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种事情,各种金融电视剧,阴谋论电视剧,应该负责任。
那些编剧自以为揭露了他们心目中的“金融市场/骗局的黑暗面”,足可教导世人,劝诫一番。
殊不知,恰恰就是他们的半吊子科普,业余描绘,坑害了更多的人。
是的,我说的就是你,美剧《亿万》,还有靓昆的《东方华尔街》。标准的傻逼片子。
事实上,人性是很奇妙的,并不是你说一个市场可以被人如何操纵,屁民们就不会去参与,相反,侥幸心理使得他们自认为能够在操纵的黑手反手之前成功获利落袋跑路。
至于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错觉,恰恰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金融电视剧误导的结果。
要知道这种鱿鱼币为什么是不能参与的陷阱,像个复读机一样反复BB幕后黑手是没有用的。必须从基础概念开始普及给一般群众。
价格到底他娘的是怎么形成的?
价格是由买方,卖方不断的报价到汇总的交易中心里,再有机器或人工,撮合而成。如果你报买10元,人家报卖11元,在市场里只有两个白痴的情况下,10和11,自然无法成交。
一方面你丫的实在很想买,他丫的又实在特别想卖,你加了0.5,他减了0.5,于是你们就在10.5成交啦。
此时价格就会显示为10.5 。
再假设市场里还有另外两个白痴,你俩成交到10.5之后,第三个白痴觉得,10.5也太便宜了,老子要卖20.5!
第四个白痴心想,你丫的有病吧?老子不买。
没关系,作为这个简短故事的创造者,我空降一个杀手拿手枪指着第四个白痴的脑袋瓜子,你不买老子崩了你!
于是他只好忍痛掏出20.5买了。
第二个成交价格就会变作20.5 。那么作为线性价格运动,呈现给场外人看的,就是这个玩意儿价格从10.5飞涨到了20.5啦。
这就是价格的机制。明白了吧。
这么个简单的故事还可以告诉你们几个很重要的东西。
第一,你想卖,就特么一定要有人买才有可能变现。这也是《东方华尔街》《亿万》的编剧弄不明白的点,他们以为庄家价格操控到什么价格,就一定能够按照这个数字买卖成功。
这种错觉也是很多屁民对明明是陷阱的盘也充满侥幸心理杀进去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二,市场内参与者过少的时候,价格就会无序的上蹿下跳,因为很少人参与,撮合成交就无法形成绵亘线性运动,而是跳动的。
就连正规金融交易市场也有些品种参与者非常稀少,价格很跳跃,即使人数参与特别多的大品种,仍然会存在某些致命时刻出现流动性枯竭,从而导致卖出方找不到人承接价格。
暴涨其实也是找不到卖出方的缘故。
何况这种虚拟货币盘子,资金安全,参与方透明度,远不如正规金融交易市场。
参与人数也很难说的。
交易中心谁来监管?
这种骗局就是先无限拉高,反正把所有潜在买入参与者都已经困进来了,哪有后续接盘的?
本身这种垃圾盘也没几个人玩儿。
你要是正儿八经的大盘股股票,比如什么中石化,里面称得上大户的不知道几万个,我让你砸,没砸多少,就被自动化交易的基金买单给抹平了。
昨晚收盘看了一下现在虚拟币流行的AMM交易机制
我认为即使鱿鱼币采用的是AMM交易机制,也和我举的例子不冲突,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不管它采用的是恒定和,恒定乘积,还是二者兼备的给定范围复合函数常数,交易者只不过是省略把订单下到中心化的订单簿去撮合这个过程罢了。
资产虽然理论上还在你自己的钱包里,但是链上的代币里至少有一种肯定是现实世界里的现金。
每当你注入流动性,还是得按实时比例进行兑换。
核心问题不特么还是流动性问题吗?
这和中心化订单簿有时会碰到的极端情况一样,而AMM目前看,大多数池子都浅,交易滑点大,无常损失多,还可以贷出流动性进行套利。
鱿鱼币的情况看起来最后被操作成了比原本的中心化订单簿还中心的样子,前期显然是大量的现金存入不断兑换鱿鱼币,把鱿鱼币的兑换价格炒得高高的。
这和中心化订单簿靠惜售股票抬高价格我看也没啥区别。
兑换现金代币的价格都是根据AMM里的储备比例在变化。
每次交易的最低固定损耗感觉也归装家所有,比订单簿还惨,起码炒股炒期货我的手续费是给到交易所,不至于给主力。
AMM机制的代币收割人时,不也是持续的在当前代币比值上找不到愿意用当前比值水平换取鱿鱼币的现金注入者,所以称之为崩盘吗?
