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什么死亡率高,最大的问题是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人口占了香港人口差不多15%,
上海是24%,上海70岁以上人口是15.8%。也就是说上海有10%以上人口是高危人群,这群人无论打不打疫苗,本身脆弱的身体素质都根本无法抵御病毒的冲击。
这就是长期老龄化后的结局,如果躺平像香港那样,上海每天死亡人数可能接近1000,
这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也会让整座城市医疗系统彻底瘫痪,这对于政府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说疫情远远没有结束。本轮疫情的冲击度要远大于之前几轮,乐观估计都会要断断续续持续到夏天5,6月份。
没什么值得关注的,这篇文章本身的同时,上海单日确诊数终于开始放量。本来就是吸引一下对上海ZF的火力,尤其是被外溢的城市民众的抱怨。(重申一遍,上海有疫情,可以理解。大多数情况的疫情外溢,也是难免。但是上海的,无法理解的是在出现疫情超过12天之后,才对离沪提出核酸阴性要求,这是对其他城市极大的不负责。因为A离开上海,到了目的地B,无论B多么努力多么防患于未然,在A没有主动报备的情况下,B地想第一时间找到人是很难的,而且这时候可能已经传染了。本来这次疫情,只要上海像其他城市一样尽快出台 非必要不离沪,需要48小时核酸阴性离沪,本轮的绝大多数外溢可以避免。而上海在疫情发生10多天后,还在向南京,常州,南昌等地外溢阳性人群。)
目前的新冠变种病毒,是否已经真的“流感化”?
这个月的香港,600万人口的现代大都会,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范例。
香港疫情的死亡总人口,至今为止是3993人,已经超过了最早爆发疫情的武汉市(3869人)。
过去两个多月时间,香港的“第五波疫情”,已造成3780人死亡,昨日仍有264个新增死亡病例,单计算这波疫情死亡率,是0.54%。
其中,5例是儿童,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3603例,占比95.3%。8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2648例,占比70%。
好了,目前关于「共存派」与「清零派」的种种争执,归根结底的根本矛盾:
【是否要继续为了保护这些易重症的老年人的生命,而牺牲年轻人的各种“自由”?】
看看目前人潮汹涌的香港海滩,就知道作为一个西化程度严重、自由主义至上的国际大都会,香港的年轻人,是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和这几年的欧美年轻人一样的选择,
即使是目前仍有三万的新增病例,二百多的新增死亡病例,香港的年轻人,可绝不愿为了年迈老人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出行自由与娱乐自由。
海滩挤满游客,商场人山人海,菲佣成群聚会!
从本质上,那些怨声载道【青春才几年,疫情已三年】,鼓吹“新冠流感化”“向国际接轨”的“共存派”,不就是和这些香港人一样潜台词么:「素不相识的老人的死活,干我何事?防疫影响了自己的收入与自由,万万不能」
香港600万人口,内地有14亿人,相当于二百多个香港。
没错,香港老年人是有很多没打过疫苗,可是内地大多数的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又哪有香港那样的医疗条件!
中国从来不是只有北上广深!「6亿人口月收入不足1000元」,言犹在耳。
因为各种基础病慢性病,不能打疫苗,全靠着“清零政策”保护的年迈老人与慢性病患者,同样为数众多。
比照香港这波疫情的数据,意味着如果按“共存派”的主张,不再搞清零防疫,轻症居家不管的话,
那么在两个月左右的疫情爆发周期,需要承受全国88万死亡病例(老年人占绝对多数),其中每天死亡2~4万人的代价,以此来保障年轻人的工作自由、出行自由、娱乐自由。
如果这些“共存派”,竟认为这样的死亡数据,社会心理竟然可以承受,一样有不亚于欧美印度的【低人权优势】,那他们高兴就好。
——哪怕用种种说辞,循环论证,掩饰得再好,也藏不住骨子里的极端利己主义与社达主义!——离法西斯已经只差一步了!
