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博士妈妈被女儿写作业逼哭,称「我都不想做她妈了」,教小孩做作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如何才能有效辅导孩子?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zai-w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家俩博士都快被孩子学习给搞疯了。

我还好,因为心态比较平,觉得孩子健康快乐,有个比较好的习惯就好。

孩子妈,那是被气疯了,拍桌子,掉眼泪……

让我想起抖音里那个坐马路上大哭崩溃的男子,向路人哭诉自己教不了孩子。

班主任跟我们讲,一般大学老师的孩子学习都不咋滴。

……

自我反省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先天方面,孩子的天赋有时候真的可能比不上父母,可能会出现隔代遗传或返祖现象(狗头保命)。

能读到博士的,正常基本上算得上是个学霸吧。

一方面是天资还行,记性好,脑子转的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博士们一般从小都会比较自律,比较争气。

所以看到自家孩子不但笨得跟猪一样,而且懒得也跟猪一样,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就火蹭蹭上来了。

开头就是一句,想当年你妈(爸)我巴拉巴拉,你怎么就没有遗传一点点呢?

我们也经常听到同事发出过类似的感叹。

这些当年的学霸学神面对自家的学渣孩子,一筹莫展。

我们很多大学老师的孩子,也确实在成就上还不如父母。

这点是事实。基因的力量,不容忽视。

除了先天,更关键的是后天教育也出了点问题:没有耐心。

博士父母在教育上有时候可能真不如一个普通人。

一方面是博士一般有比较重的事业心,所以其生活重心是想放在事业上的。毕竟机会更多,压力也更大。

另一方面是博士们大概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啊,随便搞搞就好了,那用的着那么费劲儿。所以对孩子的学习的难度是认知不足的。

还有我们这一代人呢,小学时候是玩过来的,到初中才开始发力,也会下意识觉得孩子先玩吧,不着急,等初中再发力完全来得及。(这是我这种土鳖的想法)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不重视小学学习。

或者觉得小学生就该玩。

这就跟现行学校教育的模式是冲突的。跟班主任的理念和利益也是冲突的。

我们男的还好,班主任打电话就诚恳认错,但是坚决不改,事后也不跟孩子讲老师的电话的事情,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妈妈们估计就没那么大的心,就会急,这下子,孩子就倒霉了。

慢慢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孩子会渐渐厌学,抗拒作业,开始拖拖拉拉。

孩子做作业慢,一开始慢是因为不懂,不熟练,但是后来就变成在心理上逃避作业抗拒作业。

博士父母,哪怕可以谅解自家孩子因为题目太难而做不出来,但是恐怕很难接受或最难接受孩子明明能做好的事情偏偏不做好。

于是暴怒,失控,失态,绝望……

其实我觉得最大的根子出在父母没有真正蹲下来陪孩子。

没有从小陪孩子一起玩,而只是高高在上的赐予、教导。

你以为在陪孩子,实际上你的心并没有跟孩子在一起,你的呼吸和孩子是不同步的。你可能在陪孩子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工作上的事情。

这种事情很容易发生在博士和他们的孩子之间。

这样,就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和孩子之间就缺乏真正的信任、理解和包容。

于是关系紧张,陷入恶性循环。

孩子在小学阶段遇到的学习障碍问题,实际上只是之前教育的后遗症的表现而已。

有时候孩子故意磨蹭,可能只是希望父母陪她做作业,这个陪,不是你坐在她身边,而是真的参与一起做。

这也是我前段时间才意识到的。

我有一天觉得反正也是要检查孩子作业的,还不如跟她一起把作业做一遍,讲一遍,这样速度快。

结果发现效果特别好,孩子第二天还跑来专门说,昨天那张卷子全部做对了。

还有陪孩子玩的事情,我觉得陪孩子玩,真正的玩是放肆的,而不是矜持的。

能够让孩子完全放开,跟你闹成一片,这样的玩,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能够打成一片,那样的关系就不容易在教育问题上出现尖锐对立,因为你们的心是真正在一起的。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孩子爸爸发视频称:“她妈妈堂堂 985 博士研究生,自己也是专科生,居然被女儿写作业逼哭了!”。

哈,这是什么组合?

