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给孩子买本十万个为什么吧,他会自己找答案的。
哈,准确的说法是人体皮肤的冷热感受并不仅是外界温度高低,还与热量散失快慢相关的。
外界温度相同的话,热量散失越快,人感觉越冷;热量散失越慢,人感觉越热。
比如冬天里的铁和木头,同样温度,铁会摸起来更冷,就是因为铁传热快,能够很快将人体热量带走,所以铁感觉冷。
而同样30度的空气和水,由于水的导热性更好,所以水比空气冷。
更正说明:
经几位知友斧正,冷热神经细胞是感受温度高低,而不是原答案中的感受热量散失速度,答案已修改。
至于为什么冷热感觉和热量散失速度相关,简单讲就是神经细胞位于皮下真皮处,外界温度首先降低的是表皮温度,表皮温度进而以梯度方式降低真皮温度。而外界介质若导热性好的话,会大幅降低表皮温度,故感受更冷。
详情可参见 @南囿乔木 的答案
建议可以先给孩子讲导热性理论,若孩子对皮肤为何能感受热量散失速度有兴趣,则可进一步引入皮肤温度梯度理论。
让孩子摸摸课本,再摸摸钢尺,他会发现钢尺比课本更凉。
其实在同样环境下的钢尺和课本的温度是差不多的。
为什么摸相同温度的东西,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因为人感觉到的不是温度,而是体表的热量损失。
之所以钢尺摸起来更凉,主要是因为钢尺的传热能力更强,你摸钢尺的时候,他从你手上吸走的热量更多,所以钢尺要更凉。
因为人的体温大概是36.5摄氏度,所以30℃的洗澡水会从你身上吸走热量,然后就会让你觉得冷。
至于为啥30℃的气温会让你觉得很热?这里的热,不是由于处在30℃的空气中,空气向你传递了热量,而是由于处于30℃的气温中,阻碍了你的身体向外散热,所以你才会觉得很闷热。
空气的传热特性是非常差的,热导率(表示物体传热能力的物理量)只有0.023W/(mK),而水的热导率为0.6W/(mK),是空气的30倍。
所以,你在30℃的水中会感觉到清凉,而在30℃的空气中,会感觉到闷热。
如果在30℃的空气中,吹来一阵风,其实也会感觉到凉的,这是因为发生了对流传热,把热量从你身上带走了。
估计讲到这里,小朋友已经蒙圈了。
去看看知乎版十万个为什么,放松一下吧。
大人可以翻翻《传热学》。
这是人体的红外温度图,越亮的地方,温度越高~
人体在110度的桑拿房可以坚持17分钟(桑拿浴世界锦标赛_百度百科)。
但是让他进去100度的热水里,1分钟就得死,5分钟就成水煮鱼了!
因为水的比热容远大于空气。
单位时间内水能传给你的热量远远多余空气。
人通过皮肤感受冷暖,当皮肤温度是33℃时,刚好能感受到寒冷。
在30℃的空气中,你的皮肤温度是35.49℃,所以你会觉得热。
而在30℃的水中,你的皮肤温度是30.39℃。你不仅会觉得冷,而且比在空气中冷很多。
人体核心温度,主要由大脑、肌肉,以及内脏产生。尤其是在静息状态下,内脏产生的热量最多,达到56%,又以肝脏为最。
人体核心部位的热量,从内到外传递到外,会形成温度梯度。所以皮肤温度,会介于环境和核心温度之间。
而人体的温度感受器,正是位于皮肤中,靠近表皮的位置:
当皮肤温度低于13℃,超过50℃时,人体以痛觉为主;
在33~46℃的范围内,只有温觉;
温度低于33℃时,冷觉感受器被激活,同时感受温觉和冷觉。
当人在室内无风,处于静息状态时,机械功为零,所有的新陈代谢能量,全部转化成热量释放出去:
直立状态下,人体新陈代谢率为[1]。
根据许文生氏公式:
可得,170cm,60kg的人类表面积为: 1.65m^2。
我们再乘以代谢功率,就得到了静立状态下,人体新陈代谢总功率:
也就比一个100W的灯泡功率高那么一点点。
呼吸散热包括呼吸蒸发散热,直接呼出和吸入的热量差值。
由于呼吸散热的值相对不高,且这不是本篇讨论的重点,不做深入讨论。
我直接给出呼吸散热的计算结果:
也就是说,在30℃环境下,通过呼吸散掉的热量为新陈代谢总功率的3.336%,差不多正好是1/30,不到5W,能点亮一盏小台灯。
剩下的29/30的热量,都是通过皮肤散发的:
皮肤散热,包括三个部分: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物体对外的辐射通量(单位面积对外的辐射功率)为:
人体损失的辐射热功率,等于向外热辐射减去接受到的热辐射,即:
为皮肤温度, 为空气温度, 为人体表面积。(下同)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物体表面的对流换热为:
