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在我国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地区,新冠阳性患者搞起了计划
还有,别说我幸灾乐祸,我也呆在上海
看现在很多地方的防疫政策,我就有一种“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的感觉。就是你上海精准防控我管不了,我管所有从上海来的人行吧……
我们这边现在要求,上海回来的走单独通道,走单独的管控措施,据说至少7加7吧……
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市昨天确诊了一个,上海回来的,早上核酸阳性,下午发烧确诊。然后我放眼一看,前后左右都是外省市输入啊!
果然是精准防疫,病毒都精准发病了,在上海无症状,到小城市就敢有症状了。
好多学校才上了一天课就担心又要停课……
更新:三个阳性了,昨天回来的三个都是阳性,一个确诊两个无症状,上班的路上和20年初一样,空旷辽阔……
依我看,上海现在走的不是动态清零路线,而是可控共存路线。
张医生最近发表的博客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张文宏提到,国家卫健委颁布核酸检测指南更新,透露中国未来抗疫新动向,预示着未来抗疫逐渐进入了新阶段,采取全域经济生活停摆、进行多轮全员检测的抗疫模式,会被逐渐更新。
我理解的可控共存是通过疫苗和药物建立起防止大规模重症化和高死亡率的屏障,通过控制人口流动和核酸检测压平感染曲线,不以追求绝对清零为目的,不搞全城封城的老路子(张医生这段话是不是这个意思)。
以上海现在的情况,放在2021年的话一定是要搞全城封锁的,但是为啥今年不搞了?因为人民群众对于封锁的忍耐度越来越低,经济状况越来越差,很多人手停口停,疫情封锁给个体户,小商户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奥密克隆的致死能力相比Delta确实降低了很多,很多人不怕了,而是怕手里没钱被房贷,车贷拖垮。特别是一线城市,作为支柱的中产阶级身上都有不少房贷,一旦经济危机造成大规模失业,房地产也可能出现崩盘的情况。
珠三角,长三角是中国两个经济发动机,经济发动机熄火了,整个中国的经济都会失速。同时这两个地区也是上缴中央财税最多的地区,是现金牛城市。每全城封锁一周,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千亿来计算。深圳2022年3月封锁了一周,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达到600亿。深圳只封锁了一周就解封了除了福田之外的所有地区,因为实在是扛不住再封锁一周带来的严重经济后果,而按照一年前的标准的话,起码封锁14天才达到最低社会面清零的标准。
我可以预言一下,假如深圳再一次出现社会面大规模流行的话,深圳也不会走全城封锁路线了,估计要向上海看齐了。深圳卫健委不仅转发了张医生的文章,还特别加粗了这行字:
预示着未来抗疫逐渐进入了新阶段,采取全域经济生活停摆、进行多轮全员检测的抗疫模式,会被逐渐更新。
实际上越是商业发达,服务贸易业发达的城市,越无法承受大规模封锁带来的严重经济后果。商业经济天然就是和封锁相抵触的。在这点上新加坡政府看的非常非常清楚,所以新加坡提前半年就坚决执行共存路线了。
香港是一个仰卧起坐的例子,香港和新加坡经济结构其实非常相似,但是因为非常依赖大陆,所以必须跟随大陆的动态清零政策。说实话香港的动态清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执行的还可以,虽然比不上大陆但是对付Delta还是有余力的,数次扑灭了疫情流行,保持了社会面的基本清零。但是在奥密克隆的攻势下香港的动态清零壁垒直接土崩瓦解,仅仅过了2022年初一个春节,感染人数就如同火箭般上升,瞬间打垮了本来就很脆弱的医疗防线,造成了医疗挤兑。因为hkgov对于动态清零政策过于乐观的麻痹大意情绪,没有为超大规模流行做好准备,造成了比较高的死亡率,这个是很严重的教训。
香港这波流行造成了几百万人感染,已经事实共存了,再谈清零毫无意义。所以hkgov本周起就宣布放松了管制,不仅取消了对欧美九国的旅行禁令,还公布了放松管制的路线图,全民核酸也是一拖再拖,估计也不会再搞了,不如给市民发钱振兴消费。香港要放松管制,也是因为经济扛不住了,而且金融业人才有严重的外流风险,人员无法自由流动的话,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在新加坡的冲击下将会岌岌可危。
如果香港是在走钢丝的时候翻车了,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还在走钢丝的路上,一边是名为大爆发的深渊,一边是名为经济代价的深渊。但是因为追踪防范手段的严厉程度远高于香港,钢丝是比较粗的,翻车的几率小一些。
关键是上海这种搞法,人员外出到全国,会带来全国疫情一波波无休止。
中国的清零,需要各地一致,国内都清零了,国外进来的都隔离,才能清。
如果有一个地方严重了
那么这个地方的人不能出去。
现在的问题是上海如果管理松,上海的人往全国跑。
全国各地花很大力气的动态清零就没用了,
吉林厉害,是吉林省自己严重,吉林的人员外出已经不容易了。
而上海严重又不封控,会给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输入病例。各地防疫没有休止。
除非各地统一(一个地方没用)把上海视为外国入境。途径上海的交通工具下来的人全部14天隔离。各地自己的清零才有意义。
转
一个上海居民的新冠记录
这数据,第一眼看去,觉得我是不是看错了,或者知乎转错了呀?总觉得也不太可能吧?
