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影《敦刻尔克》(Dunkirk)? 第1页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争片我们见得多了。但林林总总这么多,大体上都分为两种。

一种战争片是歌颂英雄,为历史立下汗马功劳的,在中国远有各种革命战争片,近有《战狼》;在美国,远也有《巴顿将军》、《勇敢的心》,近也有《美国狙击手》、《血战钢锯岭》。这样的战争片,或让人热血沸腾,或让人肃然起敬。

(战狼是动作片还是战争片就不要较真了.. 我就是想凑齐中美国旗)


另一种战争片是或血肉横飞于战场之上,或同袍相残于军营之内,或厌战军人的自身思考,其主题是反战。中国这样的电影还不多(有评论提到了《鬼子来了》,严格来说它不算战争片,不过其被禁正说明了中国缺乏反战片的原因),但在欧美早已不新鲜。比如《拯救大兵瑞恩》,比如《全金属外壳》,比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样的战争片,让人揪心抑郁,让人不忍卒看。

但可以总结一点,战争片通常是宏大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我们也见得多了。但林林总总这么多,大体上也都分为两种。

一种是在背景设定上发挥天才想象力,让人沉醉在他创造的迷离的异次元空间中,比如《记忆碎片》,比如《盗梦空间》,比如《星际穿越》;

另一种是在传统叙事上增添各种枝节,让故事的每个部分都峰回路转,让人惊叹于他带来的扣人心弦的体验,比如《蝙蝠侠》系列,比如《致命魔术》。

但可以总结一点,诺兰是烧脑的,是注重体验的。同时,他并不热衷于浓烈的情感或深刻的反思。


终于,我们见得多了的战争片和我们见得多了的诺兰电影有了一个交集,这就是《敦刻尔克》。这个交集带来了一部不同以往的战争片,也不同以往的诺兰电影。

一部战争片,既不歌颂英雄,也不反思战争,那能拍啥?它拍的正是体验。但不是挥斥方遒的将帅体验,而是一线士兵的体验。但也不是借着士兵的体验来反思什么,就是纯粹的体验。

影片开头,敦刻尔克小镇一片寂静,新兵蛋子站在微风拂面的街边,想顺手拿半截烟抽抽。突然一阵枪响,同伴纷纷倒下,新兵抱头鼠窜,连敌军的影子都没见着。这就是士兵的体验。


逃过狭窄的巷子,一望无际的海滩突然毫无保留地占据了整个视野,宛若来到了盗梦空间的下一层。这也是士兵的体验。


敌机前来,观众和士兵们一样,先听到的是引擎声,然后纷乱避之不及,而不是瞻仰战机的威武凶猛的姿势。这也是士兵的体验。


在接下来的七天七夜里,观众跟着这个士兵浑水摸鱼,东躲西藏,忍受轰炸,沉船余生,黑夜泅渡,呆坐海滩,龟缩小艇,他一心只有逃命回家,完全不想奋勇杀敌,更没有反思战争。敦刻尔克海滩上我们听不见枪林弹雨,也看不见炼狱烈焰,战斗并不激烈,但就是弥漫着一股失败的沮丧气息。这就是那个捂着耳朵想回家的新兵的体验。


至于那千百小船从天而降,那份惊喜,九死一生的新兵和观众们也就自然感同身受了。


同样的,沉着老船长的一天,英勇空战王牌的一小时,虽然他们的个性与故事都和新兵截然不同,但无论是进退两难的困境,还是天旋地转的空战,我们看到的也是船长和飞行员视角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一部诺兰电影,既没有科幻设定的光怪陆离,也没有波折剧情的再三惊喜,那能拍啥?它拍的是战争,是历史。

有人指责它给英军洗地。然而,三个主角都是虚构的普通人,一个怯懦两个勇敢,如何能在宏观上反映英军在二战的表现呢?它要带给观众的,就是三个(种)不同的人在战争中的感受和体验。事关二战双方命运的关键之战,没有希特勒,没有丘吉尔,片中出现的最高官员是海军中校和陆军上校;作为一部战争片,没有哀嚎的孤儿,也没有士兵怀揣家乡情人的照片,有的只是前有大海、后有追兵的绝望败军。这一切,都是为了弱化角色本身的轮廓,而力图让观众代入角色的感官与心理体验。诚然,老船长在小伙伴出了意外也坚持不返航,空战王牌引擎停转了还能击落敌机。好莱坞的英雄规则在这里依旧有效,只是它关注的是个体的体验,而不是国家的荣辱,更没有道义的挞伐。


虽然有三个时间线交错的小把戏,但没有复杂的故事设定,这很不诺兰;没有热血的战斗或深刻的主旨,这很不战争片。然而,注重沉浸式的体验,这就是诺兰,对准战争的一线参与者,这就是战争片。

《敦刻尔克》是诺兰和战争片的双料创新,但也并非毫无缺点。反复强调了电影是着重体验,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个人觉得似乎导演在力不从心时,就用大量配乐来哄抬气氛,尤其是后半段。观众也许一时因悲壮的音乐而潸然泪下,但这也疏远了与荧幕另一侧那些具体的人的距离。至于只有体验没有思考,这是好是坏,又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了。

---------------------------------

肥嘟嘟看电影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user avatar   ergou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完之后心沉沉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句话。


第一句是:

我这岁数的人发动了战争,为什么要让年轻的孩子去送死?

如果敌人越过了海峡,哪还有家?

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太TM帅了。



第二句是:

“他救过我们一次!”“那就再救一次!”

差不多的还有,“说是手拉手肩并肩,但是我们的人要回去。”

你能说阿莱克斯,海军军官或是丘吉尔是坏人吗?他们只是想活下来,想赢。

大刘的《吞食者》里外星人说过一句话,:“我们有很多的事要谈,但不要再从道德的角度谈了,在宇宙中,那东西没意义。

在战争中也是一样,而这正是其残酷和可怕之处。


还是想谈回老爷子,其实中国也有这样伟大的撤退,也从来不缺老爷子这样的人。



上海、南京、武汉沦陷后。

在1938年的长江上,卢作孚带着他的民生公司用22艘轮船,2000艘木船把13万吨货物和3万余人员转移到了重庆。

金陵兵工厂、申钢厂、大鑫钢铁厂、武汉纱厂、兵工署22厂、23厂、24厂、25厂等,还有复旦大学、中央大学、中央陆军学校等数十所学校、国民政府机关、科研单位被转移走了。

600多家工厂,数以万计的抢运入川的专家、技术工人,以及十多万吨物资设备,在大后方重新组建,为抗战胜利和大后方建设奠定了基础。

“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撤退中却孕育了胜利”。留给日军的宜昌,几乎是一坐空城

我们缺的,只是一个像诺兰这样能把故事讲好的人。



谢谢你读到这。没了。


user avatar   fu-hei-di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敦刻尔克》看了吗?


诺兰就是诺兰,剑走偏锋、不按套路出牌是我看完《敦刻尔克》之后对他的评价。


尽管历史上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是英法联军溃败撤退的故事。


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片。


阿布觉得诺兰或多或少应该加入一些战斗场面来刺激观众的视觉效果。


结果······


他没有。


诺兰完全依照真实的历史,把撤退作为《敦刻尔克》的主题。


汤米刚刚从小镇逃到防波堤时遇到德军空袭,所有人都在四散奔逃。


只有一个士兵举起了手中的步枪,对德军轰炸机做最后的抵抗。




然后,被一颗炸弹炸飞。

这应该是本片中唯一一处可以算作是战斗场面的镜头,尽管它只有短短的几秒时间。


其余的时间里,所有的人都在做着一件事,那就是想尽办法离开这片海滩。


“home”是每个士兵心中唯一的寄托。


站在海滩上的每个人,心中都笼罩着一层名为恐惧的阴云。


这种恐惧,来自于节节败退的战绩、来自于不知所踪的德军轰炸机,来自于负责撤退船只的稀少。


身后,是漫天飞舞的德军劝降单。


面前,是等待撤退的英法联军和所剩无几的撤退船只。

尽管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能够撤退英军三万人”的想法没有传到大部分英法士兵耳中。


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能够离开这片死亡海滩的人数少之又少。

先上船,活下去的几率就要大很多。

所有的人都千方百计的想要提前一步上船。


最早在媒体放出诺兰将拍摄《敦刻尔克》的消息之后。

《敦刻尔克》会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讲述这场二战史上的奇迹便成为了所有人讨论的话题。

当这部电影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之后。

所有人的脸上都被狠狠地打了一记耳光。

本片有涉及到德军疯狂进攻,想要杀死所有英法联军的镜头吗?

没有。

《敦刻尔克》中唯一出现的和德军有关系的就是劝降单、轰炸机和鱼雷,甚至连一个德国士兵的头发丝都没有看到。

本片有涉及到英法领导人为大撤退部署战略、积极营救的镜头吗?

