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美电影的分水岭,是不是已经出现了?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出现分水岭了。只不过和无知的沸腾爱好者相反,我看到的是中国电影已经走到了尽头。

有些人只看曝光度最高的几部美国电影,并且把特效爆米花当成了好莱坞的一切。实际上哪怕每年只是看看奥斯卡提名的几部电影就不会有这种想法的——虽然国内不少人觉得奥斯卡只有商业和政治正确吧。真相是这几年中国电影在艺术性上明显不如好莱坞电影并且水平还显著的下降了,稍有深度的电影都会卡审核且拿不到好票房。而美国每年都会有足够数量的中坚层艺术性电影,现代化的分层程度远不是中国市场可比的。

中国电影市场可能会马太化两极化。这在根本上非常不健康,只依靠少数高投资粉红电影、小品电影、话剧电影在少数档期获取绝大部分票房,然后跟着就是整个电影文化产业的彻底毁灭,因为这种模式下影院、投资者和艺术家只能手拉手一起去死。活下来的是威权认可的国师和每年交作业一般的几部加长游乐园体验式电影。根本原因是在社会的重压下,大部分中国人本质上和不爱踢球一样不爱看电影。

我自己是个真电影爱好者——不要抬杠,我疫情前平均每年四十张电影票,99%的中国人不可能比我对电影产业的贡献多。我无比强烈的希望我这个回答是错的,更希望本地影院不要再有第三家倒闭了。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价电影的水平,票房是客观的标准。


user avatar   chen-cha-li-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通常以为美国电影就是好莱坞电影,但是好莱坞电影真的就是美国电影吗?这有点拗口。比如以007为例,资方是日本的索尼,改编自英国小说,主演有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导演则可能来自澳大利亚,拍摄可能没有一个取景地在美国。

最近十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非英语片占了20%.

最近十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非美国籍演员占了30%.

最近十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非美国籍演员占了50%.

最近10年奥斯卡最佳导演,非美国籍导演占了90%.

本质上好莱坞乃是集全球资本,全球电影人才,做全球市场的电影。

各国资本只要有实力有想法都可以到好莱坞角逐一番,你看万达不是收购了传奇了嘛,虽然结局可能是悲剧,但是看看日本的索尼交足了学费后不也摇身一变成了全球电影巨头。

那为什么好莱坞电影身上美国味儿重呢?谁让人家是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是好莱坞的大本营,这和中国演员演南方角色但还有北方口音,中国人过年吃饺子是一个道理。

当然好莱坞的眼光也不一定只盯着好莱坞,其他地方只要政策允许,有钱赚,他们也愿意去淘金。比如有东方资本加持的哥伦比亚就曾经大举进军过中国电影市场,投资了《卧虎藏龙》《大腕》《天地英雄》《可可西里》《功夫》《天下无贼》。这其中哥伦比亚投资占90%的《功夫》更是拿下了两岸三地的年度票房冠军。

世界各国的电影人混出了名头都会收到好莱坞的邀约,当然多数人去了也很难取得成功,但是剩下那少部分成功的就是帮助好莱坞雄霸天下的猛将,你看华语影坛为好莱坞贡献了吴宇森、李安,成龙李小龙,还有袁和平、程小东等一大批幕后武术指导。

………………


user avatar   ji-ming-yue-2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的,已经出现分水岭了,中国电影已经崛起,不久必将取代好莱坞。

全删,可以放出来了吧?


user avatar   Designer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人总只吃一两样菜,那肯定营养不良。

如果一个电影市场只有一两种电影能抢到黄金档期上映,然后大家也都只拍这一两种电影,那么这样的市场孕育出来的也是营养不良的电影。

我前一阵看Free Guy突然发现,我已经有一年多没看过这种成熟电影工业体系批量生产出来的爆米花电影了。有个简单的内核,俗套的故事,以及轻松搞笑的过程。虽然这种电影就和快餐一样没内涵没营养甚至不健康,但很多人还是想偶尔吃一次的。