归根结底不一样是流动性问题吗?
找不到愿意在此水平上继续现金兑换鱿鱼币的人和中心化订单簿找不到在此价格上直接成交过手的对手盘,没什么本质区别啊。
而且感觉AMM更糟的是明显很高的交易损耗和真实价格信息反馈滞后性。
因为如果像鱿鱼币之前的超级多头趋势里,交易量显然就是很小了,越来越多的现金代币都兑不到鱿鱼币,比例不断上升,真实发生交易减少。
交易量一小,滑点就大。
似乎还存在快速借贷代币兑换再偿还,利用合约自带的通缩机制快速反复兑换套利杀空资金池的套路
这和中心化订单簿里的做空也没有本质区别呀。
以下为原回答:
笑看一堆不懂装懂的人强答。
这个鱿鱼币总共就几百万美金的池子,参与的人应该不少都知道这是和《鱿鱼游戏》一样的赌局,所以没那么多人想象的投资暴雷,家破人亡。
而且,请容许我大胆预言,以后这些啥也不懂的牛马媒体关于鱿鱼币还会有一个热搜:
然后一堆只会蹭热度的小丑答主又赶紧跑过来把这个问题下面同样的话术重复一番,忽悠一帮更啥也不懂的吃瓜群众。
而且鱿鱼币我刚才看了一下,价格已经回到0.27美元附近了,相比0.0007美元资金涨了300多倍。也就是说你在它底部抄底1000块钱,现在已经变成30多万元了。
(因为CCTV报道,这个鱿鱼币已经爆火出圈,我睡了一觉,目前价格已经0.27美元了,由于价格上涨过快,以后不再更新价格)
看有答主说自己可以随便发币,所以这些币都毫无价值。
没错,你可以随便发,但关键是得有足够多的人认可啊,你要是发完没人买照样啥也不是。
你要是发完了,马斯克给你点赞喊单,上市各大交易所,机构投行纷纷抛出橄榄枝,visa支持用你的代币进行结算。
那它就是一个成功的币!
比特币全球几千万个持币地址,几百家机构企业持仓,即使它是个旁氏骗局,也已经有了足够多的人给他接盘,甚至包括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和钱。
Shib,啥玩意不是,就是靠项目方运营蹭热度,现在市值上千亿,超过一众上市企业,登上美国时代广场。去年一个地址买了8000美元的shib,现在价值50亿美元。
还有最近很火的元宇宙,你让扎克伯格过来问问他自己能确定未来元宇宙是什么形式不?他估计也得懵。但就靠这么一个虚头巴脑的概念,相关概念股大涨,一堆巨头纷纷跟进。
听起来很疯狂,像骗局,对不对?
但现实里同样的套路一样数不胜数。蛋壳公寓,ofo有实体吧?还开公司了。照样随便坑你,也没法解决。它们本质上和这个鱿鱼币有什么区别呢?更不用说各种p2p,卷钱的数量以百亿级别计算。
币圈整体是个多小的圈子啊,那些项目最多也就骗骗年轻人和中年人。
但p2p兴盛时可以包装成各种项目,甚至去给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衣服上印广告,骗到上到老头老太太,下到普通家庭,甚至还有地方政府。
而币圈现在最喜欢的套路还是去找av女优,和人家一比low穿地心了。
还有更加高明的手法。
比如中国美国都在近10年超发了过去历史总和数量的货币,那这些货币都主要都流向了哪里?
流向了虚高的房价里,流向了爽子们一天208万的口袋里,流向了皮带哥1.97万亿的债务里,只有少部分流向了老百姓的口袋里。
如果以劳动成果来衡量价值,那么说白了货币就是让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流向少量资本。而且这些资本还可以画地为牢,用一间小房子成功囚禁住一个家庭一辈子的劳动果实。
货币超发加上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在我看来危害性远远大于这些所谓的币。你说币圈击鼓传花也罢,影响的只是这些参与其中的投机分子罢了。但货币和分配,影响的却是一个国家的人呐。
比特币,就是2008年中本聪面对美国金融危机货币滥发时形成的一个构想,但现在发展的成果已经远远超过他的原先预想了。
而币圈,更是赤裸裸地把资本游戏和金融骗局摆在了阳光之下。
不需要那么多华丽包装,实体背书,只要你发布一个概念,而且炒的起来,它就是有价值的,就有巨鲸和资本愿意花数千万美元陪你完成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再拿shib举例
除了正式上交易所后爆发了一下,之后连续三四个月一直跌的平平无奇,但为何近期价格重新上涨了几十倍?
