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你今天交的社保都打水飘
趋势不可逆转,这届年轻人面临的是人口总量减少,结构老龄化的残酷现实。即使从今天开始生育率神奇地突破2.0,韭菜长到能割也要18年后了。
但促生是肯定要促生的,未来几年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单身税出台并加速。参考北欧国家的政策经验,用生育补贴这样的无痛单身税效果甚微。
在初期的补贴不见效之后,政府很快就会意识到问题的根本在于不生的性价比远远高于生育,补贴对生育的性价比提升极为有限,此时的人口政策就会迅速转向增加不婚不育国民的痛感,在不增加补贴力度的同时在分配环节尽量向婚育群体倾斜。
我们或许会看到,考公考编优先录取已育考生,排队排号让已育人士插队,养老金按子女数量领取等一系列分配政策,不婚不育不再保平安,生育的成本由大部分年轻人发动主观能动性克服。
近期的各种专家的言论看似奇葩,实际上是人口政策的幕布开始缓缓拉开的声音。
发改司司长亲自下场表示我国人口还将长期保持规模优势,人口红利将继续存在并日益显现。
以后预计每年都会小规模人口增长的
这是我党交给人口统计局的光荣任务
2021年又成功的粉碎了一小撮想看热闹的人的企图
想看热闹的提前离场吧。
7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还将长期保持规模优势,也在承受规模压力,而人口红利将继续存在,而且人才红利将日益显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欧晓理
欧晓理介绍,从这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人口发展形势总体平稳,也呈现出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从人口总量上看,过去10年间保持了惯性增长态势,只是这种惯性增长势头有所减弱,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总规模是14.1亿人,人口规模压力还是很大的,我国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从年龄结构上看,0-14岁少儿人口比重从2010年的16.6%提高到2020年的17.95%;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达到9.4亿峰值以后逐步减少到2020年的8.9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2.6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8.7%。人口发展呈现出总量增长的势头在减弱、老龄化程度加剧、劳动力数量减少等这样一些结构性特征。但是从人口质量上看,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7年提高到2020年的10.8年。
欧晓理表示,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还将长期保持规模优势,也在承受规模压力,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能够有效保障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当然每年就业压力也很大,所以不仅人口红利将继续存在,而且人才红利将日益显现。
欧晓理指出,人口结构的一些变化也要引起高度关注。特别是随着健康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人口老龄化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但是人口老龄化也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各种重大影响,这些影响里面可能存在着一些风险挑战。”欧晓理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次又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决策部署。三孩生育政策实际上兼顾了人口规模压力和结构挑战两个方面,对于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应该相信,人口要素仍将持续为我国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在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下,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十足、潜力巨大。
最大的不幸就是没在女权运动中赚到钱,却参与了女权运动,当了白白的出钱者与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