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秦帝国秦孝公为啥不放卫鞅走呢?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剧情里,“秦孝公”不放“商鞅”走的理由很明白。

最开始,“秦孝公”对“秦惠文王”能不能继位不放心,所以先留着“商鞅”。

等考察“秦惠文王”觉得还行以后,“秦孝公”确定了继承人,然后着手背着“秦惠文王”和“商鞅”去收拾可能对变法反扑的政敌。

也就是“世族”和“元老”。

这里要说明一点:

剧情里的“世族”、“元老”,历史原型为春秋时期东方列国的世卿,与历史上的秦国在战国初期的庶长集团不是一回事。

准备动真格的时候,“秦孝公”忽然听说“老世族”之首“甘龙”已经逝世了,觉得其他人也没啥威胁,所以就无所谓了。

估计很多朋友会觉得这么就无所谓了未免太过草率。

但要特别说明,剧情中的“秦国”是与现实中的秦国有很大区别的。

比如,剧情中的“秦国”医学水平很差,这和《左传》的记录蛮拧,你用《左传》世卿的能量套“秦国“的”老世族”当然不合适。

剧情的驱动是由背景设定和人物性格决定的,不要和现实混淆。

2,

历史中的秦孝公对商鞅其实无所谓放不放。

不可否认,商鞅在秦廷当中有大量政敌,秦惠文王本人很有可能就是商鞅的最大政敌。

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重臣叛逃他国很普遍,真撕破脸了再逃也来得急。

事实上,商鞅几乎已经叛逃成功了,奈何魏人不按常理出牌。

至于魏人拒绝商鞅入关一事究竟是边将的意思,还是襄疵的意思,再或是魏廷的意思,没有任何记载,但把一肚子机密的敌国重臣放走无论如何也不正常。

另外,从商鞅有能力动员领民武装叛乱一事来看,他也确实没必要太着急逃跑。

3,

假如秦孝公对商鞅表示有“禅让”意向属实,那么这一政治语言可能有劝退的意思,当然也有可能真有意向禅让,当时社会确实存在着这一风潮。

4,

再补充一点:

在秦惠文王继位以后,秦廷对商鞅的清算更有可能是新兴利益集团的内部火并。

这是任何一个政治人物在任何时刻都会面对的政治风险。




  

相关话题

  苏秦说“六国之兵,十倍于秦”,那么六国里是不是至少有一个单拎出来军事实力强于秦国? 
  作为秦国国相,商鞅和张仪都有战功,为什么范雎没战功也能就任? 
  如果没有秦昭襄王打残六国,秦始皇能统一天下吗? 
  东方六国主流舆论何时认识到秦国已对他们形成绝对优势了? 
  为什么秦国存在几百年,统一后的秦朝十五年就灭亡了? 
  秦国的名声是怎么败坏的? 
  法家的“国强民弱”思想应该怎么样理解?有哪些运用? 
  秦国统一六国的愿望是从秦孝公变法就有的吗? 
  白起为什么非要杀降40万,而不分散到秦国内各郡县充为秦国壮丁? 
  如果秦灭六国晚三十年,是否会被项羽韩信等反推? 

前一个讨论
如果李斯没有去秦国而是留在楚国辅佐楚考烈王会有一番作为吗?
下一个讨论
作为秦国国相,商鞅和张仪都有战功,为什么范雎没战功也能就任?





© 2024-09-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