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疫情结束后会爆发消费狂潮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ai-xing-chen-da-hai-piao-liu-de-jiao-t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说学生会报复性消费,那是高估了中国广大家庭的财务状况。普通工薪阶层根本无法支撑学生这种想法,做兼职赚钱也不能了,经济下行已经是必然公司要压缩成本,合法的兼职会更少。没有工作的学生要想过上精致的生活,如果不是富二代难道要去做被金主包养的福利姬?花呗和网贷离开家里的生活费你能还吗?学生的钱也是来源于父母,父母经济压力大了,还能支撑你的任性么!化妆品、服装、包包、旅游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这次疫情让透支消费,借贷消费,月光族这些没有存款的消费主力军被现实狠狠打脸,所以不是家里有矿的一定会克制消费。


user avatar   zhe-ye-92-25-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概率不会。

咱们从「2003年的消费复苏曲线」、「2020年疫情时间节点」、「消费赛道行业分布」、「消费人群心理」这四个方面做个简要的分析。

  • 首先,2003年非典后的消费市场,只是反弹,并没有报复性爆发。

2003年的非典,从2002年12月份的第一个广东病例,到2003年3月北京第一个输入型病例,总共持续了8个月的时间。期间,4-5月最为严重。因为非典死亡率高(致死率11%)的特点,对生活日常用品,也就是快速消费品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从图表可见,4、5两个月的快消品消费总额几乎腰斩。但从6月份开始,消费反弹之后的数字,也就是将将把前两个月的坑填上。从全年拉平来看,还是一条比较平稳的曲线。基本符合消费市场的数字趋势,并没有在大跌之后出现报复性增长。

而2003年是什么时间点?
是国内电商还完全没有发展的状态,大家只能去线下超市、仓买、商场去购物,还没有形成网上消费的习惯。彻头彻尾被憋了两个月之后,也就反弹了那么一点。

在电商已经这么发达的2020年,啥东西在网上买不到?当然,口罩、酒精、84消毒液和防毒面具除外。因此,消费压抑并不如2003年强烈。现在,不是不能下单,不是不能买,只是买了之后拿不到(物流通路受限)。

补充一个变量:和2003年相比,消费人群变了、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也变了,所以也有朋友在评论区提示说,2020年不会重复2003年的的曲线。但能否引起「消费狂潮」,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变量。

当我们分析一个问题时,先从历史看现在,这是对标维度。

  • 其次,2020年的疫情节点,已经把2019年的大部分消费动能消耗了。

这次的疫情刚好出现在春节期间。武汉封城发生在1月23号上午10点,而年三十是24号。以国人过春节的传统,该送的礼已经送了,该买的年货已经置办了,该回家的也已经到家了。所以封城和开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疫,已经是过年前置消费的尾巴。而过年期间的消费品类,其实又是集中在:餐饮消费、旅游消费、快消消费上。

而以上三类消费中的最大头,旅游消费是和时间点强相关的。春节没出去玩,复工之后就没时间出去了,这个旅游计划会被压后到暑假、十一,但不会出现在疫情消退之后。餐饮和快消有类似的属性,在此次抗疫中损失惨重。但疫情结束后,大概率重复2003年的情况。这一点,甚至餐饮要比消费品好一些,毕竟餐饮需要到店消费。

从时间节点看消费趋势,这是时间维度。

  • 再次,从消费行业的细分情况来看,消费方向会被分散。

我们老说消费分级,但是,到底什么是消费?都有哪些消费呢?行业里面会是这样的大概分布(基本是衣食住行的老祖宗分法):

a、衣物(泛指服装、箱包)
b、食品
c、住宿
d、交通(包含物流和客流)
e、用品
f、教育

以上,abe完全可以通过线上电商解决,其瓶颈在于d,也就是物流部分。可以看到,现在的物流师傅、快递小哥其实仍然是非常忙碌的,这里的商业链条并没有断掉。

补充:评论区有朋友说现在的网购已经崩掉,商品拿不到。这里其实只是因为城市、区域、小区的阻隔,导致物流效率受限。而不是链条断裂。

受影响比较大的b(餐饮)、c(旅游)、d(客流)部分,bd属于阶段性消费反弹,c属于季节性消费,有反弹但没法持续爆发。另外,由于疫情后的服务能力恢复需要时间,即使爆发,一时半会儿行业也不见得反应的过来。