为空气对人体的自然对流系数,有经验公式[2]:
也即:
30℃静息状态下,一般不会出现汗液流下的情况,皮肤上的汗液总是能蒸发,那么:
皮肤蒸发热功率:
有经验公式[3]:
此处 是皮肤的摄氏温度。
带入数据,得:
◆考虑整个人体的皮肤散热平衡,有:
带入空气温度,于是得到体表温度为:
308.64K,也即35.49℃。
这个温度高出体表舒适温度2.5℃左右,所以人体会感到热。
当人泡在30℃洗澡水中时,有同样的热平衡,只不过水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比空气大得多,甚至能超过100倍。
水的自然对流系数为:200 ~1000W/m^2·k。
它的大小主要受水的流速影响,在人体静息状态下,我们可以取值200W/m^2·k。
在低于33℃的水温中,人体几乎不发汗,汗液带来的热量流失忽略不计。
那么,此时的热平衡有:
易得,人体在水中的皮肤温度为:
303.54K,也即30.39℃。
这个温度,十分接近水体的温度,比33℃这个人体产生冷觉的温度低了2.61℃。
最后我们得到这样的结果:
人在30℃的空气中,比起在水中,皮肤温度低了:
35.49-30.39=5.1℃
如此大的温度差,对于人体来说,是相当明显的。
对于年龄足够小,只知道温度的孩子,用本篇开头的三句话回答就足够了。
对于理解能力够好的小学生,可以告诉他空气和水都是流体(会流动),水的密度大得多,在流动的过程中,相同温差下,水流动带走的热量比空气多得多。
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则可以向他科普牛顿冷却定律。
理想状态下的牛顿冷却定律,中学生足以理解,当他明白水的对流换热系数远远大于空气时,本问题也就解决了。
当然,告诉孩子水的导热系数更大,也是可以的。毕竟,液体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和导热系数是有关联的(本质上是因为热导产生液体的冷热对流,从而进一步增加热量流失)。不过,仅仅科普导热系数,无法定量分析。
对于物理足够好的高中生,那么就可以直接上成人版回答了。
注意:你可以给孩子说一开始接触水热量流失更多更快,但千万不要说,长期待在水中,流失的热量更多更快。
人体从空气进入水中,的确会在入水的刹那,热量流失更多。如果是一直待在水中,流失的热量是大致相等的。因为人体热量平衡时,总热量的流失只和新陈代谢有关。而温度变化范围不是很大时,人体新陈代谢功率变化不大。
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拓展孩子思维,问他: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影响人体温度的因素除了环境温度外,还有衣物隔热、空气湿度、空气流速、太阳照射(其它热源)等等。
当吹大风,形成强制对流,空气对流系数可高达100W/m^2·k。
足以让皮肤温度低至31℃,让人感受到冷。
所以,要「30℃洗澡水有点凉,30℃的气温却很热」的问题成立,需要限定条件。
当然,家长也可以传承知乎传统,先问孩子: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好家伙,这不是传热学的经典问题吗?
人对冷暖感觉的衡量指标是散热量的大小而不是温度。当人体皮肤散热热流为58w/m2时,感到热;为232w/m2时感到舒适,为696w/m2 时感到凉快,大于928w/m2时感到冷。
此外,30°的气温下,与人体进行热交换的是空气与皮肤的对流传热加上热辐射(户外阳光下)
对流传热公式:q=hΔt,其中h代表对流换热系数。h的大小与几个因素有关,即流体物理性质,换热面形状,流速,有无相变等等。
30°的水是水与人体进行热交换。h水远大于h空气,或者说水与皮肤的换热强度远大于空气与皮肤。即,散热量大。
所以人在水中感到更冷。
—————————————————————
至于怎么和小朋友解释。
空气和水都有一种吸走你身上热量的魔力,顾名思义,你的热量被吸走了,你就会感觉到冷。吸走的越多就越冷。
但是这个魔力有大有小。空气是小魔王,吸走的少一些。水是大魔王,吸走的多一些。
所以我们冬天为什么要多穿衣服啊?就是因为在冬天,空气这个魔王,吸走我们热量的能力变大了,我们就要穿上衣服这个铠甲来保护自己不被他吸走。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