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长津湖》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惨烈与悲壮,中国军队何以在各项装备全面落后的情况下,依然赢得了胜利? 第1页

        

user avatar   gu-xing-lei-84-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美粉又有一点猖狂啊

真正的原因是美国陆军的作战能力实在太拉跨。

国内的反美和美粉,还有国内外的舆论宣传,都有一个基本默认的观点,就是美国军队战斗力是世界第一等的。

综合来说也可以,但美国是个偏科生,极其的偏科。你说美国海军的战斗力是宇宙第一也没问题,但美国陆军那个水平,远远谈不上第一流。

长津湖战役,实际上九兵团有非常多的失误,但就是在这么多的失误下,美军也没有翻盘。

九兵团基本没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对东线联军的切割包围

九兵团26军严重贻误战机,美国人也没想着怎么反击。

就一个字——跑!

你仔细观察下联军东线的情况就知道美军有多拉跨。

1、东线联军10万人到底要干什么?

我们都知道九兵团是要把东线联军吃掉,可是东线联军是战略意图是什么?谁知道?说不清楚,麦克阿瑟就是一句话,打到满洲,回家过节。可是军队不是旅游团,到了鸭绿江又能干什么?阿尔蒙德一会让陆战一师直奔鸭绿江,一会让陆战一师协助西线的第八集团军,一会又让陆战一师去赴战湖,一会又让北上。东线联军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作战目标,陆战一师又是独立的系统,不甩第十军,走也不是,退也不是。你问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他要干啥,他自己也答不上来。

如果说战役最开始的时候东线联军还是和西线八集团军一起进攻,作为第八集团军的侧翼保护第八集团军行动,等到长津湖开打的时候,西线那边第八集团军已经被打穿了,27日长津湖开始大规模战斗,28日38军113师已经穿插三所里。东线联军的作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2、美军的情报系统烂到家。

九兵团15万人,从辽宁进入朝鲜,美帝国主义的侦察机居然只发现了有大量汽车运输物资进入朝鲜,对于九兵团的具体行动一无所知。更离奇的是,九兵团已经进入作战位置后,26日陆战一师抓到了一个志愿军俘虏,这位小同志一五一十的把志愿军20军的部署和攻击目标告诉了美国人,然后美军的骚操作来了。他们居然 不 相 信!因为他们觉得一个普通士兵不应该知道这些高级作战部署!

此时,距离志愿军发动总攻仅有一天多的时间,如果他们能够认真的对待俘虏的情报,提前收缩,志愿军怕是要扑空。

3、陆战一师和陆军之间始终没有合理的沟通方式。

东线的绝对主力是陆战一师,还有美陆军第3、第7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陆战一师市长史密斯一直到战役开始以后才通过华盛顿前来检查的一位官员那里得知了西线联军的具体部署,陆战一师始终不知道西线要干什么。东线的两个美陆军师与陆战一师也缺乏沟通,陆军士兵被围攻后退到陆战一师的机场撤离甚至还发生了冲突。

麦克阿瑟什么都不知道都不管,陆军第十军司令阿尔蒙德狂舔麦克阿瑟,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不搭理麦克阿瑟,日常怼阿尔蒙德,甚至单线与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联系。这种复杂的官僚情况如果放到中国,早就被骂死了。

4、整个东线联军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战线。

九兵团是以徒步的方式对东线联军完成切割包围的,说句实在话,老蒋的部队都没这么松垮。由于东线联军作战目的极其不明确,所以他们既没有摆出进攻阵型,也没有做好防御阵型。数万军队分布在长津湖附近的几个点,这种部署不被切割就怪了。

正常的切割包围,还需要寻找防线弱点,主力突破后穿插。比如西线就是39、40、50、66四个军佯攻美军英军主力,38军和42军猛攻东侧南韩军队,迅速打开缺口,然后113师急速向后方三所里穿插,其余四个军展开反攻,配合38军的穿插合围敌军。东线这边倒好,你可以直接走到美军的阵地前。

5、陆战一师和陆军表现差异极大。

国内有些美粉总是偷换概念,把长津湖说成是九兵团对阵陆战一师,15万打2.5万。但实际上东线联军有10万人,还有第十军的2个师和南韩军队。陆战一师2.5万人,战斗伤亡4418人,非战斗减员7313人,总计11731人。打的最好的陆战一师伤亡也接近一半,居然还有人说是齐装满员撤退。

27军配属了九兵团的炮兵,直接就吃掉了美7师31团。就美国来讲,海军陆战队的战斗表现远强于美国陆军。


九兵团打的很好吗?说实话,一点都不好,长津湖战役是出口转内销的代表,以前不怎么提。九兵团表现出来了很多的问题。同第二次战役中的西线相比,甚至可以用差来形容。

这涉及到解放军内部的一些问题,就是华野的部队在离开粟裕之后,好像就不太会打仗了。

宋时轮并不适合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尤其是进攻作战,之前也没有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上海解放后,九兵团是作为解放台湾的主力整训,攻台由粟裕全权负责,宋时轮跟着粟裕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地位也高,当兵团司令并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华野的兵团司令,都是跟着粟裕打仗起来的,很少自己独立作战,独立作战大多是中小规模的战斗。

如果你去看叶飞在金门的失利,你会发现和长津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战前侦察情报不准确,战役开始后盲目攻击,战斗僵持中,预备队增援不利。同东野中野相比,粟裕手下的人都太依赖粟裕了。东野的刘亚楼肖劲光邓华韩先楚都是可以单独指挥十万人以上规模战役的,中野的陈赓,华北的杨勇,都有可以辅佐刘伯承聂荣臻的人。华野这边陈士渠到是可以,但跟着刘伯承办军校去了。

