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95后00后05后的年轻人没有“规矩”,并且特别反感长辈所谓的“规矩”? 第1页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核心问题还是社会撕裂。一个不同代际之间差异过大。没有形成共同的文化体认,没有形成共同的生命方式和价值观。

我以前就说过,这种撕裂是横向纵向,同时撕裂的。

纵向,不同代际之间,“规矩”不同。彼此无法共同生活。

横向之间,阶层不同、生活理念不同。从财富分配,到学历、教育程度,生活圈子完全不一样。而且分布极广,不像过去简单的,城市、农村;中国、外国等。二十岁的同龄人,背后是从出生开始,每一秒都知识、文化、物质积累不一样的成长方式。完全不是过去所谓用多少年努力可以“弥补”的地步。而是彻彻底底,不同的人了。

这种分裂,在看得到的60年内,是不可能弥合了。

所以,结论

1、各玩各的。

2、只能各玩各的。

3、不要试图理解,那是自讨没趣。

4、彼此不同,在本质上无关自尊,但有关心理感受。

5、要学会接受现实。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宗族制的存续需要大量的兄弟姐妹存在。独生子女制度击垮了宗族制。

而现在的00后恰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后生育的后代,独生子女自身是无法从宗族制度获取实际利益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兄弟姐妹),所以自然,也就不会期待自己的子女从宗族制度中获取利益。

独生子女的后代自然根本不在乎规矩,毕竟他们的父母就几乎没有从这些规矩中获得过好处。自己的父母也都没有兄弟姐妹,更加不可能从这些规矩中获得多少收益。那么讲这些规矩就毫无意义了。

所以其实,规矩没有变,是人变了,遵守这些规矩并不能像过去那样获取足够利益了。而这,是因为独生子女制度瓦解了宗族。

其实我个人还是坚持认为独生子女制度是做出了时代贡献的制度。至于生育率降低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独生子女制度不背锅,因为放眼整个地球,在不实行独生子女制度的所有其他国家,只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全都会出现生育下降问题,这个问题并不会因为是否实行独生子女制度而改变。而是因为社会经济发达,妇女地位提高所致。


user avatar   yu-kun-2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互联网上乱七八糟的规矩不比国企少,按同样标准中老年人发[微笑]那也是典型的“没规矩”行为,只是权力在谁的问题而已。


user avatar   xu-yi-8-91-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80%以上所谓的规矩都是对封建糟粕的东施效颦。

封建那套已经够糟粕了,他们却连效都没效明白。

比如长辈最喜欢念叨的,家里来客人了小辈不懂礼数,不端茶不倒水不引路不叫人,就知道打游戏、就知道窝房间里、就知道出去玩不会留家里招待一下,叔叔、伯伯、婶婶、阿姨称呼都叫不对。

你要真是按老祖宗那套规矩来倒也行啊,拜访前至少提前一天预约,拜访当天到达前预先告知,比较生疏的话进门先开口问候、介绍自己。拜访拜访,先拜再访了解一下?家中长辈收到消息以后也要提前告知小辈,长辈有长辈的准备,小辈有小辈的准备,有准备才能不失礼对吧?

现实是咋样的,周末想睡个懒觉,一大早被子一掀说你XXX叔叔要来赶紧起床。这还算好的,还有客人进门以后再去掀被子的,当着客人的面数落自己蓬头垢面一脸懵逼的娃是什么有趣的招待项目吗?最离谱的是那种谁都没通知,直接出现在门口的。

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TMD不速之客。

所有的准备程序都不把小辈纳入考虑,该小辈登场了就要求他们瞬间理清思路了解所有状况开始表演,你们是产品经理吗??

如果大部分所谓的规矩就是这玩意,我干嘛鸟你?

年轻人是不懂吗?年轻人可太懂了。外面说不准有几个傻逼老板傻逼上司天天这么搞他们,但是搞钱嘛,没得办法。现在在家还这么搞他们,爸妈就算了,爸妈给得比老板还多,其他一堆臭鱼烂虾路人甲也敢端着长辈架子搁那逼逼,您们也给发钱咋滴?

————————

补充一下做客和接待这方面合格的长辈是怎么样的。

如果要来做客,必定跟被拜访的当家人提前沟通好,如果小辈已经被认可经济独立(或者成家)但还在家中可能跟小辈也会单独打个招呼。

如果家里要来客人,父母(或者其他主事的)必定会告知小孩,什么时候谁要来,什么身份,所为何事,需要你帮忙做什么。

这通操作下来还能跟个木头一样的话,这种人被骂一句不懂规矩我无话可说。

说白了,规矩是立出来的,如果立都没跟家中小辈立过,有什么脸骂没规矩?是谁没规矩?