所以,父亲如果学历(竞争性课业考试成绩)有限,就是博士妈妈也难啊!


user avatar   li-shu-jian-7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龄延期博士生来回答一下。

别说我小学四年级,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没人看着我写作业。

我父母都是大学老师,有时间也不愿意看着我。

写作业是自己的事儿,作业得满分,老师也不会给家长发钱。作业没写完,老师找家长,那也是孩子给老师家长找的麻烦。

所以我无论是放学就把作业写完,还是写到12点,他们都不关心。

小学的平时作业,我还都写完了。

但是寒暑假作业,每次都是开学前几天熬夜补。

后来上了五六年级,寒暑假作业没写完,开学啦老师让补作业。然后,我发现,老师只是让补,最后都不了了之。

然后,我就再也没写完过寒暑假作业。。。。

初一的时候老师是慈化前的安西教练。

那叫一个狠。没写完作业真是太恐怖啦,老师可以当着全班骂十分钟不重样。

一年啊,没敢不完成作业。而且她作业留的还特别多,还代替别的科目老师留作业。。。。

每天都是12点写完。。。。

后来参加数学竞赛,真是题海战术,我竟然学过通宵,然后第二天还照常上课。。。。

不得不说,那时候体力是真的好。

然后初二换老师,不怎么管。我就再也没一板一眼完成过作业,能做就做,不能做就蹭。不过老师会批的作业,也都写完了。初三最后一个学期,老师不检查作业了,中考复习题太多了,大家都是连轴转,你爱写完不写完。中考得分高,也不是老师家孩子上高中。

高中也是。谁给你检查作业?

每天都是做卷子,第二天讲,你没做?who care?

归根结底,还是家长没搞清楚homework到底是啥。

当然了,现在小学老师,都把责任推给家长,不想担负学校教育主体责任。

所以双减的真谛不仅仅是严禁补习班,还得重塑学校主体责任。跟homework有关的只有老师和学生,和家长关系真的不大。家长责任占比超过10%都是学校履职不到位。

现在很多鸡娃家长说“学习都是自己的事儿”,实际上暗含的前提恰恰是——学校千万别担负起教育主体责任,这样在“学习都是自己的事儿”的前提下,不管孩子的家长的孩子,就得被淘汰,鸡娃成为赢家。

这非常坑人。


user avatar   damon-dance-for-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当看到这种提问,父母走投无路无法教育小孩,本座就扼腕叹息。正确答案就在腰间,近在眼前,为何看不到呢?


user avatar   bu-ai-chui-niu-bi-de-cao-lao-ye-m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像乔丹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好教练一样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辅导小孩和培养尖子生的路数完全是不一样的。

我小时候学除法,硕士老爸(80年代的硕士工科哦)使出浑身解数,我还是云里雾里。

高中学历的外婆,曾经当了三十五年小学教师,三分钟教会。

很多看起来“常识性”的东西,你要从根本上去启发孩子,不然他们会因为自尊心的原因半推半就地点头,但实际上还是不懂的。

教育一个是要经常测试(是不是真的懂了),一个就是不断地强化基础认知,最后才是通过一些疑难杂题来拔高水平提高思维能力。

讲讲我外婆和我老爸曾经教我除法的故事吧:

我爸在饭桌上,把一堆碗分来分去,但因为碗的大小不同,有些碗里有剩饭有些有肉,我get不到点,不知道我爸在说啥天书。

我外婆拿出一根牙签,问我这是几根(先吸引注意力),我说这是一根。然后再在另外一边放上一根问我。我说这是一根。

于是她把两根放在一起,我说现在一共两根,洋洋得意。

她又把两根牙签分开,问我现在她把牙签分成几份,每一份有几根?我都答出来了。

然后是四根分别分成两份或者四份。

“哦!原来除法是这个意思,就是分成几份就是除以几!”