也是粟裕党内地位还是低,如果能像林永健那样直接把黄永胜换成邓华,让陈士渠接替宋时轮,长津湖可能打的会更好一些。

宋时轮有点过于轻敌,实际上华野主力在一年多以前打黄百韬兵团的野战工事都费劲,现在打美国人,怎么可能一口吃掉。炮兵配属也有问题,本来炮就少,炮兵配给了27军打31团,陆战一师这边反而缺少重火力支援。预备队26军上来的也太晚了。

教员电文里也有表示,兵力布置有问题,让彭老总多指挥九兵团,但彭老总当时的重心都在西线,无暇东顾。

此外,26军严重贻误战机,这个影响是非常坏的。26军作为预备队,军主力始终没有参加大规模的战斗。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是20和27两个军10万人左右在同东线联军作战。尤其是26军88师,给了他们24小时的时间进行70公里的穿插,全师居然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下午才出发。放走了陆战一师,结果就是战后88师被撤销番号。同样的第二次战役,38军113师就是70公里14小时赶到,荣获了万岁军的称号。要是能堵住陆战一师,26军也是万岁军了。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东线联军也被赶下了大海。九兵团虽然有失误,但也秉持了华野最宝贵的特色,就是打的猛,猛打猛冲,这股气势把美国人干懵了。虽然最后阶段志愿军已经不再发起攻击,但美国人不敢停留,因为他们不知道背后还有没有预备队。

而且此时西线联军已经被打垮,东西两线之间有上百公里的缺口,如果13兵团主力调来东线,陆战一师就悬了。


在长津湖,美国有最好的装备,所以他们成功撤退;志愿军有先进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所以把美国人赶下了大海。

这并不是什么不可描述的奇迹,只是美粉太多,以至于连美国的敌人也无法客观看待美国军队的实际表现,就长津湖这个拉跨的状态,换成志愿军早被骂死了。

并不是只有顽强的意志不怕死的精神就能打败坦克火炮,志愿军是技术含量极高的军队。

美国人虽然有坦克有飞机有火炮,但只要一上陆地,美国军队就发挥不出来这些武器的最大潜能。意志是挡不住钢铁的,从朝鲜战争整个过程来看,志愿军可以轻松的切割包围美军,但美军依靠坦克形成防御阵地后志愿军是吃不掉美军的。尤其是坦克+自行高炮+大口径榴弹炮+自动武器这种组合,38军、39军也无法攻破。

但美军那个极其落后的战术,也无法对志愿军形成战略上的威胁。朝鲜战场上的美军,经常是几个连的步兵伴随数辆坦克发起冲锋,这是一战的打法,曼施坦因早就告诉你坦克不是这么用的。

志愿军的血肉之躯是挡不住真正的钢铁洪流冲击的,美军但凡是能搞一次“三千”冲锋(1000辆坦克装甲车、1000架飞机、1000门火炮),他们也能冲到鸭绿江边。但美军永远都是步兵磨磨唧唧跟在坦克旁边摸索前进,飞机也缺乏精准的俯冲轰炸。

美国在陆地上的作战能力,远远不如苏德;而中国志愿军的作战意识,已经和苏德在一个水平线上。

如果能给志愿军每个团配3门88炮,美国人早就被赶下大海了。


user avatar   yong-le-da-di-ming-cheng-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1950年代前后这十几年时间里

世界上对大规模陆战理解最深的国家有三个

苏联,中国,逝去的德三

不包括美帝。

另外我请诸位在反驳军盲尬黑的同时,自己也不要尬吹,落人口实,被人说成井底之蛙。

比如“大规模敌后穿插只此一家”这种傻话,就不要提了。

中共,苏共和德棍纳粹

三家都是那十几年里全球唯仨的, 从军队基层到最高层,都很重视大规模机动合围对手,分割阻断的政权。

苏德战场的敌后机动非常常见,在辽阔战线上突破几个点,然后立刻向敌后纵深深远发展。

成功合围对方有生力量之后,立刻建立对内对外正面。

后期苏联甚至发展出花哨至极的敌方深远纵深复合式移动双圈合围。

志愿军的重型技术兵器落后归落后,但陆上战术战略思想,不说领先于当时的世界第一陆军苏联,至少能算个互别苗头,各有特色。

志愿军在早期显然是缺乏在平坦战场面对绵亘敌方壕堑战线破口突入的能力的。毕竟没有什么重战车,压制口径火炮弹药也不够,炮兵和辎重摩托化程度低。

但是朝鲜北部地形山地特别多。

那么志愿军的步兵师,就当做装甲师来用。用隐蔽和夜间行军来代替炮火破口准备。轻装推进,夜袭,心理攻势,极限攻守转换节奏来代替重武器不足。

在战术上和苏德战场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再怎么轻装,担负纵深突击,迂回发展任务的也要给予特别补充,火力增强,即使是轻火力。

就好比苏联后期为了歼灭大批德军,必须不断强化六大王牌坦克集团军一样。

要给它们配摩托化步兵摩托化炮兵,摩托化后勤。

我们只是,用吃苦耐劳,古老的东方军事智慧,技巧,来弥补。

还有一个就是我刚刚提到的极限攻守转换节奏。

东方军队自古以来都和西欧欧式军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就是东方军队攻守转换速率极高,随时攻守易势。

