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电影的清晰度,在排除了曝光、焦点等技术因素外,其实都差不多。折合成现代标准,差不多是 6K-8K 。即使不同的镜头有光学差异,但相对胶片而言,这点光学差异在清晰度层面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美国日本五六十年代的电影看起来更清晰?因为你是通过DVD 、蓝光等数字版看到的,这些老电影一般都会经过数字修复,并经过重新调色,不但能够达到 2K-4K 的清晰度,而且画面色彩也更适合现代的液晶显示屏等播放设备。
为什么九十年代国产电影看起来显得模糊粗糙?因为这些国产老电影的数字版不是高清格式的。因为历史原因和成本原因,很多国产老电影的数字版母带都是 betacam 带,基本上是 720p 甚至 480p级别的。而且在胶转磁过程中并没有做后期数字修复,保留了原始拷贝上大量的画面瑕疵。
这就好比你拿 VHS 格式录像带和 DVD 画质比较一样,国产老电影因为从母版开始就吃亏,再加上后期修复流程的缺失,所以看起来自然会显得更粗糙。如果我们是在电影院里看拷贝放映,那么在拷贝质量相同的前提下,九十年代国产电影的画面清晰度只会比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日本电影更好。因为光学技术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随着国产老电影的数字修复技术不断提升,近些年重新出版的一些国产老电影高清数字版的画面清晰度就提升上去了。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等经典电影的高清数字版,如果你有机会看到,就会发现这些经典国产电影的画质丝毫不比同期外国影片逊色。
————多聊两句电影修复的事儿————
我看回答里有人对老电影修复有兴趣,多聊几句,科普为主。如果对老电影修复有兴趣,可以再找其他专业答案深入了解。
【影片的修复工作一般分为素材整理阶段、素材清洁阶段、素材数字化扫描阶段、数字中间片颜色校正阶段、数字中间片修复阶段、声音扫描阶段、数字声音修复阶段、修复后数字中间片调色阶段、影片声画合成阶段、影片输出阶段。】
老电影修复一般要先找到一个质量好的拷贝,最好是能找到原始拷贝。中国电影在申领龙标时,都需要提交一个全新拷贝给中国电影资料馆,所以那里有中国最全的电影拷贝资料库。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找不到原始拷贝,那就得尽量找一个质量好的拷贝。有时候因为条件限制,只能找到那种放映了很久都被磨花的放映拷贝,甚至是不完整的拷贝,那就要先做修复。拷贝修复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根据不同保存条件,需要不同手段。
很多值得修复的老电影,往往都是因为具备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意味着这些电影的保存普遍很糟糕。例如曾经以为遗失的中国默片时代经典电影《盘丝洞》,就是多年后在欧洲或南美洲某个电影仓库里重新发现了当年的放映拷贝,但已经遗失了部分,保存下来的也都严重受损。这个修复过程就非常复杂了。
当拷贝完成修复后,会重新做数字扫描。一般都是按照 2K 或 4K 精度进行扫描。扫描后的画面会完成精修,有点类似于用 PS 软件一张张地处理照片的意思。虽然现在很多工作可以自动化完成,但还有很多细节还是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手工完成,所以这个成本是很高的。有时候修复一部电影的成本可能会超过当年拍摄这部电影的成本。
彩色电影的修复还会面临一个更微妙的问题:色彩修复。
对于导演摄影等主创还在世的老电影来说,严格说来,色彩修复其实就是重新调色。那么是按照当年拷贝的色彩进行还原,还是按照导演或摄影的最原始创作意图进行调整,就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微妙的话题。
因为一部经典电影的历史价值是由很多因素形成的,所以有时可能当年的色彩就是构成历史价值的一部分。就算这个色彩并不能完整还原当年导演或摄影的创作意图,但因为历史原因,它最好还是能够得以保留。
但有时候如果导演和摄影还在世,那么就会涉及到这种修复和创作之间的关系。举个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星球大战》。从 1977 年公映后,导演乔治·卢卡斯一直在不断地用后来的数字技术在修复《星球大战》正传三部曲的画面,不但重新调整了色彩,还用 CG 技术不断添加细节进去。作为一部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经典电影,这种不断修复是在完善导演的个人创作,还是在破坏历史经典,我们其实是很难严格界定的。
同样,默片的配乐如何修复也是一个比较微妙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并深入了解。
马丁·斯科塞斯 Martin Scorsese 导演有一个基金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经典电影修复机构。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由该基金会主导修复的,这个 4K 版本据说曾计划在上海电影节做放映,但今年的疫情之后,是否还会有这个放映就不好说了……
关于老电影修复的专业性知识,请看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