好想她哦。


user avatar   lao-qian-9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凡尔赛一把,我从没教过小孩作业,因为我就很少看见她做作业,大部分时候等我们下班回家她都做完了,哪怕到了高中也是一样,经常回家书包都不打开。

但是我教过她很多其他东西,比如从小买了新柜子,她就喜欢在边上看我装,我就给她买了一套专属于她的工具,小一些的画架什么的就让她自己动手。她说学校里学了电学了,我就买了一堆电线、开关、灯头、插座,教她怎么接线,怎么用万用表,怎么用试电笔,怎么测试电线有没有电,怎么接插头,怎么才能两个开关同时控制一个灯。从小什么电子积木,显微镜,望远镜,各种拼装玩具,模型,各种实验器材,我都是变着法的当礼物送给她。每天就在淘宝上翻,还有什么新鲜玩具没玩过。

后来她喜欢上了天文,我就开始教她怎么安装调试望远镜,怎么操作,怎么找目标,怎么使用照相机,怎么拍银河、拍月亮、拍行星、拍深空,拍出来的素材要怎么做后期处理。后来大一些了,开始学习理论知识,自然也得我来教。问题是,所有的这一切,我全都不会。

只能我先去学,学会了再回来教她。我到各个天文论坛去潜水挖矿,到各个天文群去拜师学艺。正因为自己也是学的一知半解,所以我从没有那种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自信,每次都讲的战战兢兢,甚至有时今天讲了,明天又推翻,后天再翻转。连闺女都说:“老钱的话不能轻信,得过过脑子,不然很容易被带进坑里。”以至于后来“过过脑子”成了习惯,不管看教材,看杂志,还是看别的什么书,所有的内容都要先过过脑子,感觉有疑问的一定要搞清楚才罢休,这种强迫症就是我害的。

慢慢的,有些问题不等我自己发现,她就当场提出疑问了,我回答不了,只能老老实实认怂:“这我也说不清楚,要么咱回去一起查查资料?”于是她学会了查资料,不仅会去知网找论文,甚至还学会翻墙、海淘,找国外的资料和国内的对照着看。

一起学天文,起初我是绝对的主导者,因为她才上小学,刚学会四则运算,而天文里最基本的一个“星等”概念也要用到对数。要学对数就得先学指数,这些我自己还勉强会算,但要让我给一个小学生讲明白就有点为难了。大概是因为我讲的稀烂,她受不了,破天荒地提出要去上奥数课,因为听说奥数班可以超前学习。要知道一直到小学六年级之前,她一节补习课都没上过,一道课外题都没刷过。

这下好了,有地方学了,又没我啥事了,我还是只负责陪玩。但上了补习班,玩的时间少了很多。还好小时候想玩的都玩过了,也玩够了,兴趣又转向了理论,那就专心学吧。

起初,偶尔还会拿着一些问题来找我,我也还能帮着一起参谋参谋,后来就越来越插不上话了,最后连问题都听不懂了。再后来,就是我经常拿着问题去向她请教了。

就因为我这个老爸太水了,所以从来不敢摆架子,和她都是称兄道弟的,自打她上了学,就没叫过我爸爸,都叫我“老钱”。

老爸不靠谱,一切靠自己。所以她的学习从来不用我管,都是自主学习。而我,也摆正位置——没本事就少BB。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作主。说到做到,她说不上补习班就不上,她说不刷题就不刷,她说不上晚自习就不上晚自习,她说请假就请假,她说想上哪所学校咱就上哪所学校,小升初是这样,初升高也是这样,将来高考还是这样。

回到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博士妈妈教不好孩子作业,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个“博士”上——妈妈太强了。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家里容不下两个强者,两强相遇勇者胜,孩子勇不过妈妈,所以妈妈赢了,孩子蔫了。

像我这种弱家长,即使孩子来问我,我都不敢得瑟,总是弱弱的说:“这个问题真的好难啊!我也不会,要么咱爷俩一起研究研究?”研究时,我也不敢多嘴,最多轻轻的提一句:“要么咱试试***方法?那个公式我也记不太清了,也不知道行不行。”

每次她来请教我,最后都是她自己找到的解决方法,我就跟着打了个酱油。有我这种不靠谱的老爸衬托,孩子的自信心爆棚,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什么难题都敢挑战,还没上高中,就敢尝试大学先修课程。

所以,怎么辅导孩子功课我也说不明白,我就问这个妈妈一个问题:如果家里只能有一个强者,那么,你希望这个人是你,还是你的孩子?