这一点在苏德战场的德国人就深有体会,西欧传统军队作风是攻守事前筹备都会特别到位,战术调整,细节调整会比较费时。

但东方军队攻守态势之间较为模糊,转换快得不得了。

我们的纵深突击能用轻步兵完成,是我们牛逼,这个不假。但不是说我们最牛逼,或者比苏德战场的大纵深钳形更牛逼。

不然我们也没必要立刻在51年大规模换装苏式装备,大量补充苏式重型技术兵器,进行摩托化现代化改组。

而且很快就让刚成长起来的志愿军装甲兵参加战斗磨砺了。

回到只说长津湖期间的话。

总结起来其实很简单。

就是中国当时是世界上对陆战纵深空间理解最好的两个半国家之一(德三嗝屁了,不过很多人还在西德国防部上班)。

中国志愿军能够以轻步兵在山区担负执行起纵深矛头和迂回建立内外正面的任务,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能够以大量智慧和技巧弥补起重型技术兵器不足的缺陷。

而对手美国人呢,虽然物质极度发达,炮弹航空燃油无限量慷慨供应。但究其陆战水平的根本,离中苏德的理解档次差了三个阶梯。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三个字,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十分的重要,这三个字就是:到、是、好



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我对这三个字的感触特别深,所以整个《长津湖》片场里,我跟别人都不一样,第一个泪点出现在伍仟里探亲突然接到归队命令的时候,一下子鼻子一酸,热泪下来了,背脊骨那里却又燃起一股热火,整个人都紧绷起来。


不为别的,我无数次经历过这一刻。


到,意思是我在这里,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是,意思是我接受了命令,对命令清楚明白;


好,意思是我理解了要求,我会拼死做好。


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分开约60度,挺胸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中指紧贴裤缝线,头部保持正直,双眼平视前方,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大声答:“到!”听清楚命令以后,大声答:“是!”在指挥员提出要求以后,大声说:“好!”这就是一个军人领受命令的程序,从列兵到元帅,从伍仟里一个连长,到彭德怀总指挥,都是这样的,没有一丁点不同。


很多人以为这很简单,这三个字是非常简单,但是后面的意义没有那么容易的。都说“男人的话要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这话不适用于男军人,他要是说出了“到、是、好”,别说母猪上树了,母猪满天乱飞他都一定会做到。


这就叫“军令如山”。



坦率的讲,整个抗美援朝包括长津湖战役在内,都只能算是“夹生饭”,不是那么好打的,但又不得不打,硬着头皮也要打,不打不足以立国,不打不会有和平。“为了后代不打仗”,伍仟里他们这一代人硬着头皮吃下了这锅夹生饭。


长津湖战役难不难打?难。


难到什么程度?


我也曾经是解放军的一个连长,带过连队在大冬天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方执行过任务,那种冷,不是寒风、冰雪之类的冷,而是像你三伏天手里拿着一根冰棍那种冷:冰棍在烈日下化得有多快,你在那个天气里被冻透就有多快。热量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东西,稍不留神就从你指头缝里溜走了,抓都抓不住。

瀚海阑干百丈冰。


白毛风是一种有实质的东西,跟铁链子差不多,再厚的皮大衣外面都会冻得跟铁一样冷硬, 被白毛风抽得噼啪作响。人只能靠一股精神保持活着,昏迷乃至于死亡都是一种解脱,是无比具有诱惑力的东西,活着必须要拼尽全力,昏睡过去却像放手一样轻松、简单。


在这种状态下还要作战,那简直是一件难到不敢想象的事情。


长津湖的战士们不需要面对4500米的海拔,但是他们也没有皮大衣和防寒靴,我跟他们能算个半斤八两吧,这一点让我感到此生都足够荣耀了,你要是战胜过这种困难,你也会觉得荣耀一生。


就有这么难。





但是他们面对的是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我们面对的是印度人,是世界上最欢乐的敌人。


从这一点来说我不如他们。


整个抗美援朝除了军事战略上的意义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注入了一股精魂,面对“难”,我们怎么办?


《长津湖》这个电影好就好在把这种“难”表现得很到位,很坦率的承认了美国人并不好打,在这些年动不动就喊“美帝崩溃”的背景里显得很另类。“速胜论”、“入关学”之类如同儿戏的说法,贬低了美国同时更是贬低自己,不把自己、不把自己的前辈当一回事,美国要是傻子,那我们岂不是连傻子都不如?


“速胜论”、“入关学”这些说法其实就是面对困难的一种逃避而已,“我不承认困难那么困难就不存在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暴论而已,属于键盘政治家们的自嗨。


而抗美援朝不是这么回事。


《长津湖》电影里表现的战斗场景,至少在国产战争电影里是最真实的、最贴近历史的。历史上我们就是拿着轻武器去跟“谢尔曼”对打,T-34那是后来的事情了,即使有了T-34,轻步兵正面硬刚坦克也是常有的事情。靠战士们人手把集束手榴弹扔到坦克底盘下面,我在90年代的教范里面都还见过。


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在部队里当兵锻炼,也琢磨过怎么用40火击毁M1A2,这种事情在“军迷”眼里可能很荒谬,40火打M1A2无非是痴人说梦,跟歼8单挑F22一样科幻。问题是我们真的琢磨过,无非是挖一条战壕,然后把40火箭弹的保险解除,蹲在战壕里等着M1A2过来,去怼它底盘。


人肯定是死了,但是没办法。


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分两种,“应当”和“不得不”,谁都知道打M1A2“应当”用更猛的坦克,但是你没有,因此“不得不”拿集束手榴弹和40火上。


抗美援朝就是属于“不得不”的事情,不“应当”打,“应当”缓一缓再打,“应当”用现代化武器去打,但是你没有,所以“不得不”打,逻辑就是这么简单,都不用动什么脑子,只要不是故意的我想没人会不理解。


津津乐道对比武器性能是军迷才有资格干的事情,职业军人是手里有什么就拿什么上,哪怕是根烧火棍也得去,不为别的,因为你大喊了三声:到!是!好!