比较有意思的是教育行业。现在的学生在家和白领在家,前者是把学习焦虑传递给了家长,后者是把职业压力传递给了员工,让大家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而且,由于线下培训和教育行业基本瘫痪,疫情中和疫情后,一定会有大批量教育服务渗透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所以,教育行业的小规模持续爆发,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这个层面,是从「消费」角度看行业细分的行业维度。

  • 最后,从消费心理来说,疫情结束后很难有报复消费的欲望。

这场战役,没人幸免。这样的休克疗法,也让我们充分的感觉到,就算这样1个月宅在家里,睡衣扛一周,天天吃泡面,素颜一整天,也是可以活得下来、过得下去的。这样的静默,会让整个消费环境安静下。

我们只见过各种购物狂欢节,没见过购物静坐节吧?消费是需要大环境的,当人们的心理依赖和关注重心不在消费了,这种欲望和动力就会降低。即使有人大量购物,旁边的人没有羡慕嫉妒恨,他的消费欲望也会冷下来。

所以,缺少了群体性的驱动,也导致了很难有大规模的消费狂潮。

这是从消费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维度分析。


疫情当前,我昨天晚上做梦都开始梦到和同事「在一个会议室开会」了。但是当下的形势,还是需要我们能沉得住气,不给别人找麻烦,也别给自己找风险。我想,这样的强制冷静期,也会让我们每个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尝试一种新的体验。

希望,当春暖花开疫情结束结束之时,我们又能相拥而笑、击掌共鸣,到时候,咱们一起消费去!



没想到过了一夜破千赞了,评论区也有不少朋友的观点,这里补充一下。

1、大常:我觉得您分析的最好,不过我是一定要吃一个礼拜火锅的,不管是家里做还是外面买[大哭]

我也好想吃火锅!

2、畅畅小熊:尤其认同第三条。这些天把家里的存货消耗得差不多,深深体会到如果不是这样的特殊情况,不知道有多少东西要放到过期也不会吃和用。之前的便利已经造成严重的物质过剩和浪费了。以后也不会再买买买,简单的生活,清爽的冰箱,挺好

3、冒牌绅士:有一点您可能没考虑到,就是春节拜年用的这一波货,如今很多人都是现买现去拜年,因为今年不登门拜年了,经销商的货往年能买50件的今年20件都没卖到。
确实大环境被冷却了,这对经济发展来说挺致命的,趋于冷静的消费,日用快消因为刚需能回到正常水平,但是客单价高的/卖附加值的,例如中高端餐饮会受到重创。

4、四隻胖貓的媽媽:之前都是叫外賣,一份加外送費人民幣都要五六十起跳,最近都自己煮了,一份外賣的錢,我可以吃兩三天吧,又省錢又健康,疫情結束之後,應該不會瘋狂消費了⋯⋯講不出為什麼,就是覺得平安健康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了,之前那種不買難受的習慣,最近趨於冷卻冰封,發現夠用就好,更容易滿足了。不過不知道疫情結束之後,我會不會改變想法⋯⋯⋯武漢加油,中國必勝!祝大家平安喜樂!!!

5、蜥蜴怪人:其实老哥我跟你讲,中国人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存钱性社会了,你这是理性分析,但是忽略了人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一旦大手大脚花钱习惯了,没钱了他会借会贷款也会维持他的一切习惯[好奇][好奇]

2003年和2020年的消费情况确实有巨大的改变,这也是消费人群的变化带来的。这里补充一个群体年龄维度的认知。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太喜欢那种“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论调,说一点给小微企业主提振信心的话吧。

短期来看,这个年真是丧病异常;

长远来看,总会有这么一遭。


以往的年假,中国人的大迁徙,称之为“春运”,以往的过年方式,在北方就我所见其实也差不多,无非是大年二十九,三十白天,把一大桌子菜弄好,炸带鱼炒蒜薹,年年那么几个菜色,有海鲜就放点大螃蟹大扇贝啥的,龙虾自己做得也不好吃。然后剩菜从初一上午开始吃,一直吃到N天后,大鱼大肉热来热去。

