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京师仍旧在第一线。
藩镇防御的关键点是这些藩镇必须能够形成梯次防御,并且至少顶在前边。
明朝的情况是他们没有多少可以顶在前边的地区。
我们可以看看当时的形势:
清军在崇祯执政期间五次入关(死后第六次入关),将河北山东洗劫一空。这是什么概念呢?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整个华北平原,早就洗劫一空了。比如说这一段记载:
四年……三月……丙寅,多尔衮、杜度等疏报自北京至山西界,复至山东,攻济南府破之,蹂躏数千里,明兵望风披靡,克府一州三县五十七,总督宣、大卢象升战死,擒德王朱由賸、郡王朱慈漻、奉国将军朱慈党、总督太监冯允升等,俘获人口五十馀万,他物称是。……乙亥,多尔衮、杜度又报自迁安县出青山关,遇明兵,二十四战皆胜。
这是1638年清军第四次入关时的记载。
这里面提到,俘获人口五十余万。
什么概念呢?
这些人可都是平民百姓,然后突然之间,被人暴打一顿,然后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在冬季从济南一路走到了沈阳。
你想想死亡率。
你再想想,河北、山东军民付出的代价。算二分之一的死亡率,死亡百万,我这数字保守了吧?这可比蒋介石拉壮丁的死亡率还要低了(有人说蒋介石拉壮丁的死亡率是90%。这可能是个极端情况,不过要不是这样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们损失了三千万人)。
你再想想,清军这个时候具备的能力:
带五十万俘虏,行军数千里,穿越明朝腹地。
你想想这个战争能力。
再想一想,北京城是在什么位置。
五十万俘虏,经过河北迁安——距北京城约190公里——出关。
军事上这是什么概念呢?
军事上,这意味着明朝北京城完全是一个孤城。
从连云港到北京足足有六百多公里。这么长的距离内人口精华全部被清兵洗劫。
有人说,关宁防线保卫了明朝,说关宁防线一直未被清兵攻破。
你管这叫保卫了明朝?
你这也叫没有攻破?人家攻你了吗?
这叫吃一个看一个。
明朝的所谓关宁锦防线在这个时候就纯粹是个摆设。
还不如摆设,毕竟摆设不花钱。
明朝耗尽了北方民力营建的关宁锦防线,最大的作用就是抽干了内地防务,导致清兵可以纵横数千里掳走五十万人口。
卢象升在此次作战过程中几天都吃不上饭,最后全军覆没。
就当时的形势,以前标过一个图:
这个图彻底简化以后就是这样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城已经是孤城一座了。
现在你知道李自成打下北京以后面临的是什么局势了吧?他的北面东面全部是敌人,南面是被敌人抢了五次的广阔地带。等到李自成组建山西防线的时候,山西明军又卖了他。等于说李自成进了一个超级口袋。
这个图只画了华北,我们把当时明朝中原陕西和南方的全图加上去,那么朱由检给后来者留下的战场形势就会变得非常清楚:
看见没有:
这就是个断头台锁啊。
清军的大胳膊随时都可以伸到河北山东绞住明朝北京城这个脑袋瓜子。明军这个时候只能让宁锦的小舌头在那疯狂舔清军的光膀子,试图让清军放弃。因为这个时候能够捅清军屁股的东江镇已经被袁崇焕干掉了。
这个局势下,你怎么建诸侯?
一方面河北、山东都是清军想打就打的地方,必须建立强大的诸侯;一方面这些地方靠近京师,诸侯强大了京师坐不住。
明朝在华北平原上已经不具有足够的防御能力。所以明朝即便建立诸侯防御体系,最主要的防御支点也只能是山西山地这个华北之脊。
你要在山西建诸侯吗?那就真的被卖了。历来割据山西的诸侯都会发现自己这个位置可以决定中原归属。后晋刘知远就是占据山西、观望不进,通过出卖晋出帝做了后汉皇帝。
那么,在南方建诸侯吗?
图个什么呢?原先收不上来税,现在东南互保了你还收得上来?
所以当时崇祯要建诸侯,第一步最好是迁都南京,然后在河北山东建一些强镇,自己再尽量掌握山西军事。
或者迁都太原,在河北山东建诸侯也可以。
然而历史上崇祯连李自成大军来袭的情况下都做不到放弃北京城,你现在让他提前迁都?
他有这个本事,他能把事情搞成这样?
一般人真摆不出来这个断头台锁的造型。
崇祯最大的问题是对实力没有认识。他完全不懂后方基地是干什么用的。
可以这样说,崇祯做了十七年皇帝,打了十七年仗,完全没入门。
资质太差。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定都北京把明朝重建诸侯的可能性堵死了。这个事儿要追溯,就要追溯到朱元璋立朱允炆了……话说如果燕王朱棣当时封的是晋王,定都太原,大概也会好很多。
乍看上去,这是历史的小翅膀造成的影响。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里面最坑的那一个,其实还是朱由检。
你说他是怎么摆出这个断头台锁造型的呢?
袁崇焕。
崇祯用袁崇焕,破坏东江镇。此后也没有下足够的力气恢复东江镇,反而继续分裂,最后东江镇这些与后金有杀父弑母血海深仇的人投降了后金!
