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一台键盘就能搞定,那为什么还要乐队?一个人不就够了吗?
都已经组乐队了,当然是不同的乐器组合才一起才叫乐队,就算键盘能模仿其他乐器,放着现成的鼓手吉他手贝斯手不用去找几个弹键盘的来模拟,这得多少年脑血栓才能干出这种事?难道除了键盘其他乐器都没人玩了?观众见了也只会觉得你们不太正常吧?
首先,现场音乐时,键盘要模仿其他乐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但是,对技术要求比较高。
比如吉他的推弦揉弦,这个用摇杆就可以。
但是,摇杆怎么用,这个就需要练了。具体的就不说了,描述起来太费劲了,而且对于一般人,甚至是乐手(我之前跟二琴聊过这种事,结果对方听得一脸懵逼)来说,也看不懂,所以不是很有必要。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
比如吉他的扫弦,扫弦说简单很简单,说难也很难。扫弦的原理是什么?手扫下去,也就是说,六根弦并不是同时发声的,即便时间间隔可以忽略不计,也不是同时进行,这一步好模仿,我们在按和弦的时候,注意不要一次性按下去就可以了,还有注意按得音。C和弦,在键盘上是135,但是,在吉他上,就不是,而且六个音呢。虽然都是和弦内音,但是,区别还是很大的。这一步其实不难复刻,难的是我们没办法的一步。也就是按下去之后。
由于,吉他琴弦被扫是有延迟的,那么,琴弦在颤动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变化——颤抖频率有各自为政,到慢慢的整齐划一。。。这叫。。。共振?谐振?反正就那么个意思。这一过程,看似微观,实际上,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明显,这也是键盘要复刻扫弦效果。。。难于上青天,除非使用扫弦音色,这种音色理论上应该有,但是我所有的琴上还真没见过(也可能是因为音色太多了还没注意到)。因为琵琶的扫弦音色,是有的,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比如滑弦,这个就比较复杂了,当然,真正实施起来其实不难,关键是调试。比如,我们可以设置,当两个音大于多少音程时,就会出现滑弦效果,以及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比如说,两个音之间,是有音程的,这个音程,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距离,那么这个滑弦的速度,也得设置,实际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只是简单举个例子。设置好了,到跟前就可以用了。但是,全是固定的,没法现场再改,改太复杂了。当然,这是基于罗兰的GW7来说,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的琴,现在出的琴,像modx或者其他什么的琴,都有触摸显示屏了(真别说,罗兰和Korg还没升级触摸屏呢,你说这俩货得是有多没上进,跟人雅马哈学学),操作上会更简单,但是。。。其实换琴之后,这种功能我还真没用过,主要是。。。没啥实际用处,不是很有必要去捯饬。
多说一句,其实这样不太好,以前精力旺盛,热衷于钻研各种技术,现在,因为生活、工作,反正各种原因各种理由吧,对待音乐反而没了以前的那种热忱。
但是,如果是要还原小提琴的效果,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你不知道(主要是来不及调试)什么时候要有类似滑弦的效果,什么时候又要有颗粒感,那么,我们可以给一个按钮赋值为这种滑弦效果的开关,用的时候就按一下,不用了就关上,理论上,这是可以的,但操作上。。。这么复杂的事我一般不会做。。。
同样的,其他的一些参数也是可以这么做的,这就得看琴支不支持这个功能,或者,是否支持外接设备,或者编程效果等等。
再比如,小提琴的渐强颤音,也就是,一个单音,它的声音由弱变强,而正常情况下,比如吉他钢琴这种乐器,是做不到的,它的声音只能慢慢慢慢就弱下去了。
一些电子音色,如慢和弦,是可以单音由弱变强的,不对,慢和弦这种音色只能这样。
