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少人回答?
之前的几个回答我就说了车BU的困局。车BU成立后对华为集团业务的意义。现在简单说一下。也可以看下面几篇
这篇有些观点是错误,也有些没更新。如深圳已经规划在建了,的确我有些懵逼。
车BU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强力队友。之前的比亚迪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但一但涉及到三电自动驾驶,就不愿意用华为了。
其实就是上汽说的灵魂。像造车新势力与比亚迪这类强自主性+自研发主导这类车企,目前是没有深层合作基础的。
而像上汽这种连自己都不能做决定的木偶类,也是合作不了。
只有那种本土没落车企又没有三电自动驾驶技术的/当不成木偶的,会与华为合作。死马当活马医。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是,开局的牌不好,牌技再高也难搞。
我想了好久,之前以为是战略规划错误。后面才发现是,不得不这么规划。
原因很简单,就是制裁,因为华为自己造车会碰到制裁限制。
限制下,能造出来是一回事。造出来有竞争力又是另一回事。
消费者BG受限制就不多说了。连消费者BG都不能摆脱制裁限制。自己造车行吗?现实吗?华为的确是冲着自己造车去的。但做不到国产可靠供应。所以才会表现出那么矛盾又奇怪的规划目标。
三年承诺不造车,根因是自己造不出来。要解决被卡脖子,就得花时间,华为觉得要三年。
所以能说车BU业务不好,就辞掉苏箐吗?
我认为不能。华为也知道。
但有些东西不是你想就能。苏箐能力很强。但苏箐发言综合表达不强。这个事后得出的结论。
我认为对华为来说,安排苏箐讲话是必须的。没得选择。但华为的处理过于严重了。
当然,其根本原因不是处理问题,因为职权没降,可以明降暗不变。但这是原总裁啊,会讲话的,要去交流会的,会被采访的。
这事肯定不能让苏箐去啊。
但以苏箐的能力,肯定不满意这样的安排。
我始终觉得,处理过于严重了。甚至明降暗不降,也是我自以为是罢了。
这样苏箐出走,就不奇怪了。
我觉得华为给个内部警告,扣绩效降评级罚款顶天了。
这是我想不通的事。可能是制裁后,华为的决策都有些缺乏定力。
包括云计算的变动。看下面这篇
本质还是华为的车业务做的实在太差了。
华为内部有一股核非常强大的势力,他们是想要做整车的。原因就是在于对于未来的展望着眼点不同。现在整个行业有一种看法是未来汽车将展现比手机还要强大的连接能力。
基于这种想法以及对冲手机业务。自然是准备做整车的,所以华为在全套电动车业务上面,从里到外,从硬件到软件,是打算自己做体系的。
这也是在任表态不做整车业务以后华为能够对外提供造车能力的时候,提供的是一整个系统级的软硬配套。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大的传统汽车生产企业不愿意和企合作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担心华为的制裁被加大造成自己半途而废。
华为应该根据自己技术能力强的特点,要么提供关键部件生产研发。要么提供电子类相关软件的配套。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造成了传统造车企业的抵制,新的造车企业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不会用华为的。更不要说大家还要顾虑到美国,会不会加深制裁的可能?
华为如果再找不到稳定现金流的来源,那么庞大的技术体系供养将无以为。继崩盘也就是几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