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同济大学 72 岁女教授趣味科普物理知识同时劝家长们不要鸡娃不要焦虑,你怎么看待「鸡娃现象」? 第2页

     

user avatar   yuhang-liu-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鸡娃和培养、教育这些词没什么关系,本质是成人社会的内卷焦虑向下传导到小孩子身上而已。

我相信如果那些鸡娃家长如果有机会和这位教授直接对话,大概会请求她给自己小孩去xx夏令营写封推荐信,或者打听一下同济的强基计划有没有什么内幕消息之类的。趣味科普?不重要的。和升学又没什么关系咯。

而且鸡娃家长99.9999%不会允许自己的小孩将来去做物理科研的,大概率逼着他们往cs或者金融行业继续卷。你30多岁去物理系当个青椒,首付都出不起,对得起爸妈小时候在“教育”方面的巨额经济投入么?


user avatar   li-xiao-miao-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

很多家长其实也不愿意鸡娃的。

毕竟不是每个家里都有矿,几万的学费也不是小数目。

何况孩子上各种培训班,意味着接送成本的提升,家里没人帮忙,双职工就越来越成为遥远的梦。

虽然教授的心是好的,但情况真的挺复杂,责任还真不是因为家长焦虑。

实在根源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太快,导致很多公共资源衔接不上:

义务教育是公立为主,学前教育却市场化严重!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已经成了社会问题,体现在社会上就是鸡娃的病态。

我来和大家说道说道,也就明白了。

现在幼儿园分成公立和私立。

公立幼儿园受监管严格,就是咱们普通的幼儿园,老师比较轻松,就带着玩。即便有的家长比较积极,也是个别行为。

但公立幼儿园数量极其有限,非常难进。

于是,私立幼儿园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

很多私立幼儿园就利用有关部门对其相对监管宽松的特点,开始以“赢在起跑线”为卖点,实际上是无视孩子正常的生理成长,让幼儿园的孩子上小学的课,于是各种课程就安排起来,孩子从小班开始就学英语学数学学语文。

三年幼儿园加一年学前班,这些被当成小学生培养的幼儿园小朋友成批的进小学了。

小学大多数都是公立的。

问题来了,班上的同学此时知识水平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于是老师就进行调查,看看普遍知识水平,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幸运,都是来自公立幼儿园,正常水平,那就正常上学。

但如果你的孩子没那么幸运,分到了私立幼儿园毕业的学生为主,老师不可能为了关照几个人,就拖学习进度,如果按照现在这个班的基础进行学习,那么从一年级的第一天开始,你的孩子就可能是全班垫底的行列。

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能拿着孩子前途去赌这个幸运,更不希望从孩子上学开始就因为这个不公平现象打击孩子积极性。

于是各个开始鸡娃!

甚至深圳现在出现这么个情况,有的进入公立幼儿园的家长让孩子上完中班后转学进入私立幼儿园,方便赶小学的进度。这甚至成了某些私立幼儿园的专门的生意。

所以,大家看到了问题的根本在哪了吗?

根本原因是学龄前儿童被人当韭菜割了。

因为公立幼儿园的数量不足,不,不是不足,是严重缺乏,导致入学儿童的水平参差不齐情况严重。

同时,对私立幼儿园的监管不到位,所以私立幼儿园为了掩饰自身幼师资源不足的现象,强行给幼儿园孩子上小学的课,形成了一种奇怪的行业竞争:你上一年级,我上二年级,你教九九乘法,我直接教英语作文300字,让拔苗助长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这种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已经干扰了正常的学习流程,强拖着整个中国的公立教育体系和学龄前儿童玩金钱消耗!

所以,现在的鸡娃现象是这么来的:

一、公立幼儿园严重不足,让私立幼儿园成为热门产业。

二、私立幼儿园缺乏有效监管,造成恶性竞争,利用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作为竞争手段成为普遍性。

三、中国义务教育的公立学校为主的现象和班级老师以学生成绩为业绩的校内升职特点,大量私立幼儿园非正常情况下培训的入学儿童,打压正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余,绑架正常的学习进度。

所以大家必须要明白问题在哪。

一、公立幼儿园数量严重缺乏。

二、私立幼儿园监管不到位。

三、老师升职标准是否应该多样化。

四、如何保证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的公平和独立,不被畸形的社会现象绑架。

只有恢复到正常的学习流程,给学生一个正常平等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家长和学生一起从鸡娃的社会病态里解脱出来。


user avatar   dong-dong-39-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现在来谈赢家还为时过早,因为几个能决定战后格局的重要因素还无法确定。但有两点可以基本确定了:这场战争没三个月无法结束,北约方面不会派兵直接干涉。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欧佩克等能源输出国(除了俄罗斯)将肯定是赢家;同时国际资本将向美国回流,美联储终于有了加息的物质基础。

至于未来的国际政治秩序和金融格局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俄罗斯过两年熬到懂王上台后咸鱼翻身也不是没可能。唯一可以确定被严重打击的就是现有国际秩序将会礼崩乐坏,我们又要回到霍布斯丛林了。


user avatar   xia-mo-3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研究,过去这20年里,90%做了半飞秒的患者,在术后达到了20/20的视力。