但是,如果你要通过渐强颤音这种技法去做出某种情感上的表达,慢和弦之类的这种音色,显然是没办法满足需求,因为这都是固定的,实际上,这种力度上声音上变化,真是以固定有序的变化,那种表现反而不够细腻,因为感性表达从来都是没有定式的。
所以,我们就要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表情踏板,键盘一般有两种接口,一个延音踏板,一个表情踏板,但是。。。大部分键盘手(比如我),接一个延音踏板就够了。主要是我懒,因为我有更省事的法。详情见“三”。表情踏板就跟吉他综合效果器里那踏板的作用一样,控制音量的。因为力度的强弱,说白了,就是音量上的动态,是一种相对呈现的效果。
二,外接设备,我之前见过一种。。。像是口风琴的嘴的东西,一头放在嘴里,另一头接琴上,通过嘴的呼吸来控制的效果器,叫什么我真不知道,毕竟是国外的生肉,所以想买也不知道怎么买(有知道的朋友欢迎评论区指教),在国内也少见,但是,这东西确实好使,因为气息的控制,总比脚踩表情踏板要更细腻,这一点。。。学过车的老铁都懂。。。
三,就是拧音量旋钮,简单粗暴,但是,一旦是双手的东西就白搭了。尤其是左手还要控制摇杆时,嚯。。。你会恨不得自己是个八爪鱼的。
四,红外线感应控制器,以罗兰GW7为例,因为这个琴本身自带红外线感应控制器,打开控制器后,有很多选项,比如,释放一些特效音(什么打雷闪电刮风下雨之类的不需要音高的特效),又或者。。。反正很多,咱们先别跑题。。。又或者,通过红外线感应控制器去控制音量,手离得近了,声音就变小,反之就变大这种。完全没问题。但是,这技术虽然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其实没怎么普及。我估计是。。。这不是啥刚需。
像琵琶这种,完全就可以通过力度强弱去控制演奏法。贝斯的话,slap这种,我记得也是可以利用力度强弱去区分音色的。
以上。。。嚯,这么晚了先说这些吧,主要是一时也想不出还有什么模拟了。
也就是说,模仿其他乐器,甚至其他乐器独有技法的效果,这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但是,这种模仿,本身也是非常考验技术的。除了演奏者的技术,还有科学技术,因为最直接的就是音色问题。
至于一个乐队全是键盘,哥们你怕不是忘了初中音乐课本上的雅尼吧。
补充一下,有些情况,单纯的靠技术是没办法解决的。
比如弓弦乐器的拨弦音色。。。比如。。。小提琴,有的时候小提琴不见得要用弓去拉,还可以用手去拨弦。
这种音色上的差别,你用外接设备什么的全都不好使。要实现的话,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切换音色。
但是,这种音色如果只需要一段,或者说,你回头根本就来不及切换音色的话,那就只能准备两架琴,或者使用键盘的音色切割功能了。
音色切割功能就是。。。键盘上,这几个音域,我们设置一个音色,那几个音域,又设置一个音色。这个功能是键盘的常规功能之一,只不过。。。我最近才知道,其实有那么一部分新人并不知道(确实,毕竟这年头没什么人能踏踏实实看完说明书,包括我自己)。
其实各种技术以及方法,有很多,还有很多是我还没有接触到的东西,在这里说那么多我觉得也差不多了,只是通过这些例子,是为了告诉各位,题主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可行的。
但是,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可行。因为有些东西并未得到解决,比如吉他扫弦的效果,如何最大限度的复刻,而我上面说得,其实真去落地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只是理论,做起来非常的难,甚至根本无法做到听众感觉有那么一点扫弦的意思,更不必说去以假乱真了。
当然,其他的,如吉他solo,或者小提琴什么的,那些其实是可以以假乱真的,这些在网上有很多视频,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全键盘的乐队,不见得一定要去模拟摇滚或者其他的配置。
比如说(现想的),一个全键盘手乐队:
一架键盘为solo位,也就是替代主音吉他,键盘做solo其实没什么难的,甚至去模仿电吉他也可以。
一架键盘为和声位,也就是替代节奏吉他,其实也不难,论各种和弦分解,钢琴上的花样其实比吉他要多。我们可以随便从某钢琴练习曲或者奏鸣曲中择出来一点,注意,真的一点就行,然后改改,甚至简化一下,齐活了。因为过于复杂的旋律或者织体,在欣赏起来是需要一定门槛的,或者说,过于复杂的旋律或者织体,在一般人看来,他们的大脑会自动将之简化。