现在看个电影,这个爱国,那个抗美,这个爱家乡,那个爱父母……郭德纲早说过,不缺两个说相声的教育你们。甚至我准备好去接受教育了,还被歪屁股导演喂屎。

如今国内成功的电影只有一种。宏大叙事,特效拉起,人物都是宏大叙事的工具人,文戏聊胜于无。请一两个实力派担纲,几个小鲜肉补上。春晚小品就是这个模式的缩小版。每个电影都得有人非要牺牲,每个春晚都得有人非要不回家过年。你笑话人家好莱坞就会一套个人英雄主义,人家又何尝不反过来笑话你?

我就期待着以后国内能拍点诸如三傻大闹吐鲁番,蚌埠攻略,新乡人在上海,老张两口子,西双版纳旅馆,魂断虹桥,芜湖起飞……

毕竟风靡世界的无一不是快餐。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人删掉我的回复,阴阳怪气的说“一个人得有常识。”

我的原回复为:这个逻辑是错误的,不能拿韩国电影的政治倾向性来评判国内电影,因为韩国电影人离政治的距离非常近。况且黎巴嫩,伊朗电影的审查制度一样的严格。

而且朴槿惠当政期间清算了韩国文艺界9473人,并打压至少117人。韩国电影不能因为攻击体制尺度大,来对比国内。

以下原回答。

这个点赞第一,排名第二的回答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认同?

我实在看不下去这么无知的言论,开着匿名在这里误导大众。

我统一称这种回答为泄愤回答,骂人不够,骂一整个电影产业才行,不仅作品不行,还要“电影院和投资人一起手拉手去死。”

“整个电影文化产业彻底毁灭”

“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就像不爱踢足球一样不爱看电影。”

后面还找补了几句,他说他每年在电影院买40张票,超过全中国99%的人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大哥,你怎么不说你超过了全宇宙99%的细胞呢?

这种比喻有意思吗?

你买几张电影票就对中国电影有贡献了,那你可太有用了叭!

每年40张电影票,如果他是带人看的话,每年也就进电影院看了20次电影,一个月平均进电影院数量不足2次。

首先,他说的本地倒闭了几家电影院,希望不要再倒闭了。

电影院本来就不赚钱,市场优胜劣汰不好吗?你家周围每年也倒闭了很多饭馆啊。

如果倒闭了,不是一时不赚钱,而是长时间不赚钱。

那为什么以前不倒闭?

因为中国电影近几年出台了多项政策,比如“票补制度”取消。

以前每个电影院都有偷票房,刷票房的行为,现在管控的比较严格,所以电影院近几年倒闭的比较多,让电影院放开了竞争是好事,优胜虐汰。

不是倒闭了2家电影院就是能让你证明这些屁话。

其实大家不用对几部电影票房很高太过于愤怒,觉得中国观众垃圾和无能。

市场确实是最好的检验方法。

关于《捉妖记2》《美人鱼》《战狼2》目前这些票房上整天宣传,热度比较高的电影,全部刷了票房。

我在某个南边城市,这边一家电影院当时《捉妖记2》刷的最疯狂,一夜60w票房刷上去的。

所以《捉妖记2》在当年年末国家官方媒体统计产业数据时,公开的没有统计。

2017年3月1日刚刚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时候,就公开处罚了全国325家电影院。


所以关于他说的这个,家周围倒闭2家电影院了,首先不能论证电影产业退步,其次也不能证明这是一件坏事。

另外,他说国内稍微有稍微有深度的艺术电影都会被卡审核,不知道他借助的是哪篇论文,哪个网站数据。

但是肯定又是张嘴就来的阿巴阿巴喽。

事实上,为了保护艺术电影的发展,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牵头,为中国电影特批了一条艺术院线,名字叫做,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要求加盟影院每天放映不得少于一场艺术电影。(这个管理起来比较麻烦,目前一部分影院没有严格践行,可以举报)

