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管轶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要再动不动做全员核酸检测了,也要进行抗体检测」,是出于哪些原因考虑? 第2页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家伙,或者说这类型公知和媒体的问题并不在于讲了什么,而在于不讲什么……

很显然这货的言论还是很有市场的……


他讲的是不是真的?当然是真的。

但是他没讲什么呢?


没讲的可太多了,这才是重点。


他没讲这个病毒在武汉爆发后直接被摁死了。

因为他潜意识里面就不认为这是人能干的事情。

因为他不觉得这是人类可以做到的事情。

他这辈子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所以他要讲,人类肯定是拿这个病毒没办法的。

没错,从人类的整体来讲,人类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与病毒共存。

但是,他故意不讲,人类本可以消灭这个病毒……


因为这违背了他的信仰……

这是这种人最有害的地方……


因为他可以为了信仰,扭曲自己的观点……而他自己还意识不到……




=======================================================


评论区中竟然还有人说,你知道管这家伙是谁么?

我倒想问你,你知道李文亮是谁么?


疫情最早预警,不是管

疫情最早上报中央,不是管

疫情最早采取措施,不是管


和上面这些人比起来,不好听的是这货整个一跳梁小丑……


管轶啥时候跳出来的?已经到了制定隔离政策的时候了,你之所以今天还记得这货,是因为这货还能在镜头前活蹦乱跳而已……


就连疾控中心的高福,也在驰援武汉,这个时候,请问这货在哪里呢?

他今天为啥能在镜头前活蹦乱跳,心里没点B数么?靠这货,你今天还能活蹦乱跳么?


user avatar   MRpang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抗体检测这个话可以说他是在阴阳怪气,黑国产疫苗,可以不搭理他,但是全员核酸这个事应该反思一下。最典型的就是前几天的上海迪士尼:

有确诊者30号去过迪士尼,于是在31号下午把迪士尼给封了,给当时在园区里的几万游客测核酸。游客所谓的风险,是这些人几个小时之前身处一个确诊者可能呆过的地方,可能存在间接接触。

但是几个小时啊,德尔塔所谓的病毒载量高发病快指的是潜伏期从原来三到十四天缩到两天左右发病,你给一群几个小时前发生过危险暴露的人捅嗓子眼意义是什么?哪怕真的测出阳性来,也跟前一天的密接行程没直接关系。

真想万无一失,就把这些人隔离开等两天再检测。想看有没有风险,可以在游客手上、衣服上、园区环境里采样检测。唯独这个全员捅嗓子眼然后放人的玩法,是用最多的资源争取最少的心理安慰。

其他的全员检测行动也是一样,搞了这么多次,普筛筛出的阳性屈指可数,这些病例真的不能用传统流调方法找出来吗?有没有人去研究哪些普筛其实不用搞,流调哪个地方要加强?一次又一次的全员检测搞到现在,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张博洋马拉松段子:

核酸检测,我最不了解的运动就是核酸检测。当年,一个确诊患者去一个地方溜达了一圈,把整个行政区划十万男女老少全都拉起来,挨个检测了一遍,没一个阳性。我不了解的是,他们的反应不是,不要随随便便就检测几十万人,病毒又不是伪基站,不会随便传给一整条街。大家的反应居然是,要不我们都试试,攒个局,每个地方都拉出几十万人,挨个检测一遍,都是阴性。你想想,第一个全员检测的地方如果在看新闻,每天看到那么多地方也搞全员检测,他们是什么心情。每一个全员阴性的结果都是在安慰他们,你看,不就是几十万人白折腾好几天吗?这有什么难的?


user avatar   zhuangshili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打完疫苗后有没有必要检测抗体?


简单的回答是:对于个人来说,没有必要;对于群体来说,需要定期监测。



这个问题实际上我在之前有说过很多次了,原因简单来说就是:


-检测抗体水平不等于检测真正有用的中和抗体,后者通常只能在科研环境下检测;

-疫苗的保护力取决于中和抗体、T细胞应答、免疫记忆等多重因素的汇总;


-市面上检测机构和检测方式五花八门,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份血清,可能在一些机构检测是阳性,在另外一些机构检测是阴性。


