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百年战争时期,为什么查理六世的王后会倒向英格兰与勃艮第一方? 第1页

  

user avatar   xue-shu-93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事儿其实说起来很复杂,巴伐利亚的伊萨博(Isabeau de Bavière)在治国初期对法国是有功的,凭借她的私人关系,借助于佛罗伦萨商人布奥纳克索·皮蒂(Buonaccorso Pitti)的游说,法国成功与佛罗伦萨达成联盟。在会议上阿马尼亚克伯爵约翰三世(Jean III d'Armagnac)是强烈反对联盟的,这给来自于外国、在法国本地没什么政治根基的伊萨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最后成功结盟也能说明这位政坛新人王后扛住了多少压力。在法国国王疯子查理因精神病发作无力治国后,伊萨博和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Louis I d'Orléans)相互合作,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签署全国增加税收的文书以保证王室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她对于试图夺取摄政权的勃艮第公爵无畏约翰(Jean sans Peur)也力所能及的给予拉拢,在两位野心家之间保持平衡。

事情的转变发生于1407年和1415年这两个时间节点,1407年11月20日无畏约翰派遣杀手刺杀路易一世,事后为了脱身,无畏约翰声称此举是为了“剿灭和王后有私情的奥尔良公爵,确保王室的纯洁”,虽说知根知底的人都不会相信无畏约翰这一套,但很显然失去政治盟友的伊萨博在国王神志不清的情况下是百口难辩的,国内很快就有非议她的声音出现,无畏约翰这一套操作可以说是十分精彩,至少他让奥尔良党派顾忌于王后的风传口碑而不敢再投靠王后,这就让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的后继人奥尔良公爵查理一世(Charles Ier de Valois)不得不放弃寻求王后的帮助,与擅长斗争手段的现任阿马尼亚克伯爵伯纳德七世(Bernard VII Count of Armagnac)结盟,查理迎娶了伯纳德的女儿,这更是让失去一位未来潜在盟友的伊萨博的名声与地位雪上加霜。1415年阿金库尔一役中法国军队大败,许多贵族都战死于此役,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危机中,英国人要求和神志不清的疯子查理签订丧权辱国的《特鲁瓦条约》,此时法国国内已经没有能独当一面的亲王可以作为代表出席和谈会议(查理一世在此战中被英国人俘虏),伊萨博自然只能代表丈夫出席,你确实可以硬气不签条约,那有什么用呢?国内兵力不足、国库空虚,根本无力抵抗英国人接下来的袭击,整个法国几乎是大开空门迎接英国人来夺取王位,签下《特鲁瓦条约》会导致她和疯子查理的儿子们失去继承权,你也没那资格和底气说不签,这就不是选择题而是完形填空。

这两件事使野心勃勃的伯纳德七世终于对王后发起最后的进攻,他要掰倒王后这最后的拦路虎,夺取国家摄政权,他用“国家危难之际王后的生活作风仍然奢侈不变、王后肆意增加税收”,从而成功引起朝野的愤慨、排挤掉了王后伊萨博,伯纳德七世十分狡猾,他很清楚增加税收这件事是当初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和王后伊萨博一致同意的,但路易一世这时已经死去,其子查理一世和自己又是亲密无间的亲姻关系,女婿被俘虏了自己肯定不能落井下石,自然就只好单摆一个王后领出来攻击,同时伯纳德七世扶持了王太子查理七世继任法国国王,废掉了伊萨博尝试将儿子作为反将一军的最后底牌。这么一来,没有任何政治靠山的伊萨博自然就只能“投靠勃艮第人”,因为比起失势的奥尔良派、充满野心的阿马尼亚克派(王太子派)、试图利用法国给自己挡子弹的阿拉贡派(阿拉贡的约兰德),身为外国人的自己唯一可以投靠的也就只剩下这位“明面上和法国王室还有一丝丝血缘关系”的无畏约翰之子、现任勃艮第公爵好人菲利普(Philippe le Bon):




  

相关话题

  英法百年战争爱德华三世有机会获得法国王座吗? 
  为什么袁腾飞在问答里说就算你穿越回中世纪去和欧洲国王对打也是人家打倒你?为什么欧洲君主画像都是穿军装? 
  为什么英国古代从温切斯特迁都伦敦? 
  英格兰人和法兰西人有民族服装的概念吗? 
  你为什么喜欢恐龙? 
  外国有无类似《代李敬业传檄天下》之类的檄文? 
  为什么同为世界悠久文明,老外写的剑桥中国史有十五卷左右,而剑桥印度史却只有四卷? 
  十字军东征到底是什么驱动的?宗教征服还是财富掠夺? 
  是奥尔罕还是穆拉德奠定了奥斯曼帝国? 
  古典时期和中世纪时期的中东各族群对古代中东的历史记忆和认知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普什图”和“帕提亚”两个词有什么关系?
下一个讨论
东晋王敦造反,为什么王导没受牵连?





© 2025-05-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