2022年3月23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和无症状感染者979例。
2022年3月22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和无症状感染者977例。
傻傻分不清楚。。。
在这个时候,路遥老师该出场了吧:
谁让你读了那么些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你从小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一会成为一名相当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
《平凡的世界》
事事都扯阴谋论,是错误的
认为世间没有阴谋,也是错误的
我国连续两年的低风险让某些还活着的人产生了一些幻觉:
即人能活着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人活着就应该是幸福的,不会因资源短缺、天真无知、性别、饥饿、疾病而夭折腐烂。
而一些阴间媒体也会帮他们保持这种幻觉,攻击我国防疫成果。
1月12日,纽约时报将把我国抗疫比喻成Holocaust(纳粹大屠杀),污蔑支持防疫是纳粹帮凶。
1月14日,英国《每日电讯》发表垃圾:China's Zero Covid tyranny is backfiring badly。
香港疫情烂到什么程度不用说了吧?
以上内容就当我在扯蛋,大家看看就好。
下面请克莱登大学教育处选课系统管理员(非事业编)给大家讲讲相关情况。
2020年2月2日,武汉确诊新冠病人1033例。当时的武汉,封城一周,军人加入到物资供应保障和病人救治,全国人民望眼欲穿的火神山医院终于投入使用。
2022年3月23日,上海新增确诊新冠病人4例,无症状感染者979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高主要是上海普遍接种疫苗和一贯的精准防控及时及早发现阳性人员,以及对阳性结果的科学研判。虽然都是公布近千例阳性,今天上海的画风跟当日武汉截然不同。
现在的上海,不封城,不停工,城市经济活动与人们的生活照旧。上海精准防控,最大封控范围是小区,最短封控时间是两天,满足了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病毒在国际化大都市,屈服在精准防控的科学管理之下。病毒间歇性停止感染,开辟人道主义走廊,封控小区可以临时解封外出买咖啡,缓解了管控社区人手不足对管控人员生活的影响,避免“一刀切”封控造成人道主义灾难,体现了高素质城市的人文关怀温度。
通过精准防控手段,上海战胜了部分区级建制“小马拉大车”、基层建设缺位、社区人员信息缺失的困难。
上海凭借国际化大都市体现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素质管理和深厚的国际化文化底蕴,用精准防控确保了疫情防控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存。
相关回答
更新一下:
评论区有朋友提到投送的问题,我前几天更新过2次投送的事情,之所有没有继续更新是因为没有找到官方数据,官方只更新到了8省,后边虽然有陆续报道9,10,甚至13,15,但都不是官方数据我没有办法引用。
然后,今天恰好又找到一个官方数据,分享给大家。
这是来自官方的最新数字,15省54市。
请结合合肥市委书记的最近讲话一同阅读。
我来日更了。
开头还是祖传的2张图。
从曲线上看,每日新增状和新增管控区的占比与昨天差不多,也就是说上海的疫情可能到了一个高位的平台期,未来几天可能还是这个样子,在往后就应该是下降的拐点区了。
当然以上推测建立在上海目前的疫情不会有新的爆发的前提下,同时还要考虑上海的方舱建设投入使用以及医院的负载状态能否坚持和核酸检测能否及时出结果外加社区能否快速转运的情况下。(没办法必须加上这么多条件,具体为什么大家可以自行理解)
另外吐槽下昨日和今日的数据,很多人都预测今天上海的感染数字会破千,但实际上并没有,跟昨天的基本一致,那么有多一致呢?我用一个网友发的截图给大家看下。
如果不仔细看的话,以为是昨天的发重复了。