所以无论是中国CDC还是美国CDC,都不推荐接种完疫苗之后去查抗体,属于是多此一举。当然你很好奇、一定要检测也不是不可以,这属于你的个人自由。


这是因为接种决策基于群体的研究结果而非基于个体。我们每个人是否接种某种疫苗,并非基于某个人接种完疫苗后抗体是阴是阳,而是基于III期临床试验数以万计志愿者最终的有效率结果和安全性数据。



但是,对于疫苗生产厂商和科研机构来说,有必要定期监测群体的抗体水平。


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表明,新冠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下降速率有多快;

-较早接种的那批人现在抗体水平还剩多少;

-这个抗体水平是否足以应对感染;

-是否有必要接种第三针;

-接种完第三针后抗体水平有多高;

-之后又会以怎样的速率下降;

-哪些人在接种完抗体水平会更低一些……


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作为机构来说,有责任通过抽样的形式检测人群中的抗体水平变化。


同样的,疫苗在真实世界的表现如何,是否、何时、以何种形式加强接种,必须依赖对群体的监测结果,而非某个人自己测的抗体水平。


这里我只说一个数据。根据前段时间发在NEJM的一项研究,在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发现突破性感染者在感染前的抗体水平,只有未感染者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就是在群体中监测抗体水平的意义。一支疫苗最大的风险,在于当你身处高危环境时,它无法为你提供足够的保护。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本来不想谈这个了,说什么都会有人杠。但看见好几次了,盛情难却,现在热度应该也过了,我来说说吧。

分为抗体与疫苗、抗体与感染。管轶的文章已经看不到了,我就不多说了。

抗体与疫苗

FDA:目前不建议抗体测试来评估 COVID-19 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力[1],虽然阳性抗体检测结果可用于帮助识别可能曾感染过 SARS-CoV-2 的人,但需要对已接种 COVID-19 疫苗的人进行更多研究。尚未对目前授权的 SARS-CoV-2 抗体测试进行评估,用来评估对 COVID-19 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提供的保护水平。如果抗体测试结果被错误解释,则存在人们可能对 SARS-CoV-2 暴露采取较少预防措施的潜在风险。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为什么我们不能使用抗体测试来证明疫苗有效[2],具体的可以自己看。

大面积抗体筛查来评估疫苗效力,现在都不推荐:

一是现在疫苗效力无法完全量化,中和抗体仅仅是研究最多且最方便测量的方式之一(不是唯一),因此我们会用抗体来对比前后变化(其他东西也不太好测量),但不能用抗体来做唯一代表。

一是大面积筛查的抗体检测方式基本上就只能查存在与否,不能定量,也不能清楚具体是什么抗体,而要弄清楚后面这些信息的抗体检查方式成本高、速度慢,无法做到大面积筛查。

抗体与感染

现在大家对核酸检测都知道了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我之前也在视频里聊过,也说过「任何方法都难完全避免」。

抗体检测也不例外,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都存在,在筛新冠感染的时候,会筛查两类抗体:IgM和IgG。据研究,IgG/IgM 组合在 1 至 7 天敏感性为 30.1% ,8 至 14 天敏感性为72.2%, 15 至 21 天敏感性为91.4%。[3]

如果用于早期诊断,单纯用抗体筛查肯定是不行的,但是的确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

现在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很多人都打过疫苗了:

  • IgG抗体检测出来无法解释到底因为什么,阳性的人到底管不管呢?不管,测他干嘛?管,那打完疫苗不是还增加了麻烦么?
  • 只能单独检测IgM,敏感性就更低,所以大规模人群检测意义不大;不过个人认为对于密切接触者或者高风险人群来说,在解除隔离前或者隔离中期测一次核酸+IgM抗体是有意义的,时间够久抗体敏感性也起来了。

参考

  1. ^ https://www.fda.gov/medical-devices/safety-communications/antibody-testing-not-currently-recommended-assess-immunity-after-covid-19-vaccination-fda-safety
  2. ^ https://www.gavi.org/vaccineswork/covid-19-why-we-cant-use-antibody-tests-show-vaccines-are-working
  3.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584464/

user avatar   yi-jue-xing-lai-you-ying-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初管轶去武汉,说武汉疫情很严重,可能比非典还要严重,结果全网一通骂。结果后面是不是严重大家都看到了。