大头开销,有机票动车票,有红包,有礼品,再就是连打几天麻将,可能会有的输赢。

就算今年没这场倒霉肺炎, 大家过完年还是会异口同声第埋怨,唉这年味是一年比一年淡了,鞭炮一年比一年少了,“好像放了几天假也没缓过来,更累了”,诸如此类的话,听了好多年了。


人在现实比理想差距大的时候才会抱怨,旧社会真正抱怨的是过年没钱,杨白劳和喜儿的那种抱怨,扯上二尺红头绳,权当过年了。

近些年并不是说城乡居民兜里都没这个闲钱,主要是民俗把人捆绑得太厉害了。年关韭菜蒜薹涨点价就涨了,家里这么几张嘴还能吃一麻袋蒜薹吗?

倒是机票涨得厉害,红包给得更多,

大家对过年心里有数,对消费有所预期,并不是真的不想花钱或者就是没这个预算,而是连个响都听不见的钱,谁也不想花。

花上五百块买挂鞭,还能听几分钟响呢,路上耗费一两天,落地就为了吃顿饭,听几个小崽子满客厅呜嗷喊叫的,还得问他们期末考试成绩,他们回敬个你有没有男盆友?年年互相伤害。

这也就是亲爹亲妈,这也就是看在“大过年的”的面子上,花掉大半年终奖也心甘情愿。

————

回到问题,消费狂潮会不会出现?

不能比作狂潮,狂潮是流向四面八方的,只能叫消费拐点,或者叫消费支流,消费新渠道。

我认为当初预留了过年预算的年轻人,没准会有那么点开心,因为哪也去不了,那就在家窝着网购吧,吃着泡面花着年终奖,给爸妈买点这个那个,给自己买点服装鞋帽化妆品,给宠物囤点粮,即使全都不发货,看着一串待发货商品,心里还是能稍稍得以慰藉,

甚至不少网店推了很多打折券,然后声明春节复工遥遥无期,下单不一定啥时候发货,但是价格还是比平时优惠力度大不少的,吸引了很多人购买。

过去几年不少人都带着爸妈初一早上出门逛街,看电影,顺便外面吃饭了。

往年的春节往往各地县城赚的盆满钵满,尤其是电影院,一到春节当地电影票价逆天,白领们一度有点抱怨,跟爸妈一起看个电影,两三百都不算多,要是再带着亲戚或者领两个小朋友,五百块没了。

抱怨归抱怨,能不能不看,还是得看,

赚的就是“大过年的”+“来都来了”+“孩子还小”,三重暴击的钱,虐得没脾气。

说最直白点,过年消费如果大头就是把这一百多斤肉从北上广深到老家来回运一趟,加上吃顿饭,看场电影,串串门,打打牌,开工时候钱包空空,人还乏乏,这不是花钱找罪受是啥。

其实大人也不喜欢这样,提倡了多少年了,过年海外游客屡屡新高,一要过年都中国人都把落地免签那几个地方的入境大厅堵死了。

与其县城多消费,花钱给民航铁路,不如交给旅行社,反正都是坐飞机,不如去开开眼界,看看风景。年年总吃那几个菜,守着看春晚几副老面孔,甚至老面孔都没了,来的演员一个比一个年轻,谁也不认识,长得都差不多,越看越像大姑娘,爸妈也烦了。


未来老龄化会进一步加剧,老人春节也不方便远渡重洋,没那个体力玩什么欧洲十国了。子女也不能一年只回家一趟,有点什么事都没法照应,

我努力畅想一下,以后如果养老地产兴盛,会不会有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呢?

跋山涉水回家团聚的人少了,选择中途相见,或者父母离子女不远处定居的人多了。围绕超一线城市和各个省会一线城市会有诸多居住带。

疫情的爆发让大家看到了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些短板,而以往对多中心,小而美的城市构想,事实证明是不切实际的,中国只有一个北京,一个上海,一个广深,老龄化下,年轻人可选择的城市会越来越少。

但不意味着,每当春节,还得让劳碌一整年的青年劳动者们,花上比平时更贵的票价,更贵的文娱消费,更大的人情开支,去购买一个名为“年味”“孝顺”“热闹”的商品。

这样的消费结构,是没有更长远的存在合理性的,因为这就不符合人的天性,疫情只是提前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而已。

小县城的电影票价为什么贵,因为小县城平时没有看电影的年轻人,平时电影院空空如也,就赚过年期间的钱。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来说,有没有必要盖一个一年就赚半个月钱的电影院?