为什么她做作业这么快?因为作业做完了,所有的时间都归她自己支配,想干什么干什么。

别人家孩子在做作业时,我们可能在某个山顶古庙前的空地上架望远镜

别人家的孩子睡觉时,我们可能在某个漆黑的停车场熬夜拍星星。

就连万家团聚的大年夜,我们也在山上看星光和焰火争辉。

10月30日补充:

我们始终要牢记,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变强,而不是向孩子炫耀我们自己有多强。当你对着孩子说:“这题不是很简单吗?你看,只要先这样再这样不就行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这其实就是在给孩子贴标签,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个笨孩子,是做不出难题的,稍微遇到点困难,她就退缩了,等着别人来教。

我们要帮孩子建立的意识应该是:不会很正常啊,不就是因为不会才需要学习吗?不会没关系,再想一想可能就想出来了,今天想不出也没事,明天接着想。

所以我从不辅导孩子的作业,那是她自己的事情,会或不会,对或不对,都是她的成长经历,她得学会自己去面对。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她能学会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作对更多题。做题的价值在于思考的过程,而不是得到正确的结果。这就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最深层次的差异。应试教育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作对就得分,否则就是0分。而素质教育则是,只要你去认真思考,哪怕最终做不出,也必有收获。有些科学难题至今无解,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涌现出无数的新发明,新发现。可以说正是这些“做不出”的难题在推动人类的进步。

所以,我经常跟孩子说,不会就对了,啥都会还上什么学啊?发现不会的,就等于发现了新大陆,只要征服它,你思想的疆域就又拓展了一大块。

你希望孩子看到难题就退缩,还是像看见猎物一样两眼放光?在你辅导孩子做题时的第一句话,往往就已经决定了未来的走向。

还有就是,当孩子提出需要帮助时,这说明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那就是求助。这是值得鼓励的,但不能让他形成依赖,否则就成了“伸手党”。我们可以提供帮助,但不能直接给出结果,而是应该引导他们思考的方向。我们最多帮他们少走一些弯路,但真正的路,还得他们自己走。

最后就是要学会控制情绪,包括自己的和孩子的,任何一方情绪激动,都不适合辅导,因为学习是一项脑力劳动,需要平心静气。吼作业,不是在教孩子,是在害孩子。以前写过一个类似问题的回答,就不复述了,想了解的请移步。

zhihu.com/answer/133671


user avatar   chen-bi-hong-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清华大学的博士,且在线性代数领域发现了陈必红定理。我已经退休了。我是实名在知乎发言。退休前我的许多女同事都是博士,在我看来她们很多都是垃圾,是错误的教育制度的产物。为什么我国能够象我这样发明重要定理的人这么少,是因为教育错了。

我就奇怪为什么要做那么多作业?精神折磨,纯属拿人开心。

我上中学时,当时的数学作业是这样的,去农村抗旱,要挖沟渠引水。于是我们用铁锹挖啊挖啊挖。挖了一天,累得够呛,然后用皮尺测量沟的各个尺寸,根据数学公式算出我们一天挖的土方的体积,这个过程都是大家集体做的,没有什么独立完成,算出来大家很开心。

我当兵退伍后在天津石油化纤厂工程指挥部当了两年测量工。其中最常做的工作是,指挥部决定在某个坐标建一个建筑,于是我就从一个已知坐标的测量标记开始,经纬仪相当于量角器,卷尺相当于直尺。然后我就从已知坐标测量延伸到规定的坐标,往地上打上木桩,施工队就进场按我定的标记施工。这就是作业题啊。

毛主席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但是这段话受到知识分子们的疯狂仇恨,尽全力消除它的影响。

高 考 制度实在太坏了。


user avatar   cao-mu-qing-lan-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让孩子学习好,首先需要解决两件事情,

一是家长的情绪管理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孩子的学习动机问题;

家长具备好好生活的能力,具备有效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才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心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一个学习动机,孩子把学习当成自己想去做的事情,而不是被迫完成的事情,孩子才有机会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如果孩子经常被大人的焦虑情绪裹挟,孩子容易深陷大人的不安情绪而没有办法脑筋清楚去思考问题,

其实只要给孩子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可以有机会安心学习,孩子大概率不会存在学习困难问题;

如果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有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更容易去主动学习;

我家孩子小的时候,我基本是不大管他学习的,一般都是让他至少读题三遍,然后画出来,找出里面的关系,

这个法子挺管用的,他基本自己都能搞定,

实在搞不定的时候,我再陪着他一起画,然后简单提示一下,让他自己去思考,

不认识的字孩子都是自己去查字典,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查字典,找资料的习惯非常重要,可以让孩子没有依赖心,