现在管轶说要测试抗体,检验一下疫苗的有效性,没想到也能挨骂。

这不很正常的事吗?改革开放精神,首先就要实事求是。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不说哪一款疫苗比较好。做下样本研究,找几个群体分别接种不同疫苗,然后定期检验抗体水平这事不难吧。事实上香港也已经做过了,但我把结果发上来就被知乎删了。

面对疫情,最重要的是讲科学,而不是反科学。自己把头埋在地里,不停说我牛B,这叫自欺欺人。我们既然选择了“清零”这条路线,除了必要的社会秩序管控,通过物理手段切断传播链以外,还要提高群众的抗体水平。我同意所有疫苗都不能百分百隔绝病毒传播这个论点,科学从来没有百分百。但1分和99分这总有区别吧。

以前我的老师经常说,你如果成绩是好的,干嘛害怕测验。相反每一次测验都是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查漏补缺,错题更正,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成绩。只有那些成绩差的,才会害怕测验,逃避考试。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核酸混检每人成本大概10块,抗体每人成本大概100多。

多出来的钱,管医生不要只动嘴,好歹还是给个解决方案嘛。

而且很多老年人不愿意抽血。老年人慢性病多,体虚,一抽血就软半天到几天。怎么动员??怎么解决??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员核酸检测又不贵,按照10:1混采,一个100万人口的区或者县城,只需要10万次核酸检测,就算把核酸检测的全部有的没的成本都算进去,按采一次核酸100块钱计算,也不过区区1000万,这可比动不动就封区、关闭娱乐场所、停止堂食来的便宜多了。


要是各个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标准做普筛,去年疫情就结束了。


user avatar   long-yu-42-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知道其他的,我就知道清零政策好。


user avatar   hu-you-91-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年轻的时候遇上陈水扁和吕秀莲的两颗子弹,当时众说纷纭,后来他们请李昌钰过来调查。李昌钰来之前,两岸媒体(特别是台湾媒体)各种吹捧,什么“现场之王”、“当代福尔摩斯”,当时的说法是李昌钰一来,那么这个事必然会水落石出。

结果调查了个寂寞。

从此以后,我对于这种名号响亮的人物就不怎么感冒了,当然他们本事是真有,但平台太小,搁中国这样的大平台,就不好使。

古龙在《欢乐英雄》中郭大路那一大帮子名声显赫的师傅:‘神拳泰斗’刘虎刘老爷子,‘无敌刀’杨斌杨二爷子、‘一枪刺九龙’赵广赵老师、‘神刀铁胳臂’胡得扬胡大爷。

这个逻辑其实也比较通用:武林中有样很妙的事,那就是外号起得愈吓唬人的武功往往愈稀松平常,尤其是“一枪刺九龙”“神刀铁胳臂”这一类的名字,更像是走江湖卖把式的,真正的名家宗主,若是起了个这么样的名字,岂非要叫人笑掉大牙。

套用在现实中是这样的:真正的“名家宗主”,他们的名号应该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至于什么“病毒猎手”,也就跟刘老爷子、赵老师、杨二爷、胡大爷一个路数。这其实是港台媒体受西化影响后的产物,中国大陆的许多媒体在1949年之前也是这副德性,屁大点事给你渲染得千年难遇,普通的专家跟你吹成旷世奇才,前者为了抓眼球,后者为了镇场子刷逼格。

就像这个采访,如果说采访管轶,大部分吃瓜群众也不知道管轶是谁。你加一个“病毒猎手”,哦,这是一个专家啊。然后再加一句“最早去武汉、最早提出警告”进去,哎呦,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人设也有了。

通过这样的新闻话术一包装 ,专业性、前瞻性、人品,全都镀了金。

首先我们要明白,香港那边的媒体和知识人有个毛病:北佬都是不行的,虽然又强又大,但不如我们短小精悍。他们只知道奉承北京,不如我们够西化、够独立、够自主。

你们看管轶这个事是不是也是这个味道:解决问题,靠的是某某具前瞻性、专业性、人品好的某某个人或小团体。而这些专业又高尚的人,是北佬不喜欢的,北佬就喜欢陈薇啦,钟南山这种俯首帖耳的人。

事实上管轶懂个啥?他那些荣誉主要是搞禽流感得的,哦,研究禽流感很厉害,所以研究新冠也厉害?

