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方,有了花椒为什么还要放大料?风味不同!其实所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配器都是按“风味调和”来的。
详细说,中国传统的乐队配置和西方交响乐从出发点上就不一样。西方乐队强调配和声。配和声需要音色统一的乐器奏不同的音高。中国传统乐队强调配“风味”,用不同音色的乐器加不同的腔韵奏一样的谱。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中国传统记谱的原理。传统记谱只记主干音的。每种乐器在照谱演奏的时候,加多少装饰,怎么装饰,处理上会很不同,这就是所谓的腔韵。因为不同乐器腔韵不同,大家同时演奏同一张谱的时候就不是呆板的齐奏,而会自然产生丰富的层次。传统乐队中的风味是音色和腔韵的结合。而记谱之外从装饰风格上强化自己乐器的风味,增强乐队的层次感,正是传统音乐人最重要的素质。
具体到月琴和三弦,“弦琶配”是传统经典搭配。三弦为膜共鸣,音色苍朴、软、厚。琵琶为板共鸣,音色明亮、脆、薄。月琴秦琴之类又称秦琵琶,阮咸琵琶,算是廉价版的琵琶。各地传统合奏用的琵琶类乐器各不相同,但是琵琶类通常只用一种,琵琶和月琴共用的较少。其实各地的三弦形制也有差异,琴鼓大小和琴杆长短不同,但是合奏时也只用一种,因为乐队中的功能是一样的。不管用哪种“弦”哪种“琶”,一个膜共鸣加一个板共鸣的弦琶配都非常常见。
咱们先看个简单的例子,苏州评弹,就俩乐器,应该不难分辨出三弦和琵琶。三弦强调主干音兼打节奏,琵琶用繁密的轮指给三弦填缝儿。有一种老爹(三弦)带着闺女(琵琶)出来遛弯儿的感觉哈——老爹规规矩矩地走,小姑娘围着老爹活蹦乱跳:
至于京剧么,和评弹意思差不多,三弦稀疏月琴绵密,三弦打底月琴添花。这里节奏型的差异是风味的一部分,是和音色音域相结合的。一样的音高节奏,拿琵琶或者中阮替三弦味儿就不对了,这就像不能把川菜里的花椒等量换成胡椒一样。其它戏曲伴奏也都差不多。多了一把京胡,试试能不能分辨出三弦和琵琶(00:16开始):
下面来个扩展阅读,这个潮州细乐的例子算是中等规模的传统合奏,如果能理解,以后应该不用再问传统音乐中A和B同时存在的意义了,欣赏传统音乐合奏也就入门了。这里琵琶三弦的角色还是差不多,三弦强调节奏打底,琵琶飘在上头加花。但是弹拨声部里加了筝。按传统审美,琵琶三弦都强调颗粒性,没有丰厚绵长的共鸣。筝配在乐队里就冲着它巨大的音箱——共鸣充分,余音绵长。筝的刮奏和按音也都是风味很鲜明的装饰手法。美中不足是现在改良筝的音量太大,略微破坏乐队的音量平衡。中间两把胡琴,一把膜共鸣,一把板共鸣,跟弦琶配是一个理儿。最左侧的乐手一开始用笛子领奏,中间让乐队自己奏了会儿(1:12),之后换成潮州头弦(类似京胡的角儿,2:18)。领奏乐器变化带来了整体乐风上鲜明的变化,不光是音色的改变,腔韵也很不同。从音域上讲头弦确实比另外两把胡琴音域高,但是这里音域是构成那种尖锐亮丽的风味的一部分。想法上是加入另一种风味的胡琴,而不是奏高八度的旋律。京胡搭配京二胡同理。这和现代民乐团高胡二胡中胡那种统一音色变音域的想法完全不同。也不会有人拿高胡代替京胡或者潮州头弦的,风味不对了。
风味调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核心特质之一,可以通过搭配不同音色和腔韵获得一种异常丰富的层次感。管乐和打击乐也有自己的讲究,再加上各地的腔韵变化,中国音乐于风味之道可以冠绝全球了。这种逻辑也见诸声乐,唱戏时老生、小生、花脸、青衣,一开口音色就不同,细致的腔韵也有很多变化。能成派的名家一定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味,往往音色和腔韵都有特点。对比西方则是按音域分男高音男中音的,发声方法是一样的,演唱完全照谱,没有发展个人风格的余地。
最后说一下尴尬的改良民乐三弦——别把民乐三弦和传统三弦搞混了。现代民乐以西方和声理论为本。构成和声的一组乐器音色要统一,也不能加腔韵。建国后按照这个思路改造了一大批乐器。板共鸣和膜共鸣这种传统搭配只能留其一,于是拉弦通用膜共鸣——把板胡给扔了,而弹拨通用板共鸣——把三弦给扔了。学院派三弦为了能在民乐交响化中博得一席之地,研发出各种改良民乐三弦,在音色和演奏技法上向琵琶靠拢,希望能提高乐队融合性。但改良三弦终究不是琵琶,况且琵琶本身已经很难融合了,所以乐团还是不大用。而风味上向琵琶靠拢了又不符合传统合奏中的需求,传统乐种也不用……
要不要再说一下月琴和阮呢?月琴才是阮咸这个名字的正主,民乐的中阮大阮和阮咸没关系。可以看我之前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