也没有。

英法领导人根本没有露面,英国首相丘吉尔甚至说出“能够撤退三万人就是胜利”这种听上去很丧气的话。


阿布在影片进行到30分钟的时候才知道。

原来本片的主角,真的就只是海滩上这些等待撤退的英法联军。

原来本片的主题,真的只有撤退两个字。


诺兰直接把当初那段历史照搬进了这部电影中来。

客观的说,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实力不够的话,很容易把这部《敦刻尔克》拍成记录历史的流水账。

阿布甚至都不知道。


诺兰是带着多么强烈的自信心才敢拍摄这场以撤退为目的的战争历史。


这其中发生过一件阿布感觉特别搞笑的事(不知真假)。


诺兰在准备拍摄初期提出不用剧本直接拍摄的想法,结果被妻子(制片人)一口否决,于是诺兰赶快回家把剧本写了出来。


但是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他对于剧本创作的不在乎,因为据说剧本只有短短几十页。


事实证明,诺兰成功了。


他用自己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拿手的非线性叙事结构把这部《敦刻尔克》拍出了花。


喜欢诺兰电影的大部分人都知道。


诺兰对于电影中的时间线的相对性到了一种近乎痴迷的程度。


所以,这部《敦刻尔克》依然坚持把时间分开,做出对比。


陆地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


三条时间线交错剪辑,把英法联军撤退的故事讲给我们听。


在这里,阿布有一点想提醒一下。


网上一边倒的好评很容易影响观影的体验,很多人都是在被好评“洗脑”之后去看的《敦刻尔克》。


A:“电影怎么样?”

B:“很棒,三条时间线设定的很牛逼。”

A:“然后呢。”

B:“······”


其实阿布在看完之后其实冷静的分析了一下。


《敦刻尔克》的成功,和它的非线性叙事有关系,但是不大。


诺兰已经把这套叙事风格玩的炉火纯青了。


所以,它不能作为提升本片质量的关键因素。


真正能够让这部《敦刻尔克》得到大家一致认同的。


是它的中心思想和音效。


先说音效。


《敦刻尔克》的音效由诺兰的老朋友,德国作曲家汉斯·季默操刀。

诺兰之前拍摄的影片《盗梦空间》、《蝙蝠侠》三部曲的配乐均出自汉斯·季默之手。


汉斯季莫的音乐很有个人特色。

他不拘泥于传统套路,更注重市场接受度和观众口味。

他的作品总是将电子合成器和传统器乐结合,再加入电子乐的多彩绚丽,突出合成效果和古典交响乐的磅礴。

关于他获得的荣誉阿布不赘述,想知道的朋友们自行百度。

诺兰和汉斯·季默从两人合作《盗梦空间》开始就给阿布一种伯牙子期的感觉。

两人的作品相辅相成。


《敦刻尔克》中的配乐几乎从影片开始到结束。


德军轰炸机出现时沉重的鼓点带动观众跟着一起屏息凝神天空、一起迎接恐惧。


汉斯·季默的配乐在影片中的很多地方都非常棒的带动了观影气氛、充分调动起了观众的情绪,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甚至配乐在某些地方能够增加了叙事的完整度。


去电影院看的朋友们,一定要仔细听汉斯·季默的那些配乐。


本片成功的第二点,就是中心思想。


战败撤退,应该怎么拍?


士兵们直面死亡的悲壮?军队不畏死亡的英勇?


都不是。


诺兰拍出来的,是士兵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和自私。


这种恐惧和自私,充斥在每一个英法士兵的心中。


在恐惧和自私的支配下,每个人都暴露出了最原始的人性——求生。


为了求生。


两个主角利用为伤员抬担架的机会想要抢先登船。


被英国船主道森(马克·李朗斯饰)在海面上救起的英国士兵发疯一般的阻止道森去防波堤。

因为他知道,那里就是人间炼狱。



最后抢占渔船撤退的时候因为超重的问题,英国士兵要把一个法国人扔下船。


之后他们又要把一个维护法国人的士兵也扔下去。


包括影片开始时英国士兵禁止法国士兵登船的画面。


这些画面深深的印在阿布的脑子里。


在死亡面前,盟军的关系如同虚设,每个人都成了利己主义。


诺兰想让我们看到的。


就是这些士兵们求生之下显露出来的本性。


这种行为和思想可耻吗?

当然不。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残忍。


当死神站在你身后举起镰刀的时候。


你能做的,就是在镰刀挥下之前,努力逃出它的攻击范围。


诺兰在《敦刻尔克》中塑造的几位主角,可以说是同一类人,因为他们都在为生存下去而不择手段。


但是他们又不是同一类人,因为他们的结局各有不同。


在这场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渺小和可怜。


我们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目睹了这一切。


最后飞行员法瑞尔(汤姆·哈迪饰)的结局,真的让阿布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无助和痛苦。

本文首发于腹黑电影公众号:fhmovie


user avatar   saintmz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诺兰用悬疑片的构成,完成了人性视角里的战争。诺兰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只有在“人”的角度上,才有诺兰最想表达内容。

《敦刻尔克》作为一个在欧洲战场的历史事件,其实本身是不存在悬疑。但是如果把视角换在身在战场中的普通人而言,三段故事则都是悬疑片的构成:士兵能否逃出升天,游艇主人可否完成救援,飞行员是不是可以返航。三个故事线,三条时间轴相互交织剪辑,最终相遇。

一周、一天、一小时三条时间轴的错位非线性剪辑对于习惯了线性叙事的观众会有一些不适应,但这种剪辑形式更多的加重了悬疑感,诺兰用错误的时间轴来做一种剧透,先把后来的事抛出,加重了观众对于故事过程的好奇心。

同时在每条时间轴的故事里,一样有着让观众更加紧张的悬念细节在持续,一周线里除了士兵悬念反复被调动之外,多了一个怎样对待“吉普森”的人性路线;一日线里,除了几度紧张的救援还有被打伤的孩子是否能坚持到回国;而一小时线里打坏的燃油表,则始终加重着故事的紧迫感。《敦刻尔克》虽然整片长度上对比诺兰其他作品偏短,但是细节的丰富度上则是下足了功夫,有没有无用的信息,只要让你更心惊的细节。

当片尾救援完成,本应达到的高潮的时候,诺兰也没有选择去渲染“救援的成功”,士兵面对着车外盛情迎接自己的人民,但是耳边响起的却同伴读出的丘吉尔“战争不是靠撤退赢来的”的讲话,历史最扎心的时刻才出现。即便军民一心创造了奇迹,但这更像是“华丽的腐坏”,撤退的本质被提起。我们不得不去正视撤退与战争到底是怎样的行为。


压抑,绝望,只有更深的压抑与更深的绝望。

“我们的皇家空军在哪里!”这出自电影中经过第一轮轰炸后的士兵的嘶吼。

《敦刻尔克》中最压抑的一条路线,就是一周的士兵路线,40万人挤在海滩,而迎接他们的只有德军的轰战机的尖啸声。

坐在影院里,当斯图卡战机的尖啸声由远及近轰鸣耳边的时候,完全是一种折磨。而士兵则是每天要面对无数的斯图卡战机呼啸而过,自己却犹如待宰的羔羊,埋头的鸵鸟,拥挤在一起,把命运交与上帝,和德军炸弹的抛物线。

士兵的对于皇家空军的失望电影里是没有过多交代的,但是选择了1小时的空军时间线来证明,皇家空军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空军这条线只有1个小时,除了本身的艺术化处理,还有一个电影外的背景因素,英军战机受当时的技术原因从本土起飞,只能在敦刻尔克上空鏖战1小时左右就必须返航,否则就会坠毁。电影中被打坏油表的飞行员一直在以自己的生命斗争,为了多护航一艘船自己就得做好没有燃油的准备,一次次的缠斗之后往往就是敌我生命的置换。

丘吉尔在撤退完成后,在议会里对皇家空军的贡献给予了极大的肯定,明确表示了敦刻尔克撤退的成功是靠皇家空军的牺牲换来的。


在敦刻尔克没有可耻的士兵,也没有救世的英雄,只有人和高贵的灵魂。

有人去对比《敦刻尔克》与《拯救大兵瑞恩》,得到的“他们是不同的类型的影片,但是同样经典”的评价。敦刻尔克作为一个历史题材的故事,最真实的还原的并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历史里的人。

我们不会理解菜场里玩命向外爬的螃蟹内心有多恐慌,但这似乎就是对男主角最好的理解,他只是最单纯最原始的想活下去。在战争的威胁下尊严与优雅并不是需要保留的,子弹划破耳边的空气带来的震动,就是死神最坦白的威胁。努力活下去从来不可耻,只是选择了自我牺牲更显高贵。

我们从小对于战争的理解都是英雄式的将军式的,但只有回到个体的视角上,才能知道战争里的你我只是蝼蚁一样,可能随时随着一颗子弹,一块弹片消失在沙滩上,甚至都没有被掩埋的机会。

在生存的希望一次一次的绞杀之后,我们是否还能作为一个人,保存着人性?

当男主角与“法国佬”和高地炮兵被关在货船里时,诺兰再次把自己最擅长的人性拷问,血淋淋的放在观众眼前。一群为了生存的士兵的人性底线被终极的拷问,如何决定谁去牺牲,如何面对拯救过自己的人,恐惧猜忌之下选择苟活还是正义?

