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有很强的似曾相似的感觉
这是一种句式:
我第一次是从一个考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朋友口中听到这个句式的。
我:“哥们,清华是不是很难考”
他:“清华计算机是全亚洲都排得进前三的。“
他:“每年全国大概有两万人外校生报考清华计算机,清华计算机大概招50~100个外校生”
我:“那不是竞争很激烈?”
他:“不,也不算很激烈,因为两万个人里面,只有两百个人是有竞争力的,其他人不可能考得上”
我:“所谓竞争力是什么?”
他:“竞争力就是知道什么程度的人考得上,并且有能力达到这个程度。绝大部分考清华的都是唯心的想努力而已。”
读博时有个哥们读了一年半被忽悠去做暗黑比特币,他们非法集资了一点钱,老大被抓了,他逃回了贵州。老大被拘留了一段时间无罪释放了,现在开始搞区块链,问他还去不去,他不愿意去了,因为在重庆投资房产现在日子过得很安稳。
我去重庆时见了他一面。
哥们:你知道吗?中国有14亿人,有13.9亿人成天在思考如何发财。
我:竞争好激烈啊。
哥们:还有5千万人成天想着如何败家,5千万人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哥们:但是这13.9亿人里面,只有100万人有竞争力,其他人都是等着被剥削的。
哥们:“财务自由,就是剥削阶级的代名词。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没有尊严,只有毒蛇猛兽,只有剥削阶级有尊严。”
哥们:“但剥削阶级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只有懂这个社会的规则,还有能力的人才能成剥削者。”
哥们:“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认为每个人都能理性地思考如何让财富增值最大化,努力思考让手头的资本得到最大限度的利润。就会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商品经济极大丰富。我心底不认同这句话,但我选择相信这句话。”
第三次是我主动用这个句式的。
我上司,也算是我的合作者,有次跟我推心置腹地分析职业发展。
他说做了十多年计算机,没赚到什么钱。
他在34岁毅然决然地学金融。
补了个MBA金融方向的文凭。经济学,会计,投资学,公司理财,国际经济学,行为金融学,货币金融学,博弈论,花了六年时间认真学这些。他本来就是个拼命三郎,30多岁了还从头学随机过程,毅力也是爆棚的。
他把在北京的房子卖了。作为投资的本金,只花了五年赚了两千多万,资产增值了六倍。主要做股市的中长线投资。他关注的重心不是K线图,而是行业与财务报告。
现在在北京上海各买了一套房子,老家买了一堆公寓进行资产避险。他现在一个月房租是工资的好几倍,之所以还上班是怕父母说他。。。
当然,这与他长期做国企领导所培养的商业嗅觉也是有关的,一般人即使努力到那个程度还真学不来。
我很羡慕他,我说:
“给我推荐一只股呗”
他跟我说:
“我给你个书单,你在一年内看完吧”
“你醒悟的年龄比我年轻,试试五年内把CFA三级考了。”
我撇嘴。
他说:“中国有一亿股民,绝大部分人是来送钱的。”
“为什么是送钱的,因为他们对金融一窍不通,是被骗进来的。”
“你CFA证拿到之前不要考虑资本市场,老老实实在劳动力市场积累资本,老老实实学习资本市场的规律。”
然后我用了那个经典句式。
“中国有一亿股民,但只有十万人有竞争力,绝大部分人屁都不懂就进来了,他们毫无竞争力,都是来送钱的。”
他沉思了一下:
“我觉得不对,但我说不出来什么地方不对。”
关于这个什么地方不对我是这么理解的
有幸在奇迹暖暖上认识一个正统的金融公司CEO富二代。
跟她聊了很多金融的观念。
我问道她 金融市场是不是大鱼把小鱼骗过来吃虾米,然后一口阿姆吃掉小鱼的游戏?