打疫苗依旧是此次抗疫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儿童和老人群体,更应加速疫苗的接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卫健委)提醒大家,疫苗就是应对当前疫情的有力武器。
绝大多数人疫苗接种前,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
而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尽快恢复我国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正常运转[3]。
需要强调的是,儿童和老年群体更应重视疫苗接种。
国外数据显示,在奥密克戎变异株广泛传播的现实下,加强儿童群体疫苗接种至关重要。例如在新加坡,儿童是现阶段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率最高的群体,首先是5~11岁儿童,其次是12~19岁青少年[4]。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指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成重症或危重症[5]。
因此,我国已开放针对3岁以上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
由于新冠病毒变异能力很强,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已与原始病毒展现出较大差别,疫苗对最新毒株是否有效?很多人都不免担心起来。但看完下面内容,相信大家可以稍稍放宽心:
权威专家这样说
中国疾控中心(CDC)专家表示,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随后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并最早于2021年11月27日输入我国香港,12月9日首次输入我国内地。多国流行病学数据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较其他变异株有所增强[6]。
不过,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有一定保护效果,只是对其预防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未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率和死亡率上升,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效果[6]。
WHO也提示,目前所有变异株都可能导致重症或死亡;预防病毒传播始终是关键,新冠病毒疫苗对减少重症和死亡依然有效[6]。
2021年11月29日,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在央视《新闻1+1》栏目的直播连线中表示:奥密克戎仍然属于新冠病毒,虽然它比起野生型病毒发生了突变,但是疫苗依然对其有效,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此外,我国有多种类型疫苗上市,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有加强针、序贯免疫,之后还会进行二代苗的研制,以上手段是可以应对奥密克戎毒株的[7]。
研究数据也不少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疫苗具有充足的保护作用。今年1月,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连发多篇文章,探讨了新冠疫苗对于奥密克戎的效力。
其中一项研究来自奥密克戎高度流行的南非,分析了接种2针新冠疫苗对于预防奥密克戎与德尔塔变异株感染所致住院的有效性。
研究封面
(图片来源:文献[8])
经过分析20余万份核酸检测结果,研究者发现德尔塔流行期和奥密克戎流行期的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4%和24.4%,入院率分别为10.8%和2.2%,疫苗预防住院有效性分别为93%和70%[8]。
接种2针疫苗的有效性对比
(图片来源:文献[8])
基于以上研究得出的结论,接种2针该疫苗对预防感染奥密克戎所致住院是有效的;加强针接种或有助于改善有效性。
另外两项离体研究,均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尽管现有疫苗对于奥密克戎效力相对低于野生型COVID-19,但仍有一定保护效果,特别是接种加强针后效力更强[9-10]。
加强针,很必要
那么,疫苗打几针效果最好呢?一定要打加强针吗?我国的一项研究给出了解答。
1月28日,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多家机构的科研人员联合完成一项重磅研究,并在线发表于医学顶刊《自然》杂志。研究团队系统分析了灭活疫苗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效力。
研究封面
(图片来源:文献[11])
研究结果显示,接种2针灭活疫苗对新冠突变毒株的中和能力较差(3.3%),但接种第3针灭活疫苗可显著提升体内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血清阳转率至95%。研究团队认为,这些数据与之前观察一致,即3针灭活疫苗接种可增强对变异株的中和强度,这一接种方案在目前的形势下是合理的[11]。加强针很重要!
今年2月,《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同样值得关注。研究者筛选了13744项相关研究并最终对其中18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尽管疫苗全程接种完成6个月后效力会有所下降,但其对重症的有效性依然很高(对于重症,疫苗效力在所有年龄人群中下降了10.0%,在老年人中下降了9.5%);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81%)疫苗对严重疾病的有效性预计仍大于70%[12]。
此外,疫苗效力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很大程度上可能并非仅由德尔塔变异株流行引起[12],也就是说病毒变异对疫苗有效性的影响可能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这意味着,疫苗对病毒变异株仍然很有效,人们需要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并及时接种加强针。
研究封面
(图片来源:文献[12])
现有疫苗很安全
关于疫苗的安全性,前几日刚发表于《柳叶刀》的一项研究对比了两种常见疫苗的各项数据,两者的不良反应率分别是79.4% vs. 53.6%(接种第一针后)以及88.2% vs. 57.1%(接种第二针后)。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疲劳、肌痛、注射部位疼痛等,绝大多数被认为可以耐受且平均48~72小时即可恢复,未见报告严重不良反应[13]。
研究封面
(图片来源:文献[13])
所以说,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该打还是得打!而且要全程接种,不要落下加强针!
