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愿意回收纸箱是好事,但你可以仔细看看这消费“节日”:
不限于此,京东这几天也在宣传“在双十一期间,在储、包、运全链路节能减少 2.6 万吨碳排放”,你就可以想象这事本身的排放量是什么样了。
这是“先将人打一顿,再给人贴个创可贴,声称这是救死扶伤”。参与者自己感动一下就行了,不要放任电商平台这样糊弄你。那些平台如果认真要减排,应该先好好清理平台上出售的各种质次价高、排放量巨大的垃圾产品。
你在生活中能做的减碳环保行为当然很多,但大部分属于“杯水车薪”。要大份额的话,不要乘坐靠化石燃料驱动的交通工具去旅游,每年起码能节约几百千克排放量。不要买一时冲动下单、到手几乎不用的各种破烂,又能每年节约从几十到几万千克不等的排放量。房屋的隔热可以找专业团队改良一下,节约冬天供暖或夏天制冷的能耗。
垃圾回收(尤其是塑料垃圾回收)在全世界的效率都相当有限,许多分过类的垃圾最终还是被焚烧或填埋了,你不必太在意这些。
可以参照我过去的回答:
个人觉得法律责任与贫富无关,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作为挡箭牌。
我觉得这个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让一些人钻空子。
可能对于这个孩子确实是无心的,不是有什么仇恨的心理,纯粹是为了好玩,但是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有钱就赔偿,没钱就原谅的对待方式,只会导致一些处心积虑的人钻空子。
万一,有些人就是仇富,就是刚好自己贫穷,发现有可以免于责罚的方式,又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也去用油漆泼洒呢?
事发后,可以装作无辜的样子,贫穷的样子,是否可以免于责罚呢?
当一个人因贫穷免于责罚时,我认为车主可能是“善良”,但衍生出来可能滋生的是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被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么做本就存在不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有幸免于处罚,就容易让部分人钻到空子。不应该因为穷就可以免于法律知外。
我觉得他虽然是小孩,但是不损害他人利益,乱碰他人东西的简单道理应该是懂的。并不是无知。
如果免于责罚,其实某种程度上,只会让他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对他的教育而言也许也并非是件好事。
责罚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训。做错了事,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
孩子未成年,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为其负起责任。
家庭条件不好,可以分期付,分期赔偿,可以定出一个赔款计划,以后慢慢还。
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否则,做了错事,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可以免于赔偿,是不是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纵容?
孩子的过错,家长需要赔偿。
这样,家长以后也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