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莫言开公众号并称想多向年轻人学习,想和年轻人聊聊天? 第1页

  

user avatar   gua-niu-gua-niu-deng-deng-wo-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看到这个报道的时候,对于新鲜事物求知的欲望,让我深深震撼!

对于开通公众号来说,其实已经不是什么大事,更是屡见不鲜,随便一个个体或者企业都可以申请,但是66岁的莫言开通公众号,这就值得人深思一下,一度登上热搜。

莫言,是中国籍首位诺贝尔文学奖,不轮是否研究文学,大家对于莫言都不陌生,获奖当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大街小巷的新闻都是这条消息。

在公开宣布拥有自己的公众号后,深深被那句“我想和年轻人聊聊天”震撼,看到了渴望与时俱进,“不甘落后”的想法。

同时也值得反思,我们的社交工具,是不是让我们真的拉近了距离?

很多老年人,因为疫情的健康码,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学会了微信,之后就开始了微信上的各种“亲密距离”,学习各种微信上的冷知识,看似所有人的关系成本,通过一个微信减少了很多,事实是如此吗?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非常的迅速,甚至可以说,时代的进步让人不得不紧随互联网的脚步,不得不努力学习进步,不得不使用微信这类社交软件,否则怎么沟通?

社交软件很多时候的低效沟通,一条信息的快速刷屏,言语的敷衍,每天看不完的群消息,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到底哪条是要最后的结果?浪费了很多的沟通时间,下班后还是要被无时无刻支配着,红点的恐惧属实让人无奈。

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调查,“不用微信的人,如何度过他们的一天”,有一句话阐述了那些不用微信的人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已经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是颇有话语权的人,唯有如此,他们才掌握了说「不」的权利。

是生活在变化,是技术对人的反控制,是时代在迎合我们?还是我们在迎合时代?

年龄不一定就是衡量的标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偏执,有时候主动选择,其实也是因为没得选。




  

相关话题

  为什么要读《史记》? 
  金庸小说里有哪些“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句子? 
  男朋友偷偷在网上写爽文怎么办? 
  如何把无聊的事写得不无聊? 
  为何中国民间传说中鲜有「王子」与「公主」? 
  如何看待起点中文网(阅文集团)的签约合同是“霸王条款”? 
  如何评价张承志? 
  让 5 岁的小孩每天背诗,但不求甚解,这是一种病态的教育吗?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历史小说? 
  在史书中都有哪些有意思的春秋笔法的例子?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浪漫文艺的七夕文案?
下一个讨论
《我在他乡挺好的》为什么戳中了这么多年轻人?





© 2025-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