一个年轻人没规矩他该反思反思,要是一群年轻人没规矩,那立规矩人就该好好反思反思了。

——————————

为了防杠再补充一下。

不提前预约直接上门的亲戚朋友还真有,比如偏向串门那种性质的,你随意这么一来,那我也随意这么一招待。

反正也不是来找小孩的,瓜子嗑上了,茶喝上了,天也聊上了,就没什么营养的侃大山,大过年过节的都闲着小朋友瘫着继续刷手机也不碍着谁。

大家都这么随意,很愉快啊,结果聊着聊着暂时没话了顺手就给小朋友一记背刺(多半由己方长辈发起),不懂事礼数不周到,然后由此发散话题再起,现在的年轻人……这就不讲武德了嗷。


user avatar   pan-song-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这儿的规矩是年纪比我小的人跟我说话,都得跪着说。

你不跪,就是没教养,就是没规矩。

你觉得我脑子有病,然后来知乎发问「为什么95后00后05后的年轻人没有规矩,并且特别反感老一辈所谓的“规矩”?」。

这问题有啥意义呢?不就是有些所谓的 “规矩” 在当今社会看来确实就是脑子有病么。


user avatar   cong-qian-you-ge-xiao-hai-er-jiao-da-t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年轻人的规矩有

某音某手别外放,真的有很多人厌恶那些声音;

微信不发长语音,最好别发语音,不是谁都方便听语音,更别提时长几十秒但是概括起来八个字的长语音;

打电话之前先发个消息,确认一下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

公共场所要安静一点,哪怕是户外;

有棚顶的地方别抽烟,除非是自己家;

别人给你看手机上的内容时,别自作主张看别的内容;

断了联系的朋友就别联系了,哪怕红白喜事;

打电话的时候,电话离耳朵嘴巴都很近的,没必要扯着嗓子撕心裂肺的喊叫;

说话的时候尽量不要用“这个那个”代替,想象着转换成文字能让别人一看就懂,比如“那个谁去哪里把那个东西那样一下,啥?这都听不懂,笨死了。”

假期的早上不要发消息或者打电话去打扰别人,人家有可能中午才醒;

别人家的孩子是人家的无价宝,别随便就要抱就要捏脸,除非是自己亲孙子;

告诉你wifi密码的意思是同意你用,不表示同意你告诉别人一起用;

当你看不到某个人的朋友圈的时候,不要问他为什么看不到;

当着小孩子的面不能抽烟说脏话;

不投票不砍价;

不主动帮别人出谋划策(指指点点),除非你能出钱或者出力帮别人解决问题;

喝酒后胡说要找一个同样喝过了酒的胡说,而不是让一个清醒的人给你捧哏;

法无禁止即可为,警察叔叔都允许的事情你是没资格约束别人的;

人家对你客气你也要对人家客气,交流靠的是平等,年龄是不可以加码的;

不接你的电话意思是不想接你电话或者不方便接电话,不是让你没完没了地打下去;

教育好的自己的孩子,不然有人会替你教育;

相信科学,尊重传统;

“在吗”的意思是没好事,有事直说;

已读不回就不要再发了;

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婚姻是爱情的升华而不是目的;

无论多合理的要求,在事前没有说明那都是不合理的;

你给不了人家多劳多得,人家选择少得少劳是符合逻辑的;

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劳动报酬;

包容和自己不同的人,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不同的人。




老一辈的规矩有

筷子不能插在饭上/架在碗上;

食不言寝不语;

劳动最光荣,工厂是我家;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辈分高的人说什么都对;

电话响两声就挂断的意思是让你给他拨回去;

让别人办他分内的工作是需要你带着礼物登门的;

职位好不好要看跟领导关系好不好;

做客吃饭的时候,鱼吃完了一面,不能翻到另一面;

六十岁以上和十六岁以下的,做什么事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哪怕许久都没联系已经出了五服的亲戚,红白喜事必须通知到不然就是失礼;

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绝对正确;

辈分有时候比年龄更重要,70多了给十几岁的娃娃拜年磕头是天经地义;

情感比秩序更重要;

妇女吃饭不能上正桌(平时还好,一般过年过节),不能上坟祭祖;

过年要换新的毛主席画像;

结婚要送给新人暖水壶;

党员家房子不能盖得太豪华,会被人家笑话;

这个事情不好办的意思是这个事情能办但是你得给他好处;

这个事情其实可以办的意思是这个事情不可以办但是你给他好处那就可以办了;

这个事情好办你等我消息的意思就是人家办不了;

