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因为苏联这块钢板太硬。
德国横扫欧洲正式进军苏联之前,欧洲各国基本上被打掉几万最多几十万军队,就投降了。
但是苏联简直就是开了挂,德军初期打掉苏联几百万军队,以为苏联怎么着也该投降了吧?但事实是他们之后继续干掉一千多万苏联军民,苏联却仍不投降,直至德国的国力人力耗尽。二战期间德军死亡总数600W,光苏德战场就500W。
太多原因了,我就说两点:摸鱼的混蛋太多,还有没有早进行全面动员。
首先看那些摸鱼的人,有大摸鱼和小摸鱼。
大摸鱼戈林和弗洛姆要说自己是前排,绝对没人敢跟他们争位置。
1943年8月12日,面对东线危局的全面演化(苏军从北起列宁格勒,南到米乌斯河,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连续发动了1个多月的全面攻势),希特勒磨磨唧唧的发布了第11号元首指令(注意,这是Führerverordnung,是发布的法令,立刻在帝国及占领区内以法律形式执行),下令“尽快开始修建“东墙”防线(即黑豹-沃坦线)”。借着这个机会,OKW可算是系统的梳理了一下从“大西洋防线”到“东墙”,再到地中海防线的情况。约德尔在10月份,好容易收到了一份清单,告诉他防线究竟有多长,多少部队能用来防守这些防线等等基础数字。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OKW的下属们告诉约德尔,德国现在还需要防守差不多1.5万公里的防线,基本上环绕整个西欧大陆。即使不考虑已经在盟军威胁下的意大利-巴尔干防线,和不太可能受到大规模登陆威胁的北欧战区,西线法国-荷兰,东线全部地区,加起来依然有4300公里。鬼都知道下一年,盟军肯定要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所以西线的2200公里是必守之地;东线600多万苏军已经压了过来,德军现在就是想跑都跑不掉,只能咬着牙守下去。而德军手头的筹码实在是太少了:东线近390万人,平均每公里能摊到1900人左右;西线只有137万人,平均每公里才分到530个人;预备军还有230万人,但是怎么挤都挤不出来;空军竟然还有180万人,这简直是犯罪(90%战役发生的东线,结果德军全部兵力的57%布置在这里,剩下的人要么在后方摸鱼,要么在沙滩上晒太阳)!!
1943年10月份,德军各个战线防区长度和对应的人力密度
都这么困难了,看看德军兵力分部吧。900多万德军,结果野战部队才400万,然后最最重要的东线才256万,WTF?
戈林的空军趴了180万人,被讥讽为“大饲养场”,然后空军飞机还一直不足,抛去90多万高炮部队和十几万一线机场部队,文职人员竟然有大几十万,什么空军需要这么多文职人员?
弗洛姆的预备军也很扯淡,230万人total,结果前线缺人嗷嗷叫,他还是规定伤兵康复后,要在后方执行2—3个月恢复性执勤任务,然后再去前线。当然各种小摸鱼们变了法的不想回去,找医生开假证明,找关系调离前线等等,呵呵。。。。。。
1943年10月德军各个军种分配的人力,看看luftwaffe大饲养场,还有弗洛姆的超级“预备军”
然后,德国是几个主要参战国家中最晚进入总体战的,到了1943年2月才开始。之前军工生产效率一塌糊涂。
看看苏德战争开始后的情况吧。时间进入1941年,随着对苏战争的开启,纳粹德国臃肿低效的运转体系将问题全部暴露了出来。如果说战争头两年,德国还能依靠“闪电战”在自身生产问题暴露出来前快速的解决对手。对待苏联的这场战争,则变成了后方彻头彻尾的灾难。弹药不足的情况长期困扰着前线部队,从飞机,到大炮,到坦克,反正从进入苏联那一刻开始,德军东线部队就基本没有见到过齐装满员的情况。下图很好的给出了1939年到1941年每个季度德军军工的生产情况。如果把1942年1-2月份算作基期(100)的话,可以看到,军火生产在1940年3季度后,就开始持续走弱,,从6月份(2季度结束)开始,到1941年底,弹药的生产竟然是下滑的,要知道,那时候已经到了莫斯科战役最关键的时刻。不仅弹药,轰炸机,武器生产都出现了下滑,可能唯一好一点的就是炸药了。
1939-1941年德国军工生产指数图,1942年1-2月份为100基期
卡尔加里大学的Gore Brett Thomas在其文章中写道:“工业界抱怨政府缺乏清晰计划;托马斯抱怨都是冯克搞的鬼,他的经济部无法承担整体筹划的职能;还有那些党的官僚们,对于民用和经济领域的其他要求过于妥协。讽刺的是,纳粹党一方面极力想尽快的将经济全面转入战时,但是又小心翼翼的避免激起民愤的大规模(经济)破坏,反而最终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充满了混乱和疑惑的争斗。”
