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当然能明白自己的工作机理,不明白的是你自己的意识罢了。
比起整个大脑的功能,你意识的权限低得相当令人发指。
你的意识权限仅仅在神经网络上,神经系统把你的感知死死限制在了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过程中。
你可以通过你眼、耳、口、鼻、舌、皮肤等外界感受器,获取大街上的帅哥美女信息,想一想今天晚上吃些什么,然后再刷刷知乎,逛逛小破站。
但你的意识绝对不能主观控制心跳,控制肠胃的蠕动,肝脏的运行,控制血管的收缩舒张……
当然,你的意识更不能指导每一个神经元的运转。
由于你的意识权限仅仅被限制在神经网络之中,你甚至不知道神经元本身的存在(如果你没有接受过现代科学的教育的话)。
你以为自己的意识是身体或者大脑的主人。
但你可知道,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前两个月,你根本没有任何的意识。
你以为的“你”根本就不存在。
但你的身体,依旧按照DNA编码的规则,按部就班的发育着。
你的神经系统,在孕龄的第一个月底才开始发育,到第三个月才有了雏形。
但一开始你也根本没有任何的意识。
随着孕龄的增大, 你听觉、味觉、触觉等感知系统的发育逐渐完善后,你的大脑才能建立足够多的神经网络,让你产生意识。
但一开始你的意识,不仅十分的短暂,就像幻灯片一样,而且还没有什么思维逻辑能力。
不说你是否明白大脑自己的工作机理了,但凡你能知道自己是谁,那都会被人认为是活佛转世了。
你出生后,随着你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意识也逐渐成型,你会在1岁左右知道自己是谁。两三岁的时候,才开始懵懵懂懂的认知你接触到的事物。
但这个时候,你的神经系统,却开始对你大脑的神经网络,进行大开大合的手术了。
当然这个“手术”有专门的术语,叫做突触修剪。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部分神经元会程序性凋亡,一半的突触链接会被修剪掉。
突触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关键部位,保证着神经元对信息的传递、加工,以及存储。
它是神经活动的基础,也决定了你的学习和记忆。
2岁的你,有着此生最为丰富的神经网络,你的思维和意识也是此生最为天马行空和跳脱的阶段。
但随着突触的修建,你也逐渐变得老实了(更加富有逻辑思维)。
因为在突触修剪的过程中,你的前额叶也会被修剪,你可以理解这是自然生理版的低配前额叶手术。
从本质上来说,突触的修剪过程,就是对你意识的塑造过程。
你积极的理解,可以认为这是大脑逐渐塑造新生自己的过程。
如果你悲观的理解,可以认为是大脑逐渐杀死过去你自己的过程。
是吧!你不仅没有任何的权限获取你大脑结构、神经元的任何信息,甚至神经系统还能对你“任意”的切割整合。
你总是能主观的控制自己的躯体和自由运动,于是你觉得自己对身体有着绝对的掌控权。但其实你能驱使的也就是部分运动系统罢了。
哪怕你身体内,属于神经元直接管辖之外的那部分的,运转也依靠各种激素、神经递质、调节蛋白等等,和你的意识无关。
你身体的所有微观部分都按部就班的工作着,但你的意识仅仅被束之高阁,没有任何的权限管理。
现在你知道了吧:
意识≠大脑
你只是大脑在不断接受和整合外部信息时,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映射。
某种意义上来说,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算是生命个体。
它们通过复杂的分工合作,搭建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
而你这个现在正在思考的意识,仅仅只是神经元互相协作下产生的。
它们才是真正的主人。
你才是想要反客为主的那一位。
PS:如果某一个星球存在一种生命,它们演化出神经系统后,逐渐向高等生物演化的整个过程中,身体内所有的生化反应都会记录在突触连接中,并像DNA那样一代代的传承。那么这个生物进化成高等意识的生命体之后,便有可能知道自己身体和大脑工作的机理。
至少从碳基生命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高等生命是不存在的,因为这样的大脑会记录海量的信息,大脑的耗能就把这种生命给耗灭绝了。
目前看来,人脑是长期的自然选择塑造的复杂系统,研究局部难以预测其涌现的行为和特性,在计算上难以模拟。人们还没有给组成人脑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组成这些结构的粒子建起让人满意的模型,对“这些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建模有内在的困难、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人脑缺少精确感知自己状态的机制”更加大了实验的难度。
而且,在当前条件下,让人“明白自己的工作机理”在本质上是不可能的。
你我其实都不知道关于世界和自身的任何“绝对正确的真理”,感官输入的一切信息都是可疑的。只是“目前看来,我们没办法从这状况中逃出去”,让我们姑且相信“世界是存在的、自身是存在的、自身是个人、人有个大脑、大脑里有许多神经细胞”之类消息。
通过任何仪器看到的自己大脑的外观、解剖结构、显微结构,是“暂时没被推翻的知识”。
科学理论是人们构筑的模型,处于“暂时没被证伪”的状态。
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直接原因是“你不满足于当前的模型”。一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事物的“工作机理”,哪怕是“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自行车如何保持平衡”这样“看上去很直观的物体运动规律”,我们都没有搞明白,只是“目前看来这些东西和相关的理论可以用”,例如空气动力学至少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指导飞机的设计、提高飞行效率或性能。
当前关于人脑的知识也是这样,可以参照:
观察时间延长、工具改进、实验方法变化、材料进步等等都有可能让人们“发现新的现象”或“注意到过去没注意到的现象”,然后更改模型。
古人建立的“看不见的灵魂在控制人的行为与情感”的模型至今还是有人在用,满足于这种模型的人就可以不纠结于“大脑的工作机理”:神经无非是灵魂操控身体用的一堆线路,换成提线木偶的丝线、黏土之类,乃至让灵魂脱离身体独立存在,感觉也差不多吧。
你可以追溯到“看起来,在地球生物演化的历史上,从没有一种生物明白自己的工作机理”。即便在实在论的范围内,人类“白手起家”研究世界和自身的构造与运动规律,投入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跟“尚未搞明白的问题”的规模比起来差得远,理所当然有一些问题不懂。
我理论层面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猜测是,可能是你想着想着,就忘记自己处理到哪一步了。
假设有 n 个节点,每个节点记忆容量是 k,每次大脑处理某个问题,都会产生一个 snapshot, 是一个 n 维的 array,[0,4,2,1,....] 这种,自由组合产生可以被分辨的状态数量,最大是 k^n,也就是这种数组个数有 k^n 个。
假设人类最强大脑,可以命令这 n 个节点,遍历搜索这 k^n 个状态,在 P(n) 多项式时间内,找到更加接近目标答案的状态,这就是让每个节点处理 k^n / n 个元素,并且每次都是执行一个 n 维数组和某个东西是否相似的问题,要求时间复杂度是多项式的话,且单个节点显然无法存下所有 array,只能递归调用,把上一轮的比较答案记录下来给下次使用,并把自己的状态回滚到初始化状态,每个节点的空间复杂度最少就需要 log(k^n / n) 这种级别缓存状态。
但是 n 很大的时候,k < log(k^n / n),所以你发现脑容量一直不够。你的大脑处理到一半,突破脑容量,自行清理缓存然后失忆,导致你无法很好回溯清楚自己处理到那一步了。
哦?毛熊和鹰酱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要成真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