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网传恒瑞医药大幅度裁员,真实情况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xie-fei-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这个问题下面我看到有人对集采政策非议的,我亮明自己的观点,集采政策虽然还要细化,但是大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我研究过药企的财报,看完之后,四个字,触目惊心。善良的人民认为药价高是因为药企要做研发,要搞创新药,把钱都投入创新之中了。但是实际情况是医药企业的毛利率之高,销售费用之高,和研发费用之低,都突破了我的想象。

举一个不得罪人的例子,一个死老虎的例子,长生生物,在其疫苗造假暴雷前一年,2017年年报中披露,其营业收入是15.5亿,净利润5.66亿,销售毛利润是86%。但是她的销售费用是5.8亿!比净利润还高!占营收的37%,她的研发费用是多少呢?1.22亿,占营收的7.87%。

销售费用这么高,毛利率这么高,它做出什么好产品了?假疫苗!!!

长生生物疫苗卖10块钱,那么其成本是1.4元,销售费用是3.7元,研发费用是7毛。

我们不能高估某些人或者资本的底线,我们只能用政策法规去规范资本的逐利冲动,去引导企业花更多的钱去做研发,而不是销售。而且,一个疫苗企业,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销售费用?你见过疫苗企业打的广告吗?反正我没见过,为什么销售费用那么高?业内人士应该有自己的答案。

集采的目的是把销售费用降到7毛,然后还要求药企通过一致性评价,保证起码的质量。这个目标不对吗?还有人舔着脸为销售费用高辩解的,我就举个其他行业的例子,也是消费品,伊利,伊利打广告够凶的吧?到处都能看到他的广告,但是他的销售费用也就占营收的23%。长生生物的销售费用比伊利还高14个百分点。而这些费用都是以学术返佣给了相关利益人。



  • 政策应该提升的地方:
  • 我感觉现在的集采改革有点“火耗归公”的意思,不让中间商赚差价。中国老龄化社会一个后果是医保的不堪重负,集采减轻了医保负担,保护了医生不走向邪路。这个思路还是正确的。
  • 政策当然也有提升空间,要有奖有罚,不能光罚不奖,否则容易跑偏。如果集采价格砍的太狠不仅把药企的营销费用砍掉了,也把正常利润砍掉了,也不利于药企积累资金扩大规模,进行研发投入。目前我国药企技术水平和实力距离世界一流药企差距巨大,营收规模不够,研发费用也比较少,如果老是在低水平上挣扎,对整个行业发展不利。
  • 比如我国最牛逼的药企恒瑞2020年销售额277亿人民币,而全球第一制药巨头强生的销售额为826亿美元,是恒瑞的19倍。阿斯利康一年的研发费用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三四百亿,人家研发费用比你的营收还多,你怎么跟人家争?如果我们本土的药企不起来,大量利润只能让外国药企赚走,下图 是各大药企在中国的销售额,千亿级别的市场,只能被外企拿走,而药品的毛利率都很高,外企利用这些收入能养活更多的研发人员,搞更多的研发,而中国的生物医药人才却无用武之地,只能改行或者跑外企工作,这个损失很大。从长远来说也是不可持续的。


  • 由于研发投入大,风险高,回报不确定,对于药企的研发行为,国家应该给予支持,比如对研发投入给予免税之类的政策,甚至可以参考光伏之类的补贴政策,给研发型药企以产业补贴。这个是政策应该优化的方向。

  • 一个彩蛋:
  • 有人说外企的营销费用也高,而且中国医生待遇低,有灰色收入可以提高医生待遇,所以不能搞集采。这个逻辑我认为站不住,医生待遇低可以通过正常途径提高,就我所知,三甲医院的医生收入在当地绝对算中上层了,不能因为待遇低就把灰色收入当成正常的收入。我查了一下,阿斯利康也被美国政府调查过,外国药企当然收入高,技术水平也高,资金力量雄厚,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搞商业行贿行为也值得学习。

看下面的报道:

163.com/money/article/6

  • 美国政府表示,在思瑞康的营销过程中,阿斯利康通过支付回扣的方式聘请了多名医生为其药品撰写了广告性的文章,同时还推广这款药品其他未被允许的用途。此外,阿斯利康还向为所聘请的医生支付了旅行费用,以为其提供该款药品非法用途营销方面的咨询。

这种手法感觉中国也学到了。。。


user avatar   alexxiang-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具体细节的大家都说了。