同理,那么多年轻人,八零九零后,在家乡以外的大城市,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GDP,对社会有那么多贡献和推动力,为什么要在最有钱的时候,回到最贵的地方去消费,然后拉动这半个月的经济呢?

疫情来了,让所有人都有所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大城市创造出来的是头部的财富,教育医疗卫生住房资源人均配给的数量,甚至不如小县城。转移支付、重复建设、旧城改造地产商的哄抬和盘剥,又让县城在平时根本就不饱和甚至一年就热闹半个月。

一旦人走不了,大城市力量捉襟见肘,小城市死气沉沉,商家赔惨。

春节就是个民俗,不应该春节背锅,但现实就是,青年劳动者身上,确实有“春节税”,而且是“重税”。

我们要不要以当年的“深圳速度”那样,尽早尽快抓紧配套大城市的教育卫生公租房,尽快增强大城市的自持能力。不要把养老、留守儿童、医疗、教育等等问题都甩给县城,然后每年用半个月的时间,拍成纪录片,极尽美化与包装它,变成春节乡情,变成小朋友大声喊,过~年~啦~

没必要,真正要解决的是人民劳动,人民享受,人民便利的问题。

过年的本意,就是让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能把所有的资源集中起来,在几天花团锦簇,让人有个盼头。

那么现在,物资已经充裕,更应该做的是平均给每一天,普惠给每个人,家人不用只在每年的几天才能团聚,电影不用在过年的那天才舍得咬牙买票。

如果这样,可能什么瘟疫来了,我们都不怕,在每个人心中都会少很多牵挂,商家也不会太在乎一年少赚那么几周的钱。


user avatar   bu-ai-chui-niu-bi-de-cao-lao-ye-m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家做生意的

现在家里对今年的局势只有这么一句话

今年能做到不亏钱,就说明赚大了

只要厂里没有新冠的病人,而且小亏一点,就说明今年不亏

所以2020年的经济形势其实不会有多好

顺便说一句,我家是做玩具里的芯片的,也就是万恶的电子厂


user avatar   beidouyh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挣钱的不知道挣钱难,例如学生群体,会狂消费;

挣钱的意识到钱的重要性,例如上班族,会更加克制。

就看这两个群体,谁的力量大了。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的。

1,相比03年时间,储蓄率大幅度下降了,负债率大幅度升高了,很多人没有余钱挥霍。

2,隔离不上班,耽误了这么多工作日,很可能会缩短后续假期来补。

3,生产跟不上的话,没有那么多东西让人消费。就像脑溢血完了以后,立刻让这个人跑步,比较难。

4,很多可消费的行业会洗牌和整合,有的可能会规模变小很多。

5,危机意识会导致大家更倾向于攒钱,消费信心短期无法恢复。


user avatar   yongming-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消费了,虽然没有失业,但是看到那么多人失业,还是留点钱在手里比较好。


user avatar   xue-pei-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他先不论,本00后表示不会去报复性消费的。

这次灾难让我有了些危机意识,为自己之前的消费观念感到后悔。

以前我总喜欢告诉爸妈:“你们买房子没有必要带厨房,一个厨房的钱够你们吃30年外卖。”但当商铺关门,餐厅几乎全部歇业的时候

妈:打脸了吧?

我:。。。




作为第一次下厨的娃子自我感觉良好,就算以后父母不在家我也会少了笔外卖的支出。

还有就是十二月末就有人建议买n95口罩防病毒,我也加了购物车。那时候3m医用n95,蓝绿色的那种,165元30个。

结果你猜怎么着?十二月末我买了一堆steam打折游戏(现在还没玩过),一月又咬牙买了个小贵的包(现在还没背过),除此之外还有美甲衣服美食等乱七八糟的开销。

到要买n95的时候:我没有钱qwq

这次疫情让我感觉以前的自己就是被消费主义洗脑的憨憨,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user avatar   zhou-tong-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