诺兰这次比较友善的没有把矛盾推到不得不发的最高点,而是用潮汐来化解了矛盾。但在这个次高点的高度上,一开始就作弊的主角人性有没有比电影里暂时没有黑点的高低炮兵高尚呢?生存之下,到底什么才是可耻?谁也无法轻易的审判在死亡边缘的人。好在最后潮汐让这弦上之弓可以顺势放下,犹如当初《黑暗骑士崛起》,诺兰没有把真正答案扔出,人性选择的答案只能留给观众慢慢思考。

与tdk不同,《敦刻尔克》里没有“蝙蝠侠”,能拯救士兵的只有和自己一样的活生生的人。

影片之外的历史中,丘吉尔在动员时讲出,能在水上飘着的都想拿去救回自己的士兵。而在征用还没完成的同时,这些小型船只的主人大都选择了自发来到敦刻尔克。影片之外很多人并不知道,当时德军已经在英吉利海峡布满水雷与潜艇。原本只有半小时路程的游轮需要绕道北海经过两个小时才能来到敦刻尔克长长的浅滩。

当三十万人回到英国,以为迎接自己的只有口水,但是英国人民最终和自己的军队站在一起,人民知道这是他们的儿子们,怎么会有父母会去埋怨自己从地狱回来的儿子呢。


《敦刻尔克》是“人民”的电影,而不是“超级英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面前最尖利的战车也终将会被掩埋,《敦刻尔克》与我们解放战争的理念不谋而合,可以说是为建军90周年献礼片了。所以很多群众不要别有居心,影响中英文化感情。


user avatar   xiao-yu-92-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注:本篇大量详细剧透,未看电影慎点。专栏链接


我在纽约的一家有70mm IMAX的影院看了第一遍Dunkirk,随后去Kindle上买了电影剧本,从头到尾仔细研读了两遍后去了电影院又看了两遍,结果是二、三刷的体验远远超过一刷。

(顺便一提,Kindle上的Dunkirk剧本前面有一段几十页长的乔纳森·诺兰对克里斯托弗·诺兰关于Dunkirk的采访,克里斯托弗·诺兰对于电影从音乐到剧情到创作背景都给出了很详细的精彩讨论,看过后对电影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更深的理解,强烈推荐)

二刷体验更好的原因有三:诺兰在剧本中特地提到但是在电影中很容易错过的很多细节这次终于注意到了;第一遍各种听得我一头雾水的台词这次听懂了;非线性叙事留下的各种前后呼应的铺垫细节这次看到了。这也正好对应了关于这部电影我最想讨论的三个方面。

·

诺兰的小算盘

我在读诺兰的访谈时,觉得有几点特别有意思。

他并没有将Dunkirk作为一部战争片来拍,而是作为一部关于幸存者的电影。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来看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请出门左转钢锯岭。敦刻尔克大撤退和二战在这部电影里并不是故事的核心,而只是给这个故事提供一个背景和舞台。一方面诺兰觉得自己从未经历过战争,因此难以真正拍出战争片精髓,另一方面他认为电影中关于战争的所需要表现的一切已经被《西线无战事》等经典老片说尽了,无非就是战争的残酷和惨烈、战争使人失去人性一类的老话,基本很难再讲出新意。因此他不打算走前辈的老路,只是想以敦刻尔克大撤退作为一个切入点,来讲述一个关于幸存者的故事。

最开始的架构很简单,诺兰甚至大胆的提出想要不用剧本直接即兴拍摄,结果被制片人妻子怒斥异想天开(看到这段感到莫名的萌),于是还得老老实实写剧本。他本想讲述两个并行的故事:一个持续一个小时的空军飞行员的故事,和敦刻尔克海滩上年轻士兵长达一周的逃亡故事。在写剧本的时候第三条线很自然而然的加了进来:持续了一天时间的小渔船的故事。于是三条故事线相互交叉,环环相扣,在高潮处会和,便构成了这部电影全部的剧情。剧本最后很快就完成了,只有76页。

很多人诟病诺兰之前的电影中对情节总是解释多于展示,有悖影视艺术“show don't tell”的宗旨,显然诺兰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毛病的存在。他在采访里笑称,他觉得自己已经在这种大量通过对话来解释情节的叙事风格上登峰造极了(原话所用的动词是master),但也有些厌倦这样的风格(之后又补了一句:不,其实还没厌倦,但我想试试别的),因此想要回归老派无声电影的的风格,尝试用镜头,用场景,用演员的动作和眼神,来讲述这个简练的故事。他也不无自负的说:他很高兴自己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从电影公司拉来上亿的投资给自己拍一部反潮流、实验性电影的导演。

所以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少得吝啬的台词,精炼但是到位的演技,常常一个眼神、一个点头、一个微妙的肢体动作就能把人物的心理交代得清清楚楚,然后是从头到尾紧绷的节奏,没有一个废镜头,没有一秒让你喘息。如此洗练的叙事手法在诺兰之前的电影里是前所未见的,对于这个方面,我也对他的进步甚是惊喜。

(电影中诸多无声胜有声的场景之一)

另一方面,这也注定了Dunkirk将是诺兰自成名以来最不受普通观众欢迎的电影,因为在如此简练单纯的剧情下,整部电影几乎很难引起观众的任何感情共鸣。我们不知道主角是谁,什么背景,什么性格;没有人怀揣着家人的照片瑟瑟发抖,也没有人喃喃自语战争结束了和家乡的姑娘成婚;电影既没有描绘纳粹的邪恶,也没有歌颂盟军的正义;既没有展现大人物在历史背景下的抉择,也没有表达绝境下小人物迸发人性的光辉。连配乐都是特地摒除了旋律,几乎完全成为烘托悬念的工具。整个氛围都是非常中立冷静的,诺兰甚至专门改了几个剧本中过于残酷的情节(最初的版本中,是法国人Gibson被海上燃烧的机油烧死),因为他认为这样就拍出反战的味道了,而他希望电影的立场只是还原历史而非判定历史。是的,诺兰连反战的感觉都没打算拍出来。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

在采访中,诺兰提到了他采访过一个亲历过战争后又参与战争电影拍摄的老兵,他询问老兵电影拍摄中有哪方面跟他的经历不符合,老兵想了想说,电影中的所有人,从将军到士兵,好像都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好像都事先知道了战争的结果和自己所处的位置;而在真正的战争中,你并不知道那么多背景,你只是尽全力杀敌,幸存,到了最后,时常是输是赢都不清楚,还得靠指挥官或者广播来告诉你战斗的结果。往俗了说,传统的战争电影常犯“同志们,八年抗战才过了一半”这样的错误。

诺兰对这种“亲历战争的士兵竟需要别人来告诉他们战役的结果”的情况感到非常着迷。他希望自己在拍摄以士兵为主角的电影的时候能够还原这种真实的混乱与未知的情形,所以我们在电影里看不到将军和统帅在会议室里运筹帷幄,看不到希特勒对部下发号施令,甚至影片从头到尾德军都没有正面出现过(除了战机外),仅仅在结尾俘获汤姆哈迪时出场,还是故意放在焦距之外模糊处理掉。很少有人提到German或者Nazi,仅仅是称之为enemy。诺兰在电影中故意隐藏了敌人的存在,造成一种无处不在的压迫感也刻意淡化了传统二战电影中正邪对立的关系,同时将视角保持在士兵的层面上,竭力忠实还原他们本身的体验:逃亡,不顾一切的逃亡。士兵们不知道几十年后当人们回顾敦刻尔克大撤退时将其视作在二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他们只是不择手段、竭尽全力的想要逃离敦刻尔克海滩,渡过英法海峡。当他们坐着小渔船,满面油污,垂头丧气的回到英国,满以为自己会被民众因败军的身份而唾弃,没想到在报纸上看到丘吉尔的演说,看到火车窗外的民众的欢呼,他们才意识到自己这次狼狈的撤退和绝望的逃亡居然被视作一场伟大的胜利。

结尾时男主读完报纸上丘吉尔的演说,抬起头愣了愣神,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现实,电影便结束在这个瞬间。战争所带来的迷茫,命运的不可捉摸,便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情境。

所以那些说诺兰故意拍了一部主旋律二战电影来冲奥的评论,要么是没看过电影的,要么是看不懂瞎猜的。这部电影一点也不主旋律,其看待战争的方式也与学院派传统的人文关怀的反战角度截然不同。诺兰拍了一部很私人的电影,他希望对自己的叙事技巧有所突破,他希望表达自己对历史和战争的看法。至于这些叙事技巧和他看待历史的方式是否是观众和评委喜闻乐见的,他其实不那么关心。



嘈杂的战争

在采访中,诺兰着重强调了这部电影配乐的一个重要的概念:Shepard Tone。

这是音乐上的一个常见的小技巧,英文维基见此, 大意是有三个对应的不同上升声部通过合适的处理,能够产生一种音调不断升高的错觉,而实际上声部只是在自己不断往复循环。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处理来创作出适应整部电影的配乐,通过这种伪造的不断上升的音乐来保持观众的紧张感,造成一种“马上就要发生什么了”的错觉。