2016年,长春电影节上,全艺联正式成立。

至今成立五年。

为中国电影市场引进发行了诸多艺术电影。

《百鸟朝凤》《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气球》《掬水月在手》等等,均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目前最高票房成绩的是《波西米亚狂想曲》。

关于他看不到艺术电影,我不清楚他怎么做到的张口就来。

但是目前,除去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上海2020年开展了周周有影展活动。

每周放映各种4k修复的大师作品。

杭州亚洲青年电影展。

丝绸西路电影节在西安举办7届。

济南2019年签下了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创办资格。

目前举办两届,马上要开始了。

这是预约链接:huodongxing.com/event/6


近几年可谓是艺术电影通过各种方式正在进步,已经给普通民众带来更多福利放映。

诸如正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是4k修复版,目前发行价格为10元。

更是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制作了许多精美周边在各个电影院发放。


楼上那个答主,不要再用反智的言论误导他人了。

这个问题问,中美电影分水岭,其实没有可比性,因为两个国家,文化发展不一样,比如美国更热衷于特效大片,中国早几年更热衷改编文学巨著。

但是中美电影区别,我个人浅见主要问题在于,国内电影产业滞后。

什么是产业,就是美国可能一个制片人手里快100个项目,每年都在疯狂的找投资,拉明星,谈合作。

中国电影产业完全没这规模,动不动,你就能听见导演,明星说,我在等,等一个适合我的角色,等一个适合我的题材。

放在高速路口,没人让你等。

像韩国电影,印度电影,也有这种产业高速发展的痕迹。

所以一切慢慢来吧。

最后,别忘了去给楼上那低质量二傻子点个反对。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排行榜前15

只有一部电影是外国的

这是10年前2011年的排行榜

简而言之2011年前15票房电影中美国电影占据58.18%的票房。

2021年前15票房(到10月27日而已)的电影中美国电影只占据9.2%的票房。

2021年前15电影的票房到10月27日而已总值是2011年前15电影票房的5倍.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吐槽,说中国电影没有走出去,中国电影跟国际水平还有差距,中国电影题材还是不够好……

其实事情是这样,如果中国拍的电影在自己国家连票房前三都进不了,你觉得这种情况跟今天比哪个更好?

我承认好电影一定是世界性的,但是我觉得走向世界一定要先扎实地长在国内。如果国内市场都立不住,谈什么走向世界?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漫画,韩国的电视剧,哪个不是先在国内站稳脚跟才慢慢世界流行的?

本来事情就应该是分两步走的,不知道为啥有些人,冷嘲热讽,非要把标准拔高来证明中国电影很差,但是却看不到进步的趋势。

当然我觉得说分水岭还是言过其实,毕竟2021年国产电影卖座还是有政治原因在里面,但是东升西降的趋势很明显。而且吧,大家也可以想一想美国电影这几年的状态。不要总是拿好莱坞的电影跟中国电影比,就跟他们自己90年代的那些电影比一比,跟《教父》,《低俗小说》,《阿甘正传》,《七宗罪》比一比。这几年好莱坞的电影都拍了些啥?

我倒是觉得,我们大可不必太纠结自己的电影不够“国际化”。看过《星球大战》系列吧,最早的三部你能找到一个亚洲面孔吗?为啥最近这几部里面都有黄种人了?

简而言之,全世界都是慕强的,文化产业尤其依赖国力。国家往上走,电影国内人爱看,迟早就走向世界了。


user avatar   fei-tian-shen-xiong-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一下:

突然看到有很多评论,然后发现有很多网友赞同我的回答(平台基本不给我提示点赞,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并没有在设置里屏蔽这个提示功能,最近几个月 大概一个月会有一两个点赞的提示......反正我一般不太能看到有人给我点赞。所以我一般也不怎么看消息提示,因为我看到小铃铛上的数字增加 第一反应就是感觉有很多人骂我,由此导致这次反应有点儿慢),首先在此表示感谢。

我的通知中心大概是这样儿,过去俩月里,有仨人给我点赞:


说回来。

我原答案里不是瞎客气,为了显摆我谦虚才自称是个路人。我确实够不上电影爱好者,看的少。

我也相信,赞同我回答的网友们,也不是因为我说出了什么高明的见解。只不过是后疫情时代,网络环境变得很差,仿佛在网上能见到的人,大多都是出口不逊,不是玩儿烂梗、就是阴阳怪气的,导致多数答案让人很难静下心看。偶尔看着这么一个写回答里调侃比例不大,也引用一些数据作为论据的人,就点了个赞。

我能理解这一点,相较说这个回答受欢迎是因为其质量达到及格线,倒不如说是大家希望网络声音更多元的情绪表达。

说真的,我也不是不阴阳怪气的人,但我说多了也腻得慌,也想说说正常人的话。在这点上,我相信我们多数人的诉求都是差不多的,玩儿梗归玩儿梗、站队归站队,但起码得偶尔能说点儿认真的。


然后我说一下引用的数据。

声明一下,我清楚地知道 在文章中数据的引用一般来说都不是很严谨,所以我也要特地说一嘴。引用数据去判断趋势,经常是有问题的,起点选择不同结果可能相反。不过限于我并没有接触到更早的数据,只能从80年代开始讲,同时我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投资、回报数据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我所写的美国电影的趋势,也未见得准确。

比如说,最近两年高投资的电影有不少是大亏的,但当初《宾虚》、《埃及艳后》其实也亏得很惨。现在美国电影投资回报的下降,到底在整个电影发展史中处于什么水平,我也并不清楚。我只能说最近40年中,美国电影的投资回报率在降低。但我不能说它是第一次出现这种趋势。而至于说电影行业整体的衰落,其实这个结论也不是我得出来的,而是我过往从一些电影批评的文章和书籍里看来的。准确讲,那个不是我通过数据论证出来的,我只是用一些数据去印证那个结论。

我答这题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回答,是个挺冷门的问题,所以我本着喝茶太多睡不着觉的精神写了很多字。可当回答受到关注后,我感觉我还是应该把自己当初得出某些结论的不严谨性和现在的茫然表达出来。


我们都希望看到真正的影迷、还有专业人士,能够提供更详实的资料和分析。本篇回答,如果能够起到一个反应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成为吸引高水平答主在这个方向作答的引子,就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


最后,友情提醒一下,点关注的还是谨慎吧。我从来都不在网上写自己专业的东西,真的就是日常在各个不熟悉的领域瞎bb,尤其是睡不着觉的时候。原答案里,“瞎bb”这句也不是谦虚。


原回答:


我算个路人,可能连电影爱好者都够不上,姑且瞎bb几句。

其实把中美电影放在一起比,就没什么好比的,背景和语境都不太一样。



原因在于讨论美国电影,看的是电影行业的大趋势。电影被称作20世纪的伟大艺术,到今天它的大趋势就是在衰落中。技术革新所带来的阶段性复苏,并不能掩盖院线电影辉煌时代一去不复返的现实。

美国电影业最辉煌的时代,其中流砥柱并不是少数的大制作,而是大量的中等投资的剧情片,外加影院这个城市化之后难得的公共空间。

用合理的成本,较为容易地将观众留在影院中,在黑暗中卸下大都市工作中的伪装和戒备,感受着周围其他观众的存在。他们可能是与你一同开怀大笑,一同轻声抽泣的人,也可能是某个不和谐噪音的制造者。但无论怎样,作为一名观众都能感受到周围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即便彼此之间谁也看不到谁。

黑暗效应、共同分享的剧情,构成了电影黄金时代的珍贵体验。

所以比较原教旨的电影爱好者,认为那些不在影院看的电影都不算电影。


但是这种体验的需求已经逐渐萎缩了,这一定程度上源于美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是网络的普及。

