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政策上理解房地产税,要抓住两个要点:
(1)开征是必须的,这是早晚要做的事,早就应该理顺相关的税收,但因为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和普通百姓的重要性,政策核心圈一时难以下决心。所以,拖到今天才决定推进,实际上是“补课”性质的工作。不但失去了“理顺”税收的机会,而且也失去了利用税收平衡经济增长和房地产发展的机会。
(2)要控制合理的速度和规模。当前的财政对税收增长的需求持续放大,要想控制合理的征收速度与规模,实际上有很大的难度。因此,特别要注意把好事办好,起码不要办成了坏事。所以,控制合理的速度与规模极为重要。
其次,对财富再分配和共同富裕的影响。
在共同富裕的大目标下,中国在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方面会有很多调整。就财富分配而言,二次分配与三次分配都会加强,国内在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房地产税等方面都会不断推进。实际上,房地产税就是国家在住户部门的二次分配,通过强制性的税收对国内居民的住房财产进行再平衡、再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国内市场对房地产的“炒作”,有助于实现“房住不炒”的政策目标。不过要注意的是,鉴于房地产在中国居民财富中的占比很高,房地产税对居民财富的影响面很广,因此在税制设计时,对于应税比例和征收面需要极为慎重。如果设计不当,就会变成对广大居民的个人财富“割肉”。
第三,对房地产行业和城镇化的影响。
毫无疑问,房地产税对国内房地产业肯定会有普遍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并非突如其来的颠覆性扭转。实际上,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下半场、中国数年来坚持“房住不炒”的调控,国内土地经济模式和增量扩张的房地产模式已逐渐式微,“土地财政”对地方财政的支持也开始减弱,这一趋势决定了国内房地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今年以来,多家头部房企爆发债务危机,也对传统房地产发展模式提出了警告。未来,中国的房地产业将从“增量模式”转向“存量模式”,城市发展将从新城扩张进一步转向城市更新。要指出的是,开征房地产税并不能作为调降房价的“利器”,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如资本过剩对于房价上涨就有很强的推动。
第四,对央地财政关系的影响。
开征房地产税是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一项改革。在政府财政压力增大、地方事权远大于财权的背景下,央地财政矛盾不断增多。从此前的政策讨论看,房地产税归属地方的可能性较大。国外房地产税的实践也显示,房地产税最适宜由基层政府征收、使用,居民缴纳当地的房地产税,同时享受与税负相应的公共服务。房地产税由“基层政区专用”是迄今最广泛的做法,也是基层政府征管动力最高、居民纳税意愿最高的设计。不过,房地产税的潜在税基是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总价值,各地税基差别很大,如果房地产税全部归基层政府,可能进一步拉大地方政府财力差距。因此,房地产税收入是否在不同层级政府间进行统筹和调节,这是一个现实的政策问题。
第五,开征房地产税的时间表。
房地产税试点改革期限是5年,正式制定法律将在5年之后。以此推算,如果从2022年开始进行试点,房地产税要完成立法并在全国开征,最快也要到“十五五”中期的2027年。不过,由于开征房地产税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各级地方来说,不论是否在试点范围内,都需要在未来5年内进行相关的准备,最先要完成的基础工作,就是要对本地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进行系统的确权,全面掌握本地房地产相关信息,形成一套全国范式统一的基础数据库。
第六,关于房地产税的征收对象。
《决定》称,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农村宅基地及农民私房,暂时不在征收范围之内,因此,开征房地产税与农村暂时无关;非居住用房地产的税收将沿用已有的房产税条例,因此,未来房地产税的“增量”部分,主要针对的是城镇居民的个人住房部分。
第七,哪些地区会成为试点地区?