但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所谓“近视手术之父”,当年(2011年左右)宣布“封刀”就是因为他从1999年到2010年间,都在做半飞秒。最后因为来自半飞秒术后并发症患者给他的压力,退出屈光手术圈,开了自己的治疗眼疾的眼科诊所。外界对他退圈的理由也众说纷纭,有人说只是为了宣传自己的诊所,当然这不是我的重点。

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吓唬大家不要去做半飞秒,而是想跟大家说说,选择术式的时候,除了术后视力以外,还需要关注更多方面。当然,如果你希望在正式选择术式之前有一个地方可以先咨询一下的话,可以加我,忙完就会第一时间回复。

从1999年美国FDA通过半飞秒(Lasik)激光矫正术之后至今,所有接受激光矫正的人中,最多接受的应该就是半飞秒了。当然也拥有最多的研究报告,在全方面分析术后的情况,包含术后视力,还有干眼情况和术后一系列安全性的研究。

半飞秒手术过程

--------半飞秒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过去的这20年,有学者统计了全球主要的百份研究报告,至少60万眼接受了半飞秒手术的术后视力情况:

98%的患者,在术后达到了20/40的视力;

90%的患者,在术后达到了20/20的视力。

也就是说,半飞秒术后九成的人可以维持1.0的视力,我相信可以回答题主关于视力恢复的问题了。

--------半飞秒术后的干眼比例

20%-40%的人,会在半飞秒术后开始感受到,并在3个月左右时达到干眼巅峰,而大部分人会在半年到一年内得到改善。

这些感受到干眼的患者中,有一半人会有持续性症状,但一半不会特别影响日常生活,约有2%-3%的患者认为生活因为干眼而困扰。

--------半飞秒术后的屈光回退比例

屈光回退和再度近视是两回事,屈光回退一般约发生在术后半年至一年内,比较高发于表层激光(Smart)和半飞秒(Lasik)。

因为在术后复元的过程中,结疤反应使角膜厚度增加而形成的近视。总结起来更容易导致屈光回退的患者方面原因可能有:

上皮增生、角膜增厚、干眼、眼压不稳、不合理用药等。

有研究发现,手术时手术室的温度、湿度以及手术医生的经验,都和屈光回退有相关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文末传送门)

北京的一份报告,医生们回顾了过去44,580眼,在术后3年以上的二次手术情况,并对比了Lasik和PRK,结果发现,表层激光PRK的回退率还比半飞秒更高,达到了3.2%,Lasik则是1.1%。

对比表层激光和半飞秒结果来说,SMILE的术后屈光回退情况就明显更少了。美国有学者随访了SMILE患者术后3个月到7年的屈光表现,平均只有-0.35 D的屈光度数[1],患者基本不太能感受到了。

还是那句话,不论想要选择什么手术方式,都应该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不能只看某一项表现。比如有的人听说术后上皮层可以自行恢复,所以就只想选择表层,但是却忽略了屈光手术的最初目的是摘镜,如果是容易回退的,做完表层激光之后可能半年一年,又近视了,还是需要戴眼镜,这就本末倒置了。

如果大家有近视相关的问题,也欢迎来加微信咨询,忙完会第一时间回复,希望可以帮得到大家。




文末传送门:

文献:

Wilkinson, J. M., Cozine, E. W., & Kahn, A. R. (2017). Refractive eye surgery: helping patients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LASIK.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95(10), 637-644.

参考

  1. ^ https://journals.healio.com/doi/abs/10.3928/1081597X-20210712-02

user avatar   wang-shi-c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指望了,现在彻查死路一条。

当初马科长说出别问了,别问了的时候你们说人家高情商,保护了当地的煤矿工人,现在说这句话的机会到了江苏省委调查组身上。

脉络早就理清了,是不是拐卖,是;为什么没人举报,因为整个地方都把这事当成和吃饭呼吸一样自然,整个地方都是知情人,你们能把整个地方人全抓了?你们心里装着九州万方,人家地方心里只装得下县城。

这个时候,徐州只能求你们了,别问了,别问了。




     

相关话题

  发生“潘嘎之交”这件事后,今年春晚还能看到潘子吗? 
  在线教育或将大裁员,如何看待这次堪称行业生死转折点的史上最大裁员? 
  央行银保监会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要求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信息? 
  如何看待林毅夫称中国最晚 2025 年成为高收入国家?普通大众的收入水平真的都比较高了吗? 
  华中科技大学回应网红自称可以靠关系转学「不知情,不实言论会处理」,你怎么看?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教育局承认学校与钟美美接触:希望从正面引导孩子,去拍正能量作品? 
  俞敏洪是一个怎样的人? 
  家庭聚会该不该要求孩子进行才艺展示? 
  男子梵净山金顶刻 4 字,被判赔偿 12 万元,如何解读这一判决?不文明旅游现象该如何管制? 
  如何看待我国空间站计划两年内建完?你有哪些期待? 

前一个讨论
网信办发文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建立负面清单,严处营销号及其 MCN 机构,将产生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2021年8月3日是萨布林被处死45周年,从现在看来当年萨布林起义可能成功吗?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