至于如何鼓励和敦促大家尽快完成疫苗接种,此前香港政府推出的“疫苗通行证”等有力措施,有一定借鉴意义。
措施推行后效果立竿见影,香港市民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截至3月12日的数据统计显示,香港12岁以上人口中,逾九成已接种第1针;3~11岁儿童中,也已有半数接种了第1针[14]。
香港新冠疫苗接种最新概况
(图片来源:特区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官网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zh-CN/)
特别是在40~49岁中年人群中,第1针与第2针接种率分别为99.94%与92.34%,几乎达到了全员接种;只是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疫苗接种率仍然偏低,例如80岁以上老年人第1针和第2针接种率分别为53.83%与33.43%[15]。
打或不打疫苗,差异巨大:特区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官网上截至3月12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第5波疫情的3231例死亡患者中,未接种两针疫苗者占89%,而已接种两针疫苗者仅占11%[16]。
第5波疫情死者疫苗接种史
(图片来源:特区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官网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death_analysis_tc.pdf)
在此倡议,为了能够更大程度遏制疫情、保护自己和家人、尽早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大家都应尽快完成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加强针不可或缺。相对脆弱的儿童和老年人群,更是亟需疫苗的保护。
衷心祝愿我们能早日战胜疫情,健康平安!
参考文献
[1]http://www.nhc.gov.cn/xcs/yqtb/202203/1e2807036ce7462ca6cc265f2fbb38b8.shtml
[2]https://wx.wind.com.cn/WindSariWeb/sari/message.html?lan=cn
[3]http://www.nhc.gov.cn/wjw/hygq/202104/8e62004e41d648d5a084b3fb7bf098ea.shtml
[4]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20209-1240718
[5]http://www.nhc.gov.cn/xcs/fkdt/202201/409500ce44a24ce9a6512b1e54d9a8e3.shtml
[6]http://www.nhc.gov.cn/xcs/s7847/202201/1c1a23e9e172481da9a6b087c3eaa8fe.shtml
[7]https://tv.cctv.com/2021/11/29/VIDE8dHhHw6gzu1zElZ32pHx211129.shtml
[8]Shirley Collie, et al., (2021). The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c2119270.
[9]Ital Nemet, et al., (2021). The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c2119358.
[10]Fabian Schmidt, et al., (2021). The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c2119641.
[11]Wang, K., Jia, Z., Bao, L. et al. Nature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466-x
[12]Feikin DR. et al. Lancet 2022; 399: 924–44.
[13]Peng Q. et al, Lancet eBioMedicine 2022;77: 103904.
[14]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zh-CN/
[15]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zh-CN/dashboard
[16]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death_analysis_tc.pdf
张医生是摆事实讲道理。
话术大有长进。
其主要意思是,在打疫苗普及的情况下(超过90%),目前的奥密克戎型新冠病毒的毒力比流感还不如。
现在把张医生发在微博的关键部分说一下。
今天下午,我和香港大学的病毒学家讨论了数小时。对于未来,我们都有高度一致的看法:
1. 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显降低了,香港这轮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纪大是高风险因素外,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基础疾病。换句话说,免疫功能正常,打过疫苗的,无论是何种疫苗,只要是加强过的,基本上都没事。对于这个病毒,消除恐惧是我们必须走出的第一步。
2. 我们统计的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打过疫苗。这2266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有人说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还感染,说明疫苗没有用。这就不讲道理了。现在国际旅行的人疫苗接种率很高,达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时候被筛查出来有核酸阳性。你去看这感染的5%的人,当然是大多数打过疫苗,这可以理解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机会。但是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3. 香港数据,新加坡和英国数据都显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因为病毒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弱了。但是有事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打过疫苗的。在香港这次疫情中,死亡个案中,有 89.4%的人并无接种疫苗或只注射了一针疫苗。 而 80 岁或以上的死亡个案中,更有 91.5%的人未接种或只打了一针。 根据死亡率分析,接种一剂或未打针人士的整体死亡率是 2.03%,相较接种两针人士的 0.09%,有 23 倍的差别。