这里有一个容易误解的地方,很多人会下意识地以为美国的互联网出现的更早,那如果互联网真的对电影有足够大的冲击,美国电影早就该衰落了,而不是等到今天。

这是因为保守主义为主的社会,虽然不拒绝变革,但因为旧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普遍受到保护,其变革往往比较缓慢。比如说,版权保护。相似的趋势可以参考这些国家的电视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也比新兴市场小得多、缓慢得多。

美国的电影行业因为有较强的行业保护措施,所以一直没有受到致命的打击,只是缓慢地萎缩。


但是,它终究有扛不住的时候。

比如说,2020年的事件。

它对电影业最大的伤害在于封闭了那个空间,加速了人们寻找其他保持交流的替代途径。

早就做好充分准备的流媒体借着风口起飞了。

之后院线会不会复苏?当然会复苏,但也只是一个反弹,它很难再恢复到19年以前的状态。顺便一说,19年的时候,那个状态也不是特别好。

我不认为超英电影带来的高票房能证明什么,它只能说明要把观众留在电影院里的成本越来越高了。高投资高收益,头部效应很明显,但是,中等投资中等回报的电影数量在减少。

我用一个数据,是好莱坞本土年度票房超过1000万美元的电影数量。

当然,一个指标并不能说明一切,但它也能看出一些问题。好莱坞在2000年前后,每年就有120部以上的电影本土票房在1000万美元以上,而之后的20年里这个数字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有相关的文章指出,大概在05年之后,好莱坞电影成本抬高的速度开始明显超过通胀速度,而且大投资电影的比例在上升,中小投资的电影数量在下降。


这个是2019年好莱坞本土票房排行榜:

19年算是很能打的,票房第一是《复联4》,本土8.5亿美元的票房,全球28亿,它的成本大概是4个亿。

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可以把时光倒退10年:

09年的大哥是《阿凡达》,本土7.5亿票房,全球28亿,成本大概在2.4亿美元。

而且这两个图对比一下,19年的票房前10,普遍比09年的前10名高。但是,到第15名的时候,票房就差不多了。19年的15名是《利刃出鞘》,本土票房1.6亿,09年的15名是《2012》,本土票房1.6亿。

过去的10年间,好莱坞基本只是头部电影的票房在涨,而后面的电影没什么变化,可能还变少了。而头部电影的票房增长,其利润率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的。


再往前跳10年,1999年,那年的大哥是《星战》:

本土票房4.3亿,成本大概在1.1亿美元。

二哥是《第六感》,2.9亿本土票房,成本......大概在4000万美元。

反观19年的《狮子王》,本土票房5.4亿,成本大概在2.6亿(94年的经典版 本土票房4.2亿,成本7900万);《星战》,本土票房5.1亿本土票房,成本大概在2.75亿美元。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在刻意夸张某些数据,显得好像19年好莱坞电影的投资回报率比以前低到不能接受。并不是这样,1999年的《玩具总动员2》9000万的成本,本土票房也不过就是2.4亿;到了19年,《玩具总动员4》2亿的投资,本土票房4.3亿,差不多。


我这里是说,有一种趋势,05年以后,随着好莱坞头部电影投资的增速,本土并不是很买账,它只能越来越把投资回报寄托在海外票房上。2019年的《狮子王》投资是1994版的3倍多,本土票房只增长了20%,不过它的海外票房翻了一倍,达到11亿美元。

可我们都知道前后两版电影的分量相差甚远。

前者是永恒的经典,后者可以说是炒冷饭,只不过是加了个鸡蛋然后自称黄金炒饭而已。

这两部电影一比很明显,19版放在美国本土,观众是不买账的,但它靠海外票房强行挽了个尊。这种收益方式,就很像金融资本过剩的状态,沉迷于低风险的套利模式。

这种模式有两个后果,一是它自身为了求稳,内容会做得非常保守,扼杀创造力;二是它会挤压中等投资电影的生存空间。

最后,就是越来越多的观众只看这些超高投资的电影,而对其他“制作不那么精良”的电影失去兴趣。

如果再叠加前文所述线上流媒体的冲击、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交习惯的改变,观众进入影院观影的意愿会更弱,院线电影的衰落会更快。