这些人,本事是有的,观察问题的眼光也是有的,但是动手能力嘛,呵呵.......这个年头,其实最容易最轻松的就是做“乌鸦嘴”,反正我只管说,事情让人家做,最后解决了事,大家还得夸奖劳资有先见之明。

他连基本的情况都没搞清楚。

首先,中国实行的是“动态清零”,而不是“绝对清零”。只不过为了方便,一般称为“清零”,事实上是允许确诊出现的,你加强管控逐渐清零即可。在下达任务时虽然严苛,但并非按照绝对清零的路子,否则这些天多少官员得下马?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无所得 —— 这样的道理都不懂? 这也侧面说明他对于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了解肤浅。

另外,做一件事,都有其目的性,全员核酸检测的目的,是在发生感染后,出于阻断传播的目标,以防万一。所以不存在什么“动不动做全员核酸”,都是在某个城市发生确诊后,以村社或街道为单位开展核酸检测,如果发现了新增,在逐步扩大范围。

但某个地方出现确诊后,不想着阻断传播,而是先看看疫苗有多大作用?这逻辑不是一般的清奇。

事实上,这些专家说的话,也仅仅是一家之言,你听听也就算了。

这里讲个真实案例,重庆出现确诊后,要进行全员核酸,所以做物资准备外,还进行视频培训。参加培训的主要是镇街、村社干部、医护、少量志愿者。

培训内容很多,包括检测点的设置、物资准备、信息系统录入、居民名册的制定和通知、核酸检测时注意的要点、现场秩序维护。然后分别就出来了:村社的认真听检测点设置、物资准备、居民名册,医护认真听核酸检测时注意的要点、志愿者认真听秩序维护。

从事每项专业工作的人,他往往只管自已负责的这块,自已怎么方便怎么来,其他的怎么样他不管的:村社的不会管你核酸检测注意些什么,医护的不会管你怎么通知居民、志愿者不会管你怎么调配物资。

管轶就是这样的一家之言:他只考虑医学问题,你从他的专业角度去看,完全没有问题。

这样的人我今天才遇上一位,是个老医生,他就说这个病一直做全民核酸不行,再说死的也只是老人和抵抗力差的。 从专业角度看,道理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疫情防控并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还涉及到组织、经济、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管轶懂这些么? 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甚至还不如一个区县和街道的分管干部!


比如,当出现确诊后,是做全员核酸还是抗体检测? 同时进行是不可能的,基层人手不够,而且极容易发生混乱。如果放弃全员核酸做抗体检测,试问你在已经发生疫情的情况下,这样做意义有多大?

再比如,抗体检测,需要检测多少?你怎么去动员?动员的标准是什么?

抗体检测的比例是多大?就中国的人口量级,不然基层动员,光蜻蜓点水有屁用,如果基层动员,那特么还不如全员核酸呢。

这位老兄能力是真有,不过平台太小,格局也小,以为大陆跟香港是一个体量的么。香港那种地方,这样做有合理性,搁大陆就不行了。

对了,刚才有人给我发了个这.......呵呵。



user avatar   yang-lei-96-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0年年初他离开武汉前接受财新专访,是全球第一个严厉警告疫情无法收场的顶级传染病专家。结果在知乎上被一群【】喷。

然后看了一下回答,嗯,【】比去年少些,但还是不少。一个个都是懂王,也不知道谁给的自信,觉得自己比发了几十篇顶刊和拿了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的顶流更懂病毒和流行病预防。井底的宣传给你的?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钟南山说「中国疾控中心地位太低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年轻的你做好接力的准备了吗? 
  我有三个问题:一是踢球的人会不会可能猝死;二是尸体如何开口说话;三是特异性体质者死亡怎么定性? 
  月经有存在的必要性吗?随着人类进化,月经会不会消失? 
  在此次疫情中,武汉人究竟比其他省份的中国人多付出了什么? 
  如何看待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绝食? 
  如何看待妻子移植当天俩哥哥反悔 丈夫医院门口跪求岳父? 
  舌苔能否从生物学解释? 
  日本将未纳入接种范围的阿斯利康疫苗捐给台湾省,台「驻日代表」鞠躬致谢,你怎么看?对台湾疫情会有何影响? 
  3 月 24 日媒体报道称特朗普向韩国寻求医疗设备支援,你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美国以 11 月 8 日为期限,向多家芯片相关企业勒索数据,目前各家提交情况如何?会产生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2021双十一期间什么微单相机卖的火?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