完事儿了才可能有军迷叨逼叨什么武器性能的可能性。




抗美援朝的战果,有战场上的,有地缘上的,有精神上的,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抹杀的事实。这场战争注定成为历史上一个著名的转折点,像《长津湖》电影最后借美军将领的口说出来的那句话,一个拥有这样的精神的国家,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征服的。


电影是一种精神的结晶与总结。


《长津湖》这个片子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坦率的说作为一个当过步兵连连长的人,我能看出来的瑕疵比你多得多,像雷排长用“跳眼法”操作迫击炮的动作就是错的,我估计不会有军迷能看出来。但是这些瑕疵一点都不重要,这个片子总算是正确的反映了真正的志愿军的精神,从精神内核上是丰富饱满的,不再是空洞的战争纪实片或者空喊口号,它解释了一个长期以来没人解释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能打赢这场仗?


电影里绝大多数角色都是军人,“到、是、好”出现了好几次,每次出现,背后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伍仟里探亲中突然被召回,意味着这么多年没见过的爹娘、亡兄的在天之灵,都没时间去抚慰了;


彭德怀领受任务,意味着要带领一支装备极度落后的军队,去跟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作战,还要取得胜利,可以说身家性命、个人荣辱都关系于此;


他们答应了,在清楚明白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刀山火海、冰天雪地的前提下,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往无前,然后就真的做到了。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么简单,只要脊梁骨还在,大喊三声:到!是!好!杀个痛快就行了。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我军发挥出了人类陆军史上的最大潜能。

首先是作战技术上,大纵深穿插,远距急行军,三三制,散兵坑阻击,半潜桥,反斜面,坑道战,冷枪冷炮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狙击战,等等。

这些作战行动得以实施,完全是因为一我军战争素养高,二纪律性极强。

换作任何一支其他部队都做不到。

2,多山地区,美国机械化部队效能受到地形限制。

这一点,到时决策层仔细考虑到。美军舰队阻碍我们跨过海峡,完成未竟大业。那我们也要搞一下。到底是在这里动手,还是在越南动手。

最后决定在这里动手。

3,美国厉害的是海军、空军,陆军一般,尤其在我们周边就没赢过。这是我一贯的看法。

海军、空军打的主要是装备。美军强在装备。

4,战争打得越久,美国与苏联对抗越吃亏。


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就必然会赢;打的过程还是很艰苦的,铁原都差点被包饺子。

先烈们确实可歌可泣!


user avatar   2802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爷爷是第十五军的老兵,不幸又很幸运的五次战役负伤了。所以立场上没有任何贬低抹黑,但是实事求是说,在上甘岭战役之前,我军跟美军硬拼硬是讨不了好的。

之所以一二三四战役都有大胜的部分,原因在于美军左倾冒险主义,结果后排被切立马转成右倾逃跑主义。

比如长津湖,很多人都兵推出同一个结果,如果陆战第一师不向南进攻,而是死守长津湖,打到最后还有机会反杀九兵团。

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到近些年才想明白这个问题。

战争不是打LOL,两人站着你一刀我一刀,看着血条和掉血速度,算算技能和魔法,然后就知道,打得过or打不过。实战中你压根看不见对面血条。

我们事后诸葛亮开天眼知道我们减员速度远高于美军,长津湖只有两个军六个步兵师,没有配属炮兵师,围歼陆战一师和美七师一部兵力其实根本不够。团灭北极熊团已经打完重武器的弹药储备,后勤粮草都运不上来,更别提补充弹药了。美军有机场还能空投,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跑。

但是兵推跟实战最大的区别,就是士气。

钢多气少,气多钢少,真不是玩兵推看地图能理解的。

美军作战特点就是装备碾压,如果装备不能碾压就拖到装备能碾压再打。装备碾压有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你后勤得是顺畅的。否则你就带五个基数的炮弹,按照范佛里特的打法,半个钟头就弹尽粮绝了,还搞毛啊。

所以美军被围,后勤被断,第一反应一定是打不了。

陆战一师还想着固守待援,已经不错啦,绝对堪称精锐了。美二师一天打不穿后路,大炮一扔找路跑了。韩军更牛逼了,一触即溃,帮万岁军就地换装美械。

当九兵团集中火力拼尽全力团灭北极熊团以后,陆战一师已经过高估计九兵团作战实力,认为所属各团也会被一个个敲死掉,等不到美三师和美七师的救援,于是向南进攻开始跑路。

而志愿军知道陆战一师跑路后,想的是围追堵截,全歼陆战一师,于是才有三炸水门桥。

后世有个观点,就是如果水门桥没给美军过去,或者26军及时运动到位,是不是就把陆战一师超度了。

现实就是超度陆战一师本就是超出了九兵团作战能力的一个任务。事后诸葛亮看,无论是炸毁水门桥还是26军赶到战场,都很难实现团灭陆战一师的目标。

因为长津湖战役实际上是一个3V3,九兵团3个军VS美十军的3个师。其中两个军,20军和27军去长津湖干陆战一师,26军去东北角角堵美7师,美3师没人管。就是这么一个格局。

然后你两个军没干死人家陆战一师,就想把第三个军压上去,无可厚非。但除非小阿想被拉去打靶了,否则不可能不救陆战一师。到时候26军跟陆战一师,美三师,美七师在水门桥打会战,打赢的概率多少?