补一个1980年至2019年美国本土年度票房冠军的投资回报率:

可以看得到,整个80年代,年度票房冠军的投资回报基本都在10倍以上。那个惊人的43倍,来自于《E.T.》。

90年代,借助1990年《小鬼当家》19倍的回报率的拉拽,这10部电影平均也得在5倍以上。

2000年后,只有《怪物史莱克2》和《美国狙击手》撑了撑场面,可以看到提高投资边际效应的递减。

这些还都是盈利的票房冠军,后面的中小投资电影只会更艰难。因为头部片还有可观的海外票房,后面的小弟们可没有。



美国电影大概就是那么个状态,不过要说起中国电影,确实没什么可比的。因为中国就没有那么完整的电影文化和生态。

中国电影的增长,其实跟世界电影的整体衰落没啥关系,单纯是因为中国经济高增长之后,新出现了一大批中产和准中产,这些人在进行消费升级。

就短短2、30年前,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去影院看电影的习惯,那得是处对象儿的时候才能去浪去。

而且后来盗版资源满天飞,国内的国外的都随便看,没什么人花钱去影院,那是高消费。

换句话说,中国电影发展,是因为当时离发达国家的消费习惯太远了,连跟着大趋势一起衰落的资格都没有。

最近这十来年,经历了一波儿电影行业的高增长,终于有资格开始考虑电影行业大趋势的问题了。


有一种说法,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电影越来越不行了,以后中国电影就是世界的龙头了。

这种说法吧,我也不能说它错。因为美国电影、或者说美国院线电影确实是尽显疲态。但这种说法背后有一个隐含的逻辑,值得商榷。它是默认世界电影行业前景还不错。只有当人认为行业未来比较光明的时候,才会拿成为带头大哥当个好事儿说。如果认为行业都要完犊子了,那带头大哥不就是顶雷的么?

可我这个回答前一大半儿,说的都是(以欧美为领头羊的)世界电影可能整体要不行了。

那么这种说法,只能寄希望于中国电影可以扭转世界电影衰落的大趋势,甚至可以把电影中兴,变成属于21世纪的艺术。


可如果不能,中国电影也得受世界电影业萎缩的影响,那还有很多人拿什么类似于全年总票房跟美国去比,就没多大意思了。

因为人家换赛道了,而线上流媒体的差距,肉眼可见。

类似于网飞这种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国内这些平台绑一块儿也打不过人家。就维持国内的这块韭菜地,还得靠上边儿连封代堵的。真要是放开了随便看,我不敢说中国观众会流失多少,但起码爱在网上bb电影电视剧的,都得去开人家会员去。


另外话说,国内的影视业看着也悬得乎的。

虽然有不少人想用某几部电影的票房证明点儿什么,或者是用那几个档期的总票房证明点儿什么,但看一看那些上市的影视公司的表现就知道了,都半死不活的。

这个东西有人分析过,春节档、清明档、五一档之类的档期内,票房破纪录未见得是什么好事,它其实是有其他原因的。因为平时院线太不景气了,所以有竞争力的电影都扎堆儿在那几个档期里。档期内票房看起来很红火,但平时业界惨的一批。

外加上现在热钱都在从这个圈子里流出,没流出也被锤出去了,剩下的资源心里也哆嗦,所以无论从题材选择还是投资偏好都非常保守。

这种情况,很容易引发的后果就是,本来就对院线没多大忠诚度的观众更不怎么去影院了。每年就扎堆儿去看那几部最火的,剩下的电影无人问津。

如果变成了档期内火,平时没人,头部电影票房高,其他电影都饿死,那这市场就不叫市场了。平时8成电影院关门,到时候那几部电影出来,单位、学校组织包场去看就行了。


哎呀,说着说着,感觉似曾相识呢怎么?

