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兵在哪里不重要。
冬,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曹操相当于得到建安九年冀州的全境兵力。
除平蜀所得 ,时魏氏唯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 ,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
曹操相当于得到了灭蜀时魏国的五分之一人口。
换而言之,此时的曹操拥有:
要知道,这也不过是初平三年(192)的冬季,还是群雄逐鹿时期,董卓才死半年,曹操的资本已经如此雄厚。
结果咧……
不到二年,曹操硬是被打成仅余万人:
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
你说青州兵在哪里重要么,这万人都算青州兵又有何用。青州黄巾三十万卒简选精锐其数字也当比较可观,况且曹操本身还有兖州军做家底。
青州兵+兖州军=万人。
官渡时还指望啥青州兵呢……
再看青州兵的表现:
兴平元年(194)
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
建安二年(197)
未至太祖所,道见十馀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
建安二十五年(220)
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吕布选择青州兵作为曹军弱点;曹操兵败青州兵还在洗劫同袍;曹操去世青州兵便擅离。
青州兵显然始终都在,可前后二十几年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
曹操即有法家元素,又是军事大家,然后二十几年调教出来的就是这种成色的队伍,能看?
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
显而易见,当初曹操为收服青州黄巾开出过特殊条件,做出了妥协和让步,青州兵不仅保留编制而且还有特权,所以因而自持,肆无忌惮的在败军时对战友们趁火打劫。
不仅如此,还会倒打一耙:
(于)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兵遽走诣太祖自诉。禁既至,先立营垒,不时谒太祖。或谓禁:"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辨之。
曹营诸将也就见过于禁对青州兵发难,其他将领都怕不是都噤若寒蝉,否则青州兵的行为当早有收敛。不然怎么初平三年(192)成军到建安二年(197)已经成军五年的青州兵,还在光明正大的收割战友呢。
即便有人口基数和制度方面等因素,曹操二十几年的纵容和一军两制也是够可以的。官渡之战时青州兵如何重要么,管他是战功彪炳还是草包依旧,他们早就是曹军的一部分,即便兖州之乱损失不少,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曹操名不副实之处非常多,这就是北方统治者的好处,啥事都能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