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一家大公司,去年和他聊天的时候,他就在不停的讲大数据,去年的时候我还是大数据比较期望的。今年他们一部饱受期待的名导大片折戟暑期档。
这不是一家公司,这是全行业的现象,而且背后的现实也是令人不寒而栗的,目前国内的几大公司(自己查)形成了暂时的垄断,并且可以拥有半垄断的媒体话语权。
几大电影巨头内部也快速完成职业化。
制片人部门尤其如此,可是中国电影市场是这几年才开始进入真正的商业化阶段。制片人没有经历过美国市场那样长期市场化的洗礼。
制片人在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优秀资源奇缺的时候。他们能做到事情就是利用大数据,对以往市场做出分析后,对未来市场做出预判。找到故事类型并写成剧本立项,找到明星搭班快速拍摄,炒作上市。利用媒体方面接近垄断的优势,使用各种方法进行炒作。
在炒作上他们把大数据利用极为彻底,手法层出不穷,所有人观众都会主动或者被动的接收关于电影的信息。炒作手段专业,但是他们把电影当成商品,在电影内容方面他们脱离了电影的本质,再好的炒作手段也是要为内容服务的。
今年唯一的黑马就是十二年磨一剑的《大鱼海棠》,结果商业面前也没有保持住口碑。一份精美的画面加上瑕疵的结尾。
但是在牛的数据也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应该驾驭在人类之上,所以今年所有的电影都有大数据模型作为指导,而且凌驾于内容之上。
去年前年的影院扩建,包括我老家,一个十万多人的小城也有三家影院。在好久没有电影公共放映空间出现的小城,第一次面对狂轰乱炸的宣传后所有人都掏钱买单,可是每一次对烂片的买单,就会得到一个教训,并且每一个人都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影片推介渠道,但肯定不是被买通的门户网站。
直到春节档《大闹天宫》和《澳门风云3》的出现,人们彻底对媒体失望。人们信任的电影信息渠道估计也就朋友圈和豆瓣、知乎、时光等等非门户渠道了。看看今年的电影数据。
《盗墓笔记》和《绝地逃亡》靠的是头一周的对粉丝群体狂轰乱炸快速开局,但是一周之后粉丝消耗殆尽的时候,马上断崖式下跌。而且是狂跌,人们不在对炒作买单,最后决胜市场的肯定是内容优质的片子,观众不是那么好骗的,无论他身处何地,那怕是十线市场,观众的需求依然是要一部好电影。
《捉妖记》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决胜还是在内容之上,所以才有长达一个月的票房过程。
大公司在看到他们的成功后却忽略内容本质,把精力放在电影以外的东西上。
这套东西在好莱坞行得通,是因为他们有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每天都有大量优秀剧本诞生的,不愁有好的故事。而国内很多制片人最应该把精力放在好剧本好故事的时候,却把精力放在炒作上。今年的暑期档无论数据多么详细,都无法体现出幕后制片工作的失败。
大公司虽然完成了市场布局,控制了媒体话语权,但却失去了市场,还好我们有朋友圈,有知乎,有豆瓣可以尽情的告诉大家,这部电影好烂,不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