真正操刀配乐的自然还是汉斯季默,他这次的配乐更加实验性和极端,如之前所说,几乎摒除了旋律和分曲,音乐从头到尾近乎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完全作为剧情营造气氛的工具所使用,时而突出,时而又和背景的枪弹噪声混合在一起。除了英军获救时他使用了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中的Nimrod选段(Elgar - Enigma Variation)还有一点儿旋律外,几乎纯粹是氛围式的配乐,离开了电影外基本无法被单独欣赏。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Dunkirk的配乐是不那么满意的。倒不是不满足于它没法像星际穿越那样可以单独提出来当做独立的音乐欣赏——用管风琴来为太空电影配乐这样的神来之笔毕竟可遇不可求——而是音乐有些时候实在太过抢戏,有喧宾夺主之嫌。电影确实有至少三次让我明显觉得音乐过了,一次“等等这会比较平静你真的不用拿低音炮连续轰我”,一次“喂喂怎么突然走起了DJ风”,一次“这音乐把下一幕场景剧透光了好嘛。”

连诺兰自己都在采访里提到,他觉得自己之前有些电影的高潮部分节奏太紧,应该留有一些让观众喘息的空间;然而在Dunkirk中明明有一些这样的“喘息瞬间”,却总有背景音乐在后面不知疲倦的轰炸你,制造不必要的悬念。我不认同有些人关于电影“言之无物强行靠配乐撑悬念”的批评;我认为电影的很多片段不需配乐也足以支撑自己,过多的配乐反而有些画蛇添足。

更严重的问题是对话听不清。第一遍看Dunkirk的时候我估计自己没听清至少一半的台词。这个问题显然一部分在于我英文水平太菜,但是我在美国看其他大部分电影时都没有这个问题,而且在欧美的电影论坛上也有很多人反映Dunkirk以及大部分诺兰电影的台词都很难听清,比如几天前的Reddit电影板块的这个热帖:为什么诺兰的电影中对话总是那么难听清? 证明了即便在英文观众圈子里这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其实是诺兰的老毛病了:在《星际穿越》中就有几次出现汉斯季默排山倒海的管风琴音乐盖过主角对话的情况,尽管那更多是诺兰自己选择的处理手法而不是后期混音的失误。诺兰曾经在采访中专门提到过他有时候故意让对话听起来不是那么清楚,因为他认为很多电影在嘈杂场景下还让观众把每个对话听得一清二楚是很不真实的体验。但这真的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吗?我认为他忽略了一点:没听清台词导致的“等等他刚刚说了啥”造成的短暂出戏反而会直接影响诺兰所一直追求的电影院带来的无可替代的浸入感(immersion)和场景感。Dunkirk并不是一部情节复杂的电影,剧本只有76页,台词也非常少,所以听不清台词通常并不影响观众理解电影的故事,但是由于听不清台词对浸入式观影体验影响却是很致命的。

除此之外,电影对于战争的音效处理倒是近乎完美。

我一直很敬服诺兰在电影音效处理上对现实的尊重,星际穿越中所有太空中的镜头一律静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次Dunkirk中对战争的各种声音的还原也非常真实,从枪声,几乎吓傻整个电影院的鱼雷爆炸声,到斯图卡轰炸机俯冲时近乎令人魂飞魄散的尖啸,到战机座位舱内金属板摩擦颤抖的声音,都完全到位,70mm IMAX的视听体验无以伦比,诺兰再次以自己的电影雄辩地证明了去电影院观赏电影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无疑是诺兰至今为止在摄影和运镜上最为出色考究的一部电影,每一个镜头都近乎完美。空军线海天一色极简又壮阔的场景令我印象尤为深刻。

(看过IMAX的都知道截图相比之下有多么苍白)


为什么又是非线性?

之前提到了诺兰着迷于Shepard Tone的概念,不仅是配乐,他希望剧情上的三条相互缠绕的主线也能与Shepard Tone对应,一条线的高潮接着另一条线的高潮,来回往复营造出持续不断的悬念感。

剧情本身不复杂,一小时、一天、一周三条线被剪到一起,讲述了几位士兵如何历经艰险,在平民船只的帮助和空军掩护下逃离敦刻尔克海滩的故事。诺兰在采访中提到,非线性叙事并不只是他个人的执念,不仅仅是因为他一直着迷于时间的相对性;而是当你想要同时讲述三个不同时间跨度、不同人物通过不同角度参与同一个事件的故事时,非线性叙事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只有如此,你才能毫不突兀得将战机飞行员的故事和逃亡士兵的故事一起讲好。

我问了我的几位朋友,虽然大家纷纷表示台词听得一头雾水,但是理解剧情还是没有问题的,也都能看得出三条时间线的关系。而我三刷Dunkirk的经历是,由于这部电影和《记忆碎片》、《致命魔术》等诺兰其他非线性叙事的作品不同,它并没有一个在结尾给你来一个惊天反转,因此尽管情节简单,但其实是一部很经得起重看的电影。许多剧情心照不宣却值得玩味,许多前后对应的线索和伏笔也在第二次观看时让我数次拍大腿:原来这个镜头是这个作用!

而不同角度参与引出的类罗生门式的悬念塑造也是很精彩的技巧。你先在小船线看到了基里安·墨菲演的士兵获救后整个人处于惊惶崩溃的状态,后来在士兵线上看到这名士兵在被潜艇攻击前明明是一个镇定负责的指挥官,才发现战争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多么大;你先通过空战线Farrier(汤姆哈迪)的角度看在水面上迫降的战友挥手示意自己安全,后来通过小船线意识到飞行员并不是在挥手,而是在从卡住的机舱内挣扎逃生,才明白战争的混乱与每个人视角的局限性。这些聪明的悬念设置一直在挑战你对剧情的既定理解,又做得一点不刻意,甚是巧妙。

(空军线和小船线这两条剧情线的交叉关系在电影一开始展示出来了)

相比于诺兰前两部情节复杂得多但是又上为人诟病漏洞过多的电影(《黑暗骑士崛起》和《星际穿越》),Dunkirk的剧情受益于精简,是一个非常均衡完美、很难挑出缺点的故事。

但同时,这也是一个缺乏足够亮点的故事。

很多人在看了试映后跟诺兰说,电影里George(小渔船为父子俩帮忙的年轻男孩)的死我们看不太懂啊,不是说我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而是不清楚这个死在剧情上的意义,他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战争使人疯狂?士兵失去人性?不太够呀。

诺兰的回答很简单,George的死没什么意义,那就是个意外,在争斗中运气不好撞到了头,结果就死了。他就是想表达这种命运的无常感。

同理,法国人Gibson最后未能从沉没的拖船中逃出来,为什么呢?运气不好,动作慢了一拍。没什么其他原因。

飞行员汤姆哈迪的飞机没油了在海滩上空滑翔,最后一路滑到了德军领地,迫降后被德军俘获。为什么不在海滩上迫降或者使用降落伞?他作为敦刻尔克战役全票MVP最后竟无法逃脱,对剧情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吗?好像也没什么。

所以我看完电影后跟朋友玩笑说这电影里剧情杀太明显了,完全就是“导演让你死,你不得不死”的感觉。

我尊重诺兰的选择,但我很难认同在这样一部紧凑的电影中将“命运的无常”作为主旨之一的做法。在故事结构已经如此简单的情况下,不去注重将情节的方方面面做得环环紧扣,而是在几个重要人物的结局上选择用“随机”作为主导的原因,这不能不说对剧情的紧凑性和连贯性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结语

诺兰自编自导了整部Dunkirk,除了汤姆哈迪外基本没有大牌演员,可以说整部电影最大的卖点就是诺兰本人。我看到了他一如既往的强项,看到了他对自己的突破,也看到了他依然存在的局限。尽管不完美,但依然是诺兰近几部作品明显变得越来越宏大复杂(也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的趋势之中难得的一部在叙事上返璞归真的作品。

我很喜爱诺兰,是因为在这个一切向钱看齐、续集翻拍满天飞的时代,他总是能稳定可靠的给我带来独特的惊喜。《消失的爱人》和《七宗罪》这样的电影,大卫芬奇不拍,别人也会拍,但是不会拍得有他完美;而《黑暗骑士》、《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这样的电影,诺兰不拍,地球上没有第二个人还会这么拍。在他成为全球票房号召力最强的导演后,他依然有野心去尝试拍摄Dunkirk这样他从未试过的风格和题材,而在看过了他拍过的所有电影后,我依然猜不透他的下一部电影会是什么样。这样的导演,除了珍惜,还能说什么?