答案就是因为在9月有人,而且不只一个花了几千万美元重金购买了这个shib,最近的10月28日,还有人花1150万美元购入。
你说这些手持亿万美元的人是傻吗?花几千万美元购买一个啥也不是,只会营销的加密货币。
并不是。
而是他们已经深谙了这个币圈里的游戏规则,更深谙了所谓金融游戏的运行法则。
当然,你要是觉得这些都是骗人的数据,或者这些人就是蠢,拿几千万美元出来就是玩。当我没说。
最后,欢迎围观我正在进行的一个社会实验观察。
补个视频:
这在加密货币领域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概念火了之后,就会跟风发同同类型的币
举几个例子:
比特币BTC出来之后,后面马上跟风出了BTC-CASH,其实这玩意跟BTC根本没啥关系,但是一搜也能搜得到,后面敛财无数
dogecoin,也就是狗狗币出圈了之后,后面出现无数条狗,柴犬,秋田犬,哈士奇,狗宝宝等等
上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就问你怕不怕吧。
一群狗你能分辨出什么东西来?
但是说实话除了大狗dogecoin和二狗shiba,其余的都可以当做资金盘。
这种币其实都可以叫meme币,也可以成为平民币,或者吊丝币,因为往往主要群体是小散户,而不是像BTC或者ETH那种全是鲸鱼大户的盘。
Meme,是指在社区里传播的观念,代表了一种共享的亚文化或对现实的认知。Meme 影响着我们周围的一切,从政治、宗教到甚至某个民族国家的确切概念。各法定货币其实也是某种 meme ,随着加密货币的出现,这一事实变得更加清晰。尽管「货币」不是加密技术的唯一用例,加密领域的 meme 也会随着时间而演化,但是,加密技术被用于货币,这是时间最长、也可以说是最强大的 meme 之一。
「Meme」一词是由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 1976 年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造出来的。他将 meme 与生物学的基因类比,后者能以人为宿主进行自我复制。Meme 和基因最终都会影响人类进化。你也可以评估一个 meme 在社会中有多重要。例如,如果某个 meme 是一个科学概念,在科学家中传播,你可以通过计算它在科学期刊中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估这个 meme 的生存值。
Meme 自身也经历自然选择过程:某些 meme 逐渐消亡而某些 meme 变得更突出。Meme 之间存在自然竞争,有的能生存下来,有的则会被淘汰。人们的注意力、能力和存储信息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只有那些可以迅速在社会中传播并世代相传的最强 meme ,才会占据主导地位。道金斯很好地总结了这一概念:「我们生为基因机器,但被文化建构为 meme 机器。」
所以,成也meme,败也meme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深圳房价的天花板不是一个价格,而是一种状态。
什么时候,中国的发展基本到位不动了,深圳城市到极限了,大家不愿意来深圳了……那个时候,自然房子就到头了……否则,全中国的财富、人才、资源向着一个小地方集中,就是房子都是空的,也不可能便宜下来……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
因为他演的是胤禛啊
在他20来岁的时候,被康师傅批评喜怒不定,并且在《康熙起居注册》三十七年三月的记录中存档
他30来岁的时候,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一月,他央求康师傅:“今臣年逾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请“将谕旨内此四字恩免记载”。得康师傅旨谕允:“十余年来实未见四阿哥有‘喜怒不定’之处”,“此语不必记载”
胤禛花费了十多年改了自己脾气暴躁的毛病,也可以说没改,但是起码他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
康师傅临终前还给了胤禛四个字“戒急用忍”
这几点加起来,能大体上得出胤禛的形象
一个多疑的帝王也不会喜欢下边的人靠猜他表情得知他爱憎
说回陈建斌演绎的胤禛,还是演的非常到位的
《甄嬛传》适合多看两遍,演员细微的表情很值得琢磨,尤其是题主说的几乎没什么表情的陈建斌,我甚至觉得在剧中他的表情可谓是最出彩的
面对胤䄉挑衅的时候,面对年羹尧让苏妃伺候吃饭的时候,面对皇后劝他不要再喝汤要懂节制的时候,非常多的细节,他的神色表情是很到位的,很符合正史中描述的胤禛的性格
一个随时挤眉弄眼,吹胡子瞪眼睛,大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皇帝只有紫薇他爹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