由于自己也是行业内人,就不细说了,防止说太多出事。

说说宏观的吧,2021.08.20随着某龙头半年报的发布,直接带崩整个A股医药板块,顺便带垮整个大A。可见资本对整个医药医疗行业的悲观情绪。

不说具体企业,我们聊聊整个医药圈的环境。

这标志着,从今往后,所有的医药,医疗企业,甚至医生们都要过苦日子了。

首先表明立场,药企这种做个仿制药动辄80-90%毛利本身就是很离谱的。让利国家和百姓是必须的。

其次,我们探讨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你对医药圈有点了解,应该知道最近最火爆的一个词:集采,4+7什么的。

以及共和国50,60年代第一代婴儿潮集体迈向老龄化、95后年轻人断崖下降。

综合到一块,就是一句话,给医保交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用医保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钱不够用。

对于这些,你只要知道,国家目的是为了省钱,但是省的是谁的钱?

省国家医保开支+患者开支,那么动谁的蛋糕?医院(包括各个医生们的)+药企(包括药代销售们)。既然国家下定决心动你,那么其实所有药企都逃不过,现在没进集采的药品,以后肯定都要进去。现在过得惨的,可能率先改革以后能活下来。而现在没进集采的那些新兴生物药企业,以后进集采可能更惨。所以,别以为去目前受集采影响不大的药企就没事,这个逻辑错啦。

对于药企(包括药企的员工),集采结果是什么呢?没中标的企业,股价大跌;中标的,价格降太多,股价也大跌;中标的,价格降不多的(降20-30%)的,还能维持股价。反正我没见过哪个药企中标后,还能股价大涨的。。

这就是一个很可怕的逻辑,以前某个药企年增速30-50% 给的pe是50-100倍。现在平均药价腰斩起步,那么增速估计只有10%。(100块钱药基本成本20,毛利80;各种成本分摊上去是50,净利润50。现在集采了,100块钱药50中标,50成本,要是不消减开支就是不挣钱,白忙,太可怕了。)

那么老板不是做慈善的,只能消减开支。

再加上今年原料价格飞涨,自己去看看化工原料涨成什么样了。今年药企,甚至别的制造业都很惨。

而且2020的新冠,对经济影响很大。2021全面疫苗是免费给百姓接种,但是做疫苗的企业是挣发了,你觉得这钱从哪里来?还不是医保来的,那么钱就这么多,又想百姓少支出,只能盯着药企和医院了。

集采这玩意,从长远开来,只会让资源越来越集中。虽然说最多3年招标一次,但是这三年没中的不饿死也脱成皮,第二次再不中标基本要挂掉。接下来所以药企都要挤破头进集采。毕竟,不中标,绝对死。进去了,可能不死。以后做大做强,国内几千家药企变成几十家,就有意思了。

所以说,如果你刚毕业,看历史没用。我教你,看医药企业的半年报,如果这个企业很多药进了医保,2021年的半年报还有不错的业绩,就选他们。

在集采的新环境下,过去多牛逼的都没用。

再说一句,融资烧钱的新生物医药公司慎重去,现在这个环境继续融资很难,已经上市的烧钱烧出结果的自己评估下,有的可以去,刚开始搞的,尽量别去。


有人私信我,问选哪家公司,我已经回答了。

还有人问我选进哪个部门。这个更简单,以前药企最核心的是销售和研发两个部门。现在销售废了,只有研发了。

毕竟,做仿制药只有死路一条。做创新药还有活下去的希望。所以,以后各家药企都会逐渐降低仿制药比例,把重心转移到创新药上去。以后做仿制药可能就是定位高端化工厂了。

同理,创新药都要临床,所以去临床也是有前途的。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网友爆料豌豆思维在 7 月 30 日裁员 90% 这件事,真实情况如何? 
  如果 IBM 裁员 11 万人一事属实,将对 IBM 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 
  深圳改革,准备以降薪的方式鼓励企业招聘,降薪和降房价哪一个对企业发展更有用? 
  如何看待互联网大厂「裁员潮」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互联网大厂还「香」吗? 
  如何看待微博有用户反映小米涉嫌违法裁员? 
  为什么中国药企这么弱小? 
  这世上的职业不是干的越久越有经验吗,为什么计算机专业 35 岁危机呢? 
  2018年出现裁员潮了吗?2019年会转好吗?裁员潮会持续多久,影响多久? 
  长期来看,你如何看待A股的「医药行业」这条赛道? 
  如何看待2019年经济走向?可否从房地产、公司裁员、人民币几个方面谈谈? 

前一个讨论
喀布尔机场爆炸已造成包括 13 名美军在内 103 人死亡,拜登称「会让你们付出代价」,意味着什么?
下一个讨论
鲁迅在民国遭到追捕,换成现在,有个像鲁迅一样骂人的人,会被追捕吗?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