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1 未来科学大奖授予袁国勇、裴伟士、张杰、施敏,单项奖金约 650 万元,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第1页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年的生命奖授予了和冠状病毒有关的袁国勇、裴伟士,可以说是热点相关了。

引子:

新冠,这两年最熟悉的话题之一了。

新冠病毒的英文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就要在脑海里回想一下了。

答案是:SARS-COV-2

既然有2,那么1呢?

答案就是,2003年的非典,引发的病毒就是:SARS-COV-1

SARS-COV-1和SARS-COV-2属于同一个species,这是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确定的正式命名。

而袁国勇和裴伟士,就是当年发现SARS-COV-1的两位科学家。

这一点在颁奖词上写的很明确:

奖励他们发现了冠状病毒(SARS-COV-1)为导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原,以及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为人类应对MERS和COVID-19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来讲述一下这个曲折的故事:

一、十八年前的那一场非典

可能不少知友是2003年后出生,或者在2003年的时候还很小,对非典印象不深。

我当时经历了这场灾难,现在记忆犹新。

那个年代,互联网还不发达,甚至我还没有手机呢,当时很多人用的还是小灵通。

所以,忽然之间,全国开始抗疫,犹记得当年新闻上看到的小汤山医院,这里是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前身,是“小汤山模式”的开创者。

2003年4月,北京非典肆虐,政府决定在小汤山建立非典定点医院,专门收治非典患者。22日晚,北京市建委连夜部署,抽调约4000人和500多台机械设备进场施工,最多时达到7000多人,北京六大建设集团全部上阵,经过7个昼夜奋战,拥有1000张床位的野战传染病医院建成。[1]

这场战役中,

紧急建起的小汤山医院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被世卫专家称为“医疗史上的奇迹”。

而作为离北京不远的山西,我当时也对这场疫情有了记忆。

只觉的忽然间全社会开始动员起来,严防死守,而我被关在学校里,那个时候,特别流行的神药叫:板蓝根。

这次疫情:

截至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 [1] 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 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很庆幸的是,仅仅用了不到一年,我国就彻底将非典控制住。

这次疫情,也推动了我国公共卫生的巨大发展。

卫健委直报系统也诞生了,这一系统,为今后的防治禽流感、甲流等疫情做出巨大贡献,并在18年后的新冠疫情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们如何错过了最佳发现时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次疫情,当时让中国科研界颜面扫地。

当年非典最先在我国肆虐了好久,当时我国却迟迟没有发现到底是什么引发的非典。

甚至,Science还专门出了一篇文章来谈这个问题

里面讲的一个事情就是:中国如何错失了发现非典。

美国《科学》杂志记者马丁·恩斯林克认为,这是一次被错失的科研“黄金机遇”。

是啊,非典是中国首先爆发的,中国也最早接触样本,为什么我们却没有发现这是非典呢?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很可笑,就是,当年带头的科学家方向错了

这里面有一篇当年的报道,大家可以移步过去。

简单的说:

当时我们的科研团队认为是:“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

于是所有的科研力量都投到这里,去寻找到底是什么衣原体,以及如何抗衣原体,哪怕是有人指出了这是病毒,但是都不被接纳。

比如当时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丁彦青开展了全世界首例非典尸体解剖,当时是2003年的2月份,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得出这并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

一、衣原体肺炎一般呈散发性,即零零星星地发生,所以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这次广东局部地区发生的非典型肺炎有局部流行的特点;
二、衣原体肺炎死亡率不高,大概在0.1%—1%之间,而且发病也不凶险,比如发烧热度不会太高,这与本次发生的非典型肺炎不同;
三、衣原体肺炎属肺间质肺炎,肺泡隔会增宽,但这次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例尸检显示,肺泡隔变化不大;
四、在本次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病例中找到了病毒包含体,这是诊断为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

可以说,其实这是最早接近非典病毒的医学专家,然而,他的结论没被认可。就这样,错了好几个月。

而直到国外首次报道了这个病原体是:SARS病毒。

当然,我们也有理由,毕竟那个年代,基因测序技术并没那么发达。

不过,这种吧,也不好说,毕竟重测序技术已经诞生,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于2001年完成,中国也是六个参与国之一。

随后,我国在2002年首次发布了水稻基因组,2003年首次发布了家蚕基因组。

当时我国,并不是和前沿科学彻底隔绝。

当时,很遗憾,我们依然错过了。

不过,客观的说,当年那位坚持衣原体的大佬,也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他当初的确发现非典患者体内存在衣原体,所以发生了误判。


三、袁国勇还是国外?

