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在北非初战不利,增兵换将后击败隆美尔;我军朝鲜战争,一次战役为6个军,二三次战役为9个军,四次战役为16个军,一直在逐次增兵。
所以逐次增兵不是问题,问题还是在:
兵者,诡道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这些出问题的逐次增兵,大概率是由于庙算错误,即战前对困难估计不足,对敌我战斗力与作战方式、整体态势的判断出现了错误。战前进行战争筹划时所预算的力量不够,所以才需要加以补充。
但问题在于:
1、主战派此时会如何?!为避免内斗掣肘,此时前出作战的都是主战派,而其为了自身利益,大概率会隐瞒真实情况、夸大意外,说一个底数以降低继续投入的阻力
2、主和派此时又会如何呢?!战前好不容易达成的共识会越来越脆弱,主和派为了派系利益,甚至有冒险做局将前出的主战派一举坑杀的盘算
3、其它观望者呢?!由于对战局不了解,战前主战派所许诺的利益迟迟看不到反是看到主战派所说的全都是推诿糊弄,所以对主战派的信心越来越低。随之而来的就是权威下降,准备浑水摸鱼者蠢蠢欲动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出了问题的逐次增兵都是把内部的政治斗争延续到了对外作战中,全然忘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表面上看,逐次增兵的问题是没有发挥出兵力优势,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根据军事理论,五万人直接投入战场和五万人分五批投入战场,在不考虑后来的人是前来夹击包围对方的情况下,分着上取得的战果一定是低于五万人直接一起上的。
但是逐次增兵的问题不在于这个行为本身对错,战争没有通解——根据实际战况,逐次增兵有时候是正确解甚至唯一解。绝大部分指挥官都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集中优势兵力有多厉害。
然而很多时候,不是想集中就能集中的比如战场就这么大,补给就这么些,你想集中力量根本不可能,又或者战局要求你分兵控制多个要点,你集中兵力就被人张网围住了,甚至有些时候政治环境要求你就只能用这些人这些兵……总而言之很多情况下就是要逐次增兵的。
问题在于,很多时候,逐次增兵意味着以下情况:
1.战局扩大速度失去控制。
2.作战计划的制定过于轻率。
3.敌方行动出乎我方意料,战场主动权已被对方掌握。
不管是哪种情况,这种逐次增兵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被动无准备的,继续投入兵力。
更重要的是,逐次二字证明,多次投入兵力并没有实际解决问题,换言之,指挥官并没有发现解决问题的真正途径,只是盲目的增加兵力。
换言之,逐次增兵的真正问题在于站前准备不充分,对战斗面对的困难估计不足;在面对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只能跟着对手的行动盲目增加兵力。
最终结果是既不能集中优势兵力给予对方重大打击,又不能有效的使用兵力,被对方打成了;
(手滑没写完就发出去了待续)
战争唯一的大忌,是教条主义。。。
逐次增兵是不是忌讳,不在于增兵,而是增兵导致的力量转换是否来得及扭转局势。
先举两个反驳“逐次增兵”的例子。
最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守城的崔可夫第62集团军,前前后后接受的援军比较著名的有:步兵第187师(近卫步兵第13师)、步兵第95师、步兵第193师、步兵第112师、近卫步兵第37师。
不是说苏军没能力把这些步兵师集中援助到斯大林格勒,首先斯大林格勒没那么大的空间同时放那么多援军,其次苏军前期受到德国空军和自身运力的限制,只能在夜间使用汽艇和驳船运输部队。
对应的,已经问候莫德尔114514代亲人1919810次的保卢斯,迟到11月2日,才被允许使用剩余所有的非作战状态战斗工兵营参与战斗。
至于曼施坦因,在对保卢斯的解围战斗中,只能使用第48和57装甲军,因为力量薄弱反而被苏军打了个反突击。
显然,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选择“逐次增兵”的苏军取得了胜利,反而是缺乏增兵的轴心国,最终遭到了惨败,95万人被歼灭。
同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也是个“逐次增兵”获得胜利的典范。
“巴勒杜克-凡尔登公路”被法国人誉为“神圣之路”,仅仅是战役之初的2月27日至3月6日,就有19万法军支援到凡尔登。
到3月2日,法军的防守兵力翻了一倍,德军只增加了10%。每10至15天,法军各师就轮替休息,而德军只能在部队失去战斗力的时候才能被换下。
更不要提在3月18至29日的纳罗奇湖战役、6月4日至9月20日的布鲁西诺夫攻势,德军抽调了30个半步兵师和3个半骑兵师去东线对付俄军,而不是在凡尔登打法军。
事实上,对“逐次增兵”最大的误解,是对增援力量的胡乱调配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莫斯科战役中,德国中央集群司令博克,面对苏联预备队方面军司令朱可夫采取“重兵防守中路”的策略,开始丧失信心并胡乱分配装甲部队,导致各处的突破都没能见到成效,甚至于南线图拉方向,古德里安怎么都拿不下图拉。
1944年12月,苏军攻打布达佩斯的时候,防守的德军同样得到了第3、第6装甲师和3个各有60辆虎式坦克的重型坦克营的增援。
结果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原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约翰内斯·弗里斯纳上将,把装甲师的步兵调到北方对付苏军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把装甲师的坦克调去对付南方的苏军近卫机械化第2军。
然后两边都没守住......
