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对这篇文章中,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做一些简短的答复。
1,为什么没有录音。八圈初次联系王茂军,直接录音未免太过唐突。主观上,本来是想先电话打个招呼,等获得许可后再录音,但双方交流很直接,话题进展很快,就没有特意停下来说录音这个事情,因此也没有录音。
另外,王茂军是个非常爽朗的人,但即便如此,还是对陈杜二人“录而不告”有些不满,认为两人应该更加光明正大一些。
2,通话内容的真实性。这篇内容虽然是靠记忆写成,但是在通话后立刻录入写就,并在成稿之后,立刻发给王茂军审阅。又及,此文主要记录对谈内容,与作者本人观点无涉,因此发给王审核,主要是想得到更为明确的勘误,避免在细节上出现偏差。
王六十多岁,看稿子没有那么快,大概一个小时后才发来补充和修改的内容。在得到了明确答复和细节补充之后,本文终稿才被发布到网上。
3,如何证明文中的王茂军就是王茂军本人?长江漂流是一次历史事件,洛阳队队长王茂军即便在30年后,也可说是半个公众人物。另外,王现在是洛阳探险协会负责人,也是中国探险协会理事。媒体想要求证,是很简单的事情。
当然,还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地打扰到王先生。
此补充回复亦已得到八圈的许可。
----
《我联络了王茂军,聊了当年的事情,30年后他对长漂的看法,还有那篇稿子》
采访&整理:八圈
知乎非原创,为授权代发
背景介绍:
9月15日,网友“端木异”在比对陈楚汉、杜修琪《1986,生死漂流》与王茂军《长江漂流探险日记》后,撰文质疑前者在未交待、提示信息来源的前提下,大量摘抄、改写王茂军《长江漂流探险日记》,明显违背写作规范。
9月16日,陈楚汉在公开回应中写道,“我们在洛阳见到王茂军,正式采访时间为2小时21分钟,录音整理43647字……核实了多处有疑问的情节”,同时补充了王茂军《日记》的其他信息,如“‘王茂军日记’,并非是他个人的记录。“它全名是《洛阳长江漂流队纪实》,是参考了几名洛阳队队员的日记、由王茂军整理、以全队纪实的名义,发在网络上的”。
浏览端木异的质疑与陈楚汉的回应后,我对王茂军其人及《日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辗转联系到王茂军本人。9月18日18:55分,我拨通了王茂军的电话。采访、核实了相关信息。一开始他误会我是记者,我跟他解释了一下,我从9月份就脱离了报社,不是媒体记者的身份了,做这个采访,纯粹是个人好奇使然。
征得王茂军同意,现发布我与王茂军的部分谈话记录,供感兴趣的网友参考。
1、对于当时采访情形的还原
先说明来意,我说,之前网上流传一篇《1986,生死漂流》,我想跟您核实一下,这两位作者是不是来采访过您。
王说,确实有,一起谈了两个多小时,“一开始我看他们两个小孩,年纪还没我儿子大,他们就给我看了记者证,我说,我不是看不起你们,你们不要误会。”
我有点疑惑,在两位作者的自我介绍中,只有其中一位有过媒体身份,后来还离开了媒体,为什么两个人都会有记者证给王茂军看呢。王茂军讲话很快,这个问题没来得及追问。
王说,他们自述,一个是川大毕业,另一个是北大毕业。“他们问的角度我不是很喜欢。”王回忆,“他们问我有没有贪污募捐款,我问谁说的,他们说是社会流传,且有一两百万。我回答,人出名后,社会上说什么的都会有,可你们也不用脑想想,当时十元票面,那是两麻包,一个人怎么能扛得动?从技术上就不成立,问这个问题太低级了。再说我一直在江上,募捐款都给了洛阳市政府,那是千里之外啊。另外,他们有询问了许多队员早期的一些经历,主要是负面的,如打架、坐牢啊等等。他们并不关注漂流活动本身,故我比较反感,要不是看着他们年纪轻,我早就……”耳机里,王的声音骤然提高。
王说,这令他有所担心,他觉得这两位作者的来访,带有商业运作的性质。王说:“每个人都有写作的立场,这个我明白,但我作为当事人,我也要清楚地表达我的意见,我不认同这篇文章对1986年长江漂流的记录。如果年轻人看了这篇文章后觉得长江漂流就是文章写的那样,那就是彻彻底底的误解。”
2、对于长漂事件和关键人员的介绍
原本我只是想核实一下几个问题,王茂军很健谈,三言两语就把话题带向了当年的漂流。
王说,当年外国人在西部组织考察、登山,引起了尚在改革开放之初舆论的极大反弹,所以国家体委在外国人考察团里经常会组织一些中国人,将科考队的名字改成中日联合、中法联合等,一方面是平息舆论,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培养一些本土的探险、科考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沃伦的队伍被称为中美联合队的原因。