期待诺兰未来能带来更多的惊喜。


ps:很多人问亚马逊哪买剧本,链接在这里


user avatar   bobo-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本问题下两极分化的回答有话要说



对于二战这个敏感的话题,英国人诺兰应该理所应当的比我们这些远在东亚的人有权选择一个阵营,也更容易拍出一部“打坏蛋”的典型战争片,只用让一两个连的英军一直英勇作战,最后和法军联合在一起,看着战友们回家的同时自己被俘虏就OK了嘛。是啊,这是你们认为的敦刻尔克,这是你们想象中的敦刻尔克,但实际上不是。



并不是撤离了前线奔赴后方就是天堂,并不是到了海滩以后就万事大吉,并不是你想象中有四十万人排在海滩上等待撤退,然后分批上船就可以完成的故事。诺兰要拍的,就是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撤退,回家的悬疑片。悬疑的点就是:我能不能活着回家?



战争中的士兵,只知道听指挥,开枪,杀人或者被杀。但是到了撤退的时候呢?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看到,到了海滩上,只有几位军官还在,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发号施令的行动了。因为撤到这里的都是败军,已经没有那么高的组织性纪律性,没有人下达指令了。所以在士兵中的氛围是什么?茫然,只要能回家怎样都可以,但是关于怎么做能回家?大家都只有茫然。



正如诺兰访问一位老兵当时的情景得出的结论:在战场上,没有人是生来就适应作战的,大家都很茫然,不知道做什么。有时候从上方传达下来指令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经胜利了,其他时候都是紧绷着弦但是又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你们见惯了血肉横飞的战争片,见惯了坦克横扫的二战电影,但是你们真的见到了战争是什么样子的吗?战争不是你们看到的那样激情,那样热血,战争是冷的。士兵也只是士兵而已,没有那么多战争中的英雄,没有那么多拯救大兵瑞恩。



离开了前线的战士,只想回家而已,至于怎么回,能不能回得去,这是诺兰想要表达的。



然而求生意念最强,做出最多努力的人,是那个全片只有一句台词,但是戏份非常多的法国兵,他只说过:France! 是他,一开始埋葬英军尸体并换上军装(最初的小哥想解手时候看到他,找他去要水,他第一反应是把鞋带系好,因为怕被看出来不是英国人);又是他,在轰炸后去寻找活着的伤员,假装顶替医疗兵插队提前上船;还是他,让英国人走在前面负责语言应对,自己只要在后面跟着就可以;也是他,上船后立刻爬在防波堤的码头上,而不是安稳的等在船上;又是他,在身边的船被击沉后,救上来高地旅的士兵,立刻把本来没有浸湿的身体沉入水中浸湿了装作高地旅士兵爬上防波堤等待下次上船的机会,也是他,第二次上船后没有进舱而是在舱外观察情况;还是他在船外打开了舱门解救了队友;最后是他听不懂英语不知道“abandon ship”的含义慢了一步永远的沉没在海里。这个小哥在海滩上肯定待了不止一天,他的经验和求生意志也是强的惊人,他远比那些在船上喜笑颜开的英国兵活的时间长,远比那些在海滩上被炸死的士兵活的时间长,也远比在船舱里吃着派欢笑的士兵活的时间长,这些让他活下来的经验和技巧,又是多少人用生命换来的呢?大概有一半人没考虑过吧。



影片伴随着小哥读完报纸的表情结束,看过电影的人也都知道这部电影对于台词简直到了吝啬的地步,但是在月光石号刚出发时,船长的儿子看到一架双引擎轰炸机飞过并呼喊他的爸爸,船长说:那是我们的飞机。这架轰炸机,没有再出现过,在任何时间轴里都没出现过,但是确用了好几句台词来说明它的阵营归属。那么,本不适合单独在空中战斗的轰炸机,到一个对方战斗机经常骚扰的撤退海滩去做什么呢?炸自己人吗?诺兰对各个时间轴互相交错的细节控制到了极点,为什么会留下这样一条没头没尾的线索?



颤抖的士兵在沉船上先被月光石号救起,后面的镜头中再次出现是他指挥着一群士兵在划小艇。同样月光石号刚出发时,经过他们身边的H35号驱逐舰上的士兵全部沉默,甚至没有一个敬礼的,但是这些民船到了敦刻尔克海滩迎接他们的却是山呼海啸般的喝彩。为什么?是因为确认自己已经生还了在感情上的淡漠,还是因为亲眼目睹颤抖士兵所在的舰艇被击沉了而震撼?如果亲眼目睹了,是否救到了人?那艘孤零零的沉船上只坐着一个士兵,是否有战友在经过他们身边时因为惧怕潜艇袭击没有施救反而绕远?其他人都死了吗?



被击沉的小船上本来有一个荷兰船长,他本应是负责船只开动的人,在船浮起来之后还去开了引擎,应该负责了后续的船只驾驶,让船顺利的远离了海滩。那么在大家弃船逃生之后,他人在哪?没有下一个镜头了吗?



你们真的以为自己看完了三条线,很多人回到了英国,就看懂诺兰的电影了?诺兰说,这是悬疑片



最后怼一下那些嫌场面不够大的,英军一开始的规划在电影里有介绍,撤退3.5w到4w人。那么在最关键消息未泄露的第一天撤走了多少人呢?7669人。后续过程中一天最多撤退多少人?6.8万人。那我就要问了,其他人既然到了沙滩也撤不走,后面还有德国装甲师团在等待着步兵团合围,凭什么不去打仗而是集体在沙滩列队让你们看“大场面”。德国轰炸机天天来遛弯,站那么多人等死吗?


德国空军5月27日发动大规模袭击,英国空军共出动200架次战机与其战斗,之后德军到6月1日起才再次使用空军大举进攻,就这“大举进攻”之下全天损失的飞机架数是23架,之前都是用3-5架飞机编队进行“骚扰式轰炸”,那么在时间轴的1周时间条件下,双方都没有发动大规模袭击,3架英军战机在一小时之内迎战了5-6架德军战机,算不算大规模?你不会以为“出动200架次”是200架同时起飞密密麻麻去打仗吧。


海上有英军的驱逐舰以逸待劳,德国潜艇和鱼雷艇走近了就是等虐,本来德国就已经控制了敦刻尔克撤退航线中最短的距离为40海里的那一条,用火炮就能搞定了,何必还要牺牲更多的舰艇只为了打逃兵?这些潜艇鱼雷艇走近了难道不是驱逐舰扫雷舰的菜?(希特勒也是为了避免无谓牺牲让装甲师停止前进)所以你们还想看看海战?



一个英国人,自小听着敦刻尔克的故事长大,又去找亲历者取材考证,拍出来的一个和战争题材有关的电影,居然被中国人批评“场面不够大”。你要看大场面,去看独立日吧,里面外星飞船成千上万的场面很大,去看僵尸世界大战吧,整个以色列僵尸人头涌动挤得密密麻麻。这是战争本来的样子,不会因为“我想看大场面”而改变的。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关于“年轻人”、“祖国”以及“回家”的故事。

抛开诡谲多变的政治博弈、惊心动魄的战场厮杀,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下,诺兰要向观众呈现的是在史书之外的敦刻尔克。


这个故事内核深藏在英国人的文化基因里。

电影开始不久的码头场景中,陆军军官眺望着海峡对岸的家。从他与将军的谈话可以知道,为了保留守卫英伦三岛的海空军实力,面对被困在敦刻尔克的四十万陆军,英国政府只做好了撤退五万人的打算。

政客们做出决定,然后年轻人负责去死…

本片主角汤米,演员1997年出生。从影片一开始,汤米除了逃生就是逃生,想尽一切办法逃生…

海峡对岸的港口里,尽管军方正在有序征用民船,但收到求救信号的道森船长本着对官方的不信任,擅自作主驶离了港口,自告奋勇地去拯救那些将被抛弃在敦刻尔克、与他儿子一样的年轻人——去接他们回家。

此时的敦刻尔克:
明亮的沙滩、深邃的大海,一列列如蚂蚁般蜿蜒的长队向海岸线延伸……
拥挤不堪的人龙、零星的驻泊船只,伴着炸弹由远而近的呼啸,码头上齐刷刷扭转的头盔下,是一张张疲倦又惊恐的面容……
低空的斯图卡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刚刚起航的军舰在浮油与火焰中倾覆沉没,浅滩上单薄的小船无力的对抗着风浪,连同士兵的求生欲望一次次被拍翻……
船舱里拥挤的士兵们裹着毛毯、码头上将军们静静地看着缓缓离开码头的运输舰,不知道下一刻袭来的是凌空落下的炸弹还是破浪而出的鱼雷……
最让人绝望的不是敌人、不是困难,而是躲在幽闭的船舱里不知道下一颗子弹不知道何时袭来,而是在求生欲望驱使下的尔虞我诈、战友同伴间你死我活的抉择……
沙滩上,放弃归程的喷火战斗机做完最后拦截,从压抑已久的人群头顶划过,引得一阵阵欢呼;机舱里,看着耗尽油表飞行员打开座舱,任凭发动机停止轰鸣、螺旋桨悠悠地转动……

在最让人窒息的那一刻,年迈的将军眉头紧锁眺望着远方,突然间愁容渐散:
在他的视野里,翻腾明亮的海浪间,道森船长的“月光石号”以及“奋进号”、“含羞草号”等等历史上数百艘渔船、邮轮甚至还有没动力的小船带着回家希望来到了敦刻尔克的海面……

1588年,面对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人凭借完备的船员登记制度迅速召集起一只尽管吨位不如,但数量领先、经验丰富的舰队,在英吉利海峡、法国沿岸大败对手,揭开了日不落帝国的盛世序幕……
三百五十多年后,看着由于政府绥靖政策与法国陷落,在势如破竹的纳粹攻势下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又一次英国人民用自己的力量,将三十多万不列颠儿女从绝望中拯救出来,换来的是帝国谢幕的余晖里,最后的荣耀与尊严……

到这里,影片时而鬼魅压抑、时而震耳欲聋又常常扰动你心跳、让你坐立不安的背景音效突然消失了,耳旁是久违的宁静…

回到英国,码头边派发毛毯的老人用低沉、沙哑地嗓音对着士兵喃喃地说道:“干得好 干得好。”
疲倦的士兵满脸疑惑:“我们只是逃生而已。”
老人回答:“这就够了。”

除了家,你还能在哪听到这样的话语呢?