然后公司上海再次创造纪录,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已经达到了99.593%,比昨天的99.5922%提升了0.008%,再度创新历史新高。
如果一个疾病能达到99.59%的无症状患者比例,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防护,完美共存不好吗?我立马倒戈放开派,要做急先锋。
但全国的数据反馈达不到这个数字啊,可以说上海的这个数字,纵观今日全国数据无人能敌。
吉林1810:791
福建69:162
天津 29:48
山东 16:170
河北8:229
黑龙江 10:27
辽宁 9:134
上海4:979
如果光看人民日报这幅图,你会误以为上海和北京的疫情严重程度一样呢,所以强烈建议人民日报等媒体公布每日新增感染总数,不要在用新增确诊数来误导大家了。
这里引用下3月22日上午,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在督查疫情防控工作时候说的一句话:
苛求没有疫情输入是难事,管住疫情不外溢才是本事。疫情防控工作既要有办法,也要讲章法;既要有力度,还要有温度,不能层层加码搞一刀切,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1]
纵观来看全国疫情,吉林的情况依然不是很乐观,虽然封城了但依然没有控制下去,主要是前期的扩散太大了,目前吉林省的疫情应该是一个高位的平台期,但感觉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快到顶了。目测吉林省的疫情总数会超过湖北省,长春可能会超过武汉,唯一的好消息是我们的重症和死亡率比湖北那会好了太多,这也是我们这3年来防疫工作的一个努力成果。
其他城市来看整体向好,除了辽宁,辽宁几个地区的疫情发生了扩散,处在一个疫情的上升期,求老家人民一定要撑住啊。
坐标闵行
划江而治第1天,被封第14天
不出意外的过3000了,未来几天可能更多
昨晚各个群里极其“欢乐”,各种段子飞起
超市、便利店都被抢购一空,还有因为抢菜打架的,平时不囤,临时抱佛脚太可怕了。那种聚集程度,那种慌乱情况,恐怕……
建立起来的拼团群全面哑火,再也没有新鲜水果蔬菜了,还是多多自给自足吧,除了前些天种上的土豆,昨天把打入冷宫许久的豆芽机翻了出来,准备打长久作战
小区内又要核酸了,还需要上午做完,我们小区已经实现自治了,志愿者们6点就集合,是真的辛苦,致敬
网上嘲讽输出情绪的人特别多,自己去写个回答呗,不用三天两头跑别人的回复下面刷存在,太闲了可以找个电子厂的,复制粘贴挑事的,不友好的我会直接删除的
突然发现不知不觉一个多星期都在写疫情记录,就当日记吧,希望不需要再写太久
其实我从小到大见到的残障人士并不是很多,小时候以为是残疾人数量很少,长大了才知道是因为我们给与他们的支持可能还太少,不足以让他们可以自在地出现在大街小巷。
所以看到这个康复师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样子,我觉得很高兴,因为他自信、耐心、温和,和大多数人没什么两样。如果我是一个听障患者,我一定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到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有他的帮助,越来越多的听障朋友才能鼓起勇气走上大街,过正常的生活。
小时候接触到的残疾人士,大多不是这样。比如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哑巴爷爷,他应该是从小听不见,所以也不会说话,日常就是默默地坐在老城小巷的一个角落,勤勤恳恳地给顾客修鞋。我上下学常常会经过他,但是没什么交集。
后来有一次,我妈让我把家里的鞋拿去给他修,修完以后要给钱的时候,他居然摆手不要。旁边一个卖菜的大妈解释了我才知道,原来是爷爷看我年纪太小,不收钱。说实话,我日常经历的更多的是看我年纪小,多收钱的(比如买菜),第一次被“免单”,对象还是个赚钱不易的聋哑老爷爷。
结果回家我和爸妈说没给钱,我爸妈还开玩笑说以后都让我去,给我整生气了,后面家里有鞋要修的时候,我都让我爸妈自己去。
现在基本上也没人修鞋了,不知道老爷爷还在不在世,愿善良的人永远被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