另外,对进攻力量未能准备完毕,就迫不及待的进攻,也是失败的关键因素,但这与“逐次增兵”并无关联。
例如,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中,罗科索夫斯基新组建的中央方面军(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顿河方面军司令部为基础),其麾下第21、65、70集团军+坦克第2集团军,将对曼施坦因的顿河集团军群实施打击。
但问题出在,罗科索夫斯基的准备时间非常仓促,他只有6天调整部署+5天战役准备,发起进攻的时候,第70集团军还在200公里外,第21集团军和第70集团军不得不刚位就发起进攻。
作为援军的第21、62、64集团军根本没法赶到战场。
最终罗科索夫斯基遭到了失败,这是斯大林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急于求成、过于冒进的结果,罗科索夫斯基不是败于“逐次增兵”,而是败于“准备不充分”。
简单总结一下,受限于地形和战场大小,不可能把全部的兵力一次性都投入战场,地方塞不下;
因为运力的因素,也不可能把部队一次性都折跃到战场,你又不是阿塔尼斯,随随便便就“重新集结部队”;
对于防守方来说,“逐次增兵”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凡尔登和斯大林格勒都是很好的例子;
对于防守方和进攻方,如何正确的使用援军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比方是十个人打50个人 兵力比1比5
按孙子兵法,五则攻之
但你打法是50人分十组,每组5人
十个人和5人斗,战斗力比是10^2和5^2
100比25 最后剩√75人 第一组卒
类推下去
75-25=50 剩√50人 第二组卒
50-25=25 剩5人 第三组卒
25-25等于0 第四组卒
10人打50人 十人全军覆没 对面剩30人
10个人都换了一个还带了另一个。你说赚不赚?
这是因为
战斗力是和人数平方成正比的。
如果一开始 50人打10人 最后是对面还剩√2400大概48人
王者里五打四 在平均经济一样的情况下,四个人是不是稳输?因为人数比是5比4 但战斗力是25比16
最后一方还剩3人 对面全军覆没 二换四 不信可以试一试。
要看主动还是被动。
主动的其实不是什么忌讳。你打定主意先上一部分佯攻,然后主力出击;或者你就是要拖住敌人,所以选择在纵深上分段阻击,那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你不能被动增兵。就是刚开始你说一个连冲锋一次就行,结果反复冲了七次,一个连不行换两个连,不行再加,但就是拿不下。那就是你压根不知道拿点阵地到底需要多少兵,应该怎么打。逐次增兵未必是大忌,对战场根本没有判断,凭着“下次冲锋一定拿下”的错觉把部队逐次填进无底洞才是真的大忌。
这个要分几种情况。
比如有的网友指出,特定情况下逐次增兵是有意为之。
这倒是真的。比如说上甘岭战役,关键就是逐次增兵。因为上甘岭摆不下那么多部队。
实际上抗美援朝本身就是逐次增兵。因为我军的后勤能力和朝鲜的战场宽度都不够,所以维持过多的兵力根本就不行。逐次增兵,轮番作战,反而是必要的做法。
换言之,如果你需要进行韧性作战,那么逐次增兵就是正常打法,倒也不算什么兵家大忌。
还有网友指出,苏德战争时期苏联被迫逐次增兵,是因为苏联需要尽可能地迟滞德军进攻,争取时间恢复组织和兵力。所以他们在不可能集中主力阻击敌人的情况下,只有逐次增兵一个办法。
换言之,苏德战争前期,苏联广泛进行的阻击作战几乎让整个苏联战场都布满了朝鲜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
这个时候逐次增兵是迫不得已而进行的必要行动。
题主所说的逐次增兵,应该说是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初期对战役过分乐观,低估了任务难度,导致初期行动之后发现兵力不足,被迫再次补充兵力。而再次补充之后仍旧不足,于是接二连三进行补充。最后形成了总投入比一开始就保证充足兵力时更大、且损失也更大的情况。
这个逐次增兵,有个不是太妥帖的例子,就是前三次反“围剿”时蒋介石的做法。