为什么美七师和美三师没有进入长津湖战场打会战,除了不知道志愿军真实实力,怕千里送头,更重要的是陆战一师尚且能自行跑路。如果真打成朝鲜版孟良崮,结果肯定比历史上的千里追杀效果差。


所以长津湖战役是双方对战场形势出现误判的情况下打出来的结果。志愿军低估了美军的战斗力,在后勤断绝,减员严重,没有炮兵师的情况下,其实兵力战力都远逊于美军。但是当时士气高昂,都觉得团灭美军王牌在即,不惜一切围追堵截。其实哪怕围住了堵住了,也没那个能力干掉了。

美军过高估计了志愿军,首先不知道有多少人,麦克阿瑟反正汇报说陆战一师正面有六十万人。其次认为志愿军肯定有重火力拔除团级据点(其实没有)。再次后援断绝,炮兵使不上力(其实哪怕后援断绝,陆战一师携带的炮弹也是九兵团的几十倍)。陆战一师其实压根没打过山地战,之前仗着是王牌装逼而已,现在遇到行家不敢装了。山路看不见人,打不了炮,就那么几条道,直接懵逼?

所以美军士气崩了,认为陆战一师覆灭在即,山地情况复杂不敢葫芦娃救爷爷,唯今之计,尽快逃窜。

所以长津湖打完,九兵团基本成大医院了。而美十军则好得多。

但是从任何角度讲,长津湖战役都是我们赢了。我认为是一场越级强杀的彻底胜利,而不是未尽全功的惨胜。


之后此类事情大到横城反击战,小到守个山头,反复发生。天一黑几个人吹个喇叭冲锋一下,就能把美军整营整连吓得屁滚尿流,丢失阵地。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砥平里。

如果说朝鲜战争前期为何能够以弱胜强,就是凭借这一口士气。


抗美援朝有两个转折点,一个是砥平里,一个是上甘岭。

砥平里之前的胜利基本就是战术,谋略,士气的胜利。类似于打war3,我操作好围杀了你英雄,那你肯定吓得手忙脚乱TP回城。但是一旦发现英雄其实是神装,被围杀了也打不死,那就一力降十会,不讲操作和战术硬A了。

上甘岭之后的,那就真正是刚正面硬实力的胜利了。所以上甘岭的意义和宣传才如此巨大。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无论在任何领域,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际政治,双方的较量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一方轻松取胜,那没什么好说。第二种,谁也没有能力速胜,那么就进入了博弈状态。而博弈的常识是:不是谁筹码多谁就赢,而是谁下注的决心更大谁赢。

假设,在第五次战役以后,志愿军顶不住,步步败退,那我国政府会怂了,就此一溜烟撤军回国吗?志愿军官兵会士气崩溃、畏战如虎吗?当然不会。因为抗战还没结束几年,国破家亡的阴影依然笼罩在头顶,上到政府下到国民,都对山河沦陷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让所有人都形成了堆再多的人头花再多的钱,哪怕倾家荡产,灭门绝户,也要不惜一切代价打下去的共识。死的人再多,还能比抗日战争多?

如果战况不利,政府就会实行所谓的战时共产主义,全面配给、余粮收集、举国动员,购买更多的武器,征召更多的军队,填多少人进去都要殊死抵抗,并且这是有充分民意基础的。

美国呢?他们不是没有动员的能力,二战早已证明过了,如果愿意,美军可以动员至1000多万人,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都拿来作军费,每年可以造数以万计的飞机坦克大炮,成百上千艘军舰轮船,其战争潜力就算考虑到两线分摊,也毫无疑问远远超过了我国。但对于朝鲜这么个远在地球另一边,鸟不拉屎的地方,美国政府没有任何理由说服人民全面动员。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军费占GDP的比例最高也没有超过二战巅峰时的三分之一。

说直接一点,美国人会想,小鬼子来轰炸我们,好,我们保家卫国,维护正义,可以玩命,现在总统去天边打一场本质上跟我们没屁关系的仗,凭什么为你们政客不惜代价地堆人头?

实际上,在停战之前,双方已经对耗很久了,进入了博弈状态,中国人也耗得很苦,节衣缩食,日子苦兮兮,比美国人差多了,理论上从国力来说自然是耗不过对方,美国的战争机器还远远没到极限;但现实中真要继续耗下去,国内矛盾首先爆发的绝对是美国。别忘了战场在朝鲜半岛,不是在墨西哥,双方人民对战争代价的承受底线是不一样的,再不收手,越战的下场就等着美国。

很多人说志愿军意志如钢铁,但大家都是人类,意志的差别不是平白冒出来的,战争意志恰恰是政治立场的外化。理论上说,美国人并不比中国人怕死,如果美军个个前仆后继,对上围攻的志愿军动辄死战不退,志愿军无法取得长津湖的胜利甚至有被反推的危险,但他们在朝鲜找不到宁死不屈的理由,那自然受挫的第一反应是回头就跑了。背后不是自己的家园,那本能上就不想玩命。

这就是很简单的升级原则:双方不断升级下注,到了其中一方不敢加注的时候就会退让,对抗结束,而升级的决心取决于失败对核心利益的破坏程度。如果失利的结果是核心利益受到致命损害,那么他下注的决心就会非常坚决,宁掀桌子也不妥协;如果核心利益损害没那么大,他到了关键时刻,就会怂。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自古皆然。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津湖是历史上美军的大败之一。

也是证明新中国真正不好惹的标志之战。

此前,打蒋军的胜利,被国际上认为是对手太菜,菜鸡互啄。

第二次战役的胜利有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战略计谋的胜利。

第一次战役打完,美军对中国参战意图不明,是少数人保卫水电站意思一下,还是真打?

真打投入什么力量打?

历史是这样记载的:1950年10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从华盛顿乘飞机飞行三十多个小时,抵达太平洋上的威克岛,与美军远东最高司令麦克阿瑟面谈。

在面对大海的客厅里,杜鲁门总统问:“中国进行干涉的可能性怎样?”

