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增绿色基金数量共计718只[7],投资生态环保、低碳节能、循环经济等绿色领域。2020年,中国设立首个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推动传统行业清洁化改造,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态修复、国土空间绿化等绿色产业。绿色基金的发展为绿色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绿色产业带来政策利好,激发基金业投资绿色产业的热情。未来基金行业需充分识别“碳中和”影响下的投资机会,支持碳捕捉、碳封存等低碳技术成熟商业化、氢能等新兴能源落地,助力碳中和;此外,通过ESG投资,建立ESG投资体系,筛选优质项目,规避高碳风险资产投资来优化投资组合,重视投后管理,帮助被投企业改善ESG表现,实现低碳投资。
绿色金融多途径助力目标达成
发展绿色金融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还能为产业机构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巨大推动力,切实服务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一是推动投融资结构绿色转型。持续加大对绿色环保项目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融资退出。一方面,对于规模较小,产能较落后,结构不合理的企业,要压缩信贷规模,倒逼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对于大型企业,如煤化工、水泥、电力、钢铁等涉煤企业,要通过信贷支持企业资源重组和技术升级项目,推动企业优化升级。
二是促进企业建立环境信用评价指标。绿色投融资导向可以倒逼涉煤高污染行业企业加快建立环境信用评价指标。从产业政策符合性、生产设施环保审批、生产技术先进性、厂区环境敏感程度、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情况、企业环境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管理披露,从而获得信贷支持。
三是加快产品与服务体系创新。随着绿色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将拓展排污权、应收账款、股权、知识产权、林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通过鼓励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环境治理、绿色交通、节水节能、高端高新产业。
四是有助于推动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作用,通过绿色金融监管政策、强制披露、绿色评价、行业自律、产品创新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倾斜,助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推动发展碳期货等衍生产品,通过交易合理定价。
五是助推绿色低碳技术研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的出台,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步伐越来越快,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也逐步提高,绿色金融将推动碳捕获与埋存、碳收集与储存等技术不断突破,加快低碳前沿技术的研究,完善绿色低碳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坚实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