日暮垂垂的沙滩上,迫降的飞行员凝视着被自己焚毁的战机,被德军士兵推搡着离开了观众的视野……
明媚的阳光透过车窗,火车里踏上归途的士兵正读着报纸:因为磕碰而死去的孩子被政府包装成敦刻尔克的英雄,激励着着人们对战争的信心与勇气……

一场电影下来,似乎是许多年前的一个明媚的下午,老人喝着茶,少年讲那个陷入绝望的年轻人被祖国接回家的故事。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佬@张小北的一句话概括了一切:电影的主角是导演本人!

好有道理!

如果是去看诺兰,看重的是转型;

如果是去看电影,注重的是体验。

-——原文——

作为一个普通观影者说几句。

(这句话已经表明这是个人观影感受了)

昨天上映首日,冲到万达去看这部电影。

然而,整个电影看完了,我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因为和其他人感触颇深相比,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拍得真的很一般啊,至少和诺兰的其他大作相比,我觉得逊色很多。

对于电影,我用几个字来形容:

吵,乱,平!


——第一个字是:吵!——

整个电影看下来,耳朵都有点受不了。

全剧里,背景配乐一直存在,这是一种电影手法,用背景音乐来营造氛围,展开情节。

然而, 整个电影里,这种音乐明显有点滥用了,可以说是过犹不及!

滥用到什么地步?

1,很多对话,你根本听不见,看到字幕了,你才知道,我屮艸芔茻,原来这里还有对白啊。

2,配乐音调明显超过了正常对话。

我刚开始还以为是万达播放的时候出问题了,后来回顾下以前看过的电影,貌似没出过这个问题(毕竟我经常去这家万达IMAX厅,这个影院只有1个IMAX厅)。

然而,后来想了下,的确是电影本身的问题,很简单。电影里也有没BGM的对话时候,那个时候,声音明显不像BGM这种嘈杂,甚至,刺耳。


所以,我建议要看电影的,可以把你兜里的耳机带上,或者我觉得带个耳棉也不影响你的观影。


——第二个字:乱!——

是的,我想了想,还是这个字最能形容这部电影的内容。

整个电影看下来,才发现,凸(艹皿艹 ),这个电影,没有主角!

一种懵逼的感觉!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有点乱了,所以消耗大量的脑细胞去记主角,然后记到最后发现,没主角,纳尼!

尽管有人说这个电影是3个片段拼接的,然而,在我看来,拼接的,不是那么完美。这种多个片段电影,咱也看过,但是像敦刻尔克这样的凌乱,那就真的是很少见了。


——第三个字:平——

电影的大场面太少,拍摄景也一般。

(别被海报骗了,这海报是照骗)

和《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这种大场面相比,我以为这部电影也会是大场面的类型,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即使在20*12米这样的大屏幕上,依然看不出这种大场面来。

无论是现场基本没有大的战斗场面,基本上就是轰,船被鱼雷攻击了,然后船就翻了,泰坦尼克号还能拍个船沉没的时候的大场面以及大漩涡。开枪,几声,没了。

英吉利海峡也拍得很一般,我觉得拯救大兵瑞恩,同样的海峡,也比这个场面漂亮(哪怕光从景致的角度)


整个电影,我记忆最深刻的景致是沙滩上风吹起的那种泡沫,我一直好奇,

那到底是什么成分?

海边泡沫来源多样性,不同地方差异很大。

工业垃圾,海油泄露,富营养化,植物腐鱼尸体,淡水混合等均可以造成海滩泡沫,比如下图的澳洲泡沫

(这是澳洲的泡沫,原因可能是淡水海水混合以及生物腐烂造成)

敦刻尔克这个泡沫成分问题,我到现在还没搞清楚……


最后,谈谈我的发现

1,IMAX厅一共有263个座位,开场的时候,售出了151个,并且在场中我打开APP确认了下,的确是售出了151个,然后现场有8个人买了票但是没来看。(我就是这么无聊的数了几遍

2,顶灯坏了一个(顶灯是密集的多个小灯)


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ps————

评论区有人说这不是商业片,应该按照文艺片来看。

好吧,这种文艺理论,我其实可以写很多。

1,电影强调普通人,这是多么伟大的视角

2,电影淡化了战争特色,多么和平

3,电影选择了小制作,多么经济

4,这是诺兰的巨大转型,一次敦刻尔克式尝试

……

我可以写一百句不重复


但是,【在我看来】电影真的很一般啊!

(我不是任何导演的粉丝,所以,尽管给周星驰补了好几张电影票,依然不影响我觉得他的某些电影的确很一般。

竟然有人说诺黑,吓死了,我连吴亦凡都不黑……)

一会儿去看千星之城去……


user avatar   da-bai-78-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9月2日更新

二刷《敦刻尔克》,依旧累到虚脱。诺兰将观众拉到1940年5月的敦刻尔克海滩进行「虐待」,这里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没有复杂深刻的人性,没有血肉横飞的场面。这里只有逃命,无止尽的炮声、枪声、风声、浪声,使人无法喘息。《敦刻尔克》依旧有着诺兰多线叙事的老套路,但却呈现了一个极简故事,《敦刻尔克》依旧有着汉斯季默的配乐,但却充满凌厉毫无史诗感,无时无刻不挑战着观众的极限。《敦刻尔克》尽力还原真实的「逃亡」与「求生」,当战机在海天之间穿梭,观众也伴着引擎轰鸣声上下翻飞,当士兵在海滩上逃亡,观众也能感受到子弹从耳边擦过的恐惧。

从观影体验上来讲,《敦刻尔克》最好不要二刷,因为这是对生理和精神的双重拷打,这一次诺兰突破自己,一点儿也不讨好观众。

从制作层面来讲,我还是蛮喜欢的,总分10分,能给8分。本片的摄影、音效是毋庸置疑的好,很大机会会获得奥斯卡提名甚至获奖,音效剪辑、混音基本上十拿九稳,摄影今年竞争还是蛮激烈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都是挺强的对手,获奖还有悬念。配乐的话,见仁见智,有的人觉得很震撼,有的人觉得喧宾夺主,获提名应该不成问题,但获奖就难说了,毕竟今年《好时光》、《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OST都蛮强的。最后是导演和原创剧本,感觉挺悬的,昨天威尼斯达伦的《母亲》和陀螺的《水形无语》都大爆,加上乔治克鲁尼的《迷镇》是科恩兄弟编剧,还有刚刚特柳赖德大爆的《伯德夫人》和《至暗时刻》,《敦刻尔克》的冲奥之路并不明朗。

最后谈谈翻译问题。没错本片的内地中文翻译就著名的毁了《环太平洋》和《银河护卫队》的贾秀琰女士。不过好在《敦刻尔克》台词少的可怜,并没有给贾翻译太多表演空间,但还是有「Home」通篇翻成「祖国」这种突兀的地方。Home的确有祖国的意思,对于我们中国人可能家国不分好理解,但对于英国人诺兰来说家是家国是国应该分的很清楚,《敦刻尔克》感觉更多是表现战争里个人的逃亡和求生,而不是家国情怀。而且通篇翻成祖国就有点突兀了,对于肯尼思·布拉纳饰演的将军说祖国没啥大问题,但对于只管逃命的士兵感觉翻译成家更合适。我第一次观看是HK看的,都是翻译成「家」,而且本片前期宣传也是主打「家」这个意思,通篇翻译成「祖国」就有点脱离导演要表达的意思了。

原答案▼


《敦刻尔克》:年度最佳还是诺兰最差?(附送无剧透干货观影指南)


文/ CHRIS NASHAWATY( Entertainment Weekly《娱乐周刊》 ) 、 KEVIN CARR (Fat Guys at the Movies )、天马星