最后可能中美电影没有什么分水岭,要殊途同归啊这是。


user avatar   lin-xi-63-55-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票房上来说,这个差距还挺大的。

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的票房依然局限于中国内地,包括港台等全球票仓都是美国电影为主力,为好莱坞贡献价值。

中国电影的艺术价值并未显著超过美国,商业价值上更是比美国差得远。

《战狼2》的票房排名第72名,而全球票房前100名里有97部是美国电影。

中国还没有出现10亿美元票房的电影

这个级别及以上的电影,美国有50部。

疫情打乱了美国电影行业的制作流程和院线发展计划,预计到2024年恢复。

虽然中国电影目前拿下了2021年的票房年冠,但这种趋势是很难持续的:

随着全球院线的逐渐恢复,美国电影凭借其全球发行体系依然能大杀四方。

中国则只能依靠增长陷入瓶颈的本土。

中国电影在中国内地的份额愈发提高,但在海外市场的增长却不尽如人意:

不仅在北美、欧洲市场多年未有进步,连此前的传统海外票仓东南亚市场也逐渐被美国电影挤压,份额持续在下降。

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在近几年都没有中国电影能够上榜了。

单靠中国内地,是肯定超不过好莱坞的

美国电影能获得全球60%的票房收入。

凭借英语霸权、资本体量、国际话语权、顶级制作体系,应该能维持很久。

由于近年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中国电影愈发偏向主旋律、爱国主义类型。

这类电影在目前的政治环境下是肯定指望不上海外票房了,只能靠内地。

毕竟票房是100%证明实力的硬数字

什么「价值观」「思维模式」「叙事风格」「意识形态」都是很难被量化的东西,不能说某一方就一定能高人一等。

许多中国人看不上好莱坞宣发的手段,认为这不是靠电影的硬实力取胜。

但宣传与发行本身就是电影的一部分。

美国电影的宣发费用动辄上亿美元,有时甚至比电影本身的制作成本还高。

中国是没有这种实力的,《战狼2》携中国内地票房大胜之威在海外上映。

而海外票房(包括港澳)总计930万美元。

随着政治冲突与对抗加剧,美国电影会逐渐失去中国内地市场,但他们在全球其他国家的统治力依然是无可动摇的。

而显然,中国电影没有能力走出内地。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影院衰落了。

他们还有流媒体。

还有网飞,葫芦,迪士尼这样的全球平台。


咱们的影院衰落了。


咱们有什么?


抖音么?


娱乐圈里的人,没了产品,靠什么生活?


炒作,绯闻?


然后呢?


一个绯闻,倒下一个明星。


娱乐圈现在就是风箱里头的老鼠 ,两头堵。


往东不得,往西不得,束手自缚,奈何奈何。


现在的问题是,电影市场太不健康了。


是,头部电影,有政府支持的主旋律电影,都可以赚的盆满钵满,每一部都是好几亿的票房,质量更高的,可以达到几十亿。


但是这是政治资源打底才拿到的成绩。


有这个实力的电影公司,也就拿两三家。


其他没有政治资源的电影公司怎么办?


没有中小成本的电影产出,从业人员怎么办?


一部主旋律电影,撑死解决一千个从业者的工作。


其他几十万电影从业人员,靠什么活?




     

相关话题

  最近看美国特工片,里面的反派老爱说主角是政府的优质资产之类的话,这是一个梗吗? 
  如何评价电影《警察故事 2013》? 
  如何看待中国青年报对《后会无期》的评论? 
  如何看待杜江个人票房破百亿? 
  钢铁侠能和变形金刚正面抗衡么? 
  哪些电影一开始被认为是烂片,后来被奉为经典的? 
  中国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史上有哪些表演精彩的反面角色?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大家预测能达到多少? 
  你觉得电影《中国机长》拍的如何? 
  《长津湖》因疫情原因撤档,新档期未定,综合目前的情况,它还有可能突破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吗? 

前一个讨论
假如赵构和朱祁镇争夺帝位,你愿意支持谁?
下一个讨论
如果提利昂长得高大威猛,那么泰温会对他好吗?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