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明清段子《京师十可笑》吗?
光禄寺茶汤,
太医院药方,
神乐观祈禳,
武库司刀枪,
营缮司作场,
养济院衣粮,
教坊司婆娘,
都察院宪纲,
国子监学堂,
翰林院文章。
光禄寺负责接待贵宾,因为官僚主义饭菜难吃;教坊司的官妓缺乏经济激励,质量差也不难理解。为何太医院的药方成为笑柄呢?
因为太医要给皇族看病,皇上显然不会承担医疗责任。那么,无论太医是否签字,全部医疗责任和风险都默认由由医生承担。这个签字责任非常大,大到可能要把脑袋乃至全家的脑袋送出去。既然程序上太医无法规避医疗风险,太医就会用治疗方式来规避责任。开出的都是四平八稳的药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至于效果么……皇帝因此无法享受和成本对应的医疗服务,但谁敢说实话呢?说皇上您应该自己签字?这样医生才能更尽心尽力?
翰林院的文章,太医院的药方御医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皇帝的安危,因此即便他们地位低下,但是一旦能够治愈皇宫贵族的病,得到皇族的信任,那他们就能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然而也可能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诊治失误,抑或是皇上的一念之差,这些荣华富贵就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甚至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医生职业往往世代相传,前辈的教训必定留给子孙,于是便有了越来越保守的趋势,这势必影响医术的提高和发挥。
自道光皇帝起,给皇帝看病,就明令禁止使用针灸,原因是皇上的龙体外露有失尊严。中医仰仗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在这里还如何有效地使用?平跪着给皇上诊脉,不敢抬头仰视不说,更不敢让皇上伸出舌头,看看舌苔,也不敢放肆地问问二便如何,一言不慎即可招祸。一切诊病的手段都被切断了,只能靠切脉了,而在皇权的威慑之下,那从容不迫地切过无数个病人脉象的手指,一搭上皇上的龙体,御医们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手,千万别颤抖。病势沉重的光绪,在太后面前永远温顺得像只小猫,可在太医面前动辄龙颜大怒,他略通医道,索性就口授方剂由太医开药,一药不当非同小可,而太医也不敢不从。
再看明代郑晓在《今言》中的记录:
嘉靖壬寅,西苑宫人之变,圣躬甚危。工部尚书掌太医院许绅,用桃仁、红花、大黄,诸下血药,辰时进之。未时,上忽作声,起去紫血数升,申时遂能言,又三四剂,平气活血,圣躬遂安。绅以功进太子太保,改礼部尚书,封四世一品荫子。次年绅以用药惊忧病死,上悼惜,赐恤甚厚,谥曰恭僖。按此时上遭变濒殆,微绅几不济,乃绅实冒死进药,且谓端简曰,吾此药自分不效,必先自尽。”盖绅亦不能保其必瘥也。
壬寅宫变,宫女把皇帝勒到濒死,这种情况下,谁治疗谁就要承担风险——皇帝如果死了,无论原因是伤还是药,太医都必然陪葬。所以许绅必须“冒死进药”,最后虽然封妻荫子,但还是被吓死了。可以想象,在能规避责任的时候,太医必然会尽可能规避责任,犯不上去用全家性命来赌富贵。
今天的医生也一样,他们比你更了解你的身体。签字是小事,但如果要求医生承担全部风险,医生就有100种程序之外的方法来规避风险。至于这个过程中你到底损失了多少潜在的治疗机会,那只有天知道。
其实,在抢救前要求签字完全是多余的程序,因为你来医院,本身就用行动默认了三点:
如果你不认同以上任何一条,都应该主动离开医院,否则就是言行不一,企图在占便宜的同时规避责任,毕竟没有人禁止你选择巫术自己疗伤。当然,在患者神志清醒,治疗不需要抢时间的时候,让患者签字认同治疗方案虽然无谓,倒也无伤大雅。但在急救工作中要求医生担责……要知道医院是不能拒绝对病人进行急救的,无论是否签字,如果医院或医生承担全部风险,结果吃亏的必定是患者。
德国先手术后签字侯磊
我有幸来到德国巴德贝尔卡心脏中心进修心脏介入手术,我发现德国心脏急救有两大特点:
…………
第二,心梗急救手术无需家属签字就能做。这名被飞机送来的患者是清醒的。经过和患者简单交流,心脏中心副院长余江涛教授示意我们,马上开始手术。我当时很疑惑,因为没有经过患者家属确认签字,怎么就能开始手术呢?但当时情况紧急,顾不得多问。术后,余教授向我解释,德国法律规定,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不需要术前签字,对休克和昏迷的重症患者医生有权绕过程序直接进行施救。这看似不经意的规定,恰恰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的急救理念。
在这条急救绿色通道的有力保障之下,这名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接受手术。纵观整个抢救过程,从接到电话到手术完毕,不到半小时。
相关回答:
怎么平衡「候了 5 个小时的诊,换来却是不到 1 分钟的问诊」的落差? - 马前卒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