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张文宏主任在3月25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会议上多次强调他是仅仅“只是作为一个临床救治专家”? 第2页

           

user avatar   jiang-meng-shan-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不不,网红先生过谦了,您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医药代表先进工作者。

失去警惕性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因为为了在前线实施一次成功的进攻,需要成千上万个战士,而为了瓦解这一进攻,只要在参谋部里有两三个该死的叛徒就够了。

你笑钢叔太疯癫

钢叔笑你看不穿


user avatar   a-yu-xin-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惊闻 @温酒 大师又在这个回答下大放□词。想评论下发现已被拉黑,无奈,只能写个回答以回复之了。

[老张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就差指着鼻子骂奥密克戎不配抢占医疗资源了]温老师华山剑法耍得不错,乍一看这话一点问题没有,毕竟一个小流感怎么配和生死大病抢夺[医疗资源]呢?奥密克戎死亡率不过0.9%-0.13%,哪里就值得大动干戈,就应该像孟买这样直接放开然后外流到别的地方。孟买不过二千四百万人,就是全染上一遍,也才死三万多人,算得了什么嘛。感染的多了,死的也多,那就是感染能力强,死亡率下降嘛。这样基础的分数增加题目,不是[中国最接近文明地区]的孟买人,谁能算的出来呢?

[老张]是不是[蜥蜴人]我不知道,[买药]无否也值得观察,只是他的主子。动得比他快。

[据《中国医疗保险》报道,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目前已临时性纳入我国医保支付范围。有关专家表示,该药可降低约89%的重症和死亡率,是全球目前最热门的新冠肺炎治疗药。目前该药国内每盒2300元的价格,是辉瑞该款原研药在全球最低价格水平]

这时候倒看不见各路温大师说什么[挤兑医保资源]之类的话了。嗯,原来这就是[文明]。毕竟要不是全民感染,怎么挣得了2300/盒的钱呢?

更新:惊闻温大师又甩锅称[120的医生干啥啥不行,甩锅第一名],这不是正符合温大师所一贯追求的反内卷不粘锅吗?不过这倒不是重点,感染少的时候不及时封锁阻断感染源,多了以后怪为什么不躺平放开导致医疗挤兑。华山剑法之精妙,不得不品尝。

不意天壤之中,乃有温郎。


user avatar   morning-sun-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去年8月的回答。

当时我的语气算客气的,仅仅指出临床人士不应该轻意对公共卫生乃至社会防控领域高谈阔论。结果一大堆张粉反驳我,说什么张也有“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称号,什么张的言行仍然没有脱离专业范畴。

结果张药代同志这两天亲口承认了自己只能代表临床,原来他自己几斤几两都心明镜的啊。

当初骂我的那些人,现在脸疼不?


user avatar   wo-zong-mu-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站在现在回过头看过去几十年的中国公众人物,除了大刘这样的耍猴人,屠女士这样理工科且实力太强的,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凡是欧美褒奖的,都是汉奸走狗。

凡是欧美抨击的,基本都民族英雄。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装了快3年的逼了,把自己搞成了防疫天师,名望直逼钟南山院士,“张爸”大名震天动地,民间狂撸无数脑残粉,合着搞了半天,你就是个临床医生,根本不懂防疫?

是知道大事不好,玩砸了,要给自己留后路了吧!?

下一步是不是该再说明白点告诉大家,你只是一个肝病专家,不是呼吸科专家啊!和呼吸科有关的论文一篇都没有的人,被人当成权威吹了3年,人间喜剧吗?

来了后续了,宫廷御液药,两千三一盒,这波买办资本赢麻了,张天师回扣拿好,又能换老婆了!


user avatar   jie-er-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说的是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关你临床救治专家张文宏何干?

