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历次文字变革,都逃脱不了政府的影子。
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秦,书同文,为小篆。有隶书,但不作为正式文字;
汉,隶书渐成正式文字,武帝后,汉隶代古隶。
唐,因循『干禄字书』,科举要求正字法,书楷书。
(参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2%E7%A5%BF%E5%AD%97%E6%9B%B8)
一朝一代书何种文字,政府公文、教育机构、书籍出版的字体为要点。
变革,却是一纸公文之事。
一种字体,取代另一字体为正式文字,若无政府操纵,不可想象。
------------------------------------------------------------------------
文字变革大致方向为由繁化简,不凭政府喜好,而源自需求。
书写工具、书写载体、书写信息、教育普及均为文字变化、变革之因素。
因毛笔的应用、一统后胥吏工作量的增加,始有 「隶变」 ,
因毛笔、纸张的应用,行书、楷书书法(隋唐前,不作为正式文字)才初见端倪。
因科举的兴起,而造就楷书正统地位。
文字字体的变迁,分为字体和字式的变迁,
草书、行书、楷书相对隶书,为字体变迁;
简体相对繁体,为字式变迁;
而隶书相对篆书,为字体和字式两方面的变迁。
由小篆到隶书,变迁是划时代的,时间也短促。
为求书写简易,往往牺牲 「六书」 原则,一些字,用字的人也就无从知晓语源了。
如 「负」本从人,「奉」「共」 本从双手,「原」 本从泉,等等,自从“隶变”以后,都看不出来了。
若以今日标准,秦与汉,文化断层更甚,却无今人痛惜。
汉时人物想看懂先秦古籍,要多耗费一些精力了。
------------------------------------------------------------------------------
近代以来,不独中国,汉文化圈之国家都经历文字改革。
传送门: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71643/answer/15065083
仅引日本的情况:
其实,「废除汉字论」起源日本。
其废除汉字运动起源于日本的明治时代,早于中国。
时代背景却无不同,西方列强侵入、民族主义兴起。
废除汉字,无非是时人探索救亡图存的一条道路。
汉字自唐朝传入日本后,被曾奉为 「 正政之始 」 、 「 经艺之本 」 ,
但随幕府至明治起,中国由盛转衰、日本民族意识抬头、和学兴起、西学传入,
日本人开始思考汉字的优劣。
汉字衰落之时,日本社会纵然普遍认同文字改革的路向,
但改革路向意见纷陈,有主张转用平假名、罗马字,甚至转说英语、法语。
(假名派、罗马字派、新文字派、转用洋文派、减少汉字派)
最后,减少汉字论和文言合一的路线得到落实。
“减少汉字论”与后来的割断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脱亚”主张,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
而,为何 「减少汉字论」 成为最终方案?
该方案源自福泽谕吉,
1873年,他编写小学教科书『文字之教』,在序言中指明,虽然汉字难学,但日文已累积不少汉字,难以一下子废取。 他认为3000个汉字就可应付日常环境,提出先限制汉字运用,往后时机成熟,就可废除汉字。
各派意见争执不下,其方案实为折衷方案。汉字屹立不倒,却是贵族利益在左右。
贵族掌握汉字知识,朝廷上下以至士农工商都要听命他们,若废除汉字,犹如打倒贵族。 (大久保利通语)
一种观点认为,汉学带领日本走向维新。
支持大政奉还的藤田东湖、佐久间象山、吉思松荫,全都是汉学出身;
即使是伊藤博文,也是以汉学为根,办理洋务。
而日本天皇的诏敕仍是以汉字书写 ,
天皇权威、忠君体国与汉字连成一线,否定汉学,等同动摇天皇权威。
这却是日本社会不敢触碰的一根神经。
私以为,此为日本汉字幸存的主因。
汉字表意,可消减日文同音字的因素倒在其次。
后步入二战,废汉论有违大东亚共荣圈,又是后话。
参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
明治维新(1868)以后,有意识地进行文字改革。推广以东京(江户)语音为标准音的国语。一般读物中的汉字全部在旁边注上假名,实行读音统一。小学语文课本从半文半白的文体改为口语化的文体。日本的文改运动者在1866年提出废除汉字,1872年提出改用罗马字, 1873年提出限制汉字字数。日本“国语审议会”拟定的“当用汉字表”(1850个汉字),1946年由内阁公布,后来在1981年改为"常用汉字表"(1945个汉字),政府公文和一般出版物所用汉字以此为度。小学课本只用八九百个汉字,常用汉字表中有许多简体字。
-------------------------------------------------------------------------
近代以来的文字改革是一系统工程。
化繁为简、文言改为白话、直行改为横行、加拼音文字以注音、加标点符号以断句(以至汉字拼音化)等,都可视为其一部分。
时人急于动刀文字的时代背景,想来无需赘述。
而,推行简体,于偌大的中国普及教育,可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在这一点,若无共识,那话题很难讨论下去。
对简体的态度,本人非常赞同@任天涯 的观点,就没必要展开说明了。
另,对部分知友将推行简体,归责于毛一人的说法,有些难以理解。
同理,直行改为横行、加拼音以注音汉字的变革也是毛一人主张?
