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打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打开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这一页:
一张技术路线图肯定无法100%准确地预测未来,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解决充电补能问题的思路。从路线图可以看出:提高充电补能基础设施的主要思路还是“发挥广度优势,降低速度劣势”。
进一步得出推论:其实充电补能技术并不面临什么卡脖子技术问题,主要还是一个产业推进的问题,难度并不是很大。
那么,如何理解“充电补能的广度”呢?
我们先不谈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想一个油车占领世界的场景:如果中石油给你家的车位连上一个管子,几秒钟输送至油箱一滴汽油,一晚上可以补满油箱;好处是这个管子不要钱、油钱打1折,要求你付出的代价,降低你在加油站的加油速度,加满需要多花半小时。
你愿意吗?
你也许会不假思索地说不愿意,但当你瞅瞅每次油价上涨的时候,加油站排队半小时的队伍有多长,就知道肯定还是有很多很多人愿意的,也许超过50%的人都愿意。
中石油的这种offer,不就是电动汽车与充电吗? —— 这就是所谓的“广度”优势。
只不过,现在充电的广度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 —— 老旧小区没有安桩条件、新小区安充电桩也受到阻挠、商业中心停车场的慢充桩还不够多……
充电速度劣势还有待改善 —— 目前主流还是3kW与7kW慢充,实际上商业中心用20kW是最合适的;充电桩还不够智慧,让用户充电时还要老想着超时罚款等问题 ……
充电速度方面还真有一个要攻克的技术问题,就是超快充技术:200-500kW的超快充技术,5-10分钟补300-500公里里程,然后建满服务区。
这时候你可以看到,充电补能的广度、速度提升都是可预期的,不存在不能逾越的问题,而且不需要100年的时候,5-10年就可以实现。那么发展了100多年的石油补能呢?广度还有希望提升吗,真有可能往你家停车伴装一个石油管子吗?完全不可能。
10年可期,那时候充电补能比加油更方便,而且是所有角度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