严格来说,这不是个分析问题,主要取决于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选择。此前市场上有几种看法,有人建议选择部分热点城市作为试点开征房地产税,比如深圳、青岛、重庆、乌鲁木齐、西安、大连、杭州、济南、长沙、西宁等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居前的城市。还有学者建议,深圳、海南、浙江等地,可以先行加入试点范围进行动真格的房地产税改革,因为这三个地区目前是比较高级别的位于创新前沿的示范区。在确定开征房地产税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参与态度很重要,是“早挨刀”(早改革)还是“迟挨刀”(迟改革)?这要看地方政府对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判断和选择。
第八,房地产税率与豁免问题。
这是具体的政策设计问题,不是策略和思路问题。从国际上看,房地产税率一般在0.5%至3%之间。在2011年上海、重庆开始的房产税试点中,上海的征收对象为本市居民新购房且属于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本市居民新购房,税率为0.6%;重庆征收对象是独栋别墅高档公寓,以及无工作户口无投资人员所购二套房,税率为0.5%至1.2%。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开征房地产税应以大范围减免为前提。对于减免范围和方式,有实证分析认为,从不同收入群体、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以及简化政策实施难度等方面考虑的减免,“人均价值减免”要比“家庭首套减免”和“人均面积减免”的方案更优,也更符合房地产税作为财产税的特点。
第九,开征房地产税可能凸显地区间的存量差异。
开征房地产税是一个象征,意味着中国由此开始可能步入“存量经济”的时代,增量开发、靠规模扩张做加法成为过去时。因此,今后一些“特色小镇”可能成为“废墟小镇”,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可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浮现出来,这是要警惕的一种可能性。此外,“存量经济”时代各地比较的还是以经济和城市为基础的综合实力,发达地区可能从房地产税得到更多财政支持,落后地区则可能继续缺少财政支持工具,这也会加大地方之间的差距。
开征房地产税不仅是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还是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国家对国民财富的二次分配之举。未来5年将是房地产税试点的关键时段,各个地方都需要对此做好准备。从现在开始,中国将逐步踏入房地产税时代。不论你是否愿意,都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到来!
上海都收了十年了……
这是一件大事,或者可以说是未来十年中最重大的经济事件。在一个国家的进步过程中,总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将来,这件事或者可以成为其中之一。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处理资本,怎么利用和管理资本势力,这是一个重大问题,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方案。现在的中国,只能摸索中前进。
毫无疑问,过去的二十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民间资本最活跃的市场,房产成为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成为民间的共识。资本的大量涌入即让房地产打了激素一样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扭曲了中国经济。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过度的房产泡沫让这个产业成为事实上的大而不能倒。如果不纠正这个趋势,那中国经济将会没有前途。这就是迟迟不敢推出房产税的原因。
中国的房产在土地出让的时候政府其实已经征税,所以现在的房产税能够承担的任务应该只有一个,就是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这一条真的是指导原则,而且能够真实的落实,那房产税的税源应该就是拥有多套房产的相对有钱人,是那些把房产当作投资品的资本家,是那些新时代的地主,国家是要逼他们退出房地产领域,资本应该投资生产,投资技术,投资发展生产力,而不是只想着吸血国民经济。这才是国家的目标。
任何发展良好的经济体,其经济都不应该由食利阶层来主导,由食利者主导的经济体,必然是暮气沉沉的,国民的合法财富,应该鼓励投入发展生产,而不是吸血食利。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必须拼搏努力,有钱人也必须这样,你的财富也必须处于风险中,而不是你自己和你的后代的永远的腐朽保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这个经济体才可能生气勃勃。
房地产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不难,只要合理的住房保障,然后超过的超额累进征税就行。难在这个力度怎么把控,不能让现在的市场出现大幅的波动,甚至崩溃。刚才还看见一条消息,某个人出清了93套房产。这种行为必然会影响市场的稳定。政策的执行不能让这种行为集中出现,否则就是市场的崩溃。
政策执行的目标是,房产税的有效落实,让资本缓慢的离场,市场有序的软着路,但能不能做到,还是要观察,资本势力可能会反扑,这是可以预期的。
现在是开展房产税的良好节点,因为房产市场的降温让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缩减,地方政府有开源的需求,以前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所以地方政府是不愿意征收房产税的,因为这会打压房地产市场。
如果是按照这个思路来,那肯定有一种声音说这是收割富人。其实这不是收割富人,只是逼富人退出房产市场而已。你的钱还是你的,但你不能在房产市场吸老百姓的血,总有既得利益颠倒黑白,不让你吸血就会被抹黑成为收割富人。
如果房产税能真正按照这个思路落实,那20年后的中国,房子就真正是用来住的,是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你住多大的房子就要依据你的经济能力,否则你交不起房产税,对于真正的富人来说,自己住的房子的那点房产税,还是没有丝毫的压力的。
只要真正把资本逼出吸血的行业,那资本就不得不投资生产,发展生产力才是国富民强的根本。如果用20年时间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已经很厉害了。这场战役一定很艰难,关乎国运,会影响无数人的利益。
下一个值得期待的,将是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如果这几个制度都能够落实,那中国的将来就是光明的。
大事,绝对的大事,国务院正式对房地产税授权了,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试点。
喊了十几年的房地产税,终于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房地产税完全称得上是最难推动的税种,15年前房地产税的呼声就震天响了,年年加紧推进,年年停留在讨论层面。
这个税种的推进究竟难在哪?
