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民工说说自己的看法,纯属猜测,如果雷同纯属巧合。
1.济民可信大概率是被骗,想做高利息存款(利息前置,渤海买存款)利息是由资金中介或者华业给的,最终反应在贷款成本上。一般的银行买存款的利息大概是6.5左右,(渤海在央视的采访中说济民拿了华业三倍于渤海的利息,就是1.69*4=6.76,基本吻合)如果是质押类的“非阳光存款”,价格起码十个点以上。毕竟对于华业而言,只需支付高额利息,就能省去巨额的资产质押,如果他们有短期获利巨大的套利业务或投资项目,这肯定值得一博。对于渤海而言,有人给华业做足额质押,那么放贷款就会变得很容易,审批手续可能可以简化,因为这属于低风险业务了。你想想,你找我贷款一个亿,用一个亿的现金来抵押,或者有人用一个亿的现金给你担保,即使违约,也不需要复杂的资产处置,直接扣划就完事了,不会形成不良贷款损失。所以这样分析,济民大概率是被骗了,想着做点高收益的阳光存款,结果资金被挪去做非阳光存款。毕竟没必要为了几个点的前置利息把几十个亿质押给外人。然后很大可能华业石化付出了高额的利息(银行实际贷款费用和外部资金费用➕打点费用)结果利差被资金中介和渤海的高管两头吃。然后因为华业的投资项目或者某些原因导致没能及时偿还贷款,事情闹大(如果能及时偿还,应该不至于诉诸于法律和媒体,会选择私了)
2.渤海现在仗着自己没有直接利息转账记录,就可以称银行没有买存款,且不知情。反而利用济民和资金中介或者华业的转账记录,说他们早就知情且达成交易,然后说我们已经掌握相关证据。以此逃避自己要对储户存款安全负责的责任,同时,因为之前济民的通稿说自己不知情,对于媒体和吃瓜群众而言,并不会懂两种存款的价格差别和风险差别,就会被引导认为“济民装无辜,不是好东西”,使得济民被之前的人设反噬,丧失舆论的支持,引起舆论的怀疑,甚至会被挖掘之前是否做过类似业务?这有可能就是渤海这段时间一直不发声的一个原因,他们在等,等待舆论把济民塑造成傻白甜的无辜受害者形象,然后这时候丢出这个,且直接在央视回应,让大众信任度拉满,形成舆论反击。毕竟当初有多能骂银行的,转头就会去骂渤海。将大众注意力转移,降低舆论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渤海总行到时候就说只是南京分行的高管违法违规,渤海内部风控不够完善,实现大事化小,减少处罚成本。
3.从九月济民报案开始,直到上周才真正发酵被外界知晓,中间银保监会为何“失声”?后续媒体为何不敢找济民可信进行深入报道?都很值得玩味。回到第二点,有可能这段时间渤海正在擦屁股,清除过往类似业务的痕迹,毕竟闹得这么大,监管迟早要来检查,提早应对。至于怎么应对检查,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上渤海官网看一下他们董事长和行长的履历。你们就懂了。
所以渤海要做的就是撇清自己不是拉存款,只是南京分行的高管违法违规的个例。甩锅给华业和济民。
而济民要做的,就是证明渤海手上的证据其实就是渤海从中牵线买存款支付的费用,(或者说是渤海授意华业支付给济民的利息),进而证明从头到尾渤海都知情且深度参与,这样通过舍弃这部份违规利息,换取存款本金的安全。
4.等待公安调查结果。大概率,渤海要一群人吃牢饭,济民大概率也要吐出高于常规存款的利息,甚至会被监管处罚,毕竟高息揽存是违反金融秩序的。但是起码可以保住自己的28亿存款,至于什么时候拿回来,就要看案件进度了,也许三个月,也许半年,也许三年五载。
5.这件事之后大概率会掀起银行的监管风暴,各个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还有没有类似业务?渤海之前做过多少类似业务?还有多少存续期间的没被爆出的业务?
当一只蟑螂被发现,就说明暗处的蟑螂已经多的藏不住了。
你们觉得这是渤海的唯一一单存单质押吗?
渤海是唯一一个有这种业务的银行吗?
济民是唯一一个做过这种高息存款的储户吗?
为什么有央企牌子就能轻易融资?
而实体民营企业却融资难?要通过买假央企的牌子?或者支付高额费用绕道融资?
为什么南京分行的高管无视法律铤而走险?为了应付业绩考核还是个人利益?
这些才更值得监管深思吧。
相信事实终会大白,
也相信能够让这个唯业绩论的浮躁金融考核风气有所改善,
让更多的金融民工忠于本职工作,
让更多需要融资的企业有畅通的融资渠道,
让更多的储户有一个安全的储蓄环境,
也要有正常的风险收益与合规意识,
不要盲目追求高额收益,
毕竟,
你贪图他的收益,
他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今日更新:
我一直说是根据公开信息推理猜测,两边都是有过错,但是刚刚就有南京的来打电话给我。他们怎么拿到我的号码的?