她回答也是这样很含糊,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微观上或许像是,宏观上或许不像。
二级金融市场本质是为了闲置资本参与社会生产,在中国整个工业指数上涨时,大家都能吃到资本的红利。大资本吃鱼肉,小资本喝汤。
但是现在中国一方面实体经济萎缩,人力成本市场供应变少,价格上涨;再说国际市场竞争提高;最后全地球的韭菜能割的都割了个遍,再割就是动老美的奶酪了,膨胀的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产品卖给谁?
房地产 割的是进城农村人,也是最主要的劳动者的韭菜。割这群人割的劳动者面临房价都要崩溃了。
所以大资本拿小资本煲汤。加以特色金融体系与政府公权的滥用,资本逐渐往权贵寡头身上集中。中国的资本市场有很多不合理很特色的地方,有些人利用这些特色的地方割了一波韭菜。
第四次是一个奇迹暖暖里认识的小姐姐跟我说的
她追求者很多
她的本命拒了她
她在考虑两个,跟我在讨论这件事。
但我知道送礼给她的汉子就不下十个。
我想起那句话
“追求她的有十多个汉子,但只有两个是有竞争力的,其他人连怎样得到她的心完全不懂,也完全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就开始跪舔了。”当然了我没说出来。
其实
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的局限,我们或许有的时候是看到了规则知道门槛,并且相信自己有能达到目的的能力才进去的。
但我们也许在很多领域,也是个跟风狗而已。
连女人心都不懂就也敢来结婚?
连资本运作规律都不懂就敢来资本市场?
考研的人里面,又有多少知道在考研前就了解科研工作,知道考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研究型人才到底需要哪些素质呢?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
做事多从更高层面总结,多动脑子,从更高层面理解事情的运作机制,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要做无用功。也就是理性。
书单很多人都推荐烂了,其实就是那几本,曼昆的经济学 弗兰克的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 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 博迪的投资学
<!--------------------------------------------->
真没想到这个答案会有这么多人点赞,或许迎合了一部分人的焦虑吧。其实我最想表达的东西是:
一个情怀狗在精致利己的资本主义,精英主义与乌合之众理念下的困惑而已。
担忧自己成为冷酷的资本狗,更有恐惧自己在资本的洪流,广泛的信息不对称中被割了韭菜的焦虑。
我心底是很反对这些观念的,所以看到问题我第一反应是:没有资本的努力真的就这么廉价吗?所以我最开始写的是嘲讽提问者的答案。
后来一想,自己曾作为一个坚定的反民科,曾经断言民科没有科研的资格并且各种嘲讽民科。这也说明我自己也没资格反对这种精英主义。时代不一样了,不够精致的劳动者真的没资格接受教育(嘲讽某文革电影)
然后我就想,好嘛你觉得他们不够资格,我就告诉你世界上到处都有这种不够资格的事。然后就刷刷刷把当时答案删了写了这些。嘲讽者那个不够资格的自己。最直接的证据,我当年显然是做过没有资格还死皮赖脸追求妹子的舔狗的。而现在的毫无资源背景的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资本圈分一杯羹呢。
我后来,又幻想成为一个 精致冷酷又有情怀的资本狗。
其实我认识很多冷酷的资本狗,口头冷酷,行为上也有非常柔软的一面。高等教育下多少有点情怀与身不由己。不排除也可能是作秀的民主党白左居高临下的同情心。
想起卡萨布兰卡里面警长问里克,我一直觉得你是个性情中人担心你做傻事;里克说,性情个屁,我就一唯利是图的商人。
最后说:里克,你已经从性情中人变成一个爱国者了。
真正冷酷到极点的资本狗我也没什么资本让对方花时间与我交流。
资本的洪流里,其实真的没有胜利者而只有幸存者。如履薄冰,人艰勿拆。
我之前说过,知乎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太多,而学生的特点就是:什么都没有,又什么都想要,所以在欲望爆棚又两手空空的情况下,为了捍卫自己所谓的知识、能力等等东西,不要逻辑也不要理智,逼急了,素质也不要了。
我记得很清楚,我当年考研的时候,死活也想不起来“library”怎么写,扭来扭去也写错了,但这也不耽误我最后考上。
请你们看清楚,也想明白,一个不是闲得蛋疼的人是不会为了自己不会写某个低级词汇而巧言诡辩,我们只是想让这些跳来跳去的小朋友知道一个更简单的道理——这个世界不是单核的,一个高级软件工程师是有可能一时不能手写非递归后序遍历二叉树的,但是他能应对千万级的高并发,你见过一个大一的学生会因为这个叉着腰沾沾自喜吗?
