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让你写一本和考古相关的文学作品,你会从哪个角度切入呢? 第1页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通过考古人在考古机构的职业生活及其业余生活来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类似长篇小说《博物馆考古队》(1)_雷夫_新浪博客 以及路遥《平凡的世界》

2.幻想小说,用同一物在不同时代见证的不同历史事件来描摹我头脑中中华文明的历史片段


user avatar   wo-bei-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装是31世纪人,来写过去十个世纪对21世纪考古的综述。


user avatar   wu-ying-63-30-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学作品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

既是文学作品,自然不能过于学术,要能让公众阅读,但是与考古相关的又不能过于轻佻魔幻,我的想法是写一本公众可以阅读的“发掘报告”。

许宏老师说“考古发掘报告”是用来查的,不是用来读的。但这是对业内人士而言,对于公众来说他们不写学术文章,自然不会查阅厚厚且无趣的发掘报告。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写一本供公众阅读的“发掘报告”?

传统的发掘报告多以条列发掘成果为主,对于发觉过程基本不作叙述,当然这也是受限于篇幅。我的想法是将发掘过程以纪实又不失科普的语言写成一本书,其实田野发掘背后的故事本就是有趣的,例如齐东方老师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我想公众也是愿意阅读的。

长久以来,普通大众对考古工作多有误会,主要原因我觉得有发掘过程不透明的问题,大众很难直接甚至间接且详细地接触到考古发掘,多靠媒体的只言片语,当然近年来考古界已经在尝试解决这种问题。

作为纳税人,大众要求了解考古发掘工作,我觉得是合理的诉求,相比于把发掘研究成果呈现给大众,或许将发觉过程徐徐地讲给大众效果更好。

所以,如果让我写一本与考古相关的文学作品,我应该会写一本“考古发掘过程纪实”类文学作品。其实具体写的话,可以假想设置一个主人公让他亲历自史语所发掘殷墟以来所有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这样可以更好的串起来脉络。至于这个主人公当然就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里的高于现实了。

现在只是一个幼稚的想法,姑且一言。但是如果真能出现一本这样的考古文学作品,我想对于公众考古的工作是有很好的帮助的。


user avatar   neopeking19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一本发现并证明古埃及、希腊、罗马都是蜥蜴外星人留下的伪造品的小说。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网传「云南一幼师罚孩子去厕所吃粪便」官方回应情况不实,家长的不实言论应承担什么责任? 
  由于印度疫情失控,印度经济面临毁灭性打击。因此暴发经济危机,对世界会造成什么的影响? 
  如何理解林清玄的「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你觉得表达遗憾最精彩的词句是什么? 
  经济学家对七成清北毕业生进体制内表示遗憾,如何评价这一观点?年轻人为何偏爱体制内工作? 
  丰镐遗址考古85年,有什么重大收获吗? 
  如何看待美国总统拜登在会见英国首相约翰逊时疑似拉裤子? 
  为什么都在庆祝全红婵夺金,却没有人关心陈芋汐夺银有多不容易? 
  考古人员怎么防范墓中暗器的? 
  如何看待货拉拉案司机认罪了?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伪史论者要否认日本的古朗基文明?
下一个讨论
古埃及和古希腊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025-05-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