后来,有记者采访王,问他,既然是联合队,那联合队首漂成功,不也意味着中国人成功吗?王回答那位记者说,你要看清问题的实质,所谓联合,起实质作用的还是外国人,这肯定不能算中国人的成功。王认为,沃伦的队伍,很明显就是商业性质的漂流,“一个59岁的人,到中国来漂长江,我很敬佩他,不管他最后有没有成功,实际上他漂流得并没有我们远,但这不掩盖我的敬佩。”
王说,他没有直接跟沃伦打过交道。沃伦太太当时在沿途设置补给点,属于后勤人员,和洛阳队的后勤人员有往来。王并不认为沃伦太太对漂流的细节有非常清楚的了解。漂流后第二年,沃伦的律师来中国跟王碰了一面,王写了一份证词给律师,大概是沃伦当时涉及什么诉讼。
四川队,王则认为是一支带有较强政治目的的队伍,随队记者戴善奎,写了很多在当年的环境中可以理解的旨在唤起强烈爱国心的报道。
“洛阳队既不是商业目的,也没有政治属性,我认为还是一种非常朴素的人与自然的搏斗,是长期以来人生理念追求的必然结果,过程体现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王说,因为没有资金,在买船的时候他们也只得借中国人完成首漂这样的名号,来压低价格。在漂流过程中,为了在沿途各地补给点能得到当地政府的配合,也打出了类似的口号。
王茂军说,在《1986生死漂流》这篇文发出来以后,他就曾给作者之一发微信,问他们有没有采访到中美联合队在江面上漂流的人员。“他们也说不出来,究竟采访了哪位核心队员。我刚才说了,沃伦太太,是做后勤工作的。其实他们一个中美队的核心队员都没有采访到。他们在文中用一半的篇幅说中美队,但美国队在哪里溃散的都说不清,这说明采访很失败。因叶巴到巴塘,步行只要两天行程,我们亲自走过。而美国队上岸后,走了六天还没到,说明他们离叶巴还很远。”
3、对于长漂日记来龙去脉的介绍
我问王茂军,您的日记是您自己写的吗?王说,“日记是我自己写的。我看到了后来采访我的作者对质疑文章的回应,说日记是参考其他洛阳队队员的日记,我整理的。这个话是一派胡言,我的日记都是我自己写的,我说的话我负责。”王向我解释,在2006年,当年报道过洛阳队的洛阳本地记者找到王茂军,知道他有这么一份日记,动员他贴到网上去。王说他不会电脑,那几位记者就教他,然后发在记者所在媒体相关的网站或论坛。后来,可能被其他感兴趣的人转到了其他论坛,这点他就不得而知了。
我反复向王茂军核实,这份日记是不是他个人写的,他明确回复我,这份日记就是他一个人写的。我继续追问,“我看了您的日记,我觉得文字很好,您一直有文字方面的爱好吗?”王说,他是老三届,文革结束后,再去参加类似夜大的教育。“我受的教育不是很完整,但我还是有一点文字方面的爱好,这主要是靠长期的积累。”
我接着日记的事情问,“当时两位作者来采访您,是否有向您询问日记的事情,您是否答复他们,可以任由他们摘录日记内容,是否授权他们使用您的日记,并且不加出处?”
王茂军说,“第一,我只跟他们解释了这个日记怎么放到网上去的,跟刚才跟你说的一样;第二,他们并没有向我核实日记中的内容,也没有问我是不是可以用日记内容,更没有问我要日记使用的授权。我当时看到这篇文章,我就想问问他们,如果抽去我日记中的内容,他们的文章中有关洛阳队方面的内容还剩下什么?”
4、30年后,王茂军说“我们不是英雄,我们只是壮士”
我对王茂军说,本来,我只是为了核实那篇文章的,所以一开始准备录音。后来想想,这样录音太不尊重你,所以并没有采取录音的方式。
王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是山东人,就事论事,不掩饰不拔高。你录音也好不录音也好,我讲的话我自己都负责。各家媒体来采访我,我就说我的看法,我的经历。我觉得,长江漂流这个事情,不管舆论怎么评价,它就是一个历史事件。当年我32岁,如果当年恰好不是长江漂流,如果是攀登或其他形式的探险,我们也会上的。当时就处于那样的年纪,一腔热血。”
对长江漂流这一事件,事后有多种表达,报告文学、电视剧、新闻报道。王觉得,这些表达都没有更深入地去探讨人面对自然时征服的雄心、与自然搏斗的勇气,以及人力不敌的无奈,“还是不够深入,还是没有更好地挖掘。”
“我们没有资金,不这么说,很多事情不好办。事后所有记者采访我,我都跟他们说了这样的话:我始终认为,洛阳队体现的是人跟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想要征服自然,与自然搏斗的关系。”王茂军很遗憾,在《1986生死漂流》这篇稿子里,记者没有引用这些话。
我问,有没有您认为对长江漂流,对洛阳队最好的报道?王说,没有印象。当年只有小的报道,等他们想做长的,那就时过境迁了。
在过往的那些表达中,都把王茂军们称为英雄。王茂军否认,说:“我们不是英雄,准确地说,我们只是壮士。英雄是榜样、楷模,是无可厚非的,而我们远远达不到,只能是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