/天马星

注/本文所有内容已获授权,未经许可不得二次转载

目录/

一、《敦刻尔克》:今年迄今为止最好的电影

二、《敦刻尔克》:克里斯托弗·诺兰最差的电影

三、摄影:奥斯卡提名有望

四、配乐:寂寞大神再次助力诺兰,冷厉大于史诗

五、表演:小鲜肉表演扎实,汤老师发挥不大

六、导演:老派诺兰实验性突破

七、观影:非典型战争片,70MM胶片和IMAX 4K是最好选择


一、《敦刻尔克》:今年迄今为止最好的电影

BY CHRIS NASHAWATY( Entertainment Weekly《娱乐周刊》 )
译/天马星
评分:A/A+

这还只是二战开始的几个月,但它看起来就像是二战终结。在1940年5月的最后一周,超过30万名英军士兵,与法国、比利时和加拿大军队一起被德军逼退到敦刻尔克海滩。一个法国最北端的沿海小镇,对于被牵制的盟军来说敦刻尔克是个不幸的地方。海港太浅,大型英军军舰无法靠近救援,海滩上的人被困这里无处可去。他们在沙滩上排成一列,坐在那里等待着可能被救赎,抑或是更可能的死亡。可能最残酷最讽刺的是,他们实际上能够看到26英里之外海峡对岸的英格兰海岸线。获救是这么近,又那么远。

在这看似无望的情况下,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最辉煌的时刻降临了。如果这些士兵被屠杀或被俘,英国很可能将被迫向希特勒投降。历史书也将会被改写,甚至是用德语印刷的。但是,多亏了无数的平民水手,多亏了他们将一艘艘小型非军用渔船和游船集合成一只舰队,穿过海峡来转移他们的孩子,这个国家还活着,还一直在战斗。在这场战争的死亡转折点(代号为发电机行动)的之后几十年里,敦刻尔克已经成为英国"赤壁"的代名词——一个如何反败为胜的光辉例子。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以及在此之前紧张的日子)正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最新的大型史诗巨片《敦刻尔克》。诺兰的意图就是打造出英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如果能想象出那部电影的动感,那么将其中的令人神经紧绷的29分钟的登陆作战延长到107分钟,这就是《敦刻尔克》呈现的样子。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记忆碎片》、《黑暗骑士》和《盗梦空间》的导演不仅仅给我们讲了一个毫无尿点的紧凑的故事,还为我们带来了老派的匠人电影。

我不认为导演会介意被称作"老派",当然这不是间接地恭维他。就像昆汀·塔伦蒂诺和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一样,诺兰是一个电影的复古和纯粹主义者,在他的信仰中,他是一个传承者。他认为,在那些冰冷数字技术中,一些不可言说的东西被丢失了:那些温暖的、充满颗粒感的、像诗歌一样的胶片体验。采用65mm和IMAX胶片拍摄而成的《敦刻尔克》是一种完全的沉浸式体验(建议到升级的IMAX影院观看)。两个小时,你的所有感官都会被控制。

诺兰,同时也是本片的编剧,分别从海陆空三个不同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同时他将这三条故事线无缝地编织在一起。(以下为剧情简介,为避免剧透,故未翻译)

诺兰先是缓慢地切进战斗的场景,然后加快再加快,大大增加了画面的紧迫感和危险感。他的剪辑就像个节拍器,时而加快速度时而扣人心弦,使得电影悬念丛生。我们所期待的诺兰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成为杰出的视觉主义者,但《敦刻尔克》与他之前的电影不同的是,他的视觉语言能够通过我们的听觉而得到加强。在音乐的背景下,一种跳动的节奏,感觉就像恐慌时血液涌进你的耳膜一样。秒表滴答滴答的声音,逐渐增加你的紧张感,直到你再也无法承受。上述的感受得益于汉斯·季默一步一步推进的配乐。季默是一名一流的作曲家,过去十多年里他为许多大片创造了华丽的配乐,这一次他减少了令人惊讶和敬畏的管弦乐,反而追求一种悲惨的冷酷的感觉。尽管和电影中的表演一样棒(尤其是马克·里朗斯和汤姆·哈迪,对于1d的粉丝而言,哈卷的表演也很可靠,无缝地融入了整个团队),但这并不是一部宏大的、戏剧性、充满让人思考时刻的电影。这是一部需要全身的感官体验的电影,它会将你拉进它束缚当中,让你直接进入战争的迷雾中。因而在字幕滚动结束后你的情绪会感到无比疲惫。

在《敦刻尔克》的最后,最突出的不是它鼓舞人心的信息,也不是日常的英雄主义。而是一幅副小小的画面,积聚起来就像某幅壁画的某个角落里的细节一样不可磨灭、不可动摇。一个PTSD士兵逐步走向死亡,一架被击中的德国飞机像纸飞机一样悄无声息地盘旋着坠入海洋,一群护士给被救的还惊魂未定的男人们分发茶水,安抚他们。这是一部发自肺腑的、耗资巨大的电影,可以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当然这也是今年迄今为止最好的电影。


二、敦刻尔克:克里斯托弗·诺兰最差的电影

BY KEVIN CARR (Fat Guys at the Movies )
译/天马星
评分:2.5/5

对于一些回应甚至承认影评人观点的导演们,我比较无感。毕竟,导演有导演该干的事,他们也应该专注于做好分内事。我们这些影评人当然也应该尽影评人之职。毫无疑问,一个导演的工作就是拍电影,回应影评人通常很少能带来理性而又成熟的成果。

即使从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好导演到卖拷贝这样的差导演都在这上面翻过车,多数情况下,克里斯托弗·诺兰也都躲雷成功。但是,我还是不禁觉得,诺兰的新电影《敦刻尔克》是对他之前电影的很多过激评论的一种回应。

他被批评拍了太多奇观电影,于是他这次就拍了一部真实的战争故事。他被批评总是用音效和音乐打乱对白,于是他这次就拍了一部极少对白且大部分是术语的电影。他总是被批评电影时长过长,于是他这一次就在两小时内完成了电影。他总是被批评电影角色没有情感内核,于是他就拍了一部没有角色成长和角色曲线的电影。

在某种层面上,《敦刻尔克》绝对是一部大师杰作。如果你是一个热爱胶片电影,经常光顾最近的70mm胶片展,并且痴迷于实际的电影制作技术的迷影者,那么《敦刻尔克》就有很多令人着迷的地方。当时我参加的媒体场是数字放映,图像清晰得令人吃惊。实际应用的效果令人难以置信,必要的数字光学效果甚至耀眼到有时会出问题的地步。

在这个层面上,《敦刻尔克》就像一张明信片,能捕捉到视觉图像所能提供的所有效果。看上去棒极了,听上去也棒极了,简直看起来就是奇观异景。

然而,所有的这些奇观承担了巨大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就是一部完整的电影。

像诺兰其他的电影一样,这部电影缺少情感内核。更甚,在这部电影里,根本就没有流露出一丝感情。诺兰想要让观众自己情感代入却又固执地拒绝回应。结果就是你走进影院时,如果没有尝试过诺兰牌汽水,离开时就像买了站票的观众一样看得不过是一卷胶片,然后随风而逝。

某种层面上,《敦刻尔克》就像是《星际穿越》的极端反面。之前的《星际穿越》是浸泡在勉强的情感和马修·麦康纳的哭丧着的脸中。现在《敦刻尔克》就索性关掉情感的水龙头,让人性在这个故事中窒息。此外,由于时不时非线性的叙事结构,这部电影的虚构情节让人感到困惑而又沮丧。

《敦刻尔克》的后半段很棒,但整体上情感真空。如果《敦刻尔克》能够将背景、角色、故事和历史紧密结合,它将成为我看过的最有力量的电影之一。然而,诺兰讲的故事里的情感如此匮乏以至于他都不想尝试一下。其中有一个故事还是每一帧都充满了人性——当然大部分是因为马克·里朗斯朴素而又精湛的表演——但即使如此,它也浪费任何形式的怜悯精神。

想象一下如果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一开场就是轮船撞了冰山。当然,精湛的演出依旧还在,但是九十分钟的角色成长和观众的投入就消失了。在1997年,在大银幕上看到泰坦尼克号沉没无疑是惊人的,但是真正的"海洋之心"还是其背后的故事啊,包括故事中其他小人物面对灾难的片段。

在最后,诺兰让这部电影看起来就像是泰伦斯·马利克和迈克尔·贝的奇怪混合体。它是全视觉化的、风格化的,再加上大量的闪现。但是,它没有打破第四面墙让观众置身其中。确实《变形金刚:最后的骑士》比这部电影多了一点情感上的冲击……但那部比较猥琐。

我理解诺兰所做的选择,从士兵的视角捕捉对战争的疑惑到不同的角度逼近敦刻尔克海滩。但对于一部超1亿美元的实验性电影而言,这些都不是好的选择。


三、摄影:奥斯卡提名有望



《敦刻尔克》的摄影师是来自荷兰的霍伊特·范·霍特玛,他最初为业内所知是因瑞典版的《生人勿进》,后来霍特玛又因为《锅匠》一片获得了英国学院奖提名。霍特玛的摄影风格很多变,他的摄影是为叙事服务的,所以虽然只掌镜了15部电影,但他几乎已经使用过所有类型的摄影机和镜头(从Arri,Zeiss到Cooke,Canon,甚至是Mamiya(用于IMAX摄影机)),而且他也偏爱胶片拍摄,包括35mm和65mm胶片机都使用过。


因为《敦刻尔克》要从海陆空三个角度拍摄,且大部分使用的是15-perf IMAX胶片摄影机,难度可想而知,这也就不难理解诺兰继续邀请经验老到的霍特玛掌镜《敦刻尔克》了。


在《敦刻尔克》中有一幕镜头让人印象深刻,这个镜头中的明暗对比十分强烈,士兵背对光的一面面向深色的海洋,预示着士兵们生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而离死亡越来越近。这个在海上的镜头无法借用摇臂实现,所以只能借助Go-pro相机。



像这样通过画面的对比服务叙事的镜头还有很多,而且也借用了镜头的对比来区分故事线,《敦刻尔克》的摄影很容易让人想起大卫·里恩导演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和《日瓦戈医生》,感觉明年霍特玛会凭借《敦刻尔克》获得一个奥斯卡提名呢!


