还顺利,但是后面第四五天忽然有一个地方某个app负责送菜到楼下的小哥阳性,一下子很多人被隔离,导致人手短缺,没人送菜,网上下单,菜有得卖,但是送菜时间要预约,只是怎么都不显示时间,无法预约。(澄清一下:第二天就恢复正常价格了,只有那一天是这样的情况!)
幸好深圳zf还算反应及时,第六天就恢复可以预约送菜时间了,但是菜真的贵,app上的菜,都是250克14.9一份,或者350克15.9一份之类的,如果是一斤的,就要18.9等。(澄清一下:第二天就恢复正常价格了,只有那一天是这样的情况!)
当时深圳zf网上不停地说物资供应稳定,我就想说,稳定是稳定,但是价格贵啊,我觉得那些app简直是抢钱(相比平时的。其实平时app上的菜也是贵的,菜市场或者超市卖两三块一斤,app上卖五六块一斤。到了封锁期间,居然涨到一二十块一斤)(澄清一下:第二天就恢复正常价格了,只有那一天是这样的情况!)
因为菜送到了,我父母到楼下拿,他们就看到袋子上贴着的价格清单,才知道这么贵,连连叫肉痛,觉得太贵了,居然还舍不得吃,一袋250克的青菜,三小棵,分了三顿吃。我真是无语了。
我又不敢给他们买多,因为广东的天气,青菜就算放冰箱,超过二三十个小时,就会变黄,没法吃。
我父母就说解封后马上回乡下,起码乡下有地,可以自己种菜吃,在大城市,就算物资不短缺,也没有那么多人手送啊。就算zf有钱,也照顾不到每一个人啊!起码在乡下,有屋有地有亲朋戚友,左右邻舍有什么事总会帮帮忙。
我当时就叫他们回去乡下的了,他们又不信,总觉得大城市这么大这么有钱,不可能不管不顾人的死活的。
我说是会顾,但是有时候有心无力啊,一个社区几万人,只有几十个或者十几个社区工作人员,就算有饭有菜,都送不到你手上啊。
澄清一下,我这里说的只是我父母所在的小区,不代表全深圳所有小区的情况。(我没有撒谎,没有编,总之那一天我打开app是这个价格。)
反正我父母那,就是那栋楼不能出(小区内没有便利店,小区内不能自由走动),东西只能送到每栋楼一楼大堂,每栋楼有保安守着,不能隔天或者隔两三天出去买菜。然后app买菜涨价,如果你们说没有涨价,那我就不明白了,我平时五六个app买菜,广州这边的菜价就是青菜比菜市场的贵一倍,我当时下单还差点把地址下到我广州的地址。付款的时候忽然发现,我就马上切换到我爸妈深圳的地址,然后购物车里的东西就瞬间失效了,要重新选,然后我就发现,这些蔬菜全都比广州的贵,并且是菜市场的价格的三四倍。
如果你们说这个价格不贵,这个价格没有涨价,我没什么话好说的。
反而是水果没怎么涨价,还是和广州的价钱差不多,所以我趁机给我父母买了很多水果。水果比蔬菜好存放,能放久一点。可能没什么人抢水果吧。
不过怎么说呢?好歹深圳封一周,还能买得到菜,买得到水果,app.上还能买得到。而且最后两天,还有超市的老板拉了一个群,让大家在群里订菜,第二天送货上门,只是我父母搞不懂这些什么群啊订菜,我又不是他们小区的,他们不让我进群。而且这个超市的菜也涨价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们同样在深圳的其他小区的app买菜会不涨价,可能app也分区域吧。我用的app就是你们评论区提到的某个你们也用的app。
所以,这种情况,对比这两天某个咖啡城市,已经好很多了。我也没啥好说的了。我只想说,人老了,对社会没有价值了,就会被社会遗忘,看不到他们的需求,他们发声也没人听到,更不要说他们没有发声的渠道,或者他们根本不懂得现在这个社会的各种互联网工具,而正正这些工具,把控着他们的生存通道。
其实回乡下也未必是什么好的选择,因为乡下医疗条件不好,一旦放开或者躺平,蔓延到乡下后,发生医疗挤兑,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没有年轻人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你只能求神拜佛,希望自己父母没有基础病,自己的孩子体质强健,不然你山高皇帝远,想管也管不到,帮不着。
那些口口声声说这个病只是普通感冒的,根本不会发生医疗挤兑的人,你们有空自己去看看咖啡城市和某北方省会现在的情况,以及他们发出来的关于老人小孩的求助贴。你们年轻力壮,抢菜又能抢得到,老年人连个二维码是什么都搞不懂,你问问他们,他们甚至连什么叫医疗挤兑都不懂,他们只知道,他们忽然医院去不了,病不能看,菜买不到。
话说以前饥荒是他们那茬受罪,现在还是他们受罪。一直都是同一波人。
广东的天气很反常的,有时候一天经历四季,青菜虽然放冰箱,但是一两天不吃(也就是前面我说的二三十小时后),就会焉的了,还会黄。一般要在两天内吃完,第三天就会变黄。当然,可能你们的冰箱一两万块钱的,功能比较好,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货真价实的真香男人——王境泽发的微博,已经被屏蔽,但是他还在微博坚持发生,评论也已经限制,评论里全是骂他的。
防疫早就变味了,表面上是为了防止感染,实际上全是政治任务,无责任无过错保住头上的乌纱帽,这才是官员们防疫的第一要务。
我自己经历过北京封区,看过西安封城,最近在看吉林和上海,你知道我发现了个啥吗?
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只不过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重复上演。
别问啦,问也没用,不解决问题,你问了半天,问题自杀是怎么着?
还记得西安的时候有个统计,因新冠死亡人数与因防疫死亡人数,魔幻的是防疫带来的伤亡比新冠还多。
到底是病毒杀人还是人杀人真说不好。
我个人还是坚持防疫第一,但如果防疫只能做成这样,我们就需要思考,到底谁该被与病毒一同消灭。
老年人这种弱势群体得不到特殊照顾也就罢了,实际封控过程中,有些年轻人比老人还惨。
我现在很害怕这种高压封控在某些特定因素下转化为暴力对抗。
毕竟几个个体能力有限,但如果个体形成群体且有组织的进行反抗,那会使整个中国防疫变成一场笑话。
你可以认为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现在网上弥漫着一股既然防疫做不好,索性就放弃的论调,而在这种论调之下,很多人因为防疫而遭受痛苦,进而反封控,并非不可能。
必须强调,疫情防控是善政,但善政在行不在言,地方政府把善政做成恶政,乃至激起反抗,历史上不是没有先例。
个人认为,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思考如何保障老年人生活需要,而是切实落实问责机制,你放心,体制内的人只要压实责任且有问题即刻问责,他们解决问题的速度与能力立刻就起来了。
长春的领导们,请停下你们撒谎的丑恶嘴脸吧。看看这座水深火热的城市,看看这些基层的工作人员,看看所有停摆的行业吧。闭上嘴,多干事,不要再撒谎了。能不能买到菜,长春人心里没数吗?不要再拍照作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