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是从高丽时代至今一脉相承的。
汉语并没有在韩国普遍流行过,他们是在用漢字表示韩语,而从1447年谚文被创造出以后,漢字使用就被逐渐取代了。
中国的朝鲜族是19世纪末进入中国的,由于聚居,所以基本保留语言习俗。
全球的韩裔社区基本都保持了韩语氛围。
中国朝鲜族是1953年废除漢字混写的。
而韩国迄今为止并没有废除漢字,只是减少漢字的书写范围,依然在使用。
语言上又没有强制同化——更何况即便存在强制同化的日本,在日韩国人也基本能保持韩语的普遍使用和民俗传统。
我国朝鲜族紧随朝鲜之后在1953年废除了汉谚混写,可比南伪早多了。
在延边朝鲜自治州政协的网站上有关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话:
废除朝文汉字混用之举有利于打破书写中的旧习俗,为让民众掌握文化知识,打开了一条通道。
废除朝文汉字混用,广大的朝鲜族民众可以自由自在地写一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极大地方便了文化传播和交流,只要懂得朝文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看书看报写文章。
解放后,中国境内的朝鲜族群众始终坚持使用朝鲜和韩国共同使用的已有的词汇,同时从汉语中接纳了新词汇。比如“国庆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府、公安局、互助组、大公无私、实事求是、整风、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等以汉文直译过来的朝文,丰富和发展了朝鲜族的文化宝库。这是在中国汉语对朝鲜语的积极作用。在朝鲜语出现的词汇中70%以上的词汇是从汉文中汲取的。
但是,朝鲜语和汉语的相互影响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有时候抛弃长期以来众所周知的朝鲜语言文字,很受汉语的影响武断地接受汉文,接受汉语新词汇时不考虑朝鲜语词汇特点,往往按汉语读音等造成朝鲜语言文字使用上的混乱,对朝文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弊端。
事实上,早期我国朝鲜语刊物如延吉市的《东北朝鲜人民报》,是分为“干部版”和“工农版”的,干部版是汉谚混写,但群众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工农版”也就自然全用谚文了。在1952年4月,由于群众普遍欢迎谚文版,经过请示上级部门的有关领导批准,从4月20日开始全面废除朝文汉字的混合使用。其后,无论是教科书还是社会的其他出版物全面废除朝文汉字混用,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的读者。
问题已经被改,原问题为:
韩国以前用汉语,韩国建国后自造了韩语,为什么我国朝鲜族也会?
以下为原回答:
根据智商值的大小划分智残等级,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个等级。
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5以下,适应行为极差,面容明显呆滞;终身生活需全部由他人照料;运动感觉功能极差,如通过训练,只在下肢、手及颌的运动方面有所反应。
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5—39之间,适应能力差;生活能力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仍需他人照料;运动、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也差。
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40—54之间。适应行为不完全,表现实用技能不完全,如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具有初步的卫生和安全知识,但阅读和计算能力很差;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能以简单方式与人交往。
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5—69之间。适应行为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具有相当的实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担一般的家务劳动和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创造性;一般在指导下能适应社会,如经过特别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对周围环境有较好辨别能力;能比较适当地与人交往 。
因为韩国以前并不用汉语,而是——
吾東方禮樂文章侔擬華夏。但方言俚語,不與之同。學書者患其旨趣之難暁,治獄者病其曲折之難通。昔新羅薛聡,始作吏讀,官府民間,至今行之。然皆假字而用,或澁或窒。非但鄙陋無稽而已,至於言語之間,則不能達其萬一焉。
后果就是——
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世宗大王——
為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耳。
至于为啥朝鲜族也会韩字,那是因为人家祖上是一百多年前从韩国移民过来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