袁崇焕在战略上对明朝的破坏抵得上十个努尔哈赤。
当然可以,不就是汉末吗?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辫子粉以前顶多荧幕上给人洗脑,现在知乎贴吧上也四处出击,为了打击汉人几十年来重塑的脊梁,把各种汉族英雄虚无化,把汉族领导的朝代抹黑化甚至装做汉粉进吧挑起内讧。
他们从故纸堆里制造无数耸人听闻的“新历史”来欺骗无知历史小白,造谣一句话,辟谣跑断腿,自媒体从明初“朱元璋非汉族”“朱元璋屠苏州”到明末“木匠皇帝爱奶妈”“崇祯冤杀袁崇焕”等等,把明朝描述的宦官专权、皇帝奇葩、厂卫横行、百姓吃土、官员阴暗、军队孱弱。然而“明朝那些事”的一鸣惊人,打破了辫子粉史学界对明朝印象的垄断,大量的历史爱好者纷纷拜读,而心智坚毅者更是撇开满清篡编的《明史》,自费搜阅明朝一手资料,只为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大明,这下辫子粉慌了,开始培植网络写手,费尽心机利用历史资料的垄断力,搜肠刮肚寻找明朝的黑历史。并不管这些所谓的“黑历史”是否符合逻辑,一股脑都发到网上,而民间专业的明朝铁粉不甘示弱,从各种能买到搜到的明史资料里一一反驳。网友们看这些世纪辩论贴津津乐道,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基本功的PK,更是挺起几百年来被强行弯下的脊梁的使命感。辫子粉硬钢不起作用又怕更多的汉人觉醒,就开始扣帽子,譬如“明吹”,要知道一个正常的汉朝粉、唐朝粉、宋朝粉都很清楚,那些披着“明粉”来挑衅的必然是辫子粉,同样,辫子粉也知道自己人人喊打,所以尽可能伪装,今儿是宋粉,跑去唐吧里挑衅,明儿装成汉朝粉跑去宋吧里挑衅,仔细一看,这些都是铁杆元清粉。
很多人担心诸葛没这么多粮,其实并不难解决。
首先蜀汉账面人口虽然只有百万左右,但实际上诸葛亮主政时期四处搞基建,每隔两三年出兵数万北伐,动不动就是从山区开凿道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至于织造蜀锦、开矿、炼铁等在当时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想象一百万人口能够支持这样的劳役强度。
别的不说光是越过数百里山路向陇西、渭南运送五万人以上军事物资,包括生产、运输、设施维护等等大宗项目所需动员的人力,保守估计也得是二三十万人脱离生产,尤其是第五次北伐,都在人家家门口屯上田了。
诸葛亮南征北伐的这区区十年,南征一次,北伐五次,还要大力开展生产建设,要动员这么大规模脱产人口,绝不是一个区区百万人口的小国所能承受。
所以我认为应该还有很庞大的“隐性人口”也被纳入了组织体系:
首先自然是各本地士族豪右控制的人口,表面上不属于国家管辖,但徭役赋税分摊到这些大家族大地主后,国家势必能从中获取一些利益;
其次是南中诸夷,诸葛亮南征取得胜利后,大量人力物力被蜀汉利用,甚至借此编组了一些军队。
再次陇西羌、氐等族,在蜀汉夺取阴平、武都之后与这些部落建立了更稳定的联系,也能获取相当可观的人力补充。
此外,蜀汉原有统治区内,本就有一些蛮族部落存在,后出师表中提到的一些少数民族军队损耗,可以作为佐证。
因此,蜀汉的实际控制人口可能是户籍人口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只要不作死把大量新增人口拉去集中在一处,完全有可能就近解决粮食供给。同时把这些人打散纳入原有的屯田体系中来,以军法治之,还愁你们敢不自己种地?怎么,我大汉将士的刀不利乎?
如果真如题设一般天降百万大学生,估计丞相要笑死:大不了停上三五年不去北伐了,先把这些凭空多出来的人力组织去屯田,把汉中填得满满的。。
什么,你们都是高材生,所以不去?不好意思,大汉帝国不养闲人,一年内不能自力更生的,全部绳之以法。既然给你好好的土地,你不肯耕作。那我大西南有得是山区、矿藏、盐井等着你来开发,那些栈道、山间小路可是经常要派人维护的,实在不行,交给南蛮好好“教育一下”,说不定你们还能织蜀锦去创收。。
啥?你说你知道未来?——丞相表示,能打出去才有未来,老夫现在需要的是兵、是农民、是工匠,能提供生产力和战斗力才是大汉帝国的栋梁之材。
至于你们所谓的管理、文化,不好意思,老夫自己就是管理大师、文化宗匠。老夫麾下僚属,哪一个不是百里挑一的管理人才?还用你们这些顶多管过几个学生干部的所谓学生会主席教?
你们说的那些“先进理论”老夫更不感兴趣,也没那火星时间攀几千年科技树!老夫就问一点,你能给我把连弩改进成那个所谓的机枪不?就算你们说的蒸汽铁牛造出来了,又怎么开出祁山、走向长安?你说能?那好,赶紧去冶铁、炼钢、铺铁轨!
你们不是说老夫寿止五十四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啊!
还不快干活?等兴复了汉室,再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