进领导的房间需要敲门,进下属的就不用;

碗里剩饭将来娶媳妇儿脸上长麻子;

如果一个人不结婚不生孩子,那么他爸妈白养活他了;

公务员和五险一金是全天下最好的待遇;

人人都当演员,国家就废了;人人都丁克,国家就废了;人家都同性恋,国家就废了;但是人人都当老师就没问题;

不接电话等于没礼貌;

别人给你红包要拒绝一下才能收;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清有女人裹脚的规矩,现在的人能去遵守吗?扯淡么这不是。好的规矩不用你说就会有人遵守,没什么卵用、甚至是把别人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痛苦之上亦或者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所谓的狗屁倒灶的规矩,那还遵守个六啊,早就该死。当一个规矩能流传千年而不更易,尊敬师长,见了老人打招呼,照顾老幼,尊敬妇女,敬重残障,等红绿灯,主动让座,尊重信仰……那不叫规矩,那叫礼仪,叫道德,叫习俗,也没人愿意吃饱撑的去碰它,可即便是习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个词叫移风易俗,也有句话叫新事新办,天底下哪有动不得的规矩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规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习惯。

老一辈人习惯于喝酒的时候座次分明,谁主陪谁副陪,主陪提几个副陪提几个,副陪不能超过主陪几个,鱼上来之后冲谁,鸡上来之后不能冲谁,什么菜不能上桌,什么菜必须要点,谁负责劝酒,谁负责催主食,怎么说话,谁说话应该在谁之后,谁敬酒应该在谁之后……

年轻人也不是受不了这种场合,只是觉得没意思,反感,但是真要是赶上了,或者因为公务、商务去了这种局,也会按照这些条条框框来,所以年轻人会尽量避免去这种场合。单纯为了吃饭的话,自己攒几个人,找个馆子围着点一桌爱吃的,有说有笑有玩有闹他不香吗?你们喝你们的,我们喝我们的,我要是去了你们的场子我会按照你们的规则来,可你要是来了我们的场子会按我们的规则来吗?

我跟我爸爸关系非常好,他说父子之间就不应该有这样那样的规矩,做一对无话不谈的朋友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搞什么当爹的陪客人,儿子不得上桌只能站侍的破规矩?这叫规矩吗?这叫折腾人。

规矩不能动?吓唬谁呢。


user avatar   yang-sheng-26-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句实话,在人行横道上等红绿灯的时候,我很少看到有年轻人,左右环顾一下,发现没车之后强度马路的。

但确实见过不少中老年,一看前后没人,嗖的一下就蹿过马路的。

自己开车的时候,看到的的大多数年轻人不是老远看到你,加速小跑一下过马路。就是等在哪里,看你开过了他才安静的走过去。

但却见过不少老年人,从一些不知名的路口突然出现,然后也不看车,自顾自慢悠悠的晃荡过马路。

印象特别深的是见过一个奶奶,杵着拐杖一瘸一拐的。看到我就冲我摆手示意我停车。

开到跟前的时候,我看她还差点,就准备直接过去的。谁知道老人家拐杖直接横我车前,然后才不慌不忙的走过去。

很久之前出去旅游的时候,忘记了具体在哪里,只记得有块写着禁止乱丢垃圾的牌子触目惊心。

然后有个老大爷,就在牌子旁边嗑瓜子,洋洋洒洒的乱丢了一地。

有个工作人员上来制止,并且让他把地上的瓜子壳收拾干净。

大爷当时的表情就像在说“你这是在为难我胖虎?”一样。然后就是不收。还唾沫横飞的把工作人员喷了个头昏脑涨,绝杀技就是我有高血压,把我气到了往地上一躺看你怎么交代。

老年人并不喜欢规矩,相反很多时候他们才是这个社会制度的打破者。

他们喜欢的是尊老敬老的传统思维,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看问题不比你清楚的不容反驳。是我年纪都这么大了,就算我不对,可你跑来跟我计较就是你问题的年龄优势。

可他们忘了,天理昭彰,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和年龄从来都没什么关系。

他们也忘了,值得人尊敬和爱护的,从来都是德行和操守,而不只是年龄。

一个sb哪怕活到五百岁,也只会变成一个老sb。


user avatar   sara-75-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规矩变了。

不是年轻人没有规矩,而是年轻人有自己的规矩。

小时候走亲戚,爸妈都会让我叫这个伯伯,叫那个阿姨,逢年过节的送礼物。

他们告诉我:“这个叫人脉!”