难点很多,不是一般的多,甚至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能让人完全满意的征税方案。
哪怕是这一次被授权的房地产税,其实国家也只是授权了大方向,具体细则完全没有。
公告里写的很清楚,具体细则由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
事实上,这次试点的目的就是让各地方政府自行尝试,在实战中构建一个科学可行的征收管理模式和程序。
除此之外,这次的房地产税试点征收,期限是五年,也就是说所有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房地产税政策,五年后自动作废,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六个月以前,可以提出继续授权的要求。
这一条就是鼓励地方政府大胆尝试,试错了不要紧,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就说好了这是暂时性的。
当然,如果有地方政府试出了相当不错的政策,那自然可以继续授权,甚至作为样板推广全国。
人人都知道房地产税是正确的道路,但讨论来,讨论去,讨论了十几年都还停留在纸面上,没有任何方案能说服大多数人。
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让试点地区先干起来,看看效果再说。
当年深圳特区的一系列政策最后推广全国,不就是这么试出来的么。
我先说说为什么房地产税是正确的,是大势所趋,然后说说为什么制定房地产税的政策会这么难。
我知道绝大多数民众支持房地产税的原因是希望房地产税能打压房价,提高炒房客的持有成本。
这个没问题,房地产税确实有这个功能。
但大家要明白,房地产税首先是一种税,这才是它的主要功能,能遏制房价只是它的附属功能而已。
中国的土地出让金本质上也是一种税,和房地产税并无不同。
只要是税,就是从民众口袋里收钱,我们为什么要支持?
因为税收本身是有必要性的,征重税不合理,不征税也不合理。
一个完全不征税的国家,你想要?
一个完全不收物业费的物业,你敢要?
道理是一样的。
国家想征税,有大把的手段可以征税,个人所得税可以再度提升,奢饰品税可以再度提升,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可以取消,方案简直不要太多。
所以税收除了收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满足国家公共服务需要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
你完全可以取消所有税种,只留农业税,让农民负担所有国家税务负担。
为什么不这么做?为什么中国反而把农业税全部取消了?
因为国家认为,取消农业税,不收这个钱,对社会来说更为公平,对中国来说更好。
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36%;
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突破了60%,创造全世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奇迹。
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在过去的19年里,扩张了接近一倍。
依靠大量的土地出让,地方政府收土地出让金收的盆满钵满。
也因为大量土地出让金的存在,地方政府几乎不需要其他的税收,单靠出让金就能满足城市开支需求了。
但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仅为70%,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城市化率也才83%。
摸着鹰酱的腿,我们可以直截了当的猜出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哪怕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美国那个水平,城市化率最多也就是83%。
在未来一二十年,中国的城市化率70%几乎就是极限了,达到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
换句话说,如今这么高的土地出让金是绝对不可能持续的。
如果土地出让金消失,地方政府只有两个选项,要么开源,要么节流。
所谓开源,就是开征新的税种,比如说收修路税,修桥税,修学校税,修医院税等等。
修路修桥修学校修医院肯定是合理的,既然合理当然可以征税。
所谓节流,就是压降政府开支,不修路,不修桥,不修学校,不修医院,把这些公共开支全部减少,财政收支自然也就平衡了。
地铁一公里的综合造价超过10个亿,这东西少修点,能省很多钱。
但很明显,这两个选项都不是很完美,因为未能体现出政府均贫富,造福百姓的执政目标,两个选项都属于懒政惰政。
给穷人使用的公共设施,应该多修多建。
而税,应该找有钱人收。
修路修桥修地铁,所有人的受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些设施。
但修这些东西的开支,我们希望有钱人多负担一点,这才是现代社会政府应该干的事。
谁是有钱人,谁应该多负担一点,谁能替代土地出让金这个财政缺口?