四、配乐:寂寞大神再次助力诺兰,冷厉大于史诗


《敦刻尔克》的配乐依旧是我们著名的汉斯·寂寞大神仙啦,与诺兰配合了这么多部电影,简直就是诺兰的御用配乐。说到御用,很大程度上季默的配乐成就诺兰的电影,很难想象没有季默配乐的诺兰电影会是什么样子,季默的配乐仿佛已经成为诺兰电影风格的标配。这一点可以说是把双刃剑,既成就了诺兰电影的史诗感、宏大感和复杂感,但却损失了多样性,既准确地传递影片的情绪,但同时又削弱了人物的刻画。


在《敦刻尔克》中,季默的配乐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刺耳的吉他、低沉的铜管和不间断的打击乐,都毫无保留地继承了季默以往配乐的所有优点,让人肾上腺素快速分泌,让人有一种想上阵冲锋的热血快感。而与以往不同的是,影片从始至终都贯穿着秒表滴答滴答的声音,而且不同场景秒表滴答滴答的频率是不同的,这就让观众时刻都紧绷着神经,随着跳跃的节奏,观众会有一种与歹徒搏斗的恐慌感。同时,季默还减少了大管弦乐的使用,而用低吟的和声代替,从而减少影片的史诗感与宏大感,而专注于表达小人物挣扎求生的悲惨与冷酷的情绪。


正如我上面所说的,季默的配乐准确地表达了影片的情绪,但也削弱了人物的刻画。《敦刻尔克》这部电影里,主要角色的台词特别少,影片的情绪几乎都是靠配乐传递的。因此,整部电影看下来会觉得配乐特别满,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加之其从头至尾营造的紧张感,看完了会特别的累。


五、表演:小鲜肉表演扎实,汤老师发挥不大


《敦刻尔克》很大程度上启用了新人演员,这是由于当时敦刻尔克大撤退时的士兵也绝大多数是年青小伙子。新人演员,包括饰演汤米的菲昂·怀特海德,饰演彼得的汤姆·格林·卡尼,以及饰演亚历克斯的哈卷(哈里·斯泰尔斯),首先在形象上就非常符合绝望而又弱小的年青士兵,加上台词非常少,所以表演上挑战性不大,他们都很扎实地完成了演出,至少是不出戏的。


影片塑造得最好的两个人物形象应该是马克·里朗斯饰演的道森先生和基里安·墨菲饰演的一个患有PTSD的士兵,一个是要前去营救孩子的平民船长,一个刚刚逃生惊魂未定的士兵,这一条线的戏剧冲突非常足。精湛的表演,加上剧烈的冲突,个人认为这条故事线是最好看的。


而本人最期待的詹姆斯·达西和汤姆·哈迪这两名演员,一个戏份少的可怜,一个全程蒙着脸,两位的发挥空间都不大


六、导演:老派诺兰实验性突破


这一条显然是非常难的。作为诺兰导演的路人粉,可以说导演在《敦刻尔克》里,不论是剧本,还是剪辑,还是场面调度都是十分出色的。前面有位同学从学院派的标准评价了诺兰,我个人认为是极其不准确的。诺兰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好莱坞体制内的商业片导演,他将先锋艺术的叙事手法引入好莱坞商业大片,同时他又坚持使用胶片拍摄,他在商业片领域所做的变革与传承,显然具有深刻的影响深远的意义。


显然,诺兰是不能和戈达尔、哈内克、达内兄弟这一类的艺术家影人做对比的,甚至无法和伍迪·艾伦、大卫·林奇、科恩兄弟之类美国独立电影人做比较,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一卦的。但是,我也不是说诺兰在好莱坞体制内就是神导,毕竟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卢卡斯还健在,大卫芬奇、昆汀还正直壮年,扎克·施耐德、JJ艾布拉姆斯这些后辈也不容小觑,但诺兰被称为业界大拿还是毫无疑问的。


说回《敦刻尔克》,这部影片对于诺兰的实验意义是大于行业的。虽然影片在镜头、叙事、剪辑等多个层面上对于行业并没有很多创新的地方,但对于诺兰本身来讲,不论是本片的现实题材,还是对于战争片的改造,都挑战不小。《敦刻尔克》拓宽了诺兰的边界,或者说《敦刻尔克》打破了影迷对于诺兰的刻板印象。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影迷认为诺兰只会拍奇观电影、悬疑大片,但其实诺兰早就在处女作《追随》中展现了自己对影像语言的把控,在《白夜追凶》中展现了对人性的刻画。


诺兰无疑是一位伟大的好莱坞导演,但说起来诺兰也是成于伟大,困于伟大。要像获得更多影迷的认可,尤其是学院派的认可,诺兰还需要不断突破自己,而《敦刻尔克》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七、观影:非典型战争片,70MM胶片和IMAX 4K是最好选择


首先,《敦刻尔克》是一个非典型的战争片,它没有故事背景的描述,而是一开场就进入战斗,一直持续到影片结束,所以观影前请做好身体准备,也不要喝水,否则尿急了,能憋死人。


第二,本片采用了70mm胶片(实际上是65mm胶片拍摄,5mm记录声音)和IMAX摄影机拍摄,因此最好的选择是70mm/IMAX影厅观看。


第三,放低期待,本片可能不是诺兰最好的电影,但一定是本年度迄今为止最值得观赏的电影。


第四,关于本片的背景。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在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西欧国家。德军的主攻由左翼的A集团军群指挥强大的装甲部队,向马其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坦克无法通过之崎岖森林阿登山区进攻,令向比利时进军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联军大出所料。


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击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被包围在法国北部法兰德斯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400,000名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唯一希望。


撤退从5月26日开始进行至6月4日结束,历时9天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000人、法军约95,000人、比利时军约33,000人。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同时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短短10天时间就把340,000大军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大量的有生战斗


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或者看看我其他的回答

大白:电影史上,有哪些经典的少女形象?

大白:电影史上有哪些动人的镜头?

大白:如何评价电影《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

大白:为什么最近几年类似《黑客帝国》、《指环王》、诺兰《蝙蝠侠》三部曲的有深度的商业电影越来越少了?

最后祝观影愉快!


user avatar   hei-se-bo-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很不喜欢这次Hans Zimmer的音乐,太吵了,情绪的带动完全靠音乐。简单来说就是喧宾夺主;

2,海陆空一周一日一小时,形式感大于内容深度;

3,多线的故事并行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拿手活;

4,片子的宣发厉害呀。把定位从战争电影转变成悬疑电影,这个宣发策略洞察犀利;

5,只要诺兰坚持拍2D,就值得掏钱看了;

6,对诺兰的痴迷,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人们对尼古拉斯·凯奇的痴迷;

7,一群民用船只出现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想的是「海盗电台」;

8,军官最后留下来有点莫名其妙,诺兰的电影,人物是真不行;

9,保罗·帕托斯·安德森依靠「血色将至」摆脱恩师阴影成就自己的地位,诺兰需不需要摆脱自己的阴影?

10,处女座碎碎念,凑齐十条。




     

相关话题

  假如二战晚五年开始会怎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纳粹军人是怎样结局? 
  如何看待 98 央视版水浒删除原著中宋江滥杀无辜的情节,将其塑造成正面形象? 
  如果你是二战苏德战争中的一个小兵,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活下来? 
  诺兰新作《信条》有哪些剧情硬伤? 
  如何简单通俗的理解整个二战? 
  二战德国投降时仍拥有700万大军,为何轻易投降了呢? 
  二战日军有没有可能拿下整个澳大利亚? 
  如果希特勒在二战末期1944年6月第二战场开辟以后想要保住小命,德军需要在哪些战役胜利或者败得漂亮? 
  为什么在海战中打中司令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二战中的战舰仍然要给舰桥最好的保护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张艺谋电影《英雄》?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在美国有像 The Home Depot 这样的建材店,为什么在中国却没有诞生这样的企业?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