问这个问题的人,和在这个问题上高潮的人,这个心态其实也很好理解——你们这些比我高几届的所谓学长学姐,整天咋咋呼呼考研考研的,比我大了几岁多学了几年,到头来连个基础词汇都不会写,也不知道你们天天都在干啥?往深里想,是不是我现在的水平跟他们比也差不了啥?那几年后我考研岂不是十拿九稳?
实话实讲,这个世界对年轻人是很不友好的,导致他们的自信常常遍体鳞伤,但就是这样,你们也不能碰见一个好像契合了自己“自信饥渴”的事就这么跳,这么嚣张。
刚溜了一圈,一堆人在各个回答下说什么“debate不会写你有理了?”
这个做法,可能在你们看来是一种知识的居高临下,但在我看来,这就像你拿着一本傅雷翻译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一不看文笔二不看故事,通篇聚精会神地找错别字,找到了以后上知乎提问——所谓的翻译家就这水平?
可笑,就俩字。
debate的确是一个很基本的单词:四级词汇,考研词汇,初中就学过的基本动词,意思是“辩论、争论”。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单词都按难易程度/常用程度(高阶词汇→低阶词汇)排个序,可能是这样的:
这是我为了便于理解,做的一个模型。
但是模型它毕竟只是个理想化的工具,它只是为了直观表达一个意思。
现实并不是打游戏,不是说你打怪升级,打到了四级水准,那么四级以下的词语你便都知道了。
“一个人连debate都不认识”,这个说法的意思好像是说:这个人的英语水平在debete那条线以下,因为如果不认识它,那么比它更高阶的词汇你就肯定也不认识了。
这个水平自然是很差的,离考研需要的水平差远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问“为什么连debate都不认识就敢考研”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很合理。
可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
事实是,debate它只是一个词语,它并不是标尺上的一个刻度。不认识就是不认识,就只能说明“这个人不认识debate”,并不能凭这一点判断出他的英文水平。
管中窥豹,也不是说窥到什么都行的。
窥到一斑,也未见得就是豹子,说不定人家是瓢虫。
要想知道是不是豹子,还是得从整体来看。
人的思维方式有时候不能太简单。
很多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都容易把原本复杂的问题过度简单化。
就好像他们的脑子都是单线程的,考虑问题就只会抓住一个影响因素不放。
考虑问题千万不能这样,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谬论:
这样的言论,明白人看来,就是一个段子,找个乐子,博人一笑。
但偏偏就有些人,看后便深信不疑,奉为圭臬。原因何在?就是思维太单一。
又或者,喜欢把任何事情都理想化,把一些模型生搬硬套到现实案例中,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题主问的debate问题便是此类。
原就没有任何逻辑的事情,只是随口吐槽一下,结果下面回答全变成站队的了。
“我考研XX分,就是不知道debate啊!”——“debate都不知道,考什么研?”
什么反智,根本就是睿智。
这两种情况,用四川话讲叫瓜,用武汉话讲叫作勺,用我们家里话讲叫作腐,通俗一点说,就是脑子比较——呃……单纯。
不认识abandon考研才牛逼……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
我觉得鬼子有点自作多情了,人家泽连斯基讲话是给你们听的吗?在泽连斯基眼里,鬼子和黄皮猴子不见得有啥区别,怎么可能听得懂人话呢?就算听懂了,有什么资格感到不满吗?
所以总结起来,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你泽giegie和你拜爹爹在唠很重要的事情,你跟那裹什么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