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为什么头屑看起来是无限的?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动物体内,干细胞往往没有表现出分裂次数限制(至少在动物的寿命之内不会耗尽分裂能力)。在人体内,不断替换头皮的表皮干细胞在一生中可以一直分裂,不会用完。人体其他组织的干细胞也具有类似的性能,通常能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性能水准。就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人的造血干细胞的性能在 110 岁以上显著减退,此时其他器官也经常呈现慢性炎症、机能不全的状态。

题目谈到的“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大抵源自一些“媒体”在传播“海佛烈克极限”概念的过程中反复丢失细节形成的简化信息,人们常常将其误解为“人体的每一种细胞的分裂次数都有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 你可以考虑一下“婴儿体内的所有细胞实际上来自父母的生殖细胞”,在人的传代过程中,生殖相关细胞的分裂次数实际上在不断扩大,人的细胞若都适用几十次、几百次的分裂次数限制,人类繁殖不了几十代就会灭亡。这和现实不符。
  • 因此,生殖相关细胞的分裂次数造成的影响必须能在特定的场合(例如形成受精卵之后)重置(实际上,这就是重编程)——那么,可以想象,其他细胞也可以或多或少地使用类似的机制来重置分裂次数的影响,或至少在功能正常时将分裂次数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海佛烈克极限是“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至多在分裂 52 次到 56 次后不能再分裂”,原因包括而不限于“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在分裂时的端粒缩短速度超过端粒酶的修复水平”“那些细胞积累的 DNA 甲基化影响了分裂所需的基因的表达”“那些细胞在多次传代中转座子的活动影响了分裂所需的基因的表达”。人们经常将其和“端粒缩短导致衰老”的假说合并起来,将衰老归因于细胞分裂时端粒的缩短。

那其实没有听起来这么可靠。从 60 岁的老人体内取出的成纤维细胞在培养环境中的分裂次数往往并不会比从年轻人体内取出的明显减少。动物的各种细胞有着不同的性能,一些干细胞可以反复分裂成同种的干细胞、用端粒酶完全恢复端粒长度,动物在需要干细胞分化成体细胞来替换老旧细胞或损失的部分时,只需要拿出一部分干细胞去执行。

可以参照:

有办法可以将分裂到极限的细胞分子重置回到初始状态?




  

相关话题

  女性胸部的大小是和先天性遗传因素有关还是后天的培养占据主导?有没有可能母亲胸部很大,但女儿的很小呢? 
  晚睡伤肝吗? 
  如何看待羟氯喹、阿奇霉素联合治疗临床试验证明新冠病毒转阴率100%? 
  如何看待钟南山称「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后续防疫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救救孩子吧!各位护理科研大佬!骨折术后跌倒恐惧可以写吗,有新意吗? 
  想养只鹦鹉,教它说一些什么话好? 
  当我们思考的时候,脑中出现的声音是谁的? 
  蚊子叮咬艾滋病人后又立即叮普通人,然后被一巴掌打死是否会传染艾滋病? 
  截止至18日全美新冠肺炎确诊数超 150 万,包括死亡病例90194例,针对疫情目前美国主要在做什么? 
  人类个体能达到的最大输出功率有多大?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Google下一代人工智能架构Pathways?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何恺明最新一作论文Masked Autoencoders?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