马云2000亿身家,我们全部没收了好不好?
2019年,中国财政收入19万亿,其中土地出让金7.8万亿。
你把中国几十年培养的马云们全部填进去,都不够中国一年使用的。
这些首富,并不是有钱人,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财富总额太少。
那有钱人在哪?
中国的主要财富都集中在城市,那城市的主要财富又集中在谁身上?
很明显,城市的主要财富都集中在有房人的身上。
一家的房产也许只有1000万,但架不住人多啊。
当土地出让金逐渐衰退时,高达7.8万亿的财政缺口想要弥补,要么对企业征收重税,要么就是针对有房阶层收税。
你觉得普通民众会选哪个?
民众是希望提供工作机会的企业被搞死,还是希望炒房客和持有几十套房的人被搞死,顺便把房价压制到合理价格?
在城市化率达到60%的时候,存量房产已经远远超过了增量房产,征收房地产税是大势所趋,是必然,也必定实施的事情。
房住不炒在今年彻底发威,让房地产业进入了寒冬,也让八九月份不少城市的土地拍卖出现了流拍现象。
如果要贯彻房住不炒,可以明显预计土地拍卖市场会持续萎靡,但因此放开房住不炒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10月份的时候我们强行推动了房地产税的落地。
别讨论了,再讨论10年我看也没用,先找几个城市搞搞看吧,看看他们能不能趟一条路出来。
为什么收房地产税这么难?
收税简单,但收的合理就很难。
房地产税除了征税外,还要满足民众接受度高,征税简单,能够均贫富等一系列目标。
每一个目标都是合情合理的,也不难实现,但组合到一起就难如登天。
目前市面上所有方案,全部经不起推敲,漏洞都一大堆。
我不知道最完美的房地产税方案,整个中国都没人知道,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东西难点究竟在哪。
先说税基的确定,也就是对谁征税。
很多小老百姓想,自己就一套自住房,是刚需,自己不能缴税,因此必须要免征面积。
对只有一套自住房的居民收税确实不合适,但不收税,也不合适,甚至是更不合适。
免征面积不管是每人30平还是40平,都有问题,哪怕是免征1平米都有问题。
因为房价不一样。
鹤岗5万块钱一套房,上海10万块钱一平米。
在鹤岗花50万买10套房,就是罪大恶极的炒房客,就是新时代的地主,赤裸裸的罪恶剥削阶层,必须征重税,必须往死里收拾。
而3口之家在上海花1000万买个100平米的房子,就是社会中下层老百姓,是可怜的刚需,一毛钱税都不应该缴。
你觉得这事情合理?
总财富50万的鹤岗人,只是因为名下10套房,就成了应该被征税的对象,成了被均贫富的目标。而总财富1000万的上海“刚需”则一分钱税都不用交,把税收负担全部转嫁到那个鹤岗人头上。
这和明末东林党按人头去征税,从而把税收负担全部转嫁到没钱的农民头上,有钱的地主士绅反而统统免税有什么区别。
政策敢这么定,一定会出巨大的乱子。
单个城市搞搞也就算了,如果真把房地产税推向全国,想利用这个取代土地出让金,免征面积是不可取的。
那设定免征金额行不行,比如说房屋价值100万以下的人免征。
有钱人征税嘛,穷人不征,挺合理的。
看起来确实很合理,但实际操作中会和上面那个问题完全反过来。
在上海,100万只能买10个平米,这免征金额一点意义都没有,还是把所有的有房一族全部纳入了税基,征税难度一点没降。
而在鹤岗,100万可以买20套房,足足20套房都不需要纳税,这你觉得合理?
那鹤岗的免征金额定在10万,上海的免征金额定在500万行不行。
呵呵,你觉得行不行?
新中国无数烈士的牺牲,就是为了推翻阶级,没想到如今还有人敢重造阶级,而且是按户籍重造,并以法律形式公开确认。
你敢把政策这么定,明天就等着被人砸鸡蛋吧。
如果不定免征面积,不定免征金额,直接对所有有房一族征税,直接按房产价值征,行不行。
行倒是行,这么征税很公平。
但如果有人不缴税你怎么办?