其实,关于非典病毒到底是谁首先发现的,目前存在争议。

我们国内更倾向于袁国勇,因为他是首次发现并确定了这种病毒,据说最早在3月就分离出了SARS病原体。

上图中间是此次另一位未来科学大奖得主:裴伟士(Joseph Sriyal Malik Peiris)。

但是,国际上,欧洲也发现了这种病毒,加拿大不要脸的去申请了专利。

此外,从发表文章角度,也差不多。

可以认为,三者共同独立发现了非典。

但是,美国CDC第一个向全世界宣布了。

所以,这事情,真的是让人恼火。


然后,物极必反。

吃了这个教训,到了新冠病毒发生的时候,中国第一个就发文章,第一个宣布,这次科学界是赢了,但是,有时候,世界运行不以科学为动摇,也让我国在国际舆论上成了受害者有罪论。

四、再谈袁国勇

当然,袁国勇的成就不止这些,

1997年,禽流感爆发,袁国勇率先在柳叶刀上报道了H5N1的研究,同时提供了检测办法。

2003年,袁国勇率先发现SARS

在这之后,袁国勇还追溯了SARS本身的源头是中华菊头蝠(武汉病毒所石正丽找到了具体地点,花了十多年)。

此外,他是港大的微生物系主任吧,所以本身也做了不少微生物研究,这里就直接引用了。

他在发现新型微生物方面成就卓著,截至2019年3月已在人类和动物体内发现逾60种新型病毒、10种细菌、四种真菌及两种原虫。这些病毒包括蝙蝠冠状病毒HKU4、HKU5,是MERS冠状病毒的祖先。


五、全世界团结起来应对新冠

这次袁国勇拿奖,有点像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一样,授予哈维·阿尔特(Harvey J. 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和查尔斯·M·赖斯(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贡献。

其实主要意义之一就是在新冠席肆虐的情况下,为人类用科技战胜病毒的行为表功,这也算是一次激励。

应对新冠,科学防疫最重要,而最终战胜新冠,肯定要靠科研的力量。

2003年这场非典,我国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防疫人员,典型的代表就是钟南山院士。

上面这张图是当年非典防疫中的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院士也是当时少数几个坚持认为非典是病毒引起的人之一。

而钟南山在关于非典的溯源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是果子狸这个中间宿主。

这一点,在钟南山撰写的一份《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会约稿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现在我们早早就找到了新冠的病原体,也研发了疫苗,并尝试了新的疫苗技术,希望未来,药物和疫苗能够联合起来,应对新冠。

参考

  1. ^小汤山记忆 https://www.sohu.com/a/374389752_100214802

user avatar   jzw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奇怪大家不去看官网吗?

首先未来科学大家(Future Science Prize)[1]是一个民间奖项,不限国籍,但是要求成果是在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完成的。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

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奖金来源于公共声誉优良、社会贡献突出且深度认同科学价值的行业领军人物自愿出资,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负责奖金的捐赠和发放。每项奖项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

未来科学大奖对获奖者的国籍不做限制,只要求其工作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并主要在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完成。

生命科学奖

袁国勇和裴伟士的研究小组于2003年治疗了中国香港的第一例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并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冠状病毒(SARS-CoV-1),为设计诊断和病症鉴定提供了必要信息 (Lancet April 19, 2003)。袁国勇对野生蝙蝠中SARS类冠状病毒的持续研究,大大扩展了我们对人畜共患病宿主、跨物种传播障碍、发病机制、与疾病和诊断的认识。鉴于蝙蝠衍生的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的高流行率,他们的研究预测了类似SARS的流行病可能再次出现,并强调了公共卫生防备的重要性。正如所料,蝙蝠冠状病毒HKU4/5被认为是引起了流行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的MERS-CoV病毒的前身。

从2003年的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到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袁国勇和裴伟士的研究对我们认识和治疗这种新兴传染疾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对这些疾病的应对提供了证据和策略。


物质科学奖

自从 J. J. Thomson 发现阴极射线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电子束在科学技术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各种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让人类可以直接观察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如材料的晶体结构以及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和胶子。高能电子束使微结构的精确塑造和材料特性的创新变革成为可能。

张杰博士是开发利用太瓦到拍瓦激光束有效生成受控、高强度快电子束(~100 keV 到 10 MeV)方法的先驱。利用这一技术,张杰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快电子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高效产生非热电子、用激光调节电子束能量、实现高定向电子发射,以及创时空分辨世界纪录的电子束成像。