关于孩子的考试成绩,我一般不会做任何评判,只是让孩子制作一个错题集,能够避免重复犯错就行;

孩子每次完成作业,自己都会认真检查一遍,孩子独自整理好书包之后,我就带着他出去玩了;

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好好认真完成学习了,才有更多的机会自由地去玩;

如果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学习就是生活的全部,在完成学习之后也没有机会自由地去玩,那么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负担,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没有办法去主动学习了;

所以家长日常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生活非常重要,

母亲是家的温度,父亲是孩子的依靠,在一个平和,舒缓,和谐,有温度,暖心的家里成长的孩子必然是幸福聪慧的;

及时处理跟孩子之间的分歧与矛盾,跟孩子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处理矛盾跟分歧;

一个善于在生活当中积极处理矛盾跟冲突的孩子,在学习当中遇到困难也会主动去解决;


user avatar   ceciliac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所谓的知识诅咒(knowledge curse)——越是高阶知识能力的父母,可能越是没法给孩子辅导好作业。

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为了验证这一偏见,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她把参与者分为两组:「敲击者」和「听众」。

敲击者首先会拿到一张有25首歌曲的单子,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曲子,比如《祝你生日快乐》。

现在,敲击者开始随机挑选一首歌,在桌子上把这首歌的节奏敲出来,听众要做的就是根据节奏猜出歌名。

在敲击者看来,这可不都是十分熟悉的歌曲嘛,听众应该很容易就能猜出来,怎么着也能猜对一半吧!

然而,结果却令人大出所料!

敲击者总共敲击了120次,而听众只猜出了3首。

也就是说,敲击者本来认为每2首歌里面,听众就能猜出1首,结果是每40首歌,才猜出了1首,「自己认为的」和「实际猜出的」整整相差了20倍!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来,当敲击者在敲打节奏的时候,他们满脑子都是这首歌的旋律。可是到了听众这里,情况压根不是这么回事,他们听到的,完全就是「嗒嗒、嗒、嗒嗒嗒」毫无规律的敲击声,跟听天书差不多。

敲击者得知结果后,也感到十分震惊,毕竟,当听众连《祝你生日快乐》这样简单的歌都没猜出来时,他们无法想象还有这么笨的人。

这就是知识诅咒——一旦我们掌握了某种知识或知道了某样东西,往往很难想象别人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


知识诅咒的本质,是先验知识的认知差:当我已经掌握了1个知识点,我能大致理解别人为什么不理解;当我已经掌握了100个知识点,我完全不理解为什么会鸡同鸭讲!

回头来说,为什么新闻里的985博士陪孩子写作业,反而容易崩溃。

作为成人,父母对这些他们眼中的「基础知识」早就滚瓜烂熟,所以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么简单的知识,孩子应该很快也都能理解,但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

孩子进入学校以后,整个知识体系都是以表征符号(文字,数字,标志等)为基础构建的,而且数学的基础还源自于一部分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数到10了就需要进位,才能继续数11。

这些都不是一个还在摆弄玩具、掰手指数数、要靠点数才能算清楚具象问题的孩子所能快速掌握的。

语文就更是有难度了。且不说认字是个漫长的基础活,单说一年级人人都得过的拼音关,真的挺难的:

为什么小ü见到jqx就得去掉两点,见到l则不用?
为什么iou要简写成iu?
为什么写在前面就是y,写在后面就是i?
为什么韵母的i,u,ü单独发音时写作yi,wu,yu?
……

不瞒你说,我家两娃刚开始做题时,也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也觉得太难了,怎么就是教不会呢?

后来一问我妈,我妈说:

当时你上小学一年级,因为拼音学不好,哭了两个月。

……原来,我当年也哭了两个月!