那么武器生产上不去,是因为物资不够么?显然不是。Rolf Wagenfuhr的图证明,1939-41年间,德军花在采购武器上的钱基本都翻了4倍,炸药更是接近10倍。钱花了,武器呢?按理说德军应该至少可以武装起比1939年多4倍的部队才对。
1939-1941年纳粹德国军工生产的实际开销,单位是百万帝国马克
军史界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大量的物资积压导致的。也就是订单下了,钱给了,物资还在采购,或者采购完但是没有投入生产线,亦或是生产太慢,没有交货。总之,花出去的钱和生产处来的武器之间存在巨大的“淤积”,这个巨大的“淤积”导致前线部队一直抱怨武器弹药不足。
我觉得还有一点:大量的贪污造成了生产中“摩擦成本”暴增。毕竟战时,巨量的订单涌入,分包个两三次都很正常,然后你家分一点,我家分一点,回扣多拿一点,等等,最终导致了巨量的资金消失在了生产体系中。还记得繁荣的民间生产市场么,没有钱,哪有那么多需求?有了钱,哪怕政府要求关停并转民用企业,也会有人铤而走险的生产。
然后军工生产多头领导,复杂的像是八爪鱼。
其实希特勒早就知道德国需要改进啥,为了协调军工生产的糜烂的局势,40年3月份,希特勒下令成立了“帝国军备和弹药部”(Reichsministerium für Bewaffnung und Munition),由弗里茨.托特(Fritz Todt)担任首脑。所以,现在关乎到前线数百万将士手中衣食住行的生产任务,由戈林的“四年计划办公室”,托马斯的“国防经济和军备办公室”和托特的“帝国军备和弹药部”一起主管。如果你以为戈林是总扛把子,你就错了。托马斯是OKW的人,戈林只能通过“四年计划办公室”派出代表指导工作。如果你以为托特会听托马斯的,你又错了,托特是老党员,老工程师,人家有自己的思路,必要起来,连元首都可以不甩(帝国高速路体系就是他规划的)。最终他们还都得依靠冯克的“经济部”给他们筹备生产物资。
复杂的第三帝国军工生产体系图。左边一大块是行政监管“四年计划办公室”,右边的是军方监管代表
前线要不到人,武器也一直不足,你说这战争能答应,才怪了。
老马最近在写1943第聂伯河会战系列,如果能写完,应该是国内目前这段历史最详细的资料了,所以打个广告吧,欢迎点赞交流:
德国战败原因汇总【转自知乎某位用户,请指出,让我请求他转载】
天时
天时好不好很重要。
1、太冷。科尔松战役。
2、太热。库尔斯克战役。
3、不冷不热,不能给敌人造成阻碍。诺曼底战役。
4、阳光太好了。阿登战役。
5、阳光太差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
地利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某种程度上,地皮不好更加损害运气。
最麻烦的事:
东线公路不好,妨碍德军车辆机动;
西线公路太好,不便于妨碍敌人车辆机动。
具体小事例:
1、林地太复杂。列宁格勒战役。
2、城市太立体。斯大林格勒战役。
3、山路太崎岖。高加索战役。
4、地势太平,不能给敌人带来阻碍。莫斯科战役、罗斯托夫战役,法莱斯口袋战役。
人和
所谓地利不如人和,虽然德军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某些情况下还是不幸出了纰漏。
最气人的事:
法国人荷兰人比利时人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保加利亚人(以下省略若干)。。。。。。。不帮德军帮盟军。
其他一些小麻烦:
1、客场作战,气氛影响。害得德军三个月攻不下苏联首都莫斯科。
2、主场作战,干扰太大。害得德军半个月被苏联攻克首都柏林。
3、罗马尼亚人帮德军。害得德军在斯大林格勒 被包了饺子。
4、罗马尼亚人帮盟军。害得德军在罗马尼亚又被包了饺子。
5、意大利人帮德军。害得德军输掉了北非战役。
6、意大利人帮盟军。害得德军需要整整一个集团军群守卫狭长的意大利半岛,结果救不成诺曼底。
7、希特勒不肯听职业军官博克元帅的职业见解,转兵列宁格勒和基辅。害得德军丧失了闪击莫斯科的时机。
8、希特勒听信职业军官莱布元帅和龙德施泰特元帅的职业见解,转兵列宁格勒和基辅。害得德军丧失了闪击莫斯科的时机。
9、希特勒不相信军官团的眼光,下令执行冬季风暴。害得德军在 斯大林格勒被打断东线脊梁
10、希特勒轻信军官团的眼光,下令执行巴巴罗萨。害得德军陷入了二战最大的泥潭。
德国日本本可以汇合。可惜咯
我认为盟友不够聪明。自大愚蠢了
“我比历史名人聪明多了”系列
你是打算让德国装甲师一路杀到远东和日本汇合呢?
还是打算让日本的舰队一路杀到西欧和德国汇合呢?
PY交易是不能凭空交易出资源的。
你出汽油卡车施工队啊?哦施工队你找黄纳就行了,自带干粮的。
你出重油大船原木队啊?哦原木队你找精日就行了,剁了不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