4. 3 月 10 日英国《每日邮报》称,由于经过群体感染与高水平的疫苗接种,包括付出了惨痛的群体感染过程中大量人员的损失,新冠肺炎在英国的致死性已经低于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仅为 0.03%。由于 奥密克戎已经变得很温和,在实现了广泛接种和自然感染率的国家,新冠病毒现在可能甚至没有流感那么致命。
上面的话讲得很通俗。
反过来讲不能放松的理由如下。
即便不死人,如果放任的话,就算是普通的感冒,也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传染病学的模型表明。
这种病目前已经属于地方性流行病,即周期性的流行病。
只从统计学的角度指出第2点分析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抽样的对象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2. 我们统计的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打过疫苗。这2266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有人说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还感染,说明疫苗没有用。这就不讲道理了。现在国际旅行的人疫苗接种率很高,达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时候被筛查出来有核酸阳性。你去看这感染的5%的人,当然是大多数打过疫苗,这可以理解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机会。但是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死亡率和重症率的抽样的对象是海外输入性病例。
那么请思考什么样的人能够在近6个月可以从海外入境上海:
基本得是身强体壮的人群。身体弱的,在海外就传染上了,之前的阳性的病例基本拿不到绿码。其中很多是海外留学回来的学生,属于是年轻体格壮的人群。
用这样的人群得病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作为普通人群的参考,抽样的对象不具有普遍代表性,所以第2点分析显然是有问题的。
这次全国范围疫情确实凶险, 首先是新款病毒传染力更强, 毒性更弱, 这两点都十分不利于防疫
传染性更强自不必说, 稍有疏漏就会外溢, 这么巨大的防疫压力之下难免哪里出现点疏忽, 而往往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个确诊的去商场溜达一圈就是一大片
毒性更弱也不利于防疫, 一方面症状轻微, 生病了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还到处瞎跑, 另一方面很多人觉得毒性弱了没关系了, 就放松警惕, 但是毒性弱了不代表没毒性啊, 一样会死人的啊, 中国人可都是当人看的啊怎么能说死就死
咱们跟着躺平也绝无可能, 首先其他国家已经被疫情蹂躏了两年了, 该凉的已经自然淘汰了, 而我们没有啊, 我们的老弱病残还活着啊, 一旦躺平, 第一波就要带走这些人, 把前几年没死的人都要补回去, 这是不可接受的, 在一个老百姓已经认定新冠可防可控, 整个社会已经承担了这么巨大的损失后宣告投降, 也是不可接受的, 甚至会引起动荡的, 所以绝无可能躺平
香港给大陆做了最好的示范
大陆人口是香港人口200倍,香港现在一天死亡280+,换算成大陆的话一天将近6万人,
什么概念?
汶川地震死亡了7万人,一天一次汶川地震,试问能受得了吗?人人都有父母,家家都有孩子,中国现在还没到躺平的时候。也不可能与病毒共存
这次疫情前我还是疫情阴谋论的反对者,但现在逐渐的,我开始相信了。或者说,作为一个非医学专业的其他领域博士,我无法说服我去排除阴谋论的种种可能。基于此,我非常认同张文宏的这个结论,但对于他论述中夹带的私货颇为反感。
新冠究竟是不是美国的阴谋?一天没有证据,一天就无法下定论,但各种现象都让反对者无法回答,而反对者的质疑,阴谋论质疑者却可以轻易回答。
比如,反对阴谋论者最大的论据是:美国自己也在疫情中受到巨大的损失,他们的体制无法控制这种疫情,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首先,美国在疫情中受到的是巨大的“损失”吗?美国不少电影,比如《人类清除计划》等,都勾勒出资源紧张,负担沉重时,人类通过无理由的屠杀老弱病残来维持强者的繁荣。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目前最大的累赘就是日益沉重的高福利社保医保体系,以及日益严重的难民潮。而在这几年里,欧美死亡最多的无疑就是老弱病残穷,而从资本的角度来冷血的审视他们,他们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和进步的累赘。可是没有任何人敢真的好像电影一样去直接屠杀他们,尽管内心都嫌弃(和我们许多承担沉重养老义务的穷苦中年想法一样),但嘴上必须道德正确。这次疫情最大程度的把欧美从这些负担中,毫无道德愧疚的解放出来。这么看,损失固然也有,但长远看,恐怕是利大于弊。毕竟青壮年和社会精英,在这场浩劫中存活率是非常高的(不要举特例,要看比重)。
解决了这个问题,再看美国制造病毒对中国的危害和对他们的收益,我就不再赘述了——所有的阴谋论支持者都叙述过很多。
上面说的是美国搞病毒的动机和自我辩护的论据的质疑。接下来看美国搞病毒的可能性。俄罗斯在乌克兰发现了针对斯拉夫人的病毒研究所,并把资料上传网络。其实各国基于基因的武器和防护研究都在进行。并非好像有人以为的,这些故事只在美剧里。人类现在的科技,很多二流国家都能研究出简单粗暴的灭绝人类的病毒,但难点在于基因识别——如何避免无差别人类攻击。如果说目前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科技实力方面,我绝对相信美国。
接下来说我为什么反对张文宏的论据,他在微博陈述这段观点时,多次提到西方和病毒共存的现状,虽然他很懂纪律,但言语间明显还是透露出对动态清零政策的动摇。我这里可以下个结论——反对坚持动态清零,希望效仿西方搞和平共存的人,并非傻子,也不是坏人,但绝对是“病毒阴谋造”的反对者。原因很简单,他们有个隐藏的逻辑——病毒毒性会越来越弱,欧美致死率不到0.025,我们也会如此。
我自然拿不出证据证明这个逻辑的错误,因为未来的压根还没发生。最不可预测的就是明天。但面对风险和未知,我们必须问自己一句:万一呢?以及有至少几套应急的应对措施。
这里我们假设一下,这些假设其实技术上都是可以实现的。我们看下如何应对?
