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曹操死后,刘备求好曹丕是不是昏招?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xing--xing-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件事其实很简单清楚,没必要做多余的想象。

典略曰:备遣军谋掾韩冉赍书吊,并贡锦布。冉称疾,住上庸。上庸致其书,適会受终,有诏报答以引致之。备得报书,遂称制。

由《典略》的记载可知,上庸送诣刘备集团使者韩冉的书信给曹丕时,正赶上曹丕称帝。曹丕称帝的时间是黄初元年十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公元220年12月10日。上庸郡与益州邻近,由此可推测刘备集团派韩冉出使吊唁曹操的时间,大概率是当年的十月初或九月末。

曹操于正月去世,八九个月后刘备方派使者吊唁,显然不会是因为消息阻塞,其用心一望即知:

  • 正月:曹操去世
  • 六月:曹丕南征
  • 七月:孙权献降,孟达投降
  • 十月:刘备遣使,曹丕称帝

在曹操一命呜呼后,孙权复叛擅取襄阳。六月左右曹仁、徐晃攻克襄阳,曹休破历阳、芜湖,曹丕更亲自南征,于是孙权集团献降称臣。换而言之,待刘备遣使时,孙权名义上仍是臣服于曹丕,除非刘备要投降曹丕,不然他有啥可求好于曹丕的?

若是行谄媚讨好之举,使者韩冉又何必在上庸停滞,称疾不前?若视韩冉于上庸称疾为有意避祸之举,其出使之目的则难谈友善,遑论求好。

魏书曰: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文帝恶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

换个角度讲,曹丕在称帝前后,即同一时间且知利用孙权装点门面,壮大声势,若刘备方有结好之意,有可利用之处,如法炮制又有何难,于己何损呢。何至于心生厌恶,乃至斩使者,绝使命如此决绝?

刘备使团的外交目的能令韩冉生惧,曹丕厌恶,这与《魏书》所描述的是因丧求好而来云云扦格难通。况且孙权已经臣服于曹丕,刘备断无可能想步孙权后尘,在名义上帮助曹氏集团达成一统。

此行既是吊唁为名,书信中想必不会羞辱曹操父子,能令曹丕深感厌恶的怕是政治立场的问题。曹操欲废汉自立这件事天下皆知,曹丕又子承父业,刘备申明大义时,大概率有劝喻,试探曹丕的政治意图的部分。恰好曹丕这边已经走完禅让程序,坐上帝位,此时刘备的“姗姗来迟”书信就特别的不合时宜。刚篡汉完毕的曹丕对这种言论的态度只有决绝和严厉,这已经不是双方可以商榷的部分。

当然,刘备派出使者也有观察曹丕与孙权关系的用意,毕竟孙权在曹操去世后立即翻脸,二者的关系并不牢固。其实刘备集团是拿不出什么好处给曹丕,让曹丕去放弃孙权的,但若二者貌合神离有可利用之处,对于接下来东征孙权战略计划的制定还是有好处的。

综上所述,因丧求好这条记载并不可取,可取得只是曹丕强硬的态度。




  

相关话题

  怎么向孩子解释「三国志里的那些谋士们那么聪明,为什么要效忠他人而不选择另一条路自己单干呢?」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正史诸葛亮比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厉害? 
  为何汉末三国,辽东公孙氏能够割据近50年? 
  为什么刘备是先主传,孙权是吴主? 
  以嵇康与山涛的关系,他为什么拒绝司马家的拉拢,最后被杀? 
  鲁肃与吕蒙的战略规划有什么区别? 
  曹丕毕竟是禅让,刘备称帝合法吗?有什么古制吗?是否算割裂国家? 
  刘备的综合能力真的强过曹操吗? 
  为什么刘备是先主传,孙权是吴主? 
  东吴是否应该为刘璋背刺刘备负责? 

前一个讨论
刘备已经拥有半壁江山了,不听诸葛亮而一定要打江东,原因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为何主张保护地方语言的人似乎大多来自南方地区?





© 2025-04-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