麦克阿瑟回答说:可能性极微小。中国在满洲约有30万军队,其中不超过10万人至12.5万人部署在鸭绿江边,但只有5万人至6万人能够渡江作战。他们没有空军,如果中国人试图前进到平壤,那将会出现一场最大规模的屠杀。

这种傲慢也是没边了。

彭德怀利用这种傲慢,在第一次战役后一直示弱。

到11月25日,第8集团军重新发动攻势后,威洛比将军估计此时志愿军入朝兵力约12个师,5万人至7万人,加上朝鲜军队约8万人。

基于这个错误的判断。

美军投入20万人,目标是彻底消灭对手,结束朝鲜战争。

美军是一个钳型攻势,分东西两路,长津湖只是一路。

圣诞节前回家,也是这个判断。

20多万美军,打最多8万中朝军队,武器装备全面占优。他敢说这个话。


而实际上,中国是在引蛇出洞。

中国已经秘密集结了接近40万大军,在有利地形部署好,就等着美军钻圈套。

40万打20万。

而且,针对美国的空中优势,志愿军选择夜间行动,白天隐蔽。

在朝鲜多山的地形下,美军空中侦查把自己骗了。

真正打起来,也是夜战近战,让美军难以发挥火力优势。

志愿军缺乏重武器,这是劣势。

但是,对于多山的地形,这个劣势反而可以绕开交通线。灵活穿插到敌后。截断离不开交通的敌军后勤线。

这个打法是美军措手不及的。

美军以为自己20多万人,欺负8万人,两路轻敌冒进。

结果进入口袋,后路被带着轻武器的穿插部队截断。

面对近40万志愿军出其不意的猛烈攻击(长津湖有美军死在睡袋里面)。火力空中优势被志愿军的战术遏制。

轻敌冒进变成了惊慌失措。

不是美军装备先进,工业实力强大,基层还有大量二战老兵的坚决战斗。

美军是要被包大饺子的。

如果,当时志愿军能有苏军的火力对付被包围的美军,那就真是屠杀了。

等双方真正都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对手。

就是硬碰硬的上甘岭了。

而那个时候有坑道了,苏联军火到了,苏联的军事工业是能顶美军的。


user avatar   zheng-ban-zhuo-dao-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与其陷入毫无益处的相互攻击,不如听听专家的话。因此,我特邀一位好友——研究战史数十年的专家董旻杰老师撰写本文,为大家做一个参考。

作者简介:董旻杰,网名本垒打,资深战争史研究者,曾任“知兵堂”执行总编。代表作:《沸腾的雪:阿登反击战》、《死神的镰刀——闪击西欧》、《装甲英豪——瓦尔特•温克和他的部队》、《东线——第三帝国黑洞》、《冰血长津湖》等。译著:《1944阿登战役》、《最长的一天》、《遥远的桥》《最后一役》、《1945年的六个月:从盟友到对抗》、《闪击战:古德里安回忆录》、《凯南日记》等。

2004年,在帮老周编辑补充《冰血长津湖》一文的时候(小编注:中文领域最早正面描写长津湖战役的出版物之一,便是董老师这部书。)我惊讶且痛心地发现,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内都没有完整描述这场战役的公开出版物,尤其是1995年之前出版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书籍,二次战役东线战场基本一笔带过。

历史不容忘记。幸运的是,在很多人的努力之下,这场战役渐渐被人所了解。作为比较早一批关注长津湖的人,听闻电影《长津湖》即将上映,不禁欣喜万分。

然而,令我无力的是,网上的评论,大多是“开篇一张图,其余全靠编”,尤其是关于“人海战术”,出现太多真假参半的“军迷”。今天我就稍微得罪一下,尽我所能,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第一个事实:真实的长津湖,有过密集冲锋

首先我想问一下各位:你们真的懂我军的战术原则吗?用我一位军迷朋友的话说就是:“幸运的是,很多人知道了三三制;不幸的是,他们就知道个三三制!

网友口中的战术原则,实际上是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四快一慢、四组一队、三种情况三种打法——这六大战术原则。掰开了说我可以写一本书,这里只能简单介绍:

一点两面:进攻时只攻一点,集中兵力重点攻击,打开突破口。两面是指只在两面部署兵力,不做四面包围,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安排,可以“点中有面,面中有点”。

三三制:步兵班编为3~4战斗小组,每组3~4人,攻击时以战斗小组为单位,相互支援相互掩护,呈三角队形冲锋,间隔以一发炮弹不能同时杀伤3人为标准。优点是队形疏散,相互掩护,减少伤亡。

三猛:猛打、猛冲、猛追。

四快一慢:准备要快,前进要快,扩张战果要快,追击要快。总攻开始时间要慢。快很好理解,果敢快速毫不犹豫;慢指的是战前侦察,部队动员士气,恢复体力要做到位,不打无准备之仗。

四组一队:以连为单位,设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合起来组成突击队。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敌人守:要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再攻击;敌人要退不退:先将敌人围起来,围而不攻或骚扰性攻击,缠住敌人不让他跑掉,准备好了再歼灭;敌人退:什么都不要怕,猛追。

这些战术是解放战争时期,四野的林彪总结出来的经验、提出的新战法,具有极高的战术价值。为了迅速推广还编成歌曲让不识字的战士传唱,部队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后在战场上就能娴熟运用,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整体战术素养。

然而,参加长津湖战役的是隶属于第三野战军的9兵团,三野有没有全面学习和推广四野的战术和打法呢?