我相信会议上,临床救治专家张文宏绝对不同意上海市新冠肺炎治疗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的相关观点。


user avatar   deemer-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主任毕业于复旦,复旦什么专业最牛?有说医学类的,有说经济类的。其实都不对。

地位最超然的是以新闻系、中文系为底子的媒体圈优势。南方系报纸办在广州,老将都是那啥的。

所以张主任颇有这方面的潜质,之前侃侃而谈的各类专家,到了关键时候就说自己是临床救治类专家,以后是不是要说自己是个平凡的医生啊?

别说张主任了,连当地政府也不是这个套路嘛。之前利用网宣优势,反复强调自己治理好、防控好,是投资者、打工人的胜地。时不时刷个迪斯尼烟花、端红酒测核酸、解封买咖啡、机器狗巡街……的抗疫新闻,就是要让各位放心,阿拉上海宁老讲究了,都是最棒滴。

他们的基调都是一样的:

上海是全国的上海,是肩负起经济建设重任的上海,是2020年净上缴中央税收为正的8个省份之一,上海不能封不能停…

意思就是,上海为了全国兄弟省份的转移支付忍辱负重,不敢封城,让人泪目……

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吗?

我在《广东跻身12万亿GDP俱乐部,但一个问题正变得刻不容缓》一文中说到,2020年全国31个省市中,净上缴中央税收为正的省份中,广东省以7,308.3亿元居于首位,比第二名上海市高出33.29%。

所以深圳以此来人泪下、拒绝封城了吗??

再说说上海这么折腾的结果 是什么,达成它的网宣目的了没有。

这几天冒出来的新闻是洋丁丁历险记,是2岁婴儿与母亲单独隔离,是发菜不通知租户,是日增数千人的时候还准备“鸳鸯火锅”防控法……

所以,当地政府不体面,孙副总理来帮他们体面了。

更何况,上海这波疫情,是一批原本想去深圳隔离接诊的香港人被拒绝后,上海人主动揽客的。当时还有媒体说这是上海有气度、负责任的体现,自己能吃几晚干饭,自个儿没点数吗?

我觉得和几乎同期爆发的深圳疫情比起来,这波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上海抗疫是一场事先并不张扬的国运战

两条路线之争

《赛博魔都2022》:上海疫情期间的三则寓言 一文中,我说到一个观点:

无论是“端着红酒做检测”还是“临时解封购咖啡”,当地政府对防疫的理解还不到位。

结果就有读者给我留言指出,这是个人行为,为什么和当地政府的态度扯上关系了?

这里再解释一下。

有人说以上抗疫花边新闻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反映了上海人高高在上、“爱面子”的心态,这种说法没讲到点子上,甚至是不公平的

与上海人打交道的人应该知道,“讲体面”并不是上海人的坏毛病,事实上,他们对于个人/组织的界限非常敏感,特别强调“拎得清”,也就是:

任何人/组织都要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你会看到,真正讲体面的上海滩“老克勒”是真的低调而有分寸,不喜欢出风头——就如同珠三角人民喜欢“闷声发大财”,而不是“拿着大哥大、讲着粤式普通话”一样。

那么,此类新闻背后推手是谁?

先问一个问题,如果说起前段时间对上海防疫的印象,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新闻?绝大多数人会记起“精准防疫”的暖心例子,比如迪士尼的烟花,最小疫区的奶茶店、红酒加咖啡、机器狗防疫巡逻……你会在心理上对上海防疫的先进性,对当地人性化的“网格管理”表示钦佩,对上海市的人文社会环境充满信心。

你会这样想的,投资者也这样想——而这就是当地政府竭力引导、愿意被外界看到的。这属于基本的城市营销策略(注:在此只陈述事实,并不持褒贬态度)。

事实上,一个“买咖啡”的花边新闻直接上了各平台热搜第一,这不太可能是自然发酵的结果,因为它并不具备真正的新闻价值,也不符合全国范围内的主旋律。

而在流量推送规则下,各种类似抗疫新闻隔三差五必上热搜,不但是低估了全国人民的审美价值(难道全国人民最喜欢看到的抗疫新闻是这样的?),还忽视了我国舆情引导的力度(难道就没有其他更正能量的新闻值得推送了?)。

所以这个案例的价值,在于体现了当地政府的微妙抗疫心态,也就是既要“保防控”又要“保经济”,在“动态清零”和“有序放开”之间反复横跳、下不定决心引发各级人员思想不统一的尴尬现状。

因而你会看到各类自媒体篇篇10w+的雄文,以及类似于这样的“催泪”视频:

他们的基调都是一样的:

上海是全国的上海,是肩负起经济建设重任的上海,是2020年净上缴中央税收为正的8个省份之一,上海不能封不能停…

意思就是,上海为了全国兄弟省份的转移支付忍辱负重,不敢封城,让人泪目……

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吗?

