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提的很是新颖,这个公告发表在《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8日 06版)上,可参看 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公告 。
这个活动的主办方是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安阳,也就是殷墟甲骨出土的地方。前些年该博物馆还举办过 “鼎甲杯” 的甲骨征文活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检索之。
一、两点积极意义
诚然,这个活动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无论是从学术方面,还是历史文化方面。从学术方面来讲,由于近些年简帛文献不断有新发现,比如最近又新发现了 南昌海昏侯墓简牍 ,据说有《论语》《礼记》等重要篇目,于是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的热点多在简帛。而简帛每年都有新材料公布,于是大家都追着新材料跑,论文层出不穷。相对而言,甲骨则没有新的大宗材料出现,大多是一些缀合和海外博物馆资料重新整理。虽然这有利于学者潜心研究既有甲骨材料,不赶时髦,追新材料,比如首都师大的黄天树团队就多年潜心研究甲骨,但也会出现研究成果比较少的情况。此次的公告可能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毕竟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体系,而且释字又一直是古文字学的基础工作,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
历史文化方面,中国是文明古国,文明的一大标志就是文字的产生。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体系,确证了商文明的存在,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有着非凡的意义。比如可以提振民族自信心,原来一些西方人就觉得商文明是传说,甚至有些中国人也说“东周之前无信史”,因为东周有信史《春秋》,不然可能还要后延。此次活动公告发布在《光明日报》上,各大媒体均有转载,已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势必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自然也会向大众普及甲骨文知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自信心。如果有研究心得,还可以参与其中,是蛮好的活动。
二、不太乐观的现状
但就目前甲骨文研究的现状来看,好像情况有些不太乐观。具体有这几个方面:
1. 释字难度持续增加。甲骨文已经研究一百多年了,比较常用的字都已经释读地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大家都不太认得,或是争议很大的字。比如最新的《新甲骨文编(增订本)》仍然收录了1224个未释字作为附录备查。而且现在考释甲骨文字最好能够从甲骨、金文、简帛、小篆、隶书等一直贯通下来,这样才才比较可靠,有说服力,当然,这也就很难了。
2. 奇奇怪怪的释读时有出现。这个是一些民间的研究者奇思异想,偶有惊人之语,但往往在逻辑论证上无法融贯,很多并不可取。但人家既然喜欢,好像也不太能太打击积极性。
3. 仍然是学术界的博弈。评选成果一般应该是学者们的论文,而民间研究者在学术规范方面可能不太在行,而评审委员会自然也是学术界的前辈。目前海内外的古文字研究学者和机构并不是很多(可参看我的历史回答,我曾经整理过海内外的古文字研究机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想考古文字学应该注意些什么? - 知乎用户的回答),而且大部分均有合作与交流,具体在考释文字方面的学者和机构其实更少。又因为想考释新字比较难,其实可选择的范围又小了许多。如果评审委员会的前辈不参评,又少了一些。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的初衷蛮好的,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公正、公开、透明,既保证参与度,又控制参与质量,应该是蛮成功的一次活动。
和埃及古文字一样,中国上古文字是既表音又表意的,这个破译起来就很困难。中国现在研究甲骨文的方向都是从象形文字表意出发,这么搞下去永远无法完全破译。
当然,跟甲骨文比较相似的是原始楔形文字,原始楔形文字也是既表音又表意的。
对于这块马骨化石,故宫博物院专家认为,一根骨头上的文字与巴比伦赛勒斯圆柱上的文字相似,也就是著名的居鲁士圆柱。
我们假设这是波斯人带到中国的,那么早在东周之前,中国和波斯就有广泛的交流。这是丝绸之路的伟大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