前三次反“围剿”时,红军的实力不过是四万人(后来因为不断作战没有补充,下降到了三万人)。蒋介石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第一次反“围剿”是1930年12月开始的,第三次反“围剿”是1931年9月结束的,满打满算,实际上仅仅是10个月)先后分三次投入了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大军,累计兵力达到了六十万,而红军的兵力累计也不过是十一万。
而且这个累计对红军明显是不公平的,因为越到后来兵力对比对红军越不利,这样累计反而淡化了红军的压力。第三次反“围剿”的时候,红军已经是一个打十个了。
毛主席评价说,红军一开始有四万人,打到后来只有三万人,虽然兵力减少了,但是屡获胜利,不但士气高昂,而且战斗力大为提升。
你看,蒋介石的逐次增兵,居然起到了很好的练兵作用,帮助了红军的发展。
由于这些胜利,博古等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就在毛泽东被项英博古等驱逐以后,红军在朱德等违抗博古项英等人的命令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以后,指挥红军向国民党军发起了反攻。于是蒋介石被迫组织了第五次“围剿”,进行了全面防御。
毛泽东不断强调说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要及时休整、不要浪费力量向外反攻,但是没人听。
在红军进攻达到极限以后,蒋介石立即组织了百万大军,发动了第六次“围剿”。红军则组织了第五次反“围剿”。
此战疲惫而穷困的红军总兵力达到十万,面临的敌人则达到百万,双方在物资上的差距也是极其悬殊。最后这场硬碰硬的战争彻底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整个几次“围剿”,蒋介石都是逐次增兵,但是效果明显不同。初期的三次逐次增兵,主要起到了锻炼红军、收获惨败的作用。后期的三次增兵,初期两次仍旧是失败的,但是培养了愚蠢的对手、为最后一次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一场胜利就暴露出了蒋介石不懂政治的问题。
蒋介石不是主动和故意输掉两次“围剿”以打击自己主要的对手毛泽东的,而是因为无能才被项英博古李德这样的人打败的(严格来说朱德以军事首长的身份抗命才是关键因素。后来朱德的权力也也被剥夺了)。
换言之,倘若不是因为他自己太无能,蒋介石本来是无法在第六次“围剿”中获胜的。
跟毛泽东的十万大军打,再加上十九路军通电起义,我怕蒋介石的长沙、南京都会遭到红军进攻。
蒋介石做为毛泽东、朱德以少胜多的背景板,经常上演这种逐次增兵的惨剧。比如说李宗仁在台儿庄战役前不断要求他增兵,蒋介石的确增兵了,但是后来仗都打完了,他还在增兵。李宗仁很快就注意到日军想围歼徐州周边的中国军队,于是一面拒绝增兵一面赶紧调度军队突围。李宗仁的机敏使得日军错失了在平原地区包围我军主力的可能。这场出色的突围战颇有红军翻边战术的神韵,当然性质完全不同。而且徐州会战突围出去的部队很多一度陷入了迷茫状态,据说有的部队突围以后就失去指挥,漫无目的的在战场附近聚集。国民党军的各种体系太差,李宗仁无法进一步实现对这些部队的精细指挥。
逐次增兵是兵家大忌的情况,是初期投入兵力不足,后期不断追加,导致严重的成本浪费和得不偿失。这就像做生意。本来一千万做好的事情,一开始只投入了十几万,后来按照十几万的标准干了几天发现不够,又追加了几十万,按照几十万的标准干了一段,还是不够,接着追加,最后发现,开头的标准是十几万的标准,中间是几十万的,后来是几百万的,最后反复拆装调整,投资还是过了千万,但是整个活干得参差不齐,完全达不到千万标准。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在认识上,充分做好调查研究,既要掌握基础条件,也要掌握人才条件,还要掌握资源条件,通过充分的侦查,确保目标、人事、投资都明确周到。二是在力量上,做好充足的预备队。按照二战的军事常规,是三分之一的预备队。预备队就属于随时可以补充的机动力量,并且一旦投入就可以造成某个方向上的力量加倍。
功率低,扭矩也低,要你何用。
但凡看过两集葫芦娃,就问不出这个问题来。
人家在跟你打仗,你却在跟人家玩葫芦娃救爷爷?
对付蛇精,大娃,二娃,三娃,六娃的是去一个扑街一个。四娃,五娃是去两个扑街一双。
最后七个人一起上,就把蛇精和蝎子精给搞死了。
看完葫芦娃之后你就知道为什么是兵家大忌了吧?
这就跟买股票似的……越亏越买是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