我在《广东跻身12万亿GDP俱乐部,但一个问题正变得刻不容缓》一文中说到,2020年全国31个省市中,净上缴中央税收为正的省份中,广东省以7,308.3亿元居于首位,比第二名上海市高出33.29%。

试问,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动机的珠三角地区,是不是也面临着“封城”造成经济损失的难题?可深圳市有没有拿着这一点而拒绝封城?

有位伟人说:

庐山是炸不平的,地球还是照样转。极而言之,无非是有那个味道…你就代表人民?

面对疫情,是动态清零还是有序放开,这是一个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需要考虑生命、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多方面因素的重大决策,不是单方面的疾控专家、经济学家、地方官员可以决定的。因为这个影响深远的决策,实质上是在两个利弊鲜明的选项中做权衡。

一方面,动态清零并非高枕无忧的唯一答案:

①动态清零策略的改进能不能适应病毒进化速度还有待讨论。奥密克戎的传染率比原始毒株高2.4倍,而新发现的XE毒株又比奥密克戎BA.2传染性更强… ②动态清零对医疗系统的巨大压力。《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2020年)》披露,在2020年我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居民为457.66万,比2015年增加了73.33万人;而2015年仅比2010年新增36.40万人。心脑血管疾病是最依赖于救治的重大疾病,5年内死亡人数翻番,显然与严格的抗疫政策有一定关系。 ③对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武汉的GDP同比下降40.5%,与当时封城的极端策略有很大关系。

但反过来,有序放开也并非正确答案。尤其是毒株变异的情况下,一旦放开真的可能是有序变无序,而群体免疫下的医疗挤兑,将导致更严重的延误治疗。

以香港为例,疫情高峰期间香港的重症感染者住院率为0.15%。

以这个比例推算,放开躺平后,我国大约有200万患者需要住院。而国内医院病床数是700万张,使用率在70%以上。这意味着国内可支配病床数不到200万张,堪堪满足疫情放开后新冠重症病人使用。

但这是理想情况,请问在恐慌情况下,部分轻症状患者会不会强烈要求住院?患有基础病、慢性病的中老年患者要不要入院?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中西部省份医疗资源挤兑怎么办?

所以中央反复强调顾全大局、全国一盘棋。因为这些都是严肃的问题,地方政府看问题时不能只顾及自己眼前这点得失。

当然,上海市探索的精准防疫也是有意义的。在前期这种策略也取得了非常好效果。

然而从今年3月开始,一切就变了。

这一波上海的疫情,是源自境外输入的奥密克戎病例。更快的传播速度、众多无症状感染者让原本有效的精准防控机制在追踪溯源上遇到了新挑战,表现为完全、完整溯源跟不上新传播的速度。当3月底病例数过万的时候,已经事实上宣告了原有防控组织的失效。

这时候当地政府就犯难了。坚持原有精准防疫策略有心无力,向外界公布现状采用新方案吧又感觉“被打脸”。加之各部门、各界人士的思想也没有统一,有喊着放开了搞活经济的,有说现在局面是暂时的坚持就是胜利的…因此当地政府就公布了以黄浦江为界的“鸳鸯火锅”防控

众所周知,在大战前讨论是战是守实属正常,但兵临城下时决策者还首鼠两端,必然导致指挥紊乱、无法做到全员统一思想与行动。

4月2日网传疾控中心的一段录音,把这种混乱的情况活生生地呈现到大众面前:

问:我可以这么理解吧?就是目前,疾控中心也好,医疗资源也好,12345也好,健康也好,你们这几个都是分裂的,你们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战线。这就是政府目前统战下来是这个问题,对吧? 答:对的。 问:很好。就是领导很简单,你这边已经给我了正确答案。你这边只是负责阳性这个事情告知我,我是否能够能不能跟进医疗资源,你也不知道? 答:对的。我现在告诉你一个事实,就是病房很紧张,隔离点没有房间,120没有车。我们一天到晚要接几百个这样的电话。我已经浪费了这么多口舌跟你说。你既然知道了,你来质问我干嘛?

这段对话至少反映了上海市的防疫工作是各自为战的,未形成一个拳头打出去。“蛇无头不行”,因而在事实上浪费了上海市人们的高素质行动能力,以及基层组织的较高治理水平。

更悲催的是,疫情紧急之下,原本期盼的保经济策略也并未实现。4月3日晚,《经济观察报》发布了《周边海域“货船堆积”,上海疫情升级引发海运隐忧》,对上海市看重的外贸形势表示关注。

想象一下,面对车祸,一个耳聪目明身手敏捷的大好男儿,竟然脑子短路呆立路中央,既不咬牙闯过去也不识相退下来,后果会是怎样?

所以从4月起,国家有关部门加紧了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与指导。4月1日规定的场所码,和4月3日的全市抗原检测、4月4日的全市核酸检测一起,都是全向全市的紧急打补丁,说明上海之前秉持的所谓“重点区域检测、全市不封城”的精准抗疫策略被扫进了故纸堆,改而采用全城防控的歼灭战模式。

这再一次说明,科学防疫是踏踏实实的事情,容不得小精明与故弄玄虚。

低调的国运战

4月2日,孙春兰副总理2日从吉林防疫第一线赶赴上海,调研疫情防控工作。孙春兰强调:

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尽锐出战、以快制快,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

大战当前,上海市的抗疫策略终于统一了思想,清零还是放开不再是一个问题。

打仗就该有打仗的样子。当天晚上,72岁的孙春兰到长宁区新泾五村现场调研,了解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指出,上海市必须切实推进流调排查、“四应四尽”、社区封控、服务保障;有关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和专业优势,调集检测能力、医务人员、防控物资等资源力量,强力支持上海防控工作,同心协力尽快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4月3日晚,我国战略空运部队出动数十架次运-20大型运输机,把7个医疗单位、2000多名解放军官兵组成的援护医疗队送抵上海。

与此同时,兄弟省份们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支援上海。

4月4日,被划出9个高风险地区、12个中风险地区的江苏省,毅然派出7500名采样队员赴上海开展核酸检测采样,而在此前一周,该省已经调派5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上海疫情防控工作。

4月4日凌晨,浙江省8个城市的7261名医务人员、1500名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三个血透中心的护士支援上海,这也是一周来浙江省第5次援助。

3月27日还在展开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的天津市,于4月3日派出250名医生和1250名护士支援上海,并承诺后续再支援500名医护人员。

包括河南、广东、安徽、山东、江西、湖北、海南、陕西、等众多省市的医务人员组建了国家援沪医疗队,将分批次抵达上海。其中,4月3日首批6000名医疗队员已经通过航空、高铁、公路运输的方式进入上海。

另外,上海周边省份与城市已经做好接受上海阳性人员的准备。

据悉,此次疫情歼灭战的目标,是4月11日之前实现上海市的社会面新增清零,4月18日进行有条件的重新开放。

因此,这一周的全国范围内的支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它决定了预期战略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决定了新形势下上海市及全中国的防控机制是否依然有效,为后续有序放开政策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没错,哪怕你信奉的是放开躺平策略,也得有个极限承压测试吧,总不能脑门一拍就放开。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场并不大张旗鼓,但却与全国人民息息相关的国运战。

因此,各级政府与单位都以最严肃的态度予以支持配合。河南省某机场的相关人员透露出昨天的航班信息如下,并骄傲地表示:

这么高频率、航班号连续的调度安排,仅在武汉封城、河南援助时候出现过,连去年的水灾中都没有这么密集!