网上很多军迷会拿这张图来证明:志愿军进攻时,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三三制的战术队形,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张图就是9兵团部队。

目前,也没有显著证据证明,在那个年代,六大战术原则在全军得到了全面学习和使用,9兵团应该有部分参考和使用,但未全面采用。例如20军在长津湖战后初步总结时,提到“集中火力与兵力分出主次要方向,并强调执行分割包围渗透敌人心膛的部队是最勇敢顽强的部队”。27军则在战役总结出点明部队对“三猛战术认识不正确,不全面,不能全面掌握运用、只掌握了一个猛冲,因此使部队增大伤亡,还未解决问题”。

从现有资料来看,由于长津湖战役是9兵团第一次正面硬刚美军最精锐部队,因此沿用了解放战争中打国军美械部队的战术。攻击部队在进攻中队形密集,蒙受了不小的伤亡。27军在进攻新兴里时,部队在狭窄的正面上组成两个攻击方向,最大限度集中兵力多梯队发起冲锋,结果在接敌过程中遭到非常猛烈的火力杀伤。

27在战后的经验总结中写道:

敌步兵守备多于山腰,善于利用地形,且极为肃静、隐蔽,不易发现。待我接近时,敌即展开自动火力压制我步兵;我如搜索不严,极易吃亏。此次我攻击部队队形密集,遭受伤亡不小

而在战役战术方面,这份总结也进行了检讨:

我攻击部队队形密集,不善于利用地形,火力组织运用不当,前后纵深火力均较薄弱,不能压制敌人,密切与突击结合。当攻击接敌时,为敌强烈短兵火力及坦克火力所压制,我则不能发扬火力,突击力受损……

在这里,我必须再进行另外一个科普:我军的战后总结一向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毫不留情,自我批评的措辞之严厉甚至到了非常严苛的地步,如果没有上述问题存在,那是绝不可能这么说的

所以,一个残酷的事实是:长津湖战役时,我军是有过密集冲锋的。否认这一点,就是否认我志愿军的伟大牺牲

所以,有网友拿《长津湖》的截图来说电影搞“人海战术”,我认为:他们也许根本不知道“密集冲锋”这四个字,甚至达到了掩耳盗铃的程度。对此我必须要说:历史就是历史,不要病态地否认,否则,你们跟美国人有什么区别?

第二个事实:美国人日本人散布“人海战术”的无耻谣言

说完密集冲锋,我再科普一下,到底什么是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是一种以数量和巨大的消耗换取其他方面优势的战术。进攻一方以绝对人数优势,不讲究战术战法,冲向防守一方。

而这种战术的发明人,是西方人,而不是中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的协约国军队和德军在进攻中使用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海战术,一次攻击就投入成千上万的部队,其结果只有尸山血海。

被我军击败过的对手都喜欢用“人海战术”来污蔑我军,仿佛他们一直在“以少打多”、“虽败犹荣”,其实这都是些宣传用的托词,谁信谁上当。

比如,约瑟夫·古尔登的《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一书中,多次描述中国军队的人数之多:“中国人遍布整个山谷,他们在若明若暗的火光中不停地冲击”、“中国人像一股激流,毫不停歇地猛打猛攻”。

而由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编写的《朝鲜战争》,索性毫不要脸地使用了“潮水般的军队”作为标题来形容志愿军。

事实上,这些都是一些遮羞之词。他们决不会承认,一支被他们称为“洗衣工”的军队,战胜了“天下无敌”的美军。

但美军自已是清楚的。他们曾经称赞志愿军有着“世界上最出色的轻步兵战术”,而真正在前线待过的贝文·亚历山大在《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中承认:

尽管有许多关于中国人采取‘人海战术’,用‘大批军队’猛攻美军阵地的说法,但使人望而生畏的不是中国人的集中进攻,而是他们的佯攻、奇袭或夜间的悄悄渗透。中国人采用成排成连的进攻作战,以优势兵力占领精心挑选的战术阵地,以便进行决定性的穿插,但这些通常是为了牵制敌人防御部队,与此同时,其他中国部队从侧翼发动进攻,并在敌后设置路障。

所以说,军人毕竟是军人,多少还是要脸的。

而在美国版的知乎上,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的人海战术被认为是可靠的战术,而日本的万岁攻击被认为是糟糕的战术?

下面的评论,基本上都是在吐槽题主没有常识。而其中一个答主更是直接上手讽刺:

人们不得不找借口或者编故事来为战争的损失辩护

没错,说的就是你们:美国人!

第三个事实:电影就是电影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有句被很多观众津津乐道的话叫做 “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就是这个道理——是对真实发生事件的正确且客观的反映,而不是一笔一划的比着原事件拍,电影是创作,而不是纪录片。

就像战争电影,在一场真实大战役的背景下,哪怕虚构一场完全不存在的战斗,这在文艺作品中并不鲜见。

我曾经问过身边的军迷朋友:“你最喜欢的战争片是哪部?”十个里面有八个回答:《拯救大兵瑞恩》。

然而问题来了:《拯救大兵瑞恩》,片中的情节与史实也相差甚远——电影里的奥马哈滩头,半小时美军就拿下来,但真实的战斗可是打了差不多一天。而片尾激烈的小镇之战,更是彻头彻尾虚构的,但为什么大家把它当作百看不厌的战争片片段?

美国人是不是用这个镜头证明:他们也是靠“人海战术”才打赢了德军?

