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上了大学以后到底要不要努力? 第1页

  

user avatar   58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让我匪夷所思,上学不就是要努力的吗?但我又突然释然了,明白了原因,大学和大学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

大学前教育有个明确目标,就是高考。高考是竞争性选拔,是你死我活不讲道理。你让小孩子懂什么人生价值和未来理想,靠的就是动物性本能刺激。

把每个学生的所有和高考无关的性能全部踢出,只保留并最大化考试机能。用工业化手段,批量把孩子们都训练成远超《摩登时代》的标准化考试机器。就这样还不满足,必须再竞争性选拔。

大学阶段目标很简单,达到合格线就能毕业,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选拔。失去了动物性本能刺激,真正让学生靠从未发育完全的社会性去自我激励根本不可能。我相信大部分学生的专业还是家长帮忙看的,迷茫是正常的。

尤其是互联网发展使得年轻人从小知道的就很多,资产阶级意识提前就能迸发。这种内卷式摧残很容易提前消耗掉小资精神,让年轻人出现精神疾病。

有时候无知愚昧反而是一种幸福,知道太多反而更痛苦。

那么正确答案当然是诗和远方,是寻找人生方向和活着的意义。可这是屁话,要能做到早就做了。事实上靠大学四年能找到自己未来目的的学生有多少?抑郁症,自残和SM为什么越来越多?

前两天看了个张雪峰的视频,其实还是在用动物性来刺激学生们努力,用财富自由和人上人来激发你死我活的恐惧。资本异化下很悲哀,又现实。

指望短期内让题主去努力不现实,给出三个方案。

一是去支贫或去当志愿者,可以用更远大的社会性理想来支撑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是去体验社会里最脏最累最苦的工作,让自己去痛恨这个世界,激发自己的动物性本能,以财富自由为目的。

前两个对缺乏行动力和社恐都有点困难,第三个办法最简单,就是确立一个花钱的兴趣爱好。然后告诉自己想要支撑自己的爱好需要很多钱,只能逼自己去为了就业努力学习。




  

相关话题

  中国的理工大学缺少什么? 
  法学本科生该怎样充实度过大学四年? 
  如何看待政协委员建议婚恋教育设为大学必修课? 
  已经大学了,开学前还是会焦虑到一个人偷偷哭,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想问一下,考研可以报考原来大学没有的专业吗?(ง •̀_•́)ง? 
  机械土水几年前好像还很火,为什么现在也算劝退专业了? 
  成绩优异,没钱留学只能保国内研究生,而成绩比我差的申到国外好学校,心里难受怎么办? 
  你见过哪些假装努力的大学生? 
  如何看待 2021 年 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有哪些变化? 
  如何看待10月11日某外校男生闯进上海大学课堂,不顾老师劝阻,强行唱歌表白心仪女生的行为? 

前一个讨论
高铁划分一等二等座是出于哪些考虑?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近代都用高楼大厦,替代传统中式庭院和欧洲庄园呢?





© 2025-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