1000万的房产,按1%缴税,一年需要缴税10万。
大城市里有无数土著居民,是靠几十年前的免费分房或者低房价的时候恰好买的房,房产价值很高但本身收入很低。
你敢这么收,一定有大把人缴不起房产税。
如果他们只有一套房,不缴税也躺在房子里不走,你怎么办?
冻结银行卡?强制拍卖房产?
这种人虽然房产价值确实很高,但某种意义上也确实是城市弱势群体。
有人开出租车谋生,有人当清洁工谋生,一把年纪了,也没什么学历和文化,你为了收税强制拍卖别人的房子,这合适嘛?
只要出现一例这样的事,都会在媒体引发巨大的风波,但很明显可以预见,这种事不仅会出现,而且会大面积出现。
怎么办?
凉拌,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只能告诉你,仅仅税基的确定,就难死了无数执政精英,吵架吵了十年都没吵出个头绪来。
2011年,上海和重庆就试点了房产税。
上海只针对本地居民的第二套房收税,人均免征面积达到60平米,税率还只有0.4~0.6%。
重庆普通住房则直接免征,只对别墅和高档住宅征收,税率也只有0.5~1.2%。
收的税钱,聊胜于无,对房价的压制效果,也聊胜于无,这税种基本等于不存在,就是个摆设。
而国际上,是针对所有房产收税,税率一般在1~3%,每年!
上海和重庆10年前搞的这个房产税,各方面都是聊胜于无,根本无法替代土地出让金的缺口,也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这和当时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当时中国城市化高歌猛进,土地出让金年年暴增,没有费劲收房地产税的必要。
这两个城市的试点搞了10年,如今我们还要搞试点。
很明显,我们这次要搞的,是真正的房地产税,是真正针对有房一族的税收,是真正可以推广全国,彻底取代土地出让金的税收政策。
除了税基和税率的问题,我们还要考虑房价的问题。
很多人支持房地产税,是因为这个税能有效压制房价,长期确保房价处于合理区间,是房住不炒的最大稳定器。
一点都没错,但我们开征房地产税时不仅不能压制房价,反而要担心房价崩盘。
大城市里有很多土著,购入房产的成本异常的低,还有很多拆迁户持有五六千万的房产,自己却没多少收入。
只要你开征房地产税,这些人一定会卖房,要么自己卖,要么被法院拍卖,因为他们不卖房根本就缴纳不起房地产税。
这么多房子涌出来,谁接的住?
如果房价瞬间崩盘了,引发的后果,谁能承担?
房价可以跌,但要慢慢跌,根据实际情况精细调控,跌一点就要稳一段时间,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慢慢跌。
开征房地产税的药效实在是太猛,有时候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可能把人给吃死。
所以我们不能搞反了因果关系,只有当房价被压制到合理区间时,真正的房地产税才有开征的可能,而不是指望通过房地产税把房价给压到合理区间。
那把房价压制到合理区间有多难,哪怕开征房地产税都不会引发房价剧烈下跌的那种合理房价区间?
很明显,很难,不是一般的难。
房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老大难问题,要是能轻易压到合理区间且不出乱子,还有这么多破事需要讨论?
最后一个问题,怎么收税。
这个也很困难,因为中国的城市居民从来就没有缴纳直接税的习惯。
中国所有的税,几乎都是企业缴纳的,占6成的增值税和普通百姓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而社保和个人所得税,也是企业代缴,钱根本就不经个人的手。
能感受到税负痛苦的是企业,不是个人,钱只要进了城市居民的手,就很难拿出来。
想让城市居民缴个物业费都很难,年年都有人在小区群里给物业挑刺,然后说自己不缴物业费了,何况是比物业费多几十倍的房产税。
土地出让金征收起来太省事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征收起来也很省事。
而这个房地产税,征收起来就太麻烦了。
要培养城市居民缴纳直接税的习惯,而且上来就是房地产税这么大头的税种。
这很难,非常难,很考验执政智慧。
在过程中会引发的动荡和冲突,用屁股想都想得到,能让人焦头烂额的事情肯定有一大堆。
只要有可能,中国没有执政者愿意去收什么房地产税,这东西委实是太难了,绝对是属于改革的重大难点。
但房地产税,必须要收。
不收房地产税,就必须要收其他的税,而任何税种都没有房地产税公平。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让很多年轻人都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房价的飙升,是中国贫富分化的最大来源,远远超过了所谓资本家的剥削。
很多所谓的资本家努力了20年,看起来人五人六,结果赚的钱都不够在大城市买一套房,而这样的房在大城市,有几十万套,几百万套。
20年前很多人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取得的住房,如今的年轻人却要用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收入才能买得起。
仅仅是因为晚出生了20年,仅仅是因为当初没有出生在大城市,就命中注定成为了下等人,无论你才华和努力程度如何。
这公平吗?这明显不公平。
如果每年缴纳1%的房产税,那些人根本就不配居住在目前的房子里。
那些20年前低成本拥有住房的人,不需要任何才能,不需要任何努力,躺着就成了食利阶层,每天逍遥自在的成了上等人,而那些努力、优秀的年轻人却成了被他们盘剥的对象。
被高房价压的抬不起头的年轻人,不敢买房,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甚至看到房价后都失去了计算自己多少年才能买得起房的勇气。
新中国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公平。
公平、公平,还是特么的公平。
哪怕还没有到结果公平的社会阶段,我们至少也要能实现机会公平。
社会的财富,应该分配给那些有够努力,有贡献的人,而不应该分配给那些不努力,没贡献的人。
不然的话,我们当初成立新中国,到底是为了推翻什么呢?