张博士团队研发的可精确控制的高强度快电子束为一系列其他重要的科学探索提供了可能。例如,他们开发了 MeV 超快电子衍射和成像设备,并展示了亚埃空间分辨率和创纪录的 50 飞秒时间分辨率。他们使用超快激光场成功地改变了量子材料的维度,并观察到了光诱导的新型相变。此外,他们的这一技术还帮助实现了更紧凑、更高效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同时,他们还通过超快电子衍射实现了单分子成像。

张博士对快电子束的研究最初是为了研究惯性约束聚变 (ICF)。这个过程如果实现,可以为人类提供无限的能量供应。高强度超短脉冲快电子束为 ICF 提供了快速点火的关键工具,张博士是对这一新物理过程最早探索者之一。快速点火方法将燃料点火与压缩分开,使这两个过程可以独立优化,同时避免不稳定性。

张杰,1958年出生于中国山西。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施敏教授对跨金属/半导体 (金/半)载流子的传输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基础性和开创性的贡献。他对于大范围掺杂(1014-1020/cm3) 和工作温度 (硅: 77K-373K;砷化镓:50K-500K)的金/半接触特性,通过跨金/半界面势垒的量子隧道穿越、热电子发射、镜像力降低、和二维统计杂质变化的共同效应都做出了分析和实验。这些对硅和砷化镓半导体的前沿贡献, 不仅奠定了欧姆和肖特基 (欧/肖)接触的科学理论基础,并且开启了制造近代半导体器件的可扩展途径。在接下来的50年中,它们被广泛的用于计算、通信、传感、控制、成像和记忆之芯片电路的制造,对人类生活和文明有巨大贡献。

施敏教授出生于南京市,在台湾长大。195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1960年在华盛顿大学获电机工程硕士,196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电机工程博士。他于1967年在美国与姜大元博士共同发现浮栅存储(FGM)效应,是广泛应用的快闪存储器之核心发明。这里所奖励的科学工作是他1968-1969年在新竹交通大学 (今阳明交通大学) 期间完成的。

他还撰写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研究专著《半导体器件物理学》。这是一本全球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研究人员“必学”之书,一直被研究生院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电子和光子行业的工程师使用和引用。


以往的获奖情况

其实我们熟知的一些人都拿到过这个奖,比如说袁隆平,2018年获得了生命科学奖金

施一公17年的生命科学奖

捐助人

这些也是鼎鼎有名的人,不少都是互联网行业的

今年的捐赠人,你认识几个

各种奖项与金额对比

奖项名称 金额
诺贝尔奖 ¥200万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00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先锋奖 $500万
美国年度科学突破奖 $300万
腾讯科学探索奖 ¥300万

不过诺贝尔奖也不固定,莫言领取的诺贝尔文学奖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50万元,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可以免征个税

诺贝尔奖不用交税,又一个没用的知识点。

以上


科研大牛们怎么读文献?

一个博士生接受怎样的训练是完整、全面的科研训练?

怎样写出优秀的的研究计划 (Research Proposal) ?

有哪些网站,一旦知道,你就离不开了?

欧洲的 PhD 项目那么好,为什么不如美国的火?

有什么技能是研究生必学的?

申请 PhD 有多难?

毕业论文外文文献在哪里找?

家里没钱究竟能不能出国读博?

参考

  1. ^ http://www.futureprize.org/cn/about/structure.html

user avatar   msrdw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施敏博士是很多大陆半导体人的引路人,曾经长期关注学习大陆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曾经多次来大陆各大半导体企业和相关高校访问讲学。

其主要著作我个人非常建议大家多读一读。


施博士的网课在B站也有很多,可以很方便的搜到。

他当年发明的eNVM结构,解决了最基础的数据存储问题。

他当初提出的多种制备器件的方法,为现在的半导体世界奠定了工程基础。

希望知乎的小伙伴能多看一看施敏博士的教科书,总比看某些人看震惊部好多了。




  

相关话题

  如何从科学上解释美国Ghost Lab 或者Ghost Asylum这类节目? 
  金箍棒可以发挥的最大威力相当于多少TNT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 
  如何评价中国「人造太阳」东方超环 EAST 首次实现 1 亿度运行? 
  人能利用嗅觉判断方向吗? 
  火的化学式是什么? 
  马赫究竟是不是一个单位? 
  如何看待研究称「性生活可以缓解鼻塞」,并获得 2021 搞笑诺贝尔奖? 
  为什么电子会绕着原子核转?中子是怎么被发现的? 
  爸妈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会生出白黄混血宝宝? 
  如何评价文章《⑨评化学:自然科学里最垃圾的学科之一》?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科沃斯新发布的地宝X1家族扫拖机器人,哪些突破值得关注?
下一个讨论
香港大学袁国勇、裴伟士获 2021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他们在冠状病毒的研究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