再举个例子,《血战钢锯岭》,是近几年好莱坞少见的大手笔战争电影,片中非常著名的一个镜头,就是钢锯岭落差有5、6层楼高,近乎垂直的峭壁上,美军源源不断顺着攀爬网登上钢锯岭的场面,视觉冲击力极强。

但实际情况呢,钢锯岭峭壁,真实效果长这样,来自1945年的老照片

可以看出,这是基于真实场景的夸张与夸大,但并没有多少人对针对这个符不符合真实情况的设定指手画脚,依然在豆瓣获得了8.7分的超高评价。

再把目光投入到国内,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举全国之力拍摄的战争史诗《大决战》。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中国战争片天花板中的天花板。尤其是因为八一的加持,这三部电影的军事素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现实中,我军的炮军阵列,是这样:

这样:

最多也是这样:

而在《辽沈战役》中,千炮齐鸣的场景是这样:

虽然解说词中说明这是“超出操典规定”,但事实上,真正的大战,炮阵不会这么排布,又不是阅兵……

如果你觉得这还不能说明问题,这个是《上甘岭》里的炮阵:

而说到“人海战术”,在这三部电影里的冲锋,分别是这样:

这样:

以及这样:

那么,问题又来了,是不是《大决战》也是在搞“人海战术”呢?你要告诉我,中国战争片里,还有比《大决战》更经典、更符合史实、军事素养更高……的电影,我个人是第一个不服的。

说一千道一万,战争电影,把画面拍成这样,目的有且只有一个:“好看”。而且,有个常识希望大家知道:真正拍摄电影的时候,特别是拍摄千军万马大场面的时候,众多的群众演员加上现场密布的炸点,跑动起来根本无暇顾及“三三制”。而如果真正稀稀拉拉的冲锋,场面又会过于不好看。换成你拍电影,你会怎么处理?

我举另外一个例子,可能大家会更直观一点:1994年版的《三国演义》,所有骑马打仗的镜头,都是有马镫的,而历史上有史可查的马镫,最早出现在五胡十六国和东晋。

看上图就知道,三国时期的骑兵,是靠双腿夹马身保持平衡的。

那么,为什么公认最经典的94版《三国演义》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答案也很简单:不用马镫,演员会活活摔死

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我一位朋友就曾经担任过某个以大秦为背景的电视剧的军事顾问。曾经为了符合史实去掉过马镫,但发生了演员连续坠马事件,最后不得不用上马镫。

所以,说回《长津湖》,我个人觉得,观众不妨对中国电影宽容一点。

这个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长津湖的电影,叫做《决不撤退》。这部电影拍摄于1952年,当时朝鲜战争还没结束,美国人就已经迫不及待拍电影美化自已了

因为美国人深知,电影的力量是强大的。电影有着别的媒介不具备的“教育”能力。

而美国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用了无数的战争电影,把美国大兵的形象推广到全世界,把美国人的理念,用电影的方式强行砸进观众的脑子里。就连那部从头到尾错误百出、整部电影就是在大背景下谈狗血恋情的《珍珠港》,在豆瓣上都有8.0分!为什么我们对美国的战争片如此之宽容,对中国人自已战争片,却如此之苛刻呢?

一部战争片,尤其是这样一部大片,判断它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个人觉得,可以引用教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

把“抗日”改成别的国家,一样可以完美切换。《长津湖》好不好,也可以用教员这句话来衡量。所以,如果你也有“人海战术”PTSD,那我真的要说一句:你过虑了。好好看电影,不要上了美国人宣传的当!


user avatar   zheng-si-peng-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比较佩服那些拿着苏援说中美武器差距没想象那么大的那群人,真是说话不打草稿。

整个抗美援朝期间,

手榴弹消耗,美陆军1281万余颗,志愿军为455万余枚,3倍差距;

迫击炮消耗,美陆军60和81mm消耗2300万发,志愿军460万发,5倍差距;

普通炮弹消耗,美陆军仅105mm消耗2800万发,志愿军70mm以上消耗250万发,11倍以上差距;

子弹消耗数量,美陆军28.7亿,志愿军1.7亿,接近20倍差距;

海军炮弹消耗,美海军400万发,航战炮弹消耗2.4亿发,燃烧弹3.2万吨,烟雾弹5.5万发,志愿军在这块几乎是0;

如果对这种差距没有概念的话,再来一组数字,二战苏联:德国弹药产量对比是1000万:780万,把德三的武器弹药除以5,删掉海军空军,你觉得小胡子能撑到40年?

这种差距如果算不上是降维打击,我就真怀疑知乎上有多少天才精英能在后勤弹药差距N倍的情况下打出能接受的交换比,比如被称为惨胜的长津湖,15w对10万联合国军,最后志愿军:联合国军整体伤亡1:1,志愿军:美金伤亡3:1,去掉冻死冻伤这个比例是1.5:1,这是随便拉头猪来就能打出的结果?


user avatar   liu-pei-ra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志愿军装备落后,战略战术可是异常先进。

你以为志愿军都是《金刚川》里工兵,肉身抗炸弹?实际上是桥面不过水。更不要说金城战役牛逼的步炮协同。

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水平,1950的英法我觉得打不出来。敌后穿插这种高难度活,天下独此一家。你看看市场花园行动,英美军队打得那叫一塌糊涂。

铁原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也说明了志愿军阵地战水平相当高,虽然装备确实差。同样兵力你把英法拉到铁原阻击战,早溃逃光了。

志愿军在硬件落后的情况下,战术水平世界前列,战斗意志天下无双,当然可以赢。现在老渲染惨烈和悲壮,无视志愿军的先进和科学,有点把旗抗歪了。




        

相关话题

  你看姜文电影时,有什么惊人的发现? 
  看过最虐的电影是什么? 
  《反贪风暴 5》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星际穿越》告诉了我们什么? 
  为什么韩国电影中,中国人角色形象大多呈现负面? 
  如何评价马云参与拍摄电影功守道? 
  中国为什么拍不出《霸王别姬》这种优秀的高分神作了? 
  如何评价“网络影评人七大公约”? 
  哪部影视剧的哪些情节让你有了「剧怒症」? 
  方方最近为什么不出声了? 

前一个讨论
杭州保姆疏忽致 2 岁幼童坠亡检方不起诉,女童母亲不满提交申诉,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这一案件走向?
下一个讨论
美国安顾问沙利文称:「美国过去错了,将不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如何解读其发言?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