房地产税很难制定,很难征收,确实很难,不是一般的难,需要大智慧的人才能完善并最终落地。
但我们必须要落地这个税种,而且肯定会落地。
难归难,但再难,难不过成立新中国。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爱我的、恨我的,最终都得信服我!
大家一定要正视并维护房地产税的合理性、公平性和正义性。别让那群人歪曲房地产税、扭曲事实,舆论阵地寸土不让。
有些家伙又在误人子弟了,居然好意思拿去年卖地做证据,也不去翻翻历年卖地数据以及卖地金用在了什么地方,还居然说出了国家看不上房地产税。都不知道房地产税意义何在,整天写些无用文字,无法直指问题核心。
房地产税基本和我历史分析路径一直,有历史文章佐证:
(1)18年4月我发布第一篇综合信性分析中国房地产的文章,字数不多,但都是核心点。其中就包含了对房(地)产税的分析,现在看还是一针见血。
(2)关于【房地产税】分析文章我过去三年写过很多篇了,详见公众号【悟空新之助】,您可以按照下面操作步骤去公众号搜索房地产税相关旧文。
(3)看房地产分析文章,没看我的,看再多也是白搭;已经看了我的,看其他人就纯属浪费时间。我就是一支军队,房地产分析,看我足矣。
我对我的房地产理论一直有信心,没信心的是其他人,为了让他们有信心,我也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系统性分析房地产方方面面,以至于我的房地产理论几乎没有任何软肋。
您若是不能从我这里学到一丝智慧,对世界的认知没有一点变化,适应世界方面也没有长进,还不知道“顺势而为”这个道理,您就不用关注我了,因为浪费时间、不值得。
为什么我的回答有内容重复,因为房地产我都研究完了,我写的都是核心内容,核心内容当然得重复了,而不像其他人讲故事、说些皮毛且毫无逻辑的废话。
我的文章随便拧出一两段,都比绝大多数自媒体含金量高。那些人啊,东抄西借,根本分不清根本矛盾和次要矛盾,写了半天文字,都只是再周边打转而已。
再多一句嘴:房地产领域内容,只可能是其他人抄袭剽窃我的,不存在我抄袭其他人的。多少垃圾自媒体靠我的输出活着啊。
其实大家普遍模糊了概念就是“房产税”和“房地产税”的区别,虽然只有一个之差但是实际上差点很远,其实现在大家热火朝天讨论的都是在持有环节增收的“房产税”而已,而本轮改革的试点是“房地产税”,房地产税是包含了交易(包含继承、赠与等涉及到过户的情景)和持有(包含自住、空置、租赁等状态)土地和房屋的所有税,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房产税所占比重可能不到50%。
关于房产税大家已经说的够多了,我也写过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房产税经验。
很多人看了其他国家的房产税都觉得贵,以上国家的可都是“重交易、轻保有”的典型,也就是说保有环节增收的房产税都是洒洒水,真正的重头戏还是在交易环节呢。
比如说我一直觉得在保障住房这块做的最好的新加坡,房产交易的印花税的税率最高可以高达16%,而我国目前房产交易的印花税税率是0.05%,二套以以上房子的房产税率最高可以达到20%;
德国二套住房税的税率起步都是5%,最高可以到20%(首套0.35%)租金收入所得税最低都是14%,最高可以到45%,卖房子不光要交个人所得税,还得交专门的不动产交易税(3.5%—7%),反正在德国卖房子各种税收加起来税率超过10%,也就是说你卖一套房子200万元,对不起你得要给国家交20万以上的税;