这条回答不知道能存在多久,可能晚点就会被删帖,现在连讨论也不允许了。
我的核心点都是注重合规经营,注重基层员工的安全和保护。
不要将合规只是拿来对基层员工使用,拿来当成扣分扣绩效的工具,而是将它变成银行长久经营、保障储户资金安全、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的基础。
今日更新:
之前很多人都觉得内控和业务流程如何严密,把国有大行标准去套小的股份制银行。
用客户理财对接自营资产,和之前雪松用信托产品给自己融资、恒大用盛京银行给自己融资有什么区别?
今日更新: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消息,11月12日,证监会国际部对渤海银行(09668)出具境外上市反馈意见。
具体如下:
渤海银行
一、请补充说明你行报告期内对相关监管部门行政监管措施、处罚的整改落实情况。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法律意见。
二、请补充说明你行关联交易风险情况,关联方包括但不限于“泛海系”等的授信额度,关联交易风险对你行业务运营的影响,以及是否对本次发行构成影响。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法律意见。
三、请补充说明你行资产质量情况,尚未调整纳入不良贷款的相关贷款和资产情况,若调整纳入,请说明对你公司不良贷款率等监管指标的影响。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法律意见。
四、请补充说明你行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展业情况,并说明上述业务是否存在经营和合规风险,若存在风险,是否已按规定计提相应减值准备,是否对本次发行构成影响。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法律意见。
五、请详细说明你行南京分行存款人无锡济煜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相关存款为第三方提供质押担保的情况,公安机关是否已立案侦查,你行相关从业人员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不当操作行为,相关事项进展情况,以及该事项是否对你行本次发行构成实质性障碍。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法律意见。
六、请补充说明并披露你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运行,你行业务流程的合规情况。请说明你行董事、监事、高管选聘履职情况。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明确法律意见。
七、请说明你行所涉未结诉讼、仲裁案件的进展情况,以及是否对本次发行构成实质性障碍。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法律意见。
今日更新:
银保监会发文,
接下来大概率各种存款存单业务、票据套利、贷款业务等都要迎来监管,
首先要自查自纠,
还要写报告,
大概率还有现场检查,
同是搬砖人的大家,
准备好加班吧。
先说个我遇到真实事件:
大概是2014年的时候,我老妈去某银行(四大银行中的一个,具体就不指名是哪家了)办理储蓄业务的时候,银行柜台的服务人员跟我妈说:“现在有一种新的储蓄方式利息高,也是定期的,推荐你存这个!”
要知道,我老妈还是挺警觉的,像以前很多银行里“某些保险公司”设立的咨询台,她从来不去的!她知道有些保险公司以“储蓄”为名行“卖保险”之实!
不过,这次可是银行柜台的服务员推荐的!所以,她觉得反正是“储蓄”,就让银行柜台的工作人员给办了!
等拿到存单之后,她反复的看,觉得不对劲,因为她发现根据存单上的描述,存的本金要到60岁以后才能提出........(具体的内容忘了,大体是这个意思.......)她觉得不对劲了,给我打电话,让我看看.......
我看了之后,发现,内容和当时保险公司以“储蓄”为名的“保险”是一个套路,当时就带着我妈去了银行!
直接找银行的经理,要求退,一开始那个银行经理各种推脱,一会说,这个就是银行的业务(实际上是他们联合保险公司搞的!)一会说,我老妈已经签字了........
我当时就火了,在大堂当着很多储户的面说她们银行欺诈,要举报投诉她们........
好在最终,给退了.........我带着我妈去别的银行存了定期........
说实话,在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让我不自己觉的想起几年前的这件事!这可还是四大银行之一啊........所以,渤海银行的事情,我并不感到奇怪!我们必须要看清一点——储户才是真正“弱势群体”!
我看到相关报道里说,涉事企业拿了“高额利息”.......即便真的有这回事,银行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还有,我好奇的查了一下,渤海银行的情况:
请注意,这个董事长:
从公开的履历来看,这位董事长是从银监会调到这个银行的........
作为旁观者,我无权去揣测什么,只是希望银行作为金融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切实保障储户的权利.........别太过分..........
最后,有个词叫:“冰山一角”。这个词可能不仅仅能用在这一件事,一家银行.......就问你,怕不怕!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凡各种人狗冲突中,没听说过狗主一方自杀的。罕见人的一方对狗主一方的人用各种暴力的。
狗主和拜狗者一方抱团人肉他人,骚扰他人,辱骂他人,围攻他人,殴打他人,逼人退学,辞职,社死,倒是常有,很多,很多。
对了,最近还在大肆炒作所谓"反虐待动物法"。看了下这个"法"的某个所谓专家建议稿,其中称:
是的,你没看错,在散放猫狗的惩罚是"警告"或者"责令改正"起步,被猫狗咬伤需要自己幸苦追索赔偿,也只能赔偿有票据的医药费交通费等有限金额的现如今,
有些人正在试图立法,假如你胆敢屠宰猫狗或者运输猫狗肉(周全地卡死了网购猫狗肉的可能),不但要重罚你,还要你"具结悔过"。
所以,姑娘,别这么傻。
”让他们良心上过不去“这种试图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对方良心发现的做法,对拜狗者群体,是没有用的。下次记得,反正命都不要了,伸张正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