当各省市政府与人民群众满怀热忱与使命驰援的时候,他们有没有先把自己的小算盘打得精精的、和上海分出个你的我的呢?在这些壮怀激烈的新闻面前,“让人泪目”的不封城策略、“哭着喊着”买咖啡、“淡定从容”端红酒…等新闻,是全国人民最想看到的吗?

《庄子》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3月份出现的这波疫情,在一定程度上让上海斯文扫地。但不破不立,大家并不是幸灾乐祸或者竞相比烂,而是希望中国最优秀的地区在抗疫中有更好的表现。

毕竟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我们希望在一波波公共事件的危机后,中国能够一点点好起来。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不少波折、反复,甚至出现各种遗憾与不完美,但是:

踟蹰不前就是最大的犯罪,勇往直前才可能夺取胜利。

1949年8月,某位伟人为新华社写过一篇社论,里面就前瞻性地指出:

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和定律。先进的人们…有责任去团结国内的中间阶层、一切还在动摇犹豫的人们,用善意去帮助他们,教育他们…叫他们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全文请参阅:



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user avatar   xun-zi-yue-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还是要分辨一下的

张文宏医生本身是搞肝病的,连业务都不算对口。和钟南山老爷子呼吸内科不是一个情况。

他那一串花里胡哨的头衔,什么什么传染病医学中心,就是华山医院自己建的。

北京地坛医院还有个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

所以他说自己就是一个临床救治专家是没毛病的。

华山的传染科确实强,但是术业有专攻。

就为这个我还打听了一堆小道消息。我好奇上海是推不出个院士吗,人家告诉我说折腾老年人不合适。

上海这边的院士,对口的不多…
吴孟超老爷子弄出来的东方肝胆,这个是肝脏外科国内最好的,但是我爹给我说,老一辈太强势,预备的院士梯队可能要出问题。
普通医院没有院士没问题,这种医院没有院士,是不合适的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哪个圈子都有,师傅和徒弟之间的关系
认真的说呢,传染病专家对于传染病一知半解也是很正常的,这是马克思列宁所说的分工问题

以上都是小道消息,都是故事,您别当认真了听

那么既然张医生自己说的其实大概其没有问题。

那么谁推的,谁听谁的,怎么搞的,那还是等大道消息揭晓吧。


user avatar   lazychris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聚光灯下,我是光荣的党员;

鼓吹共存,我就是药厂销冠;

天塌下来,我只是一名专家。


user avatar   shen-mi-lu-ren-jia-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要是死撑到底我还敬你是条汉子。

现在更让人瞧不起了了




           

相关话题

  官方回应上海金山婴幼儿隔离点照片事件,「非隔离点,系内部腾挪中的场景」,救治婴幼儿患者应注意哪些? 
  巴西刚刚从中国采购500万套试剂盒,再从中国订购14000台呼吸机,被中国商务部否决,大家怎么看? 
  如何看待 6 月 8 日美国新冠病毒肺炎确诊人数超过 200 万? 
  境外人员回国你建议集中隔离多少天? 
  如何看待美国护士哭诉"医院不提供口罩,也不许佩戴自己的N95口罩",美国的医护人员将面临哪些困难? 
  我不理解,为什么总有人谴责那些得新冠的人?他们也不是,自己想得病的,责怪他们也没有意义啊。? 
  如何看待张文宏发言,上海阳性感染者数量指数级增长趋势被打断,这意味着什么? 
  如何看待以安倍为首的日本自民党议员,每人出 5000 日元支援中国抗击疫情? 
  中美两国新冠疫苗研发谁更领先一步? 
  香港自2022年2月份以来的这一波疫情为何有这么高的死亡率? 

前一个讨论
网文这个行业,水有多深?
下一个讨论
网络小说新人作者如何找到一个投缘的编辑或者引路人呢?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