日本在房屋交易环节甚至搞出了复兴特别所得税和住民税,交易环节的综合税率也不算高,反正也就20%—39%的综合税率而已啦,德国的两倍,要论狠,资产阶级国家一个比一个狠。
现在知道为何房地产税改革迟迟不出台了吧,是怕真的把大家吓到了呀。真正房地产税出台之后家里有几套房的持有收重税,想卖房获利离场,对不起更重的税等着呢,针对之前炒房叫嚣的直辖市4套刚需的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学习日本搞一个民族复兴特别所得税嘛。
只有真正落实房地产税才能真正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其实之前的上海房地产税大家就可以看出来,现在每年收200亿。
有人说200亿对上海杯水车薪,这里面其实有个问题:
现在上海的房地产税有2大漏洞:
1,不收存量。2011年以前的不收,拆迁不收。
2,只按买价。上涨的部分不收。
只要把这两个漏洞堵上,就维持现在税率,你们猜能收多少?600-800亿没问题吧?这可是不用拆迁卖地的永续财源。
在国务院的办法出来前,还是观望。
因为轻税等于靴子落地。
上海试点的办法,对房价上涨没有什么影响。
反而房价还会继续奏乐继续舞。
如果是重税,等于天翻地覆,不用美国的税率,用日本当年的税率。足以戳破泡沫。
自住不说,我们算一下出租房的真实价值。
刚搜的,北京国奥村,三室两厅202平方,租金在28000左右,房价在2800万左右。
这个房子要出租一定是二套房。
二套房,轻税,0.4%,一年11.2万。
一年33.6万的房租可以覆盖。还可以加加房租。房租加5万,10万。
房主会继续持有房产。
加房租,如果计税价格不变,房主出售也不太着急。
泡沫不破。甚至土地出让还能继续出。
日本土地加规划收到1.7%
我们假设二套房到2%吧
一年收税56万。
国奥村开盘是3.2 万,一套房子一共600多万,算700万吧
买房的首付可能只拿了210万。然后慢慢还贷款490 万。
一年租金33.6万,你让他交56万税。
贷款30年,他一个月还2.6万,本来房租抵房贷略有盈余。
突然来一年56万的负担,这个房子还能要吗?
问题是他甩买,没人买,刚需等,投资需求。人家也要交税。
多少钱合适?
房价500万,税10万,房租33.6万,净收入23.6万。投资收益率4.72%
这就有人买了。
国奥村是2008年开盘,当时700万。
现在值500万。
2800万到500万。20%都没有。
现在你理解为什么日本90年代,东京房价跌了80%吧。
如果,你不幸是2800万接的盘,那就……房子送给银行,你上征信吧。
小城市可能跌到反而少,前提是你人口还有。房子还能租出去。
譬如,青岛一套房子150万,租2500元。一年3万。
轻税一收,一年6000,一个月房租涨500,也就消化了。
重税一收也是3万。6万一年就没人租了,也得卖。
跌到50万,一年收1万的税,收3万的租,2万收益,50万的房价,可以接收。
房子跌66%就能稳住了。
房子送给银行,150万的房子,当年贷款也就100万,再还点,还剩80万余额,银行卖50万,剩下的追索个人问题不大。
如果买的时候房子才50万,银行基本就没风险了。
太小的地方,譬如鹤岗,一收这个税。房子就是一元送了。我不交税了,房子捐献给国家吧。
如果说限购限售是周期性的,重税则是永久性的。
我们会面临日本的情况。
房地产基建立即死掉,。
家电,装修,家具死得慢一拍。消费品再慢点。
东西一年比一年便宜,但是就业一年比一年困难,虽然人口看起来少了。
人们会发现,不结婚和不生孩子这个事情,会随着生存环境的残酷而加剧。
从三四年前部分人就嚷嚷着房地产崩盘、三四线腰斩、一二线溃逃,请问,何时腰斩?又在何时溃逃?
