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他了解了解申请考核制,他就会站在他所在的学校学生的立场,希望永永远远考试,而不是考核。
考核制,考核的能力确实很综合,但也考核“亲疏”。
你永远没法知道你的竞争对手身后站的是哪路神仙;
你更不会知道你竞争对手所谓的综合素质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还能考试就好好珍惜考试吧!
别等哪天没机会考试了,连往前哆嗦的机会都没有。
近年的两会提案,时常出现表达个人私利(卖奶粉的禁止进口外国奶粉,开工厂的鼓励年轻人多进厂),低智甚至反智的情况。建议各省人大和政协机关,对出席全国两会人员的提案把控质量,避免对社会公众产生误导,影响正常履职。有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可能就是头脑一热,盲目跟风,或者仅了解皮毛,未做深入研究。两会提案需在言论自由和提案质量中进一步权衡,切莫让跳梁小丑,混淆视听。
如果硕士研究生废除统考,按照申请考核制选拔学生,那招生导师的亲属、招生导师同门的亲属,招生导师领导的亲属,招生导师亲属的亲属,当地机关单位权贵的子女,学术圈蛆虫的子女,当地企业老板的子女,甚者和校长家的狗配种的小母狗的主人都可能成为硕士研究生,而你不能。
举两个例子:
1、云南省昆明市一名六年级小学生以《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参加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引发社会关注。随后官方通报调查结果,撤销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该小学生的父亲,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陈勇彬研究员承认过度参与并致歉。
2、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陈某某大学期间所修21门工科基础必修课中,有6门课挂科或缓考补考,但成绩却被修改,最终被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陈某某的父母均为西南交大的老师。
研究生会不会被垄断了?或者通往研究生的大门在慢慢关闭?
别说不可能,这种没有考核标准的申请审核制,主观性因素太多,可操作空间太大。
利益共同体当然很开心,就像封建世袭制,除非纨绔子弟把家族搞败,否则就是世代书香门第。
其他建议尚可,参考博士的申请审核制,就算了吧。
完全不可行!
提出此建议的人叫徐景坤,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副校长,一个经济弱省的普通二本院校。
能提出这样的建议,说明其完全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按理说,他作为一个副校长,应该为自己学校的学生着想,可是这样的建议,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学生来说,几乎要断了他们的路。合理怀疑,这样的建议是出自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非学生和社会。
要培养人才,应注重培养态度和方法,导师们应该反省自己,而不是指责学生不够聪明,各大985院校有多少导师忙于横向课题,完全放养研究生,没有一丝责任感,怎么还堂而皇之地把问题归咎于学生?
退一百步,所谓的申请审核制,本质就是想让谁上就让谁上,只要导师点头就可以,如今的高校,部分导师比资本家还资本家,压榨学生逼得学生跳楼自杀的案例还少嘛?他们操控着学生毕业的生死权,还要一票否决制让他们控制学生的研究生入场券?
退一万步,徐景坤毕业于山东大学,虽说是末流985,但也是凭分数公正上岸的,换句话说,他能有今天也是因为分数,现在却说分数没有意义,怎么有点过了河就想拆桥了的味道,是我的错觉嘛?
申请考核制能考核出综合能力、创新能力?那大家不用搞科研了,取消中考和高考,直接从小学选拔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丑闻还不够多嘛?陕西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入职西北工大院士团队才过去几天呀!这创新能力真是够够的!
退一亿步,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而复试却是考研唯一出现歧视、出现黑幕、出现不公平的环节,为全国人民所诟病,你倒好,还放发扬光大。
现在他们动考研,将来他们就会动高考,渐渐的都会来了。他们的路就在那里,而我的路在哪里?你的路在哪里?我们的路在哪里?
最后想说,大学的什么科研能叫科研嘛?
也许饶毅会同意这位代表的建议。
这个政协委员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
不可行。
如果改成了申请制度,那么高考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呈现“一考定终身”的趋势。
申请过学校的朋友们都知道,推荐信和科研成果这两项直接决定了是否录取,而这两项往往被好学校垄断。
我自己本科学校不错,导师几乎全是优青,青千等一系列人才计划招进来的,老师水平高,科研资源丰富,大一就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做研究发文章,在这种环境下,我一直以来都以为科研经历是每个本科生的标配。
直到我回到了老家的普通一本看了看,三线城市的普通一本,里面博士点个位数,还都是狗都不读的专业(经贸之类的),硕士点也不多,有能力做指导的导师一只手数得过来,科研资源极度匮乏,这种情况下大家只能靠各种各样的比赛来逆风翻盘,比如什么数学建模,数学竞赛,挑战杯之类的911学校根本不碰的东西。
这边普通学校费劲千辛万苦打一年一届的小比赛,那边好学校的同学在实验室躺一躺就能挂一串文章,甚至不少还挂上了Nature,Science;这边普通学校的学生推荐信都凑不够3封,那边好学校的手里一把院士杰青的推荐。
如果改成了申请制度,那么好学校的研究生名额必定被好学校的学生垄断,普通学校几乎没可能。以前考研还是能刷学历翻盘,改成申请之后根本没机会,所以如果本科上不了好学校,未来基本上就寄了,一路恶性循环到底。
申请制度对资源丰富的学校来说就是躺赢,随随便便就能收割一大把的offer,但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说就是花式吃全聚德,属于定向欺负弱势群体了……
博士招生现在就这么操作的。申请考核制。
有博士申请的经验,从制度上说完全可行。
但问题是国家是不会放权的,公平和效率的妥协现在在博士招生,而还没有下放到硕士招生。
前面的一些经验探索和试点表明,国家估计不敢放这个,放了就是乱套。硕士比博士人多的太多了,而且硕士的培养并不是为科研做准备的,现在没有迫切的需求需要破除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不怎么好,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由于硕士还有保送制度,保送制度和申请考核制其实挺像的,所以没有很大的需求全部需要采用申请考核制。
现在的夏令营模式不就是事实上的申请审核制吗?
什么学阀思维?
很多代表提出的议案看似花团锦簇,实际上泛善可陈,更难以有实施的可能性。特别是现在很多所谓的导师素质没有那么高,很多专家还是“砖家”的情况下。首先当前的研究生考试制度是我们能想出的最公平的制度。高考考长板,考研考短板。比如李老师数学不好,在山东注定就是二本的命,但是文科考研不考数学,在考试中便能脱颖而出。并且考研给高考大省的学生一个再次崛起的机会。从而也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二次优化。并且由于复试制度的存在,其实保证了目标院校能遴选出适合科研的学生。
而推荐制很可能出现“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的局面。学二代可以!世袭罔替。什么,你说你是计算机的,你儿子不是?那简单啊,换个专业“易子而仕”就好。久而久之学校里会形成一种风气,那就是关系大于能力。这种事之前也有只不过要去国外水一圈。并且好的学校,校校相互,一般学生难有出头之日。
很多人举例说博士为何可以。笑话,一般学校博士三篇C刊,还要帮助导师申请课题,管理团队。要盲审,预答辩,答辩。没有真才实学导师也不敢要,你也不敢考。所以大部分博士都很难毕业,很多高校将博士延期到四年了,很快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