一个人再作恶多端,也不可将所有罪名强加于其头上。
----------------------------------------------------------------------------------
回到正题,为何台湾、香港未采用简体?
个人觉得其中确有政治和文化因素。
其一,政治上分裂的现状。蒋政府为维持中国正统地位,反共的需要,反对简化、坚持直行更似一种政治姿态。
其二,日治、英治时期的教育普及。民众文化水平提高,教授繁体汉字的难度自然下降。港台两地地域不广,普及全民文化教育相较较易。无简化汉字的迫切需求。
ps. 新加坡官方颁行汉字,曾于1969年自行汉字简化,在1976年后则改用中国大陆的简化字。
-----------------------------------------------------------------------------------
古籍直行、无标点,古碑或篆或隶,即便识得繁体,若想通读,还是有些难度。
私以为,识繁书简,平常阅读已经足用。
文化传承,一部分担子要由出版行业承担,出版简、繁体古文。只因,我们阅读的古文书籍大部分都是 「现代」 的。
阅读 「古籍」「古碑」 的工作,相信我们的文献、考古工作者们的专业能胜任。
『论语』,不由繁体写成。
另附:方舟子,为什么要用简体字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221/09/5093605_79977223.shtml
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大陆政权推广简体字基于两点考虑:
2.台湾不简原因是:
3.新加坡用简的原因【题目被改了,增加了新加坡这条,这时隔多日的改题让俺颇不适应啊,抱怨下】
简体字和繁体字在书法上并不存在谁好谁不好的问题。(补一句,书法的审美和什么科学伪科学毫无关系,如果书法的审美也无法产生,那真真的是动摇了作为中国人的一个精神内核了,有感而发),也许有那么几个简体字不太容易写好,但是还有大量的繁体字本身就很难看或者说很难写好,这是等同的,所以从书法上说是不靠谱的。
再者不要觉得好像简化字丢了繁体字的多少信息一样。这些信息,我跟您说啊,每次字体变化都有大丢失。比如说小篆,李斯赵高等规整简化各国文字时就大规模的简化过文字,这个科学性方面比大陆简化时差远了,但小篆挺不错不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小篆的来源“七国文字异形,秦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命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请注意或颇省改几个字,那是什么?那就是汉字简化过程。邓散木在其《篆刻学》中对这段话的一点解释是“省者,省其繁重,改者,改其怪奇”。这就是汉字的简化与统一。
再有小篆变隶书。隶书是什么,就是底层小吏使用的文字,所谓隶人书,为嘛使用它,简单啊,怎么简单法,跟您说啊,那可比李斯他们简化各国文字要过分多了,反正就怎么简单怎么来。然后程邈在监狱的时候收集了这些字,最后在汉朝确定这些文字的使用,这就是繁体字的直接祖宗。
所以不要一提到简化汉字就说什么文化什么,说这话的时候有没有自己翻翻历史啊。
哦,貌似跑题了。
=================
@顾惜朝,改了一个错别字,结果被提醒不合社区规范,可我这个答案都快一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