中国不会因为看空就崩掉,房地产业不会因为看空而死掉。
我本是一个谨慎偏空的人,当时的观点还是:
说一下「国务院被授权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我的观点:
而随着制度、执行以及居民素质、财富的提升,确实是让收直接税成为了可能。城市发展从过去的造城,也到了现在的城市更新。卖地收入也确实不能在未来作为地方的主要税收来源了。
但即便如此,未来想要把房产税作为税收的基石之一,依旧不仅会遇到来自民众的阻力,也会面对税收征收层面的操作难度。
这也是为什么「房产税」提了十几年,直到现在才刚刚要开始在重庆和上海之后,于部分地区进行改革试点。
审慎推进,逐渐试点,力图平稳过渡,是房产税征收的基调。
这样的基调下,想要房价暴涨暴跌,怎么可能呢?
2.房产税必须要出来,一定要出来,这是明确的方向,但不是最近五年要落实出来。
看看原文就可以看明白:
我国的政策一直以来都是稳步推进,不是风风火火的急转弯、转急弯,是指明了大方向后,坚定不移地向那个方向走,遇到问题及时打补丁,而这种涉及到民生的大政策、涉及到每个家庭的大政策,更会审慎再审慎。
希望大家不要听信他们的曲解政策、曲解制度,而是直接看官方的文件,直接看官方的解读。
3.这次试点的城市,有不少传闻,但传闻大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沿海富裕省份、改革开放试验区,简单来说,指向的是深圳、浙江、北京等城市。
原因有几点:
1)这些城市历史包袱比较小,过去一段时间的拆迁安置工作比较到位。
2)这些城市的数字化程度较高,便于统计、征收。
3)这些地区的居民富裕程度较高,阻力不大。
4)这些城市的房价调控初见成效,可以进行下一环节了。
5)这些城市的财政来源已经不主要依靠土地出让金了,城市的规模也已经足够大了,卖地时代,已然过去,地方也乐于进行实验。
1.说了很多年的房地产税终于进入到了下一环节,目前基本属于近段时间(五年内)利空兑现的状态了,毕竟房价也终于不再暴涨了,也没必要继续在政策层面加码了,毕竟房地产新的政策出台也要等到五年后了,近五年不会有其他动作了。
考虑到情绪的蔓延,接下来各个城市的房价会进入“加速探底”环节。但如果不探底,而是稳住了,甚至逆势继续上涨了,那么这样的城市,就值得关注。
我们今明两年也会在二线城市再买一套房,用于自住(是婚房,要结婚了的)。我目前只有两套房,分别是2017年年初买了套沈阳(买在家乡的省会),2020年年初买了套银川(价格很低,这个城市也很喜欢),上天眷顾,好在房价都没腰斩,也都有所上涨。
是的,并不像看空者说的那样到头了,从我的房子的角度看,这三四年,房价涨到了现在。至于未来的涨跌?买都买了,雷霆雨露,尽是君恩。
2.房地产行业自2016年「房住不炒」政策提出以来,就已经交出了手中的接力棒,未来,会回到普通的民生制造业范畴内,和其他普通的行业拥有一样的利润率。
之前太热了,接下来该退烧了,从业者们该转行的得转行了,看看我,2016年7月就从一线撤出来了,去年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帮着知乎上的朋友们退定金。
看吧?思想上的多头,行动上的空头。
但我不觉得矛盾,我只是认为房产未来的投资价值不高了,但房价从数字层面上,还是会涨,毕竟放水之下无跌价。
不是某些人说的腰斩、崩盘…
3.目前房产税对大部分中国居民来说,还只是「概念」阶段,情绪阶段,这种阶段的特质,就是容易被忽悠,容易超级悲观,或者超级乐观。
而站在更高的维度上看一下:
房产税真正的推行还需要至少五年的时间,就算真的推行了,也不会突然之间成为重水,也不会割到普通居民头上,真正痛的,只是那些房子太多的人、加杠杆炒房的人、笃定房价只涨不跌的人。
我们老百姓,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不去担忧什么房价暴涨,不去希冀什么房价腰斩,只要正常地工作生活,相信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就可以无视所有的周期与波动。
原来有这么多老板和我一样不喜欢激进观点啊,释然了…原来我并不是不正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