好在后来我找到了方法——买教辅。

对于不是专业老师的我们来说,即便研究了教育心理学和大纲,也很和实操结合起来。所以,买教辅其实挺好的,尤其是选择那种带有解说的教辅。

我推荐两类教辅书。

第一类是和课堂教学同步的教辅书。

学一课练一课,练习量千万别太大,核心是了解孩子在哪些问题上出错了,找到真正的问题。

千万别买太贵的,我买的是这种最简单的单元练习卷。

周末的时候,抽30分钟,写完一张试卷就行——记住,核心是为了发现他存在哪些问题。

第二类是专项练习的教辅。

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比如小萌当年拼音出问题了,我就买了拼音的专项练习册。

基本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且千万别刷题,就是哪个音错了,就练哪个音。

在这里特别提醒一下,不要让孩子做错以后立刻再做题,会陷入继续错的思维误区。相反,每当他做错以后,先拿起专项练习,照着知识点讲一遍,然后让他讲给你听一遍,再让他去做题。

咱们做专项练习,不是为了折磨孩子或者打击他,对吧?咱是为了帮助他,所以要先讲例题,给他讲明白了,他才有能力去做题。

否则就等于给他丢深坑里,不给一根绳子,还埋怨他为什么不自己爬上来。

与此同时,我还给买了个拼音墙纸给贴儿童房里,这样才能提醒我们,每天让他读一读之前易错易混的拼音。

也不算多快,但是小萌的拼音,也就这么慢慢追上来了。


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真的要让预期曲线平缓一点。但大多数父母是怎样的呢?

孩子刚出生,觉得他有无限可能;
哪怕比别人早开口一天,也认定他聪明;
……

这是我们的预期太低,以至于天天做着孩子未来能比我们更厉害甚至光耀门楣的梦。

孩子上学了,眼见1+1不会,急了;
一天教10个字,只记住2个,怒了;
60分钟的作业量,非让孩子20分钟完成;
……

这是我们的预期太高,以至于总觉得孩子不行。一觉得孩子不行,好像就侧面反映了家长不行,面子上更是挂不住,就容易急火攻心……


2019年的时候,知乎刚开始做直播。为了锻炼和挑战自己的极限,我在知乎直播了三个月陪小萌写作业……

@可爱的萌子君 等等知友,就是那时候关注我的。

说实话,那是真刺激。

围观群众各执一词,有说我脾气好的,也有说孩子笨的,还有说要换成是自己早就上手了……

好在,当时我降低了对孩子的预期,所以忍住了。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如何陪孩子写作业:

1. 低预期。

父母越厉害越高知,越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龙生龙、凤生凤」——咱们从现在开始就接受一个事实: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如我们。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就不容易动辄咆哮了。毕竟基础摆在这儿,核心是拿出什么样的办法去帮助他。

2. 慢慢来。

孩子的学习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当年我自己也因为拼音哭了两个月,现在孩子不会倒是也正常。

做好一步步的提升计划,而不是逼孩子一口吃成个胖子,最后反而让孩子失去信心,厌恶学习。

3. 用教辅。

如果学校日常就有测试和听写,看作业本就好了,可以直接发现问题。

要是没有,那就自己买点单元测试卷,让孩子学完以后做一做,我们好发现问题。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选择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帮助孩子打好基础。

基本这事儿也就成了。


前段时间,小萌写作业的时候跟我说:

妈妈,我不想写作业了。

我说:

好的。那么,现在我有三个选择:
选择1,我强迫你写,你不写我就跟你对着干,直到你写作业为止。
选择2,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为自己的事负责。反正你长大成人,走出家门,学成啥样,活成啥样,你自己对自己负责。
选择3,我知道你遇到了困难,所以才不想写作业。那么,如果你觉得咱俩是一伙的,你告诉我遇到了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小萌想了一会儿,认真地说:

那还是选择3吧,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本次南非黑人零元购事件? 
  为什么大学要学一堆纸上谈兵的课程?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总觉得自己欠孩子的? 
  巴黎歌剧院外耐克黑人模特海报引发争议,如何评价这一海报?反映了哪些问题?这会对耐克品牌带来哪些影响? 
  张文宏不同意应对奥密克戎采用「躺平」办法,称「可能会付出比较大死亡代价」,如何从科学角度解读他的观点? 
  如何阻止2020年高校封闭式管理? 
  最近在学习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医)之后,我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越来越不自信,怎么办? 
  成都公安通报「19 岁男子看守所死亡」情况,网传信息多有不实,该如何有效辨别网络谣言? 
  有哪些瞬间会让你觉得对方情商高? 
  如何看待2021年全国人口增长48万并且21至35岁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人说实验室里有的博士生的情商那么低,读书真的会读傻么?
下一个讨论
女子凌晨打网约车取消订单遭司机辱骂,投诉平台遭司机掌掴,司机要承担什么责任?如何看待取消订单行为?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