火锅狂潮,开房狂潮,憋家里网恋一直口嗨的终于要奔现狂潮,开学狂潮,旅行狂潮,出国狂潮,宅家养肥后的人群再度涌入健身房甩肉塑型狂潮,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比赛互约狂潮,中超联赛cba观看狂潮。

有人说03年是如何如何的劫后消费克制,反弹有限,但这次和03年不一样。03年的疫情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没有这次深。这次的每日疫情新增确诊3000多,是春节后各地封城全国交通出行几乎冷冻情况下的日增3000,是人们在家除了一家三口几乎不见别人,已经做到极尽所能尽量克制下的日增3000,说明疫情的控制难度,影响范围都远比非典那次严峻。

03年的事没有这次骇人,03年的对抗疫情配合隔离,除了北京广东香港等重点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虽然也紧张,但更多是隔岸观火,并没有到了谈虎色变,人人自危,很多地方的人们甚至还拿这事调侃。但这次的势态比那次严重紧张。03年疫情退潮的时候,黄宏还编了个小品,拿非典这俩字当笑点,说不让他孙子点炮仗,他孙子嚷着我非点我非点,结果被相关人员听到,过来当传染源问询了。这次疫情过去,我敢说正式舞台上不会有人开类似黄宏的玩笑。为什么?因为这次更严峻。严峻到,开玩笑已不合时宜了。

03年的自媒体社交软件没有现在发达,那时候没有微信,没有探探,抱抱,陌陌,soul,tinder,ins,宅家里的人不会有今天这样丰富高频的聊骚网恋手段。现今被迫宅家的人,被逼入网络,在微信群互喷都能产生好感男变舔狗,女变群花,靠吃鸡都能恋爱,靠王者都能定终身,03年有这么方便耐玩普及的手游么?这次的事情,除了物理空间移动不自由,人的联络,联系,交谊不会弱化一点,反而特别昂扬。就这些关系,这些被压抑,被诱导的需求,一旦解放,不会促成交通旅游消费的增长么?炮总不能隔空打,吻总不能靠表情包接吧?

03年的时侯,因为疫情爆发时间,大部分大学生都被关在校园里,几千几万人虽然不许出校,但其实是每日在一起的,那时候,是小聚集大隔离,隔离单位人员规模比现在大的多。而这次,因为正遇上春节上班族和学生都被阻隔在家里。隔离单位更小,就是一家三口,70-100平的单元楼,人际接触更少,物理移动更难,被憋得更难受,精神压力更大。

03年哪有什么高铁?手机有那么普及么?消费能力有现在这么高么?现在如果疫情退去,去见想见的人,去域外没去的国,去走过年没走的亲戚,去散心,去放风,去透气,更方便的多。我觉得疫情一解除,马上旅游业酒店业就会爆发。

2020年的中国,已经是gdp第二,城市化超过50%,高铁直达全国大部分热门核心城市,每三四户家庭就有一辆私家车,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并且还在昂扬生长的中国。这个国家被疫情绊住脚了,当他恢复奔跑时,不会报复性的加快几步,撒个欢儿么?

人犹如此,国会例外?

试看疫情退去之中国,必是消费繁荣之世界。


user avatar   cui-ding-di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钱都没赚到,请问拿什么来消费,要再卖掉一颗肾吗?上次买苹果手机已经卖掉过一颗了,再卖一颗这是不要命了吗?




        

相关话题

  化妆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大学中男女比例特别不均衡会造成什么? 
  如何看待男子酒后闹事还咬死 3 斤多重的活鱼,被拘留 9 天? 
  如何看待京东销量前十蔻驰包存在假货的现象? 
  你身边的恨国党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人? 
  对全国首档全女性脱口秀挑战节目《听姐说》,你有何期待? 
  为什么不少大龄剩女都有这样的苦恼:自己如此优秀,为什么找不到归宿? 
  我30岁,一事无成,该如何自救? 
  一个人在家怎样才能过得有趣? 
  有豪宅的人还会有烦恼吗?如何看待有的公司专门做高端住宅管理,打理豪宅需要很多技巧和门道吗? 

前一个讨论
B2和B21隐形轰炸机可以穿透中国防空系统吗?中国的轰20是否可以穿透美国防空系统?
下一个讨论
《魔兽世界》怀旧服上线后,你的体验如何?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