在他们眼里,外人是不可以相信的,只有拥有血缘纽带的亲戚们,才会真正的帮助你。所以,你需要和他们搞好关系,见面了要用敬语,逢年过节得串门,吃饭时得会来事儿,记得给人家端茶倒水等等……

可我就不以为然。

我长大后,从来没发现在我的发展上,我的那些个亲戚能帮到我什么,不论是学业也好,事业也罢,都是我的朋友、老师、前辈们在帮我。

而这些人,与我其实没什么血缘关系,我和他们的枢纽不是血缘,而是感情、合作、乃至于利益。

在我父母眼中,他们都是“外人”,比不上亲戚们的。

然而,帮助我走到今天的,恰恰就是这些个“外人”,而那些个亲戚们,不拖我后腿,我真的已经烧高香了。

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我爸妈时,我爸妈还是不能理解。

他们苦口婆心的告诉我,外人对你再好,终究是外人,亲人不一样,他们始终会站在你身边。

说罢,他们还举出当年我大伯、姨妈他们,对我们家的雪中送炭的事例,以此告诉我,血缘比什么都靠得住。

看着他们笃定地眼神,我悟了。

我和他们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因为,我们和父母从来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自然不能苛求拥有同一个时代的价值观。

在我们父母的年代,大多数人都还在农村,宗族气息浓重,很多人小时候缺钱了,都是亲戚帮衬,拥有血缘关系的一起抱团才能生存。

这种与生俱来的观念深深地根植在了他们的血液里,即使到了如今,不需要再抱团也能好好生活,他们还是不会忘记小时候的那份灵魂记忆。

他们希望把这份他们亲身经历的人生经验传授给我们,告诉我们,只有亲戚才会对你好。

然而,他们却忘了:时代,早变了。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宗族社会趋向瓦解,人的个性独立越来越强,凭借血缘已经无法束缚人的思想。

人们是很现实的,他们更看重感情,以及……利益。

比如,在以前,生父生母绝对比养父养母大,因为血缘>感情;而如今,生而不养,那么子女没有义务赡养父母,在大多数年轻人眼里,养育之恩大于生身之恩,即:感情>血缘。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信赖的,是他们通过感情找到的朋友,以及用利益捆绑在一起的伙伴,唯独对依靠血缘维系的亲戚,没有什么太深的依赖。

把这个思路扩大一下,就可以解释为何年轻人没有“规矩”了。

因为老一辈人眼中的规矩,不论是餐桌礼仪,还是人情世故,都过时了,只在他们这一辈人里管用,在后世的年轻人眼里,就是该扫进时代废纸篓的垃圾。

年轻人创建里属于他们时代的“新规矩”。

比如,微笑这个表情在中老年人眼里,就是礼貌;在年轻人眼里,这个表情背后那叫一个杀机无限。

这只是一个小剪影,可以折射出年轻人和上一代人之间的代沟到了何种地步,他们的规矩,年轻人不理解,也懒得理解,可非要有些油腻的中老年人,“爹味儿”十足的要求年轻人要遵守他们的规矩。

别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年轻人之间的规矩,好像从来没有强迫过你们遵守吧?


user avatar   xu-yan-xi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场景一,

A.过马路时候发现红灯但是没有几辆车,于是加速冲了过去

B.过马路时候发现红灯但是没有几辆车,于是等到红灯结束走过去


场景二

A,你在家打魔兽世界正争千钧一发成就,你李叔叔突然来你家找你爸下棋,你叫一声李叔然后继续打游戏。

B,你在家打魔兽世界正争千钧一发成就,你李叔叔突然来你家找你爸爸下棋,你扔下你的二十个队友出去给李叔叔拿水果倒水,还要问,李爷爷身体怎么样了,李婶出去旅游感觉如何,你儿子相亲咋样……

我们大多数人为,第一个场景中,一个是有规矩,一个是没规矩,第二个场景不重要

但是我们的父母中许多人认为,第一个场景不重要,第二个场景中才是一个有规矩一个没规矩……




        

相关话题

  男生喜欢哪一个职业的女生? 
  在家怎样制作好喝的奶茶? 
  你害怕体检吗?看到体检报告那一刻有哪些感触? 
  如何评价「老师被要求与学生一起考试同样的试卷」的事件? 
  女生为什么一定要瘦呢? 
  很多公司的 90 后为什么离职频率那么高?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救别人还是救自己? 
  中秋了,朋友、领导、家人送什么好呢? 
  有哪些一句话毁了一种食物的操作? 
  跨专业考研有多难? 

前一个讨论
男女朋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谈恋爱的意义何在?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5名医学生吃火锅,看到老板面部发黑给老板留言检查身体」?面部发黑可能是哪些疾病的症状?





© 2025-02-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