举个例子,贝多芬《降E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开头那段弦乐。单就和声走向上,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听起来,会很直观的感觉,喔,很温柔很安静等等,就旋律上来说,这种起伏感非常的细腻,但是,单就乐理的角度来说,就非常的绝了。大量的转位和弦的应用,就音程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平行走向(这么说也不是特别的严谨),实际上就感观上来说,都有起伏感了,这不可能是平行的。有的乐句本身在音程上来说,是一种下行的走向,但实际上,我们听到的,是上行的。比如,C G Am吧,这组走向就是上行的(可能有的朋友不太明白,自然音阶中的音名顺序是,C D E F G A B),但是,如果利用转位,音程上,是可以越来越低的。
这么说,不代表这样的构思我们在现代音乐中,用不到,相反的,这样的模式与细节,其实已经被广泛应用了,而是,在普通听众看来,他们想不到其中的复杂。当然,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对于普通人来说,不需要什么欣赏门槛,只不过,如果换了更为复杂的结构,我不太好描述,各位理解起来也有点费劲。
当然,好的音乐,其实是耐人寻味的,古典音乐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其乐理与逻辑上的严谨。但是,单纯的出于商业目的或者出于对传唱度的考虑,而并未考虑其艺术性的话,这样的构思其实不是很有必要。这也是为何口水歌可以快速风靡一时,却鲜有经典。
这也是为何有些高深的音乐其实并不能被众人所知,比如贝多芬的《赋格》(贝多芬确实写过赋格)和《迪亚贝利》(虽然贝多芬终结了古典时代并开创了浪漫时代,但是,迪亚贝利其实是复调,但相比巴洛克时期的大部分作品,贝多芬更多的是对音乐的探索),实话实说,我确实听过,但是,也真的不喜欢,因为能力有限。
所以,是否决定去选择写出复杂的织体,这个需要酌情考虑,但也要根据自身能力。
另外,再扯远一点,以上论述不能佐证某些自以为听音乐能听出优越感的理由。
好,我们再扯回来。。。
一架就是弹键盘本身的东西,这个没啥好说的。
一架为loop位,注意,这个位置,必须用编曲键盘,因为合成器什么的上面的loop其实都是比较基础的。但是,loop位还要兼顾贝斯的位置,所以。。。其实有必要配一个合成器。
为什么我们要把原本的贝斯和鼓合并为一起了?一是,真没必要分俩人,一个就能干,无非左右手的事。二是,贝斯本身的意义,在于通过自身的音高,将架子鼓的底鼓和乐队旋律部分接在一起,因为架子鼓是没有音高的(当然,在古典音乐和爵士乐里,是有的,所以如果哪天一鼓手说,哥们,帮我调个降D key的鼓,那这货不是牛13,就是真傻13了),如果没有贝斯作为一个纽带,整体上听起来会非常的难受,就像散架一样。
当然了,loop位的键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调出来架子鼓的音色弹,另一种。。。另一种是所有键盘手都觉得香的,那可就是。。。我特么直接放loop不香么?节拍器都省了,左手我在弹个和弦,控制和声,右手。。。右手那就举着玩呗,当然,可以去掉loop中的贝斯轨,改用手弹。什么?没有想要的节奏型?为嘛我要说这个位置一定要用编曲键盘?因为编曲键盘,就是用来编曲的。。。
OK,这是模拟乐队的,其实,再简单一点,也更现实一点,就俩键盘。
一个弹loop,一个弹solo,看到这儿,这种情况什么思路,大家应该自己都能想到了吧?
实际上呢?还能再简单点,就一个键盘。双不双排键,无所谓。反正左手loop右手solo又不是不可以。
按照这个思维惯性。。。我估计又会有朋友问,那没键盘手可以么?
说实话,真可以。。。
直接放PG,你要觉得这太丧尽天良了,咱们可以有点仪式感,和声一个pg,solo一个pg,还有。。。一些装饰性的花一个pg,你觉得哪个差不多了,或者就卡着时间点,到点就按播放键。。。
以上。。。差不多也就这样吧。。。说太细了也没用,说太多了你们又看不下去,所以回聊吧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