当我们效仿西方放开政策,希望和病毒共存,却突然发现在我国的病毒再次发生“变异”,而且基本只在东亚传播,致死率达到1%。汝之奈何?那时,政策放开,人们的心气已经泄了,strength in numbers的决心也不在了,我们该怎么办?那时,真的只能用“失控”两次来形容了。所以,不弄清楚病毒的源头和来历,不想到后手措施,我国都不能放开。这波疫情有可能只是阴谋者的新一轮攻势,我们不敢奢望他是最后的杀手锏。所以,张文宏说的未来,我认为确实如此,甚至还乐观了。
现在网上有句很动情的话,青春才几年,疫情就三年。讲真,我觉得很不幸,我和家人因为疫情曾经两年分隔未见。我最爱的旅游,看电影,泡咖啡吧都很难实现。我只能说这三年让我充分体会到了人类的渺小,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丑陋,很无奈,但我也很幸运,至少有国家在帮我兜着底,让我知道至少我可以粗鄙的活着。至于青春,本来就是稀缺的奢侈品。在强国,我们面对大国博弈,在某些阶段我们得不到它。在弱国(比如我去过的南苏丹和马里),他们面对强国的掠夺,更是别谈什么砥砺的青春。
人生苦难是常态,珍惜身边的美好,及时行乐,追逐目标,实现价值,才是真正的不负韶华。除此之外,祈祷吧。
我作为一个毫无影响力的小人物,一直在知乎不遗余力地鼓吹”现在不是讨论开放躺平的时候“,是因为我认为今年防疫任务会极度艰难——艰难到我们不能分心去想以后该怎么办。
这是我昨天的回答:
截图如下:
当时就有人评论说,你凭什么不让别人讨论呢?讨论又不是说一定会开放!
看上图,我回复说,公开讨论会强化一部分人”开放“的期望,对现在的防疫是极端不利的。
张文宏主任作为防疫干将,专业性没问题,功劳也是大大的。他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当然也可以与主流看法不同。
但是,他的看法不一定是对的。防疫政策需要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并不仅仅是医学问题,它还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心理问题、民生问题。。。。而在其它方面,张文宏并不是专家。
作为一个关键位置公职人员,他是否应该、是否有权公开他与现行政策不一致的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是很值得商榷的。
因为作为一个网红人物和决策人员的混和体,他的网络影响力是巨大的,他的任何一个发言都会影响很多民众的看法,而这些民众大多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源和逻辑思考能力。
今年的防疫会比2020和2021年都艰难,医学和经济因素还在其次,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经过三年抗疫,人心疲乏了。
我们常说事不过三,疫情三年必有变局。疫情自2020年春节前后始,最可能的大变局应该是今年冬天。所有中国人这两年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所以我们更不能倒在变局的前夜,那真就是前功尽弃了。
这就是我不断呼吁”不要现在讨论开放“的原因。
更新:
有些朋友总是追问“以后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明年怎么办,我只是提出“现在怎么办”。很多东西,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的。
明年怎么办,明年再评估,你非得现在就问明年怎么办,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