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碰上的冷漠和恶意要比国外更多,除了几个朋友以外,基本没有见过所谓“精神白左”。出了大学的圈子,基本上谈及女性就是物质化的,即使在大学内,谈及种族黑人印度人的先天性偏见都无处不在,在大学之外的地方更是明显,无论什么白人似乎都受着更高的礼遇,有歧视就有阶级,这可不就是人们所求的吗?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只有利于自己的制度,在一个梯度的世界里,大部分人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你伤害别人越深,被伤害的也就越深,无非是看不看得出来罢了。
在国外的时候碰上过种族歧视的人,但是也有人会维护我;利用过反对种族歧视和别人吵过架保护自己。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的是,西方社会还没到人人平等,没有歧视和压力的地步。即使在西方,仍然能看到很多细小的男女不平等,种族不平等的地方。争执,矛盾,冲突,暴力仍然是无处不在的。我只觉得这世上的善意还太少太不够。
非要说具体案例的话,生活中碰到过的对女性尊重的人还算有一些,大多是我比较喜爱的人,追求爱情,有理想,积极向上,有女朋友或者妻子的也大多是相互扶持,至少看起来还不错。对待人种可以不带入太多偏见的人极少,但幸运的是极端的人也没有。印象很深刻的人和事并没有多少,这些只是一份普通的善意罢了,不知道辞去投行工作跑去做慈善算不算。印象很深刻的恶意太多,所以也举不出来了。
在国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次在外面碰上种族歧视事件,当时身边有人维护我让我感受到一些暖意。其他方面大多是大环境带来的方方面面的细微体验了。对人的印象的话,最深刻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左派的朋友,他以前是法国共产党的。对物质的要求比较低,弯的,人很友善温和,同意北欧的制度,讨厌美国输出的价值观,经常吐槽讨论英国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愿意把除了维持生活必须以外的所有收入都交税保障穷人的福利。左到这个份上甚至可以说是有牺牲精神的我就见过他一个。比较起来我只是希望能有个大部分人相互尊重,社会更注重对全体的保障甚于对个体成功的营销,普通人更在意个人的幸福和社会贡献甚于对物质的无限追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