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领域,人类从来就没理性过。
这个东西想说透了很复杂,老欧洲几百年工业史最杰出的副产品,就是给工业品赋予离了大谱的价格。
关键还叫你感觉贼合理,也是厉害。
我简化说几句:
这种价格给人心理的偏差,是消费行为中“价格指向”“使用价值偷换”“心理价格锚点”的套用技术。
注意,我说的是技术而不是骗术或者伎俩之类的贬义词,因为这真是他们研究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咱如果学会了,以后也能牛逼大发了。
什么叫价格指向。
简言之,是我卖给你一个什么样的货,而这个货的效果是马上生效,还是未来生效。
马上生效的普遍价格公道,未来生效的普遍贵的一批。
你买菜,今天八毛一斤,你买到家吃饱了,且没窜稀闹肚子,这菜的价值当场生效。
你明天再买菜,一块一斤,但你非常清楚跟昨天的差不多,不可能吃了顶三天不饿,所以你必然砍价。
这就是当场生效的商品,错非是救急救命的,否则大都价格合理。
而这价格锁定的价值,就被人们认为是公道价,再涨必挨骂。
奢侈品就不一样了,商家赋予奢侈品的价值,不会指向当下。
比如5w的一个包,商家宣传的一定不是这包是头层牛皮贼耐操;容积大贼能装;带防盗报警器的安全等等。
这都是当场生效的价格,不好使。
他宣传是高大上,是你背了以后就是万千少女仰慕对象万千鲜肉梦中女神啥的。
这是指向未来,是告诉你这包跟了你,长期来看能抬你身价。
人的身价太值钱了!值多少rmb你自己也说不清。
商家帮你定价了:值5w。
买不买?
买。
因为本宫就是金贵,而这个金贵的印象就是靠背了这个包之后,未来会给我个交代!
欧了,你敢还价,不是说这包不值钱,而是说你自己不值钱。
所以绝不能还。
其实哪怕是奢侈品里头,这条定律也实用。
你们去电商平台看看大牌化妆品,同品牌不同类别产品的定价吧。
当场生效的,诸如口红啊眼影啊这些彩妆,价格一般亲民。
把效果指向未来的,各种养颜的护肤的抗老的,不收你几千上万,都对不起你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这是完全一样的逻辑。
哪怕到了公海市场里头,治病的药有价,延寿的保健品天价;
短线的小理财便宜,长期的大保险贼贵;
租后半辈子70年150w的房租你嫌多,但同样70年产权给你许个家的愿景的商品房300w你认为很划算。
许你未来的,都是奔着高价来的,且没还价余地,因为你不知道未来到底价值几何。
再说使用价值偷换。
我们买菜,饱腹就是其使用价值。
我买一个包,本来装东西是其使用价值,但打上奢侈品的标签,这个使用价值就被换掉了。
这个包的品牌本身,才是这个包的使用价值。
不同的奢侈品,无论包还是时装或者香水什么的,都会给自己品牌加个用户筛选的标签。
你用了香奈儿你就“流行易老但风格永存”了。
你用了LV你就“又有故事又有美丽之旅”了。
你用了古琦你就“拥有嫉妒且让别人都嫉妒你”了!
反正奢侈品的概念是,你让世界认识你是个什么样的你,这玩意无价。
而菜市场的平价菜概念是,你吃了才能让你还活在这个世界,尽管也重要,但他不够独特,也彰显不出来什么个人风范啥的。
老张卖的萝卜和老李卖的土豆都能满足这个诉求,所以他就白菜价,要高了,就等着砍价天团下凡吧。
因此,奢侈品把其使用价值偷换成虚拟的人性标签后,使用价值鸡毛不值,标签价值连城之宝。
三一个,价格心理锚点的设计。
价格的心理锚点,几乎都与品牌塑造,贩卖场景等等相关联。
比如一高奢品牌,铁定开在中心商圈,而不会在俺们村供销社里头。
同时他品牌塑造的一定是一线T模富豪明星的御用家伙事儿,而不会塑造个二嘎子他妈捡牛粪用爱马仕的接地气形象。
这就给用户打造一个什么概念:
买高奢,别说还价,哪怕翻白眼嘬牙花子嫌贵,都是跌份的事,是耻辱。
他这价格,就是为彰显你尊贵的。
你都好意思还价了,你还尊贵不啦?对不对?
各位以后逛名品店可以注意一下,有几个大牌的柜姐,专门选冰山美人,你问啥她说啥,一点都不带热情的。
这是经过培训的,就是从态度上给顾客一个身价焦虑。
我去看一个10w的包包,柜姐态度不咸不淡,满脸写着“是个人就买得起”的表情。
搞得我要空手出门,几乎就不是人了。
于是我当了裤衩,也得高奢一把!
这就是用态度,来设计锚点。
还有一种是用场景设计锚点的。
比如说几个电商平台的面向用户不太一样,大家都知道。
狗东上有大量一线奢品入驻。
而拼夕夕面向下沉市场,牌子就没那么全,轻奢有专卖,但顶奢的内几块料打死也不进驻,相当于宁愿在中国市场少一个出货渠道,也不自降逼格。
这就是场景设计锚点。
所有锚点都是用行为教育用户:我就这么贵,你爱买不买。
而买菜的场景就是市井下沉的典范了,在菜市场里,谁不还价谁才是被群众鄙夷的菜头。
这个心里锚点定下来,则菜市场还价行为,才是内行人专属的……优雅。
反过来说
如果买菜老农有天发达,在CBD开一法餐馆,米其林三星加持。
老农会发现当年1块的蘑菇涨到1块2,能激起整条街大娘的民愤。
而法餐馆里头同样1块的蘑菇涨到1200,你说这是黑松露,还真有达官贵人闭眼点菜。
临走还给你小费呢。
老农得困惑,这些大佬比大娘蠢吗?
非也,是不一样的场景,给同样的商品在用户的心里赋予了不同的锚点而已。
因此说
一个高端品牌的打造,在咱们不太成熟的市场里,经常会被凝练成主打卖点。
比如性价比
比如黑科技
比如用料考究
等等。
其实真正的品牌打造,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的,从讲故事,到精筛用户,再到店面选址服务培训一系列细节拼起来的一个球体。
球的中心才是你内个不怎么值钱却能卖出天价的——货!
消费者来买你的货都是欣喜的。
仿佛不是他照顾了你的生意给了你脸,而是你肯卖给他这么牛的一个人设是给了他脸似的……
不服不行。
至于咱们这淳朴厚道的卖菜阿姨呢……
我劝你们不用追求高奢,但一定得认识这些高奢。
道理简单:
下次再有背着爱马仕铂金来买你大蒜的主顾,你甭管包是真货还是A货,只要你夸一句:
“哟,爱马仕跟美女真配啊!”
——我保证她到嘴边的还价宝典三百句,生生咽下去,一分钱不会还,而且零钱都不用你找。
这就是奢侈品对于劳动人民善意的一面。
也是高奢党和伪高奢党必须得生吞的苦。
因为